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期末复习锦囊

时间:2023-07-25 04:33:01

相关推荐

语文期末复习锦囊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孩子们又要期末考试啦。沿着上一篇文章的思路,今天小编就把阅读理解万能公式放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思考。临近小学生期末,我相信这次的“锦囊”好好利用起来,一定可以助小朋友们期末取得好成绩。内容有点点,务必请珍藏,后面打印保存送给孩子哦。

下面这部分是给家长的建议,不喜欢可跳过,直接看干货。

不过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想全方面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作文,可以仔细阅读我上一篇文章:如何刷阅读理解提高写作,利用接下来的暑假去按照我的“深阅读思路”去学习,全面提高。

为何小编总强调要家长辅导?我说:如果你的孩子够聪明,够自律,够努力专注,当然是可以只要教给老师就行了,学校老师,课外班老师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就是普通孩子,也没有闲钱奉献给补习班,难道自己花点力气不好吗?

小学时努把力,是为了初中时不被繁重的作业给压趴下。小编真是个操心的老母,可能长期辅导作业引起了不良症状,每次写文章总是先唠唠叨叨一堆废话呢。收住……放干货。

阅读理解公式(锦囊)说明书

使用前须知:

(1),小学阅读理解题型一般分为三大模块:篇章结构,文章内容,文体知识。

(2),小学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叙述文,说明文,古文。

(3),本“锦囊”将提供14个最常见最基础的记述文题型和它们的解题技巧。——3-6年级通用

(4),下一篇预出说明文,小古文的答题技巧以及表达作者感情,人物形象、品质,性格,特点,动物特点等的词语汇总。敬请及时关注并收入囊中,以备不时之需。

使用步骤:

(1),仔细审题,题目中往往包含很多重要信息。

(2),通读题目,后再通读全文。

(3),再次认真读题,区分题型模块。

(4),在对应模块中找出相对题型以及此题型的答题技巧(套用模板)。

(5),结合文章规范作答,规范作答不易被扣分。

适用对象:

3-6年级阅读理解摸不到规律,答题不规范,有家长陪伴辅导的孩子。

阅读理解解题公式14种

结构模块

一、标题

(1)、标题的作用

例:本文的题目好不好,有什么作用?

1.概括主要内容,点名主旨。

2.概括中心思想。

3.表明写作对象,反应对象特征。

4.成为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5.为文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答题公式:题目用得好,这个题目可以……(根据文章,选用上面的句型答题)

(2)、拟标题

例:给文章选择或者填写合适的标题

思路:根据上面五个作用,拟一个能满足其中之一的题目即可。

二、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1)、开头

例:本文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渲染气氛

3.埋下伏笔

4.为下文作铺垫

5.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6.总起下文,引出下文

(2)、中间

1.承上启下

2.引起下文

3.总结全文

(3)、结尾

1.点明中心

2.深化主题

3.篇末点题

4.照应开头

内容模块

三、标点符号

(1)、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作用

解释说明话题转换时间或声音的延续表示话语的中断

2.省略号……的作用

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直接引用特殊含义强调意思特别称谓

(2)、给段落加标点

思路:要让孩子先了解每个标点的作用,然后多练几道题找感觉即可。

四、字词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这里注意要和(2)有一个区分,这里要解释词语本身的意思。

1.首先说一下字面意思

2.再写出这个词一般用于哪里,形容什么,特指什么,或者比喻什么。

答题公式:这个词的意思是……(扩展翻译),它一般用来比喻(形容,特指)……。

(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这里要注意和(1)区分,要解释文章中的意思(有些)可能不是本意。

1.先解释词语本来的意思。

2.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公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描写了(刻画了)……,在文中的意思是……。

五、句中词语赏析

(1)、()词好在哪里?=某句话中的词换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

答题公式:(不能换)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句中、文中对象)的……特点。

2.形容词

答题公式:(不能换)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特点。

3.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

答题公式:(不能换),该词准确地说明了……,这样写更科学(严谨、准确)。

(2)、()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公式1:不能,这个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之后就没有这种效果。

答题公式2:不能,去掉以后显得太绝对,用()词更精确(准确),具有科学性。

(3)、一句话中某两个词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与人认识事物的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

答题公式:不能,因为(选择以上三点填入),所以不能互换。

六、关联词填空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2)、递进

不仅……还……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4)、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假设

如果……就……

假如……便……

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答题技巧:此类填空题,答题时要注意首选满足读起来句子通顺,然后要结合整个段落意思分析两个句子属于那一类关系,再进行选择。

七、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

(1)、概括段意

1.读懂句中每句话的意思,弄清楚段内各句子的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的中心句(段首,段尾,段中)。如果没有,抓住全文的中心思想,自己概括。

2.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要全面,缺一不可。

(2)、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公式:谁(写作对象)……为了什么(起因)……做了什么(经过)……结果怎样……。

注意在回答时很多小朋友容易漏掉起因或者结果,这是不能拿满分的。规范作答要牢记哦。

八、概括或选择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

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1)、写人的

答题公式:本文记叙了……赞扬了……(对象+品质)……表达了对……(对象的感情)。

(2)、写事的

答题公式:本人记叙了……歌颂了(批评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

答题公式:本文采用了……写作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景色,抒发了……感情。

(4)、游记

答题公式:本文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5)、议论文

答题公式:本文叙述了……阐明了……道理。

艺术手法模块

九、修辞手法

(1)比喻、拟人

这两种主要是使句子变得生动形象。

答题公式:句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或者说这是个比喻(拟人)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对比、反复

这三种手法有加强语气,强调的作用。

答题公式:本句是对比(排比、反复)句,突出来(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

设问句主要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公式:本句用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引用

1.引用诗句为了使文章更优美。

答题公式:这里引用诗歌使文章更优美。

2.引用故事、神话可以增强文章趣味。

答题公式:这里引用故事(神话),增强文章趣味性,吸引读者。

(5)、借代

答题公式:用()代(),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情感(特点)。

十一、描写手法及作用

(1)、人物描写

1.外貌

答题公式:描写了……样子,表现了……

2.语言

答题公式: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3.动作

答题公式:用……(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4.心理

答题公式:……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2)、环境描写

答题公式:

1.……景物,写出了……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性格/品质)。

2.……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动,表现了人物……(性格/精神)。

3.……景物描写,反应了……情景,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及作用

(1)、时间先后顺序

作用:使记叙过程更清楚。

(2)、地点变化顺序

作用: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3)、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按篇章结构分: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

十二、写作手法(表现手法)

例:这段用了怎样的(写作)表现手法,好处是……?

(1)、对比

()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事物)的……特点。

(2)、伏笔

将要出现的……作暗示,为下午情节发展作铺垫。

(3)、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鲜明/使文章更严密。

(4)、烘托渲染

表现环境,营造气氛,抒发了……情感,突出了……主题。

十三、某句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1)、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作用

1.描写的作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2.抒情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答题技巧:先分析属于以上哪一种表达手法,再重点记住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手法的作用,基本就考这两种。

十四、写作人称的好处

(1)、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2)、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3)、第三人称: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我们一定要注意答题时的标准性和完整性,如果只回答个关键部分,也是会拿不到满分的。

以上良心整理,建议有心的爸爸妈妈们收藏,复习阶段打印出来对照练习,暑期也可以强化练习。如有遗漏,请留言,我再补充。

结束语

祝你轻松辅导孩子做阅读理解题,愿小朋友都爱上阅读,轻松拿高分。马上期末,加油哦!

下期预告——小学说明文答题技巧和阅读理解其他零碎补充。

欢迎关注,及时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云峰2023-12-15 16:57云峰[吉林省网友]103.235.185.66
    期末复习真的是很紧张,感谢作者提供这些宝贵的复习建议,让我有了更有信心!
    顶45踩0
  2. ☆竹杖^ω^芒鞋zZ2023-10-04 22:45☆竹杖^ω^芒鞋zZ[宁夏网友]117.103.46.21
    这篇文章总结的复习方法很实用,让我对语文考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顶0踩0
相关阅读
期末复习资料免费大放送:一至三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和知识点汇总!

期末复习资料免费大放送:一至三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题和知识点汇总!

明兮这次特来支招,希望解家长陪娃复习之忧,而且免费赠送一套精心整合的一到三年级语文复习资料!资料领取办法在本文第3部分,您大可先一睹为快!接下来

2023-11-23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总复习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题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总复习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题8页

本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基本上这周就要考试了,二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做得怎么样了?大家应该都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了吧?趁距离考试还有几天时间,

2023-06-21

二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二) 附期末复习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二) 附期末复习练习题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了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关于字、音、词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分享的是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的搭配、词语

2023-12-05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测试卷 老师:要一边复习一边练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复习测试卷 老师:要一边复习一边练习

小学一年级本学期进入下半学期的学习了,离期末考试的时间也是越来越近,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虽然相对不多,但是也不少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