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考语言基础运用题型实战:句子表达效果

时间:2023-09-05 03:14:01

相关推荐

高考语言基础运用题型实战:句子表达效果

例题:

(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山东卷语文试题)

原句: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

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提问形式: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通读整个语段,快速把握中心意思,以句子为单位,划分语段层次,尤其要找准语段描述的主要事物(或景物)的角度或特点。

读透原句,找出其本身之美。( A.给出一文段,在文段中以波浪线形式画出一句话来,我们称之为“原句”。

B.题目就这句话进行改写,改写的句子语义基本相同,我们称之为“改句”。)

比对题目中所改的句子,找出其与原句表达的的不同之处。

根据总结的答题角度,针对原文之美整合答案,答出原文的妙处。(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应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来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使文章增色不少)

注意: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处后,加一句“改写后的句子表达不出这样的表达效果”。

方向:

修辞及表达效果

修饰词语的运用/表达效果

陈述主体

前后句衔接/上下文的衔接紧密度

内部结构不同强调的内容不同

句式长短句的区别

语气节奏与语境相符

语言风格与语境相符

与上下文语体一致

情感更充沛,与抒情语境更为符合

更富有读情画意,更有意境与艺术感染力

更能体现文章主旨,表达了/凸显了……精神

13、内容上写了……表现了……

14、语言特点:形象生动、简练传神、简约含蓄、淡雅自然等

15、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顺序的逻辑性

答题角度小结:

修辞(要点出具体哪一句用了修辞)

比拟,生动形象,增强感情色彩。

夸张,生动形象,强调突出

借代: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语言的色彩更加鲜明

对偶:整齐匀称,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语言凝练,蕴藏丰富的内容

排比: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增强语势,表达激情

反复:突出重点,深化主题;便于抒发激情,增添旋律美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引用:增强说服力,提高表现力

词语运用

动词

“……”(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生动地描绘了……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

形容词: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

拟声词: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强调了……

名词罗列: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定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四字短语连用: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关联词,分析其关系。

短句VS长句

如:西边田野上走来了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的。

短句的效果:

强调作用,突出表达情感。

句式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较强,与原文语体风格一致;

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感,读起来有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

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可以更好地表现思想的丰富多彩和感情的波澜起伏。

主动句VS被动句

原句……作主语,与前句……相照应,陈述主体一致,与下句……搭配

原句用主动语态,更能突出(主语部分)

句子语气(反问句/设问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VS陈述句/常式句)

原句用了反问句,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出来,加强了语气,表达/强化了……之情。

原句用了设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原句用了双重否定句,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原句用了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原句用了感叹句,抒情强烈。

突出的对象不同。原句突出……,改句突出……

倒装句VS常式句

原句使用了倒装句,强调了……(前置或后置的部分)

原句能更好地承接上文写……,同时引领下文写……/与下文写……衔接照应得更加紧密

改句为普通的常式句,比较平淡。

整句VS单句

如:在生命里,人人都有笑有泪;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幸福和烦恼。——在生命与生活中,人人都有笑与泪,幸福与烦恼。

句式结构不同,改句是一个单句,结构简单(“……”与“……”有重复之感),原句为整句,与整个文段整齐句式相吻合,前后搭配也更合理。

强调内容不同:改句重点落在……(主语),原句将……对举,更能强调……

语气节奏不同:改句语气平淡,节奏感不强,原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与文段风格一致)。

口语VS书面语

1、(口语)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2、(书面语)庄重严谨。

人称使用

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宜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客观公正。

同步练习:

第一组:

1、(2021届广东省新高考第一次统一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冲击,一座座堤坝高垒,一排排人墙坚持。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 跳入这波涛中,波涛更加亢奋了。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以前担惊受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大雁列阵而过,台风要来了,后面还有霜雪,还有冰凌。但河口人已没有什么好怕的,他们站在这坚固的黄河大堤上,看着滔滔涌涌的黄浪,就像看着十万亩小麦浩荡的景象。威风锣鼓仍然在响,众志所趋的气势,和黄河,和野荷,和苇丛,和如林的抽油机涌在一起。女声的尖嗓,男声的粗吼,同锣鼓铜镲混在一起。那是痛快的迸发,是放浪的欢畅。你看呐,随着鼓、随着镲、随着吼叫,他们匍匐又起来,跳起再蹲下;他们往左边歪,他们往右边歪;他们不停地起伏,不停地斜歪,不停地狂喊,直搅得这一片天地山海轰鸣,烟尘蒸腾!入海口一片苍茫,从天上飞驰而下的黄河,浩浩汤汤,又流到了天上。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起来再蹲下,左倒右歪,不停地起伏、斜歪、狂喊,这一片天地山海呈现轰鸣、烟尘蒸腾的景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案:①“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②“左边歪、右边歪”重复,强调了人们舞动鼓槌时的动态美;③“不停地……不停地……不停地……”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人们动作的连续,渲染了黄河口锣鼓的威力,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黄河一路奔波,浩浩汤汤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致相一致;④短句的使用,使得此处韵律感非常强,读起来有气势,朗朗上口。如果换成修改后的语段,则不能突出这几个方面的效果,所以修改的语段不如原文表达效果好。

2、(2020山东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1)原句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短句也更显活泼;2)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符合感知逻辑,层次感更加明显,;3)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更亲切生动。

3、阅法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___ ,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感。

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角度总结]语序调整;用词(活用);修辞(排比)

4、(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有很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没有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漂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在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将肯定的意思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1分),加强了语气,激发了读者对炊烟的怀念之情(2分)。

第二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是被青溪的姊妹们所熏染的吗?还是匀得她们脸上的残脂呢?寂寂的河水随双桨打它,终是没言语。密匝匝的绮恨逐老去的年华,已都如蜜饧似的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更哪里论到哀嘶。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

既踏进所谓“六朝金粉气”的销金窝,谁不笑笑呢!今天的一晚,且默了滔滔的言说,且舒了恻恻的情怀,暂且学着,姑且学着我们平时认为在醉里梦里的他们的憨痴笑语。看!初上的灯儿们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注]得微明了。纸薄的心旌,我的,尽无休息地跟着它们飘荡,以至于怦怦而内热。

我们,醉不以涩味的酒,以微漾着,轻晕着的夜的风华。不是什么欣悦,不是什么慰藉,只感到一种怪陌生、怪异样的朦胧。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淡到已不可说,已不可拟,且已不可想;但我们终久是眩晕在它离合的神光之下的。

【注】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C.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D.你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2.比拟具有转换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拟手法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些凄怀和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从语义上来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于是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那样搜出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的艺术生命是天生的,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B.“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C.我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5.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定要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 ②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站了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饭能像一顿饭那样开出,破旧的藤箱里还有一件毛衣,就允许人们对未来做一点梦。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昆明七八年,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有一位老兄似乎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②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卖柿子的老太婆的……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己。

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病人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10.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

D.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过不去。”

11.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偷偷地收起我那难看的针头。”此句与原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4.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1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阅读鲁迅《雪》的选段,完成各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①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但是,朔方②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①胡蝶:同“蝴蝶”;②朔方:北方。

16.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省略号作用相同的项是( )

A.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B.“……”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的、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来,有的出现一次便永远消失了……

17.拟人具有人格化特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决不粘连,他们如粉如沙般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从传递信息角度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笔触更细腻?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其绵绵瓜瓞之状……简直不再是一棵树,而已经是一座城堡。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妇女、老人、孩子,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龙爪榕对他们而言,也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古镇的古树还有不少,然而,全镇子内内外外,哪一棵都没有“龙爪榕”这么煌煌赫赫,它的“爪”大约已繁衍出十万个了吧?多个“大爪”已熬成古树级别,稳稳站立在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从高天、半空和低处向你压过来,蔓延着。于是乎,你的眼睛里已全部是龙子、龙孙、龙孙孙们的刀枪剑戟,或曰手臂连着手臂,气势顶着气势,山连着山。俯身向地下看,“龙爪榕”的布局也是一个合纵连横的大战场,数个大根凸起,在地面上盘起让人不解其意的各种图形。更多的中根、小根乃至小小根,则一直延伸过来,生长到深不可测、宽不可测、远不可测的未知——也许整个古镇的地下,都是它的根系在维系和支撑着吧?

19.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段最后一句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怎样阅读《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小说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B.难道闹钟没有响?他从床上明明是看见闹钟定在四点的,它肯定响过。

C.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

D.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20.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压过来的滚滚而过的蔓延着的流云”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色完全黑了,四周什么都没有,只有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我无限悲伤地看着汽车,汽车也无限悲伤地看着我。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那时候开始起风了,风很大,山上树叶摇动时的声音像是海涛的声音,这声音使我恐惧,使我也像汽车一样浑身冰凉。

我打开车门钻进去,在驾驶室里躺下来,感到暖和一点了,想起了那么一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时的阳光非常美丽。我记得自己在外面高高兴兴地玩了半天,然后我回家了,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22.下列各句中的问号,和文中两处问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B.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

C.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D.一点小事,何必自寻烦恼?

2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伸出手去抚摸了浑身冰凉的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一、1.D

2.①使用对称句,句式工整;②文白结合,“沿溪行”有文言色彩,“又没多远”口语色彩突出;③语气上轻松幽默;④使用短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⑤流水句,轻快流利。

3.①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②原文句子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个文段语境;③原文从多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④原文句意更清晰。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的破折号是表示对前面的具体解说,属于解释说明。A项,破折号引出总括性的说明;B项,破折号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C项,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D项,破折号后是对前面的具体解说,属于解释说明。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鉴赏品味语言一般可以从修辞角度、语体角度、句式角度、用词角度等几个方面分析。“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从句式的角度来看,这段话主要使用短句,没有过多的修饰,非常干净利落,同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和“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结构一致,句式工整,且“出……”“沿……”“就到……”采用流水句,流畅轻快;从用词角度来看,“沿溪行”有文言特色,而“又没多远”又是口语,文白夹杂,富有特色;从这段话的内容来看,这段话是紧承“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而来,后面是介绍老刘家的具体位置,语气上显得轻松幽默。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原文句子和题干中改句的内容。“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和“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是说老刘放茶叶的具体方式;然后分析原文的句子,“有的……,有的……,有的……”采用排比句式,句式非常整齐,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有的……有的……有的……”使用了排比修辞,而整篇文字文学意味很浓厚,所以原文中的排比句和文章的整体色彩更吻合;文中说“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从三种不同储存方式入手铺排,更有气势。改动后的句子虽然也能表达文中的意思,但失去了文学意味,与整个语段的特点不合。

二、1.C

2.①文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灯当作人来写将灯赋予了人的特点与情感;②更为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了夜晚的秦淮河迷蒙柔美、光影交错的特点。

3.①原句“凄怀”和“低唱”单独成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②原文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与音韵感也与上文语体一致,语言风格更统一。

【解析】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文中,“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这么淡,那么淡的倩笑”句,破折号表示对上句补充修饰;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对上句的具体解释;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对上句补充修饰;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故选C。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画线句子“初上的灯儿们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来,把河水都皴得微明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掠剪”“皴”等词的使用,赋予灯以人的情感,描写了灯光照在秦淮河上,随着波澜荡漾而潋滟的美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晚的秦淮河迷蒙柔美、光影交错的特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心头,宛转的凄怀;口内,徘徊的低唱;留在夜夜的秦淮河上”的表达效果更好。从情感的表达上来看,原句“凄怀”和“低唱”单独成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从句式的安排上来看,原句采用结构对称的短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音韵感;且原文多处采用这种类型的句式,如“淡到已不可说,已不可拟,且已不可想”等,故原句与原文语体一致,语言风格更统一;同时上文有“融在流波的心窝里,连呜咽也将嫌它多事”,所以原句与上文的表达内容更一致。

三、4.C

5.①句中把剪纸民间艺人比作野花野草,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是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③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

6.(1)原文运用倒装,更能突出强调我想印画册让更多人了解剪花娘子的决心。(2)原文“一定”单独成句,且使用感叹句式,表达感情强烈,强化了作者对民间艺人和剪纸艺术的喜爱赞叹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的引号: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项,“友邦人士”表示讽刺和否定;B项,“戴车匠”表示特定称谓;C项,“秋”表示特殊含义;D项,“过人头”表示直接引用。故选C。

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题干中说“比喻具有相似性”,这就提示考生思考的方向,要指出“相似点”。文中的比喻句是“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这个比喻句的本体是“民间剪纸艺人”,喻体是“野花野草”。二者的相似点是:“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即民间艺人和野草野花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但是它们都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6.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是“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地们,知道她们,一定!”,改句是“一定要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从句子顺序来看,改句是正常语序,而原句采用了倒装句,将“一定”放到句子后面,且单独成句,应采用感叹号,这就突出强调我想印画册让更多人了解剪花娘子的决心;使用感叹句式,表达感情强烈,强化了作者对民间艺人和剪纸艺术的喜爱赞叹之情。因此原句更好。

四、7.C

8.①草木都极旺盛②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9.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解析】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文中“醋栗”的引号作用是特殊称谓。A项,引号的作用是引用。B项,引号的作用是表讽刺。C项,引号作用是特殊称谓。D项,引号作用是强调突出。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第一空处,由下文“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站了好,远看猩红一片,仍旧像开着花”可知,经过了雨季,草木都生长的极旺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草木都极旺盛”。第二空处,由下文“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可知,这所住宅是他设想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9.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语句,理解内容并把握特征;然后结合语境,找好切入点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答。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分析句子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可以看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2)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3)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可以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句子“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中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原句中“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都是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五、10.C

11.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针头因超过了要煮的时间而无法使用的状态。

12.“半掖半藏”这个动作细节描写,能更好地表现出“我”害怕邻居知道我打针失误的真实原因的心理。“偷偷”则不如原文效果好。所以用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解析】10.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1、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2、表重复词语的省略;3、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4、表静默或思考;5、表说话断断续续;6、表语言的中断;7、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句省略号作用: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A项,省略号作用是表引文的省略;B项,省略号作用是表列举的省略;C项,省略号作用是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D项,省略号作用是表说话断断续续;故选C。

1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将“针头”人格化,“柔软无比”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针头”因为较长时间的在开水中煮而变软,不能正常使用的状态。

12.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的能力。本题采用了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赏析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分析比较,来得出答案。原文的句子和改后的句子只差在了一个词语上。原文用的是“半掖半藏”,而修改后的词语用的是“偷偷地”。原句中的“半掖半藏”这是一个典型的动作描写,也属于细节描写。能细腻地表现出“我”怕邻居知道我打针失败的真实原因的心理状态。而“偷偷”一词则只是表现“我”怕人发现,但是却没有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六、13.B

14.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15.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解析】13.本题考查辨析破折号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掌握破折号常见的几种作用,如表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转折或转换,表声音的中断或停顿,表语意的跃进等,结合语境仔细辨析。文本“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后面写“去吃门钉肉饼”,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A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B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转折,前面写“再去看看他”,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前后内容相近,形成语意的跳跃。C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与“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在语意上构成转折。D项,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通过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方式,对“一个人”进行补充说明。故选B。

14.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比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了解比喻的定义、常见类型、作用等,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常见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等。作答时要审清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扣住题干中“比喻具有相似性”,明确本体和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可分析出“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从形状角度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分析出“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从状态角度,扣住“黏稠”一词,分析车流与河水的相似性,“黏稠”本义指浓度大,不易流动,联系上文“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可分析出“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15.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句式特点(长短句、整散句),词语(动词、形容词、修饰词等),观察顺序(高低、俯仰、先后等),结构作用(照应、铺垫)等,同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原句进行赏析,注意语言表达。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强调吃的结果;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又意足”,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更符合原文的逻辑。从适用的位置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语意未尽,似乎话还没说完,给人以结尾收束匆促之感;原句“又心满,又意足”,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语意完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七、16.D

17.句中把雪用“孤独”“死掉”“精魂”作比拟,体现了雪的人格化特性。

朔方的雪映衬无边的旷野,故有孤独之美。雨在凛冽的天宇下冻结,故视为雨的死亡。

18.①强调重点不同。文段以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作对照,指出朔方的雪鲜明反差,因此要把“如粉,如沙”的典型比喻前置,以凸显朔方的雪特征;②适用位置不同。因为后文还要再次插入以屋上的雪作对比,所以外加“就是这样”再次强调。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铺陈直叙,原句较有诗意和力度,和“朔方的雪”特征更贴合。

【解析】1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例句: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B项,表示引文的省略。C项,表示列举的省略。D项,表示语意含蓄,让读者去想象。故选D。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能力。句子“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中的“孤独”“死掉”“精魂”,都是人形容人的,把雪人格化了。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18.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句子“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中把“如粉,如沙”的典型比喻前置,以凸显朔方的雪特征,强调重点不同;句子中外加“就是这样”再次强调,因为后文还要再次插入以屋上的雪作对比。句子“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决不粘连,他们如粉如沙般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比较铺陈直叙,原句中的“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较有诗意和力度,和“朔方的雪”特征更贴合。

八、19.C

20.①树和人本来不会搂抱,使用拟人既赋予树以动感,又使人感到亲切;②“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形象写出了树荫范围之大、浓密和人们对树与树荫的喜爱。

21.①原句修饰成分单独成句,起强调作用,突出了树枝层层伸展的情状,更具有空间感;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更加具有节奏感;③原句表达与上下文语体更加和谐一致,更符合具体语境。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文段最后一句的问号同样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A项,有问有答,为设问;B项,为反问;C项,表示揣测和无疑而问的语气;D项,表示语气强烈的疑问。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的鉴赏能力。“此时此刻,大群大群的镇民被搂抱在它的浓荫里,妇女、老人、孩子,闲坐着聊天、打牌、择菜、嬉戏……”中赋予大榕树以人的姿态,树是不会“搂抱”的,用“搂抱”来形容树的“浓荫”遮盖着人,赋予静态事物以动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人们对树与树荫的喜爱,以及树荫范围之大、浓密。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句子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①“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强调了榕树的枝丫多,“像滚滚而过的流云”突出了树枝层层伸展的情状,更有空间感;②“难以计数的‘小爪’则像滚滚而过的流云,从高天、半空和低处向你压过来,蔓延着”长短句结合,句式活泼,错落有致,更加具有节奏感;③结合上句“多个‘大爪’已熬成古树级别,稳稳站立在属于它们的家族祖庙里。更多的‘中爪’如霹雳连发,威威猛猛地伸向四面八方”,原句表达与上下文语体风格更加一致和谐,更符合具体语境。

九、22.C

23.使用了比喻和反复,把自己比作“兴高采烈的马”,反复说到“欢快”,突出了我将作为成年人第一次独自出门的喜悦之情。

24.①内容上,原句先说抚摸,后说它浑身冰凉,符合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②句式上,原句是两个短句,分别强调了动作和感觉,而改句是长句,没有强调效果,削弱了情感的表达。

【解析】2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结合“爸爸,你要出门”“让我出门”内容分析,此处为一般疑问句。A项,结合“去”“不去”分析,属于选择问。B项,结合“还有谁呢”分析,属于反问。C项,是一般疑问句。D项,结合“何必”分析,属于反问。故选C。

2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句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分析,使用比喻修辞,把自己比作“兴高采烈的马”;结合两个“欢快地”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结合“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欢快地”“兴高采烈”“奔跑”等分析,突出了我将作为成年人第一次独自出门的喜悦之情。

24.本题主要考查赏析文本语句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伸出手去抚摸了浑身冰凉的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需要分别分析原句和改句的内容、手法、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原句,先是“抚摸了它”,然后发现“它浑身冰凉”,符合逻辑顺序。“我伸出手去抚摸了它”“它浑身冰凉”为两个短句,一个是写“抚摸”这个动作,一个是写“浑身冰凉”的感觉,分别强调动作和感觉。改句没有强调效果,削弱了情感的表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望川2023-12-27 23:34望川[山西省网友]203.2.196.135
    这个话题太实用了语基础是高考语文重中重希望这个实战可以带给考生更多帮助。
    顶0踩0
  2. 无数山楼2023-11-01 01:24无数山楼[辽宁省网友]202.162.75.72
    太有用了我高考语文就是因为基础不牢是在句子表达吃亏希望这个内容能帮助我提高。
    顶2踩0
相关阅读
易语言模拟器实战之「梦幻互通2大漠工具介绍」

易语言模拟器实战之「梦幻互通2大漠工具介绍」

大漠广泛用于图色识别,本人才疏学浅,仅仅会使用大漠一些简单的图色

2018-05-19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备考成功经验详细分享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备考成功经验详细分享

如果你对当前专业很感兴趣,而且专业前景也不错,考本专业还是非常合适的

2022-11-26

20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备考成功经验必看分享

20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言文学考研备考成功经验必看分享

但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上关于招生人数、参考书目以及题型分值都写的十分清楚,大家一定要时刻留意官网信息

2023-06-19

英语怎样学好语法?

英语怎样学好语法?

不然,很难看懂英语材料,那对于考试来说,语法的占比还是蛮大的

2023-06-07

参加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 这样做快速提高英语成绩

参加2021年山东省春季高考 这样做快速提高英语成绩

季高考英语与夏季高考英语相比,知识点容易理解,难度也不大,学生掌握1500个词汇就差不多了

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