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李文田及郭沫若为何断定《兰亭集序》非王羲之所作?有六大证据!

时间:2023-07-10 03:07:01

相关推荐

李文田及郭沫若为何断定《兰亭集序》非王羲之所作?有六大证据!

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兰亭集序》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但是,《兰亭集序》却不断被怀疑为后人伪作。一个朋友就认为王羲之现存的大部分字帖都是纵势,但《兰亭序》是“横势”,两者存在矛盾。

其实对《兰亭序》的怀疑早就有了。如宋朝的姜夔说:“梁武(帝)收右军帖二百七十余轴,当时唯言《黄庭》、《乐毅》、《告誓》,何为不及《兰亭》?”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怀疑《兰亭序》非王羲之的作品呢?

一 李文田的怀疑

在众多对《兰亭集序》怀疑的言论中,清代书法家李文田的说法尤为著名。李文田承袭阮元、包世臣直至金农、赵之谦等人的言论,进一步怀疑《兰亭序》。

李文田首先从书法的角度否定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李文田认为晋代出土的碑文与汉魏隶书相似,并无《兰亭序》的笔意,故《兰亭序》一定是南朝梁陈之后的作品。

李文田说:“今所见晋碑,皆未能有此一种笔意;此南朝梁陈以后之迹也。且古称右军善书,曰“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曰“银钩铁画”,故世无右军之书则已,苟或有之,必其与《爨宝子》、《爨龙颜》相近而后可。以东晋前书,与汉魏隶书相似。时代为之,不得作梁陈以后体也。然则《定武》虽佳,盖足以与昭陵诸碑伯仲而已,隋唐间之佳书,不必右军笔也。”

此外,李文田还从文本的角度否定了《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作品,认为王羲之在兰亭所写的东西叫《临河序》而非《兰亭序》。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兰亭序》的内容源自《临河序》。

李文田认为《世说新语》中引用的王羲之作品是《临河序》,内容与《兰亭序》差别较大。他说:“按《世说新语·企羡篇》刘孝标注引王右军此文,称曰《临河序》,今无其题目,则唐以后所见之《兰亭》,非梁以前《兰亭》也。可疑一也。”

《临河序》的内容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

第二,《兰亭序》的篇幅不应这么长。

李文田认为《世说新语》中提到有人赞扬《兰亭序》与《金谷序》相似。而《金谷序》的篇幅很短,故《兰亭序》的篇幅不应该这么长。他认为多出来的篇幅应该是后人添加的。李文田说:“《世说》云人以右军《兰亭》拟石季伦《金谷》,右军甚有欣色。是序文本拟《金谷序》也。今考《金谷序》文甚短,与《世说》注所引《临河序》篇幅相应。而《定武本》自“夫人之相与”以下多无数字。此必隋唐间人知晋人喜述老庄而妄增之。不知其与《金谷序》不相合也。可疑二也。”

第三,《兰亭序》缺失了《临河序》的部分内容。

李文田认为《临河序》中有《兰亭序》中缺少的一段文字——“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这可以证明《临河序》并非《兰亭序》的节本,所以《兰亭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李文田说:“即谓《世说》注所引或经删节,原不能比照右军文集之详,然“录其所述”之下,《世说》注多四十二字。注家有删节右军文集之理,无增添右军文集之理。此又其与右军本集不相应之一确证也。可疑三也。有此三疑,则梁以前之《兰亭》与唐以后之《兰亭》,文尚难信,何有于字!”

总之,李文田认为从书体的角度说,向有“银钩铁画”之称的王羲之书体应同于《爨宝子》《爨龙颜》等魏碑字体,而不是《兰亭序》那种虬媚的行书。注意,李文田不是说他看到的《兰亭序》刻石如同魏碑,而是认为若《兰亭序》果为王羲之书,则应如魏碑,而非时下流行模样。而现实中没有碑刻《兰亭序》是魏碑风格,因此《兰亭序》出自王羲之的说法是错的。

李文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基本态度是否定《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书,所谓“文尚难信,何有于字”。他的质疑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现存《兰亭序》,无论墨迹(摹本)还是石刻均为他人伪托,不是出自王羲之;二、王羲之的书风应当如同魏碑风格。

二郭沫若的怀疑

李文田的说法得到郭沫若的赞成。郭沫若说:“我很欣赏上举李文田的推测……也就是说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隶书的笔意究竟是怎样的呢?具体地说来,是在使用方笔,逆入平出,下笔藏锋而落笔不收锋,形成所谓‘蚕头’和‘燕尾’。南北朝人的碑刻字或写经书,虽已收锋,仍用方笔;凡一点一划、一起一收,笔锋在纸绢等上转折如画三角形。这样的用笔法,就是所谓隶书笔意。”

1965年05月22日,郭沫若写成《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对李文田的说法进一步补充,并认为现存《兰亭序》文章及书法的作者应该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郭沫若的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兰亭序》的笔意与南北碑刻都有较大差别。

在文中,郭沫若比较了《兰亭序》与南京附近出土的几种东晋时代墓志(《王兴之夫妇墓志》与《谢鲲墓志》等)的差别,认为:“《兰亭序》的笔法和北朝碑刻悬异,早就有人怀疑……现在由于上述几种南朝墓志的出土,与王羲之的年代是相同的,就中如《颜刘氏墓志》还带有行书的味道,而书法也相悬隔。东晋字帖,特别是《兰亭序》的可靠性问题,便不能不重新提出来了。”

第二,《兰亭序》一文的情趣与王羲之有较大差别。

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性格倔强自负,“以骨鲠称”,况且,兰亭聚会时王羲之及众人所作的诗都是乐观的,一点也没有悲观的气息,所以,王羲之不至于象传世《兰亭序》中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郭沫若认为,《兰亭序》中悲伤的情绪出自孙绰《兰亭后叙》中的句子"乐与时过,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而《兰亭序》的文稿及书法则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伪作的。这一说法前代也有人说过:“《兰亭修禊前序》,世传隋僧智永临写。……永师实右军末裔,颇能传其家法。”(《兰亭考》卷六引钱塘吴说语。)

第三,《兰亭墨迹》的神龙本(《冯承素摹本》)有漏洞。

郭沫若认为,现存《兰亭序》摹本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癸丑”两个字是填补进去的,属文者记不起当年的干支,留下空白待填。但留的空白只能容纳一个字的光景,因此填补上去的“癸丑”二字比较扁平而紧接,“丑”字并且还经过添改。这就露出了马脚,足以证明《兰亭》决不是王羲之写的。他的理由是:“在干支纪岁盛行的当年,而且已经是暮春三月了,王羲之写文章,岂有连本年的干支都还记不得,而要留空待填的道理?……”

三 真相

郭沫若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书法家高二适等与其激烈争论,反对郭沫若的观点。不过,最终也没有确切的定论。今天多数人仍认为《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的作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沉风2024-01-11 14:32沉风[广东省网友]139.170.45.135
    @#美美陈#王羲之的传世作品虽多,但也难免有争议。希望学术界能就此展开更深入的讨论。
    顶47踩0
  2. #美美陈#2023-11-10 18:43#美美陈#[广西网友]103.241.72.216
    看来李文田及郭沫若的研究功力还是很深厚的,值得我们信任。
    顶0踩0
  3. Scott2023-09-09 22:55Scott[青海省网友]221.136.41.90
    这六大证据真的很有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兰亭集序》并非王羲之所作。
    顶0踩0
相关阅读
千年曲水话流觞 传统文化说兰亭

千年曲水话流觞 传统文化说兰亭

第一段是这么写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2023-02-03

漫游古城临沂 悦享书法文化!2019临沂城市定向赛火热开跑

漫游古城临沂 悦享书法文化!2019临沂城市定向赛火热开跑

1日上午9点,参赛选手先后来到临沂人民广场山高水长红色雕塑下集合,在领取完比赛服装、号码簿和任务书后,随着开跑地一声令下,选手们撒开腿直奔活动的

2023-07-16

书法学习感悟:从“惓情”二字写法 看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语言

书法学习感悟:从“惓情”二字写法 看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语言

这个独特的表述,就是他在书写时,将文本内容中字的含义用恰切的书法语言表述出来了

2019-05-09

春风大咖荐书|磨铁文化副总编辑何寅:国宝来了。学而。蛤蟆先生

春风大咖荐书|磨铁文化副总编辑何寅:国宝来了。学而。蛤蟆先生

几天前,又一年令人瞩目的春风悦读榜评选已经启动,在2020年度好书中,一张新的春风悦读榜,将由国内文化大咖、各大权威出版社负责人和广大读者共同打造

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