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宋祁 聂冠卿——木兰之君子 雅儒好学者 致力于以诗句入词

时间:2023-10-07 02:27:01

相关推荐

宋祁 聂冠卿——木兰之君子 雅儒好学者 致力于以诗句入词

宋祁(998-1062),字子京,安州安陆人,今属湖北省,后徙开封雍丘,今属河南杞县。天圣初年,他和哥哥宋库一起考中进士。这样的情况在儒学时代十分少见,故被时人称为二宋。以后累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又改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

他一生仕途比较顺利,本人既是个清正的官吏,仕途上也没有大起大落之悲欢。宋祁多才艺,是一个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除了词以外,他的诗、文也有相当的成绩。虽然一般文学史很少为他建章立传,但一些名家选本,总是不会遗忘他的文章,如被周作人先生十分看重的《古文小品咀华》,就选了他的《仪舞辩》。文章不长,但既有推理,又有道理,而且语含幽默,虽然幽默又有逻辑在焉。确实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如果呆看,幽默没了,但能活看,便觉有意思。他还是一位史学家,曾与欧阳修共同主撰《新唐书》,其中有150篇列传出自他手。同时,他对于地方物志也很有兴趣与心得。综合评价,这是一位既富于才华又十分博学的人。

他赖以在文学史上成名的,几乎全在于他的那首《木兰花》,因为这词的名头太大,对它的评说,历来也颇有不同。有论者认为,这词之妙,全妙在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上。而这一句之所以妙,又特别妙在那一个“闹”字上。这“闹”字当真就是天作之成,无可更改,无可替代,更无可置疑的。这简直就不仅是名句效应,而是名字效应了。名字效应的说法也可以成立。实际上,中国诗、词史上,既有名字效应,也有名词效应,还有名句效应,更有名篇效应,再向上“捋”,还有名人效应乃至名派效应。所谓名字效应,即因为一个字的关系,便使这词或这诗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效果。这里的仅仅一个“闹”字就有这样的效应性,而对于整首《木兰花》而言,这“红杏”一句同样具有这样的效应性。这效应是如此显著,不仅对这词作影响深远,连宋祁本人也因为这词的原因而得到一个“红杏尚书”的雅号。也有评论者不同意此观点,更有人对这个“闹”字反感。例如清代大剧作家李渔就很是看不惯这个“闹”字。他认为,突然在描写红杏枝头的时候,突然加上一个闹字,实在令人费解。他觉得桃李争春而没有红杏闹春之说。如果非要加上此意的话,应该加斗字或者打字就可以了。其实,这批评有点胡搅蛮缠了。

对此,刘逸生先生给了有理有据的精彩反驳,读那反驳,真有诗一样的快意。从词的发展看,单这一“闹”字,已经显露出来词人的某些特性。“当然全篇也是好的。因为全篇好,那个闹字才有安排处,才显出她画龙点睛般的艺术价值。否则,岂不等于一堆灰土埋没了"珍珠"或一丛杂树套住了“美女”。世人对这词的解释颇多,我的看法就是它的最大特色,在于写“动”。虽然不是说愈动愈好,却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了词的意境和作词人的心理感受。风是动的,光是动的,风光也是动的;波是动的,棹是动的,迎也是动的;烟是动的,虽然不是真的“烟”气,而是笼罩垂杨的雾气,却是一种动感画面,而“寒”也是一种动感,而且动得轻手轻脚,而“春意闹”这一个闹字,就活跃在这一系列“动”的中间,从而,万“动”丛中一点“闹”,不但是锦上添花,而且是众星捧月了。因为所有的美好景致都在“动”中。作者才对时光流逝产生那样的情怀与感伤,而一个闹字体现的意境,竟使这时光变得如此色彩鲜亮,又如此瞬息即去,从而使词的上、下两片的情感对比来得更其分明。

聂冠卿(988-1042),字长孺,歙县人,今属安徽省。他与范仲淹、柳永生年相仿,但故世较早,他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仕途顺利,虽然没有做过高官,但也没有什么挫折。他中进士后,大诗人杨亿欣赏他的文章,特别向皇帝举荐,可见他的文章写得不错;他曾参与修订“大乐”并撰写《景祐广乐记》,可见他对乐礼等音乐方面的事也是一位行家。

他任太常博士期间,曾就刑罚的程序问题提出意见,主张“慎刑“,可见他富于仁者之心。可惜他流传至今的仅有一首词作。可喜的是这词作得很有水准,虽然只有一首词却可以当之无愧称为杰出的词人。他实在比那些词作不少佳作难觅的所谓词人高上许多。他的这首词寄调《多丽》,席上有此妙词,也可以看到他的才思敏捷。对这首词,历来评价不低,不像宋祁的那一首《木兰花》,欣赏的人是真欣赏,反对的人也是真反对,势如昼夜,两色分明。

这词长,不便细解,这里讲它的两个好处。一个好处,它采用的是比较少见的词牌。用语妥当而且准确。大约是无法考证这词牌的最早出处,所以说“见聂冠卿词”。但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评语。聂冠卿的时代,正是柳永慢词兴起的时代。宋词的成熟与发达,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内容变了,将五代艳词的狭窄内容扩展开来,即由佳人而文士,或由佳人而将军,或由才子佳人的离情别绪变为士大夫与将军的忧生忧志与慷慨悲歌。词牌变代表形式变,唐五代词并非没有长调,没有慢词,但都不能成为主流。在特定意义上,或许也可以说,慢词、长调虽古已有之,却唯有宋代词人才令其达到成熟,光芒四射。

慢词的第一个经典性代表人物则是柳永,那么这聂冠卿的《多丽》也就可以看成是柳永变革词史进程的一个时代支持者。另一个好处,是它包容了很多古时的名句名意在内,而且对后世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不仅如此,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化序文为词句,更显出这件事的独特意境。下半阙第一句“有翩若惊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其实出自曹植的《洛神赋》,但又化用得好,纵然旧迹犹存,终不失一段佳妙。据考证者说,这词中包含的古诗古意尚不止这些,但即使只有这些,也不少了。

以诗句入词,是词的艺术特色与传统,但用得好与不好,却有高下之分。聂冠卿在这个方面做得成功而且漂亮。一个时代的变化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完成的。很多人其实都在这个变化中默默地出过力的,只是因为他们并不出名,被世人所遗忘。宋祁和聂冠卿便是如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少年痴呆症2023-12-09 00:58少年痴呆症[贵州省网友]202.203.250.141
    这对组合真是相得益彰宋祁生木兰君子和聂冠卿生雅儒好学者二位都是致力于以诗句入词真是令人敬佩。
    顶50踩0
相关阅读
这句词可与“僧敲月下门”比肩?宋祁因它获得“红杏尚书”的雅称

这句词可与“僧敲月下门”比肩?宋祁因它获得“红杏尚书”的雅称

这条知识点应该算比较冷门,因为宋祁并非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词人,就连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都谦逊满满,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

2017-05-23

宋祁踏春郊游时写下一首词 末句化用杜牧名句 堪称上乘之作!

宋祁踏春郊游时写下一首词 末句化用杜牧名句 堪称上乘之作!

再比如李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直接被引用了一千多年,不断地引用和化用,也让诗词不断焕发出活力,这就是诗词的一种生命力

2023-09-12

北宋才子宋祁填词 “抄袭”前人5句诗 最终抱得美人归

北宋才子宋祁填词 “抄袭”前人5句诗 最终抱得美人归

从古至今,有才华的人都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2022-12-01

怎样学写古诗词:词的分句

怎样学写古诗词:词的分句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sì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