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时间:2023-08-14 04:32:01

相关推荐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来源: |理科思想学语文 ID:juxiang2003」

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一)

必修一第一单元优秀教案(一)

第一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设计理念

以“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落实为统领,创设语言运用的具体情境,以教材课文的学习为依托,落实课标精神(任务群+人文主题),立足具体学情,秉持“课文讲析无需面面俱到,读写实践务求全面落实”的原则,完成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需要完成的第一个写作实践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引发学生对“青春价值”这一单元话题的关注,生发对青春价值的初步思考与梳理。

2.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感悟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3.通过比较阅读,学习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雪莱的《致云雀》等诗歌,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诗的章节形式、诗歌抒情达意的特点,指导学生尝试新诗创作。

4.通过比较阅读,学习茹志鹃的《百合花》、铁凝的《哦,香雪》,感悟小说的艺术魅力,做有关“青春价值”思考的初步呈现。

5.积累有关文学常识和重要字词。

教学重点

1.掌握新诗章节方面的形式特征,认识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情达意的特点。

2.认识小说的基本特征,深刻体会其艺术感染力。

3.启发对青春价值的具体思考与初步呈现。

4.语文必备知识的积累与丰富。

教学难点对青春价值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与呈现。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点拨。

教学课时安排11课时。

1.第一课,单篇设计,共1课时。

2.第二课,群文教学设计,共3课时。

3.第三课,群文教学设计,共4课时。

4.单元学习活动,共1课时。

5.单元写作指导,共2课时。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品味意象,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词作。

教学难点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一识,识“大体”

1.导入新课

中国梦,一个雄奇壮丽的梦。东方睡狮古老中国一梦百年,醒于毛泽东。毛泽东以他的大气,抒中国少年之风发意气,启少年中国强盛之旅。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沁园春·雪》(齐背),诗人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王者霸气,这时江山已定。其实早在1925年,年轻的诗人就已经初露锋芒,显示出王者的“大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沁园春·长沙》。

2.文学常识

(1)定义: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2)特点: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3)词牌和词的标题的区别: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长沙,作为这首词的标题,揭示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均与诗人当年在长沙求学时有关。

(4)词的分类:①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分段,词中称为片、阕、叠。单调词不分段;双调词分两段,上片下片;此外有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四叠极少见。②按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二、读一读,读“大气”

1.播放朗诵视频,感知这首词的基调。

正音:沁园春(qìn)百舸(gě)峥嵘(zhēng róng)

廖廓(liáo kuò)挥斥方遒(qiú)浪遏飞舟(è)

2.指名朗读,思考哪些地方需要重读?用笔画下来。

明确:领字要重读,如独立、看、怅、忆;动词需要重读,如争、击、翔、粪土、击、遏等。

3.你能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提示:乐观豪迈、开阔大气。)

4.思考:你感受到了诗人哪些方面的大气?

(1)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

(2)自由的大声诵读,说说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大气。

示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卓然而立、中流砥柱的英气。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诗人“独立”,表现出爱秋而不畏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和中流砥柱的气概。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景视野的开阔豪气。比如“看”领起的七句,远观近看,仰视俯视,大开大合,开阔大气。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问江山问大地的情感大气;特别是“怅”领起的三句。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藐视权贵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气!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诗人的凌云壮志得以实现。

(3)教师补充:如果说豪迈气派反映的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质地,那么宏大气象说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座座顶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犹如温顺细碎的浪花、轻轻一握的泥丸——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间包容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他精神世界的时间包容度。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他就写下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以这样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的信念意志。从此,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

本词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大美的宏大意象。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岳麓山,面对如画的秋景,追怀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

5.教师范读。

6.学生朗诵展示。

三、品一品,品“大美”

1.在朗诵的基础上,请学生们概括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并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

(1)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其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2)上阕的关键词是“看”,下阕的关键词是“忆”。

(3)四幅图画——寒秋独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2.请同学们齐读上阙“看”领起的七句,看看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大美体现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1)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万)山 ———— 红(遍)

(层)林 ————(尽)染

(漫)江 ———— 碧(透) 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 ————(争)流 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 击长空

鱼———— 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俯察)

(3)在这几句写景的句子中,你觉得哪些动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层林尽染 染,写出了色彩浓烈。

百舸争流 争,写出了千帆竞发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 击,写出了雄鹰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

鱼翔浅底 翔,突出了鱼儿自由轻快之态。

竞自由 竞,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补充:诗词特别讲究炼字,除了上面几个字外,比如开头一句的“立”字也很有韵味。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背景,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这是他政治革新失败以后,被贬到永州后写的,表露了他决不妥协的决心。一个“独钓寒江”,一个“独立寒秋”,意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品意象,品语言,发挥想象力,一幅幅充满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的立体秋色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尽显诗人的拿云“大气”!诗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上阙通过写景抒情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四、比一比,比“大志”

1.过渡: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考。这时站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轻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2.请同学们齐读下阙“恰”字引起的七句,说说诗人刻画了一群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同学少年”的精神风貌如何?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小结:刻画了一群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斗士,他们风华正茂、奋发有为、敢于斗争、藐视权贵,有改造旧世界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3.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非当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赌明天”,倒令我们想起顾宪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更令我们想到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

1910年,外出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写了一首励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如今缺乏大气格局的青少年又是怎样的呢?人情味缺乏、惰性十足、不善坚持、不爱吃苦、缺乏钻劲、好吃零食、没有规划、不重积累、缺乏诚信、沉迷网络等并不少见。另外,还有性别错位:男生比较伪娘,女生比较威武等等不一而足。

通过鲜明的对比,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五、议一议——议大局

1.评议:作者笔下的秋景与古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古人的悲秋情怀——自古逢秋悲寂寥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屈原——欸(音哀)秋冬之绪风

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人笔下的秋:数量(万、百)、范围(遍、漫)、程度(尽染、碧透)、力度(争、击、竞);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扫尽千古悲秋之气;感情基调:热爱、积极。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思考: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这与一个人的哪些方面有关?观看视频《诗人毛泽东》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是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3.感悟:请同学们联系自身和现实谈谈当代“同学少年”们应该有怎样的大志和怎样的大局意识?应该如何去实现大志树立大局意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理清思路,确立中心发言人。

小组发言示例:学习毛泽东的自信、乐观、豪迈的英雄主义豪气。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延续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种精神,一群青年学子,他们崇尚行胜于言,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或奔赴西部,燃烧激情;或扎根基层,放飞梦想;或携笔从戎,筑我长城;或投身主流,谱写青春;或创新创业,乘风破浪……他们将自身命运与时代和祖国的命运牢牢系在一起,选择了更加厚重的人生。

4.小结:奋斗精神永不过时,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更要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高中三年,书写下人生最光辉的一页。

六、写一写,写“大作”

1.课文总结:综观全词,造像写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气的游人;借景抒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美的诗人;深沉发问,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大志的哲人;怀人忆事,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有大局的斗士。请同学们再次回到文本,齐读课文,感悟诗人的大气。

2.课后作业: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有的人追求立大志成大业的人生,也有人欣赏生活中的小确幸、个人的快乐和随意。你对于人生的大与小有什么看法和思考呢?请同学们课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课堂总结:课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我相信同学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种子,并且将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种子生根,发芽。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语: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一颗积极的心态,树立理想,掌控命运,让中国梦从我们这里起航!

《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致云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意象和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澎湃的青春激情,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吟咏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诗特点总体介绍及示范研读《红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掀开新诗的盖头来

1.激情导入

播放《七子之歌·澳门》。问:这首歌表达了一个远方的游子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突出了一种溢于言表的爱国情怀。和我们刚刚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属于古典诗词的形式,本诗是一首新体诗。)

2.掀开新诗的盖头,介绍新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词、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诗歌语言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的发展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中国现代诗的发展脉络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诗的“尝试”——胡适等

20年代:新诗的奠基与开创——郭沫若等

新诗的规范——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

30年代:新诗的拓展与创新——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

40年代:新诗的成熟与深化——艾青、穆旦与九叶派

(2)早期新诗的主要流派有

(3)新诗发展及其代表与时代精神的变化

郭沫若《女神》——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戴望舒《雨巷》——大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艾青——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中国社会变迁与民族情绪的“吹号者”。

3.作者简介

谁知道刚才播放的这首《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谁?(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1925年,27岁的闻一多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这七处“失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小孩子,用小孩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写作背景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美美听读,梳理情感的脉络

(一)范读美听,感知诗意

播放范读视频或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圈点标记,感知感情变化。

(二)解释文题,明确题材

1.什么是红烛?

明确: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配上图片:一支红烛,烛光荧荧,烛泪点点。)

2.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红烛的描写和歌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梳理结构,体悟情感

1.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的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焚”与“流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2.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

明确: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问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

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

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

3.诗人在问问答答中,情感经历哪些变化?

明确:全诗情感经历了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的情绪起落:

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扬

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抑

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扬

第4节: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抑

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扬

第8节:掂量“灰心”与“创造”的份量——抑

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扬

诗人通过问问答答,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三、吟咏诵读,体会高尚的情操

吟咏诵读,寻找准确表达作品情感和自己阅读感受的声音形式,在诗歌鉴赏中十分重要。参照下面的示例,细细揣摩《红烛》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尝试以适当的语气和节奏朗读全诗。

诵读示例

活动方式:

①老师先范读上面的诵读示例,然后学生互读,感受语气语调和朗读节奏。

②分小组朗读其他各节:先互相讨论,在书上标记,后互相听读。

③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朗读,其他同学互相评议。

四、细细研读,品析形象和语言

(一)小组研读

分小组研读诗歌,分别思考以下一些问题:

1.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

4.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

5.其他问题或疑问。

要求: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交流。在书上圈点标注。然后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分享。

(二)分享交流

每组派1-2名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收获。

以下为讨论的参考要点。

第1节

①诗中的“这样”“吐”两个词各有什么妙处?把“这样红”换成“鲜红”,“吐”换成“掏”,哪个更好?

明确:“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

“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②咏物诗中,作者要托物言志,人与物往往融为一体。这节中诗人与红烛是什么关系?

明确: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自我与红烛取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努力,故又可谓是“即”,这一离一即,便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及文化品格。

第2、3节

①这两节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这两节诗,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第二节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

②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明确:“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③诗人对红烛的认识有哪些困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困惑?

明确: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对一个受到“五四”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丝毫也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么?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

④诗人最终是怎样理解红烛的?

明确:诗人最终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诗人似乎为熊熊燃烧的红烛所感奋、所启示,从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第4节

①这一节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②诗人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

明确:“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5节

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用了拟人的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6节

①这一节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感情?

明确:诗人同情、惊疑、思索。“又何苦伤心流泪?”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②“侵”和“着急”有何含义?

明确: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

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第7节

这一节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本节诗人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

第8、9节

这两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8、9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五、拓展联读,感受新诗的魅力

新月派提出“理智节制情感”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闻一多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阅读闻一多的另外一首诗《死水》,结合本诗,谈谈闻一多新诗的“三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小组讨论,相互分享交流。)

附录:《死水》(作者/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韵脚)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韵脚)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韵脚)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韵脚)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韵脚)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韵脚)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韵脚)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韵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韵脚)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韵脚)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示范研读与合作探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侧重抒情方法和形象暗示)、《峨日朵雪峰之侧》(侧重意象、意境、情感)。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1.对下句,猜人物

他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思索了片刻,对道:。由于对句不凡,表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结果全体偷桃学生,一律免罚了。

对句: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人物:郭沫若。

2.还有一位诗人,他具有先天的浪漫情怀和理想气质,后天又形成了强烈而浓郁的生命意识。生命,是他的诗歌的总主题。在漫长的诗歌生涯中,在艰辛而充满苦难的人生之旅中,他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了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你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昌耀。

3.走近作者,了解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1921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建立“创造社”,同年,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出版,《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的精神。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主要作品:诗歌《天狗》《风凰涅架》《地球,我的母亲!》《炉史煤》《天上的街市》等,历史剧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蔡文姬》等。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于1936年6月27日出生于湖南常德。1957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昌耀的一首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二、查一查:理解标题,了解背景,疏通字词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查资料,了解背景。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怎么读,怎么理解?

明确:放号(hào)。“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祈使句,“立”是一个动词,“在地球边上”点明地点,“放号”的意思是“吹响号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直接发出呼唤。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3.“峨日朵雪峰”是什么意思?

明确:“峨日朵”应该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4.《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明确: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对被划为“右派分子”的人进行全面复查,为被错划为右派的人平反。这首诗写于1962年8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5.查字典,疏通两首诗字词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

律吕:节奏、音律。

嚣:xiāo,喧哗。

揳:捶打,特指把钉、橛等捶打到其他东西里面去。

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

但有:只有。

三、读一读:梳理结构,概述内容,把握意象

学生分两组自由朗读两首诗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可以分为几节,每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描绘出一幅海天汹涌的宏伟而壮丽的图画。第二节,由景入情的过渡,引发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象的“破坏”与“创造”的主观感受。第三节,诗人由大海奔腾的波涛引发出对宇宙与人生的感悟,发出对“力”的呼告与赞美。

2.诗歌主要是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两首诗都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创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意象: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我、力。

特点:宏大、阔远、雄奇、气势磅礴。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形象: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

《峨日朵雪峰之侧》

意象:太阳、石砾、罅隙、岩壁,雄鹰、雪豹、蜘蛛

特点:雪峰、落日、山海、石砾、巨石的罅隙、雄鹰、雪豹、锈蚀岩壁等一系列形象,构成雄浑、壮美、崇高、紧张的审美特征(意境),而蜘蛛是弱小、可怜、默享的形象特征。

形象:塑造了一个登山勇士的形象。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就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这些意象都是写实的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客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特征,另一方面,抒发自己“毁坏”“创造”“努力”的主观感受和对“力”的赞美。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峨日朵雪峰之侧》:太阳、石砾、蜘蛛这些意象是实写,雄鹰、雪豹是虚写,是想象。“雄鹰”“雪豹”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谦卑与坚毅,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四、议一议:突破重点词句,明确主旨,分析特色

安排学生分组反复而又细细地朗读诗歌,质疑问难,提出问题,互相探讨。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相互质疑。

以下问题供小组讨论时参考,如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诗歌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

明确: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正在日本福冈的九州大学医学部留学,那是在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不久的时间。“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比如诗人在同年写的《笔立山头展望》一诗中曾以极大的热情歌颂这种新兴的生产力:“一枝枝的烟筒都开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呀!”

2.“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3.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明确:这首诗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这首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它是在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

4.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浓烈吗?怎样做到的?

提示总结:可以从修辞、句式、标点等方面去思考。

(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4)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5)叹号的使用。

《峨日朵雪峰之侧》

1.“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中“此刻”和“仅”两个词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

①这高度并非“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

②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的“我”不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

③“我”身后已经陆续征服了很多山峰;

④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气”的决定。

2.“我”是怎样站在山峰上的?

明确:我的身体紧贴山峰一侧的悬崖,前额与山峰齐平。

3.“我”登上雪峰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有何特点?

明确:太阳跃入山海,景象美丽壮观;石砾滑入深渊,声音如军旅的杀声。视觉和听觉结合,给人一种壮阔崇高的紧张感。

4.“我”此时的状态怎样?这种状态和前面的景象有何联系?

明确:“我”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闲者赞叹或观赏的对象,而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这样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而且在读者的心理上引发一种紧张感。

5.最后一节作者用雄鹰、雪豹和蜘蛛的意象有何用意?

明确:“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两组意象形成一个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这种对比,形成了一种反讽的效果。

五、比一比:辨析异同,增强能力,升华情感

1.小组合作探究:两首诗有何异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做如下总结或补充:

相同点:都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组合构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而且无论是塑造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还是登山勇士的形象,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的展现。

不同点:抒情方式不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表达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峨日朵雪峰之侧》通过写景叙事,间接抒发情感。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朵之雪、巨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2.探究:总结概括诗歌的特点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现代诗歌,请大家归纳一下现代诗歌的特点。

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做如下归纳概括:

心象(情)+物象(美)=诗。

诗歌要求

①要有浓烈的感情和鲜明的节奏 情感美 音乐美

②要有鲜明的形象,做到情景交融 意象美 意境美

③要有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 构思美 想象美

诗想象是蓝图,情感是方向,语言是方法。

歌的元素:想象、情感、语言。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合作探究《致云雀》的象征手法及修辞运用,学写诗歌鉴赏性文字。

学习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哪里?意思是什么?

明确:出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表面上说,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实质上指熬过了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这句话告诉了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向上,永不放弃。

今天,我们共同领略诗人另一名篇——《致云雀》。

2.作者简介

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才华横溢,诗艺精湛,与拜伦、济慈并称于世。在狂热的革命思潮中长大的雪莱深受自由与激进派思想的影响,信奉革命方式推翻腐朽的政府,坚信只有不断进行社会改革,才能真正根除罪恶的社会根源,所以他把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暴政的憎恶都深深地融汇于诗作当中。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3.写作背景

据雪莱夫人回忆,《致云雀》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两年后,诗人便不幸辞世,这首诗被人们公认为雪莱的“好诗”。

二、诵读感知

1.播放朗诵视频,感知内容。

2.词语积累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

【不事雕琢】不加以任何修饰。也指写文章不做修改。

【霞蔚云蒸】比喻景物绚烂缛丽。也写作云蒸霞蔚。

【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凯旋】胜利归来。(习惯性错误:胜利凯旋、凯旋而归)

3.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明快、清丽、诚挚、热切。全诗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4.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致云雀》歌咏了一种小鸟——云雀,构巢于地却狂喜,高飞,摆脱所有的来自于大地的约束,为人们刻画了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美好的理想形象:冲霄而上、在天空上向人间唱着优美的歌曲的大自然的精灵。

5.诗歌分哪几个层次来写的?请画出全诗的结构图。

明确:诗歌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2节: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3-6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

7节:过渡,以问句“什么和你最为相似”转换抒情语调。

8-12节: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13-16节::以设问、反问句式,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探讨云雀歌声美的根源。

17-19节:将云雀与人类比较,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

20-21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括,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渴望学会云雀的欢欣,向全世界泼洒欢乐、希望与爱!

6.学生合作配乐朗诵,音乐背景《清晨》。

第1-2节1人,第3-6节1人,第7-12节1人,第13-16节1人,第17-19节1人,第20-21节1人。

三、合作探究

1.分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第一大组: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第二大组: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2.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云雀——雪莱理想的自我形象:整体性的、暗示性的;

云雀——诗人、少女、萤火虫、玫瑰……句子层面,是明示性的,是比喻修辞。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云雀又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3.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比喻: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对比: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设问、反问:第13-17节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

总结:《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的云雀倾注了诗人雪莱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总结提升

1.课文总结

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全诗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2.学写鉴赏性文段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学会写一些鉴赏性的文字,对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鉴赏水平大有裨益。

那么,如何写鉴赏性的文字呢?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①诗歌的语言;②诗歌的形象;③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特色等几方面入手。具体说来:

语言色彩的赏析,应把握语言特征,联系写作风格、意境内涵及作者个性等;

思想内容的赏析,应归纳主题思想,涵盖人文背景、作者观点及社会价值等;

诗歌形象的赏析,应定义人物性格,旁及感情倾向、作者态度及时代意义等;

构思技巧的赏析,应理清整体思路,分析篇章结构、写作走向及作品追求等;

艺术手法的赏析,应界定主要手法,评价技巧特点、修辞作用及文章形式等。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熟悉鉴赏知识。从鉴赏形象、语言到表达技巧,分门别类,涉及的鉴赏知识点很多,不宜死记硬背,应结合具体作品,通过典型作品的分析来巩固鉴赏知识。

②探寻鉴赏路径。凡事讲方法,诗歌的鉴赏也不例外。一种技巧,总是附丽于一定的文章内容。这就要探寻鉴赏的角度和路径,要抓住人物特征、语言特色、艺术特点。空穴来风,总归有迹可循。

③突出鉴赏重点。一首诗歌,可以同时有诸多的鉴赏点。但一段鉴赏性的文字,一般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面面俱到的鉴赏不能吸引人。

④提取鉴赏元素。鉴赏出题,所凭依的无非是这段文字所具备的鉴赏元素。装备了鉴赏知识,用鉴赏的眼光来读文章,就能聚焦鉴赏点;反之,显性、隐性的鉴赏点会视而不见。

⑤结合鉴赏语境。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进行。读懂了原文,鉴赏也就顺水推舟;脱离语言环境,作凭空的猜想,是鉴赏大忌。

⑥讲究鉴赏语言。诗歌语言本来就精炼含蓄,鉴赏诗歌自然也很讲究语言的表达。意思懂了,却因语言缺乏鉴赏性,而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鉴赏示例】

《红烛》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五、学以致用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双桅船》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鉴赏示例】

《双桅船》赏析

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这部分作品由于内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自己,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船中的“双桅”又暗示着某种深层的含义。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连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句:“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2021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必备资料

(点击所选字体即可打开内容)

来源:资料由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哈利的伙伴2023-11-07 07:02哈利的伙伴[广东省网友]203.92.179.137
    这个教案对备课真太有帮助了谢谢分享!
    顶0踩0
相关阅读
探课堂百花之园 博名师众家之蜜 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

探课堂百花之园 博名师众家之蜜 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

秋风送爽,教研当时,10月27日,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暨梁雪菊名师工作室、万小兵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论坛在迪茵公学报告

2014-02-05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二)

「理型语文教师备课福利」|名师教案:部编教材必修一第七单元(二)

教学难点文章景、情、理结合的特点;体会并评价作者的人生态度

2007-11-10

中学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中学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2016-06-21

牛津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 Going to school第一课时 教案

牛津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 Going to school第一课时 教案

「来源: |智乐园教育通 ID:szzhly」牛津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 Going to school第一课时 教案篇幅有限,完整版请下载电子版查看领取电

200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