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时间:2023-08-14 05:57:01

相关推荐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

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

【注释】①族;灭族。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③弃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9.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上书谏寡人者 诽谤者族

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问其故

C.门庭若市 烨然若神人

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0.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无 恐!

12.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

13.【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2分)

二、(2019年广西池河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赵且①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⑤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⑧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且:将要。②苏代:人名。③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④曝:曝晒。⑤拑:通“钳”,夹住。⑥喙:鸟兽的嘴。⑦禽:通“擒”,捉住。⑧熟:仔细。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何陋之有?

B.吾妻之美我者……

C.故愿王熟计之也!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 今齐/地方千里。

B.【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C.《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门庭若市”,【乙】文中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D.【甲】【乙】两文的论证方法略有不同,【甲】文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乙】文采用设喻的方法论证。

(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5)【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成功进谏国君的故事。结合【乙】文,请具体说明苏代向赵惠王进谏时所用的方法,并简要分析这样进谏的好处。

三、(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朝晖夕阴

B.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

D.吾妻之美我者 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22.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四、(2018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 ~12题。(12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靖郭君将城①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②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日:“亡③,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④,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日:“善。”乃辍城薛。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城:修筑城墙。②谒者:主管传达通报的小吏。③亡:不。这里指(我)不怪罪你。④阴:通“荫”,庇护。

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客有于此

B.闻寡人之耳者 君不闻大鱼乎

C.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隆薛之城到于天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

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2)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11.【甲】文中齐王强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邹忌和齐客分别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他们共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3分)

五、(2018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10题。(10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于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注】卫鞅:即商鞅。孝公:指秦孝公。 商:古代地名。至行:贯彻到底。讳:避忌。

黥(qíng)劓(yì)其傅:指卫鞅因太子犯法,对其师傅处以黥劓的刑罚。黥、劓,皆为古代酷刑。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皆以美于徐公 咨臣以当世之事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能谤讥于市朝 欲传于商君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赏不私亲近

8. 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

9. 用“/”为【乙】文中画直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10. 在甲、乙两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齐国在国外取得了

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国则很快取得了 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2分)

六、(2018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1—15题。(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③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④。

(《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节选)

【注释】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晋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时时面间进 ( ) ⑵期年之后 ( )

⑶厉王虐 ( ) ⑷国人谤王 ( )

12.选出下列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能谤讥于市朝 受任于败军之际

B.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乃不敢言 若无兴德之言

D.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问今是何世

1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4分)

⑴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⑵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4.【甲】文中邹忌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乙】文中召公用“,”(请用原文语句作答)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2分)

15.【乙】文中周厉王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示?(2分)

七、(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①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③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⑤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朕今以蜀王为元龟⑥,卿等亦须以延年为覆辙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禄秩:俸禄秩爵。②规:贪求。③公仪休:公仪,复姓。休,名。战国时鲁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农:官名。汉武帝时置大司农,掌钱谷之事。⑥元龟:本指大龟,这里引申为可做借鉴的前事。

1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臣之妾私臣_____________ (2地方千里____________

(3)性嗜鱼____________ (4)师随而伐之____________

1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由此观之,王之弊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甲】【乙】两文分别运用了设喻和举例的说理方式,请结合原文进行简析。

14. 请根据甲乙两文分别谈谈从两文中分别获得的启示。

八、(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1.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

(2)皆以美于徐公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4)乃号令三军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

D.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5. 【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 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 。

九、(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与徐公/孰美 D.盖/石性坚重

(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 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十、(2017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1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⑵时时而间进(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⑷封之万家。( )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野 不 辟 人 民 贫 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译文:

13. 回答下面问题(6分)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2分)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羁绊 Ж2023-12-19 19:50羁绊 Ж[火星网友]163.0.122.117
    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感觉受益匪浅古文智慧真是非常深刻。
    顶4踩0
  2. 飞天一燕2023-10-17 00:53飞天一燕[陕西省网友]203.55.224.160
    这篇文文真题训练难度适中很适合提高文文功底。
    顶2踩0
相关阅读
28.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细讲

28.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细讲

现代汉语里句子的主干是主谓宾,宾语应放在谓语后面。如:他吃饭。但是在文言中宾语却可以放于谓语动词之前。他吃饭就变成了他饭吃。1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2023-09-15

初中文言文必备 收藏起来

初中文言文必备 收藏起来

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 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

2023-07-13

中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统编完整版)2020.7

中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统编完整版)2020.7

2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2-12-01

中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和古诗阅读题知识点汇总

中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和古诗阅读题知识点汇总

课外文言文阅读:3个小题,主观性试题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