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教师应善当“捧哏”

时间:2023-07-23 03:51:01

相关推荐

语文教师应善当“捧哏”

对口相声中,有“逗哏”“捧哏”之分,“逗哏”是主角,是主讲,主要负责逗观众笑、抖包袱。“捧哏”是配角,在“逗哏”叙述时,在旁边插话、帮腔。“捧哏”对“逗哏”讲的内容,或同意、或反对、或敬佩、或讥讽、或提问、或补充,话虽简短却十分重要,能起到点缀、帮助、渲染气氛的作用。如果说“逗哏”是红花,那么,“捧哏”就是绿叶。正是由于两者的巧妙配合,才深深吸引着观众。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应该是主角、是“逗哏”,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配角、是“捧哏”。可是,现在很多课堂上师生关系颠倒了,教师成了“逗哏”,学生成了“捧哏”,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那不停地记。教师问“懂了吗?”学生回答“懂了!”学生被动地学习,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表达不积极,效果很不好。

摆正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就应该让学生成为“逗哏”,教师成为“捧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启发、鼓励,特别是在师生对话时,教师更要学会当“捧哏”,通过“捧哏”让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当好“捧哏”。

“穿针引线”

在师生对话时,教师要学会“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学习。具体而言,可“赞”——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肯定的语气,如“对”“好”“当然啦”“就是嘛”“没错”“可不是吗”等等,鼓励学生说下去;可“疑”——当学生的回答有明显错误时,教师可用“是吗”“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等话语提出自己的疑问,纠正学生的思维;可“吐”——就是先肯定再否定,如“你的回答很有条理,只是声音低了点”,“你的声音真好听,只是有几个读音读错了”;可“引”——当学生回答问题想说又说不清时,教师可提供一些词语,提供一些句式等引导学生说清。

“煽风点火”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不想、不敢读和说时,教师要“煽风”,想办法激发学生读、说的兴趣。可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不要怕,说错了不要紧”“不错,继续说”等,并在课堂上采用比赛、评奖等方法激励学生。当学生在读、说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读不下去或者说不下去的时候,教师要“点火”,再次点燃学生说、读的信心。一位教师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时,有名学生给“姆”字组词时说:“养母”的“姆”。班上学生哗然。教师微笑着示意其他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教师在学生表达的火焰将要熄灭时,又重新点燃了学生说的信心。

“火上浇油”

在课堂上,当学生学习的“火”在燃烧时,教师要“火上浇油”,让这“火”烧得更旺。如,师问:“图上画了什么?”生答:“画了小草、柳树还有小鸟。”师说:“你能说具体点吗?如小草、柳树怎么样?小鸟在干什么?”生答:“小草嫩嫩的,柳枝长长的,小鸟在空中飞来飞去。”师说:“不错,有进步。你能再把句子说得更生动些吗?你可以把它们当作人来说。”生说:“一棵棵小草从睡梦中醒来,它们破土而出,舒展着它们幼嫩的绿叶。柳树像美丽的姑娘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天上的小鸟飞来飞去,快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你看,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的语言由不具体到具体,由不生动到生动,学生越说越好,思维和语言得到了发展。

“装傻充愣”

课堂上,有时教师要善于“装傻充愣”,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言论也许就在教师的假装糊涂之中悄悄萌发,异彩纷呈。某教师在执教《秋天的怀念》时,在读“她的肝病常常疼得她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时,故意把“睡不了觉”读成“睡不着觉”。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您读错了”。教师乘机问学生“睡不了觉”和“睡不着觉”有什么不同。学生一说:“都是说无法入睡。”学生二说:“两者不一样,有人身体好好的,也‘睡不着觉’,而‘睡不了觉’是说妈妈病得非常厉害,疼得她不能入睡。”学生三说:“妈妈的病非常重,剧烈的疼痛让她整宿地睡不了,自己身患重病却仍小心翼翼地关心安慰着自己的儿子,多么坚强、多么无私、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学生通过对比,提升了自己的情感,真切体悟到母爱的伟大。

你看,教师“傻”了,学生变聪明了。教师的“装傻”,是为了让学生“逞强”,教师的“不能”,是为了让学生“能”,教师的“不为”,是为了让学生“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挑拨离间”

语文课上,教师要竖起耳朵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如果发现有“漏洞”,随即“挑拨离间”,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辩论。教完《孔子游春》“孔子论水”那段后,一名学生举手说:“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因为水发起怒来,会冲毁家园,毁灭城市,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教师一听觉得很新鲜,随即“挑拨离间”:“他说得似乎很有道理,谁有不同意见,对他进行反驳?”话音刚落,一名学生反驳道:“我觉得水是真君子。水的这些暴行说到底是人类自食其果,人类不注意爱护它们,乱砍乱伐,向水中排放废水、乱扔垃圾等,所以水才给人类一点颜色瞧瞧。”似乎说得有道理。这时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他说得不对。发大水这是自然规律,和保护不保护没有多大关系。过去,不是照样发大水吗?就像地震一样,你保护地球不保护地球,都会发生地震。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学习它们的优点。”

教师的“挑拨离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在争论中不知不觉地发展、提升。

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捧哏”之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当好学生的“捧哏”,学生这个“逗哏”就会越来越精彩,语文学习就会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积极,学习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3日第3版

作者:吴民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づ綄镁の恋2023-12-15 03:24づ綄镁の恋[北京市网友]203.57.12.56
    我觉得这样可能会让学生更喜欢语文课,但也要控制好度,不要影响正常教学。
    顶12踩0
  2. 让时间改变一切。2023-10-03 15:37让时间改变一切。[火星网友]39.154.64.157
    这个观点有趣,可能真的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顶0踩0
相关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找准切入点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每篇文章的切入点不相同,所以学生不会觉得教师讲每篇文章的流程都一模一样,会感到有新意,有层次感

2023-11-22

语文教学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语文教学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023-10-08

浅谈关于小学语文习作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思考 提高写作水平

浅谈关于小学语文习作个性化教学策略的思考 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为了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分数,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采用机械化的套路,使学生的作文缺乏灵动性,因而造成习作的人文内涵丧失

2023-07-26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复杂难懂的语文知识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此促进小学生们能够更快的吸收知识,提高小学语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