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朱非书法赏析:苏轼《前赤壁赋句》

时间:2023-08-06 06:38:01

相关推荐

朱非书法赏析:苏轼《前赤壁赋句》

书法内容: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部分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作品赏析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朱 非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艺委会委员

绍兴市墨趣会会长

绍兴书画社顾问

朱非 1945年生于浙江绍兴,自幼学书,六十年来临池不辍。楷书以唐楷为基础,对欧阳询着力甚多;行书以二王为宗,取法赵董,擅行楷。朱非书法流连传统,不随时风左右。六十岁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分别在绍兴、宣城、无锡、北京、萧山、浦江、福州、日本等地举办书法展览,并多次为重要景点书写碑文、楹联,颇得行家好评。

已印行的文史作品有《斗门史说》、《斗门之谜》;书法作品有《朱非行书两种》、《春夜宴桃李园序》、《古越龙山碑》、《春山朱墨》、《梦逐晋唐》、《画眉深浅》、《西安都城隍庙碑》、《我写我体》、《兰亭十三跋》、《翰墨书香》等。

朱非书法作品赏析:漫将一砚梨花雨 泼湿几段黄山云

艺术家黄建南对于色彩的把握和融合,在当下的艺术界无疑是超前的

黄廷海新南派山水画《中华山川多雄奇》大气磅礴

黄建南作品的艺术魅力水润异常,沁人心脾,草木华滋

黄建南老师朱曜奎老师作品赏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G、Young2023-12-18 20:06G、Young[江苏省网友]103.244.70.247
    苏轼的诗句与朱非的书法完美结合,让人不禁感叹文学与书法之美。
    顶0踩0
  2. 风殇泠2023-10-12 13:22风殇泠[台湾省网友]203.16.162.108
    这幅作品的笔法流畅有力,展现了朱非的书法造诣和艺术修养。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中秋赏月:写月亮的诗文 果然还是苏轼第一

中秋赏月:写月亮的诗文 果然还是苏轼第一

时间既然是中秋,自然想起赏月的事情来。赏月是雅事,自然想到诗文歌赋。写月的诗词很多,著名的有李白的静夜思、月下独酌等,但最有魅力的,还是苏轼的

2024-01-05

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一段英文翻译

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一段英文翻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2014-12-22

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二段英文翻译

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二段英文翻译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016-09-09

秋季养生起源北宋?苏轼的这几句诗说出了这些秘密

秋季养生起源北宋?苏轼的这几句诗说出了这些秘密

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关于养生方面的诗文,其中一部分辑录成了东坡养生集,而在东坡养生集之外的更多诗文辞赋也都渗透着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如教战守策这

200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