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谋划人生时 懂得两个道理 方为合理的状态

时间:2023-10-18 07:34:01

相关推荐

《论语》:谋划人生时 懂得两个道理 方为合理的状态

《论语》:谋划人生时,懂得两个道理,方为合理的状态。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必然会出现什么样的言行。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后的结果皆是因为他之前的言行所导致的。

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有因必有果,万事都有因果关系,任何事情都不例外。

所以说要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在追逐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事半功倍,那么必须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以符合合理的状态,去谋划自己的人生。

我们从小的时候就听过“三思而后行”,这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

意思就是说,就是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再三思考,不可鲁莽行事。如果只是凭着自己的情绪,只是凭着自己单纯的想法,就去草率行事,那么最后一定会迎来失败,严重者还会导致自己惹来灾祸。

但是凡事都需要一个适度,如果说不懂得把握适度,即便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智慧,当发挥过了底线,也会因此出现一个负面的作用。

在儒学之中,孔子认为思考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三思而后行,但不可太过度,过度则会延误时机。

三思也需适度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季文子每件事情都经过多次考虑,然后付诸行动,孔子听到之后,说必须再次思考,就可以去做了。

三思而后行,是一件好事,他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知自己,不会被自己情绪所主导。

但是大多数人通常把“三思而后行”张冠李戴,误会了其中本来的意思。

凡事如果不想清楚就去做,就叫做莽撞,会导致负面作用,但是如果想得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凡事想得太多,翻来覆去的,不但会因此延误了时机,还会在自己犹豫不决的怀疑之中,产生更多的负面作用,导致更加优柔寡断的一个结果。在犹豫不决的一个过程中,顾此失彼,瞻前顾后,也会导致最后一败涂地。

所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适度,不可太过度的去奉承任何一个所谓的大道理。

除了三思而行,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顺势而变。如果自己所做的事情发生了错误,那就要及时地应对变化,也要具备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

随时局而变化

孔子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做任何时候,都要提前有所准备才能够成功,没有提前准备必然会失败。

而且准备的即便是多么充分,在变化的一个过程中不知道随着时局环境而变化,最后一样会导致失败。

有这样一句智慧,叫做“亦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就是说类似的道理。

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在顺遂的时候,要想以后的问题如何处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常思考。事先对于事情的方方面面有谋划和准备,才能防止意外的状况发生。

所以是无论多么成功的人,他在做事的时候,都需要提前准备和思考。

孔子就举例子说,说话之前要首先在自己心里打一个草稿,才能保证说话连贯清楚,否则可能会说得结结巴巴,辞不达意。

做事的时候,也要提前的计划,思虑好,把一个问题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出来,成功和失败的结果也分析出来。

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不但能够顺利的达成目标,而且还能做到一旦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目标的情况下,能够顺势而变。

本文由国学书舍原创,看了《论语》中的智慧,您有什么想法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俞你同行2024-01-14 05:03俞你同行[贵州省网友]49.239.12.35
    读《论语》就像是心灵洗礼让人明白人生真谛。
    顶10踩0
  2. 水珠2023-12-01 06:18水珠[北京市网友]202.20.127.139
    《论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里面道理让人深思。
    顶2踩0
相关阅读
从《论语》章句教学中感知古人对时间易逝的意识

从《论语》章句教学中感知古人对时间易逝的意识

今天的课型主要为口语两节课,课上同学们认真听讲,课下多多反思

2023-02-03

《论语》:为人之道 以“忠恕”为原则 也能成就自我

《论语》:为人之道 以“忠恕”为原则 也能成就自我

为人处事的时候,能够以仁 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之道

2016-09-21

解读《论语》人生的感悟

解读《论语》人生的感悟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牢固地自立了,四十岁时,已经明了各种事情而不会感到疑惑,五十岁时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时凡听到的

2024-01-07

参论语百零三 世道人心

参论语百零三 世道人心

有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古人传说的黄帝、佛陀、尧等还是有的;以前小孩周岁要抓阄,像白居易据说还抱在怀里,随便哪本书他就是会指出无字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