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续小儿语》第8集|张清泉教授主讲

时间:2023-07-22 02:09:01

相关推荐

《续小儿语》第8集|张清泉教授主讲

《续小儿语》(第八集)

张清泉教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017/8/16

好,刚刚我们讲到“学者识见,要从心得”,要有真正的心得体悟。接下来就是说,你有了这个心得,有这个体悟以后,对你的讲学,因为学者,学者主要就是你,就是彼此之间交换经验、讨论学问,或者是说以后你要推广传统文化,你要讲学、你要教学。这边提供几项给各位做参考,你要达成一个成功的教学,先说成功,先不讲精彩,能够成功就了不起了,成功上面再加上精彩,那就看你个人的造化、个人的发挥,要既成功又精彩就这四个条件;先不讲精彩,要成功,至少要上面两个条件。

第一个就是切身体悟的再现。切身体悟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这些,真正由你自己的,从感受到感动、到感悟。你的体悟愈丰富的话,你能够分享的就愈多;你的体悟愈深刻,你所能分享的也就更深入;如果是浅的,很肤浅的、很表面的,那当然就是人家得到的也只是一样。所以有一句话说,“取法乎上”,仅得什么?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所以你如果希望说,对你未来的一个教学能够更顺利的话,你要在你做学问的过程,你就要让自己的体悟能够多一点、深入一点,但是这个可遇不可求。一天到晚在我要体悟、我要体悟、我要悟悟悟,有意栽花花不成。总之这个怎么样去体悟,真的没有一定的方法,就看个人,一方面是你的悟性,一方面记得勤能补拙。假设我天生悟性不好,没关系,记住这一句话,勤能补拙。的的确确,我见过很多例子,最后成功是属于勤劳的人,不是聪明的人。你如果本身就悟性高的话,也不要太得意,千万记住才说聪明,就怎样?就有障蔽。好,这是体悟的重要。

再来,经验。体悟是体悟,经验,经验就不一定要有那么高深的体悟了,你多经历一件事情,你多办一件事情,多去走过一个国家,你的经验就比别人丰富,你的阅历就比别人多、广。这个经验又再加上一个可贵,我上次说过了,难能未必可贵,你的经验当中有很多未必是可贵的,套一句现在比较通俗一点的话,有些是没有营养的。没有营养的,上课有时候讲得太过于扯太远了,题外话太多了,跟这个课程不相干的,那些就不是可贵的经验,不可贵。所以我们讲课、上课,要分享自己的经验,有时候也是要斟酌,斟酌看看这个故事讲起来,对听众、对学生有没有利益,没有利益的话就不用浪费,不用浪费大家的时间,这叫可贵经验。

再来,变通多元的教法。现在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什么样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还有教学媒体也很多元。现在的年轻一代、年轻一辈,从小都是三C产品陪伴着长大的,视听刺激,不能单靠文字,单靠文字口述讲授的方法,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有声音、有影像,一个叫A,一个叫V。A是什么?audio。V?video。一个听觉,一个视觉,就不是单单靠听觉,老师讲学生听,需要一些辅助的图像或者影片,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

我是最古板,我只会这样子而已。但是媒体的教学我用得很早,我在一九九0年代就开始用媒体了。但是随着当时媒体的发展,以前的那个投影片是,你们看过吧?就是用影印机印出来的,另外还有一种叫做红外线的,那个比较特殊的学校才有那个设备,那个是要受过专业训练去制作。自从有了这个电脑,投影片就更方便了,而且这个教材做了以后,你会每次使用都可以一直修改,不像以前那个大字报还要用毛笔写,还要用壁报纸,做了以后收藏还有问题,还占空间。所以现在这个变通多元的教学方法,对你们来讲,教学媒体的制作、多媒体的制作,也是一个有必要的要学习的科目。我已经跟胡总干事跟他建议说,你们以后可能需要开这样的课程,教学媒体的制作。

再来,最后就是驾轻就熟的流程。你的教学,教一次,第一次上台总是生疏,也会漏掉一些什么。第二次,上一次漏掉了,记得这一次一定要讲。三次、四次、五次、十次,反复不停的演练同一个课程、同一篇文章、同一段,那个流程你就愈来愈熟悉。有没有听说过哪一位老师、哪一位教授上课从来不必带课本?人家他就是很熟练这样的一个课程了,这样的一个教材。

你想要又成功又精彩,大概就是后面这两个条件,你要再好好的去增加你自己的能力。好,这个提供给各位做参考。“读圣贤书”。

学生:“读圣贤书。字字体验。口耳之学。梦中吃饭。”

老师:好,“读圣贤书”,我们现在都是在读圣贤书,圣贤书包括经典本身,以及阐扬经典的相关的注疏,或者是一些个人的心得著作。像我们蒙学这些统统都是阐扬经典,经典是它的源头,我们读过的这些哪一句不是,那个精神、那个主旨不是从经典衍生过来的?都是不能违背经典,你违背经典的话,违背经典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价值了。所以读这个圣贤书,我们要字字去体验,亲身经历、感受体会,这样讲出来才是你的心得,就刚刚说过的;否则就知道人云亦云,就是模仿,模仿人家说。

但是各位你也不要会错意,好,那我一开始我就不要模仿。一开始就不要模仿,跟写书法一样,一开始就我自己来,可能吗?自己来写出来就是没有规矩、没有笔法,很随性。所以一定要一步一步来,刚开始是人云亦云没有错,注解怎么讲,我们就怎么讲,在你还没有成熟之前,你就是模仿,你就认分。但是你要告诉你自己,我不能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以如果你是模仿的,你是幼稚阶段的,那个叫口耳之学,只知道一些耳朵进去嘴巴出来,这边学,这边现买现卖,现学现卖。有些东西,我们固然是像录音机一样转述没有错,孔子也说他述而不作,以前雪公太老师也是说他是录音机,他没有自己的见解,那是他谦虚。该是如实的呈现,应该要按照古人讲法来转述的、来述而不作的,那个部分是没有问题。但是,你讲学讲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这个讲出来才比较能够打动人心,才能够感动人。

所以耳朵进去嘴巴出来,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这个叫皮毛的知识,没有真正的学识、学养。真正的学养是自己融会贯通,涵泳在内心,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所以那种口耳之学像梦里面吃饭,作梦当中吃得津津有味,醒来以后肚子还是空空的,而且会更饿,叫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这句话是从《荀子》里面出来的,来,这一段各位念一下,“君子之学也”。

学生:“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老师:它这里面就是把做学问,有君子的做学问、小人做学问。君子做学问,“入乎耳”,从耳朵进去,然后“着乎心”,“着”就是显著、显明,在你的心里头清清楚楚。所谓清清楚楚就是说,你对这个句子、这一个章句、这一个篇章它的意义弄得彻底明白,在内心了然于心,而不是模模糊糊,而不是叫做不求甚解。

还有“布乎四体”,“布”就是散布、分散。为什么叫做分散到四体、四肢?就是全身,不只是你的心,包括你的身,身心都要通畅。有些,这个不晓得各位有没有那个体悟,你心里面明白了,心里面安静了,你的身自然就放轻松了,不晓得各位有没有那个感觉。你念佛念得很专注,念三十分钟很投入的话,你的腿就不会觉得很麻;你如果心很乱的话,不要说三十分钟,五分钟你就觉得腰酸背痛、脚麻、皮肤痒,什么到处都不舒服。所以当你读通一段文句的时候,你会觉得不只心里面像灯光那么明亮,身体也会很舒畅,这个叫做布乎四体。而且“形乎动静”,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行住坐卧都会觉得很从容不迫。

然后你要讲话的时候,“端而言”,你讲出来话都有条有理,条理清楚,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蠕而动”,“蠕”就是虫慢慢在动,你看那个虫,毛毛虫,慢慢爬、慢慢爬、慢慢爬、慢慢爬,那个叫做蠕。所以你动作也是这样从容不迫,就不会毛毛躁躁了,这叫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一”就是全,全部都可以做为法则。也就是说你求学、你读书,读通读懂了以后,身心轻安、言谈自如、动静自得,这就是真正的学问是可以让你这样,这叫做君子之学。

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这里听进去,这边就卖弄出来。口耳之间四寸而已,距离四寸而已,这个形容非常贴切、非常巧妙,因为来得快去得也快,完全在你这个地方停留得很短暂,这叫现买现卖。现代人很多都是这样子的毛病,速成,急就,反正你要记得,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速成的,酿酒你就是要固定,一定要多少时间才能够酿得出来。水果成熟,瓜熟蒂落,没有成熟的水果你强要把它摘下来,你吃了就是酸的、涩的。所以沉潜酝酿很重要,急不得。

所以这样的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曷足以美七尺之躯”,这个曷跟人字边的何,人可何相通,怎么可能足以让我们的七尺之躯得到更加的滋润、更加的润饰?美,美就是美化;善就是给它改善,美就是善,这里的美可以通善。当然你讲真善美的时候,真是真,美是美,善是善。前面有八尺之躯,这里讲七尺之躯,你不要计较这个到底是八还是七,这个都是一个形容词。而且古代的尺跟现在的尺不一样,现在的台尺一尺是三十公分多一点,你如果这样算,七三二十一就二百一十公分,那很高,八三二十四就变成姚明了。古人有一百八十公分就很不错了,所以以前的尺不到三十公分,还会更短一点,到底多短就不可考,除非你现在地下出土说,这个叫做古代的尺,去量,等于现在几公分,这样才能够去换算。我们不要被这些数字把你给绑死了,他讲七尺之躯讲的就是这个身体。

好,接下来,“男儿事业”。

学生:“男儿事业。经纶天下。识见要高。规模要大。”

老师:好,所谓的“事业”是指有条理、有规模,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对大众有利益的,这个才能叫事业。你如果在制造社会动乱的根源,那些毒品,那个不叫事业;你卖的是黑心食品,也不能叫事业;你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事业的招牌,做的事却是危害大众的这些事情,也是不能叫事业。现在还有一个名词叫志业,那比事业还更崇高一层,志业。

“经纶”本来是讲整理蚕丝叫做经纶。经是指纵的线叫做经,横的线叫做纬,经纬。“纶”是有条理的,你们如果上过文字学,从仑,右边这个仑,只要是它的字里头含有这一个部分的,大部分都是有条理的意思。人伦的伦,人和人之间有一定的规范、条理;还有车轮的轮,车子是圆的,车轮是圆的,圆有圆的规范;还有什么仑?这是糸部的纶;还有一个什么仑?人部、车部、糸部,还有言部,理论,理论本身就是有理,有条理,《论语》,《论语》一章一章一章,里面讲的是人伦的大道理。所以只要从这个仑的都有条理的意思。

好,整理蚕丝,但是,这边比喻用来筹划治理国家的大事,所以经纶天下。“天下”是国家大事,现在所谓的天下还要迈出国家,跨国叫国际,现在是地球村,所以你如果有这样的一个胸襟,就不只是一国之内而已,是跨国的、国际的。所以“识见要高,规模要大”,我们常常讲见识见识,包括知识、包括见闻,但是这个都还只是某一个层面,比较普通的层面而已;一般我们讲那个见识是更崇高的,很有见地、很有见解,而这个见解不是偏见,佛家叫做正知正见。正知正见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社会叫做邪说横流,真的是一些莫名其妙、颠倒是非的这些言论,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有。你们看网路上有一些,只要任何一个主张,一定有正反两面的意见,这个正反两面的意见常常在那边骂来骂去,很难,有的人愈看愈困惑。你看以前是平面报纸上面有民意论坛、民意广场,通常编辑他一定会正反两面并陈,让读者自己去取舍。可是实际状况往往是看到最后,莫衷一是,尤其有一些年轻的,他自己本身没有什么见解,常常愈看愈迷糊,愈看愈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真正要有见识、有见地,你要树立正知正见,就是要有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在你还没有定见之前,你就是以你的信仰为主,所以佛家叫做以戒为师。当你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看法的时候,最后怎么裁决?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前,弟子问说,佛陀入涅槃以后,我们就找不到老师了,怎么办?佛陀就说:“以戒为师。”再不然还有法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还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等等,这个你们自己再去研究。最主要就是依法不依人;还有依义,义就是正义的义,意义的义,不依语,语就是语言文字,你不要看语言文字表面,你要看它的精神义理所在。

“规模”就是格局,格局、制度。制度要建立完整,可大可久,就是格局要完备。

什么叫做大?“识见要高,规模要大”,大家都会讲大大大大大,大到什么程度?去年我在跟各位讲大学生的时候,有讲到大对不对?有没有?大学生要具备什么条件?复习一下,宽大、博大、宏大、伟大。这是我在学校上四书、上《大学》的时候,给大一的同学,他们从高中刚上来,感受到大学生的身份了,那是表面上,表面上你是一个大学生了;既然是一个大学生,我就要让你循名求实,你真正大了没有?都已经是大学生了,怎么还回去高中跟你的学弟妹抢篮球场,回到国中去欺负国中生,这叫大学生吗?所以我后来给他归纳出,大学生应该具备四个条件,至少。至少就是不当然,不只这四个,光这四个就够做一辈子了,不是说你大学四年就可以达成这样的目的了,还早得很。

宽大、博大、宏大、伟大,不过这四个还只是形容词而已,也很抽象对不对?重点是什么东西宽大?心胸宽大。心胸宽大,大到什么程度?就看你自己的修为,你的心量,讲具体一点,你的自我,佛家叫我执,你的自我抬得愈高,你的姿态愈高,你的心胸就愈窄。就像这个东西一样,你愈高,你固定的体积,你把它拉得愈高,你这个宽度就愈窄;你把它压得愈低,你降低一半的高度,它的宽度就乘以两倍,降低四分之一就变四倍,降低八分之一,它的宽度就变八倍,降到很低很低很低,接近于零的时候,这个宽度就是多少?就是无限大。这个高度就是我们的贡高我慢,就是我执,所以你我执愈小愈低,你的心胸就愈大,这是数学问题。

但是你要放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要自己去省察、去觉察。怎么样让你的自我降得愈低?就是要常常去为别人着想。你这个车子停在这边会不会妨碍别人,还是说管他去的,我方便就好;你在这里大声大叫、大声唱歌,已经晚上十一、二点了,你有没有考虑到别人的安宁,你把人家吵醒了,有的人被你吵醒,就到天亮都睡不着了,你要他第二天怎么办。种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够处处替别人着想,这就是把自我降到最低,能够这样做,你的心量就会愈来愈大。

再来,什么东西博大?忘了?学问,学问就是要博大。我们现在的身份是学生,学生的职责就是求学,读的愈广博愈好。当然博之后还要约,“博学于文”,后面,“约之以礼”。这个“约”很多人都把它解释成约束,约束也可以啦,问题是你愿意不愿意,我要约束你,你要吗?所以这个约是简约的意思,一个博、一个约,一个广博、一个是简略。约分,数学不是叫约分,约成最简分数。约之以礼,就是把它简化成可行的,可以落实在生活上面的礼节规范的。所以你的学问再多,再多也都没有用,要可行的,落实在生活上面的,叫约之以礼,要把它简略、简化成可行的规范。学问博大,但是博大之外记得博文约礼。

再来,什么东西宏大?志向和器识要宏大,志向要远大。所以我刚刚说不止这四大,你要五大、六大、七大,很多,讲不完。器识宏大,我们刚才讲的都是讲见地、器识、气度,这跟心胸也有关系,心胸宽大,再来见解。

最后一个伟大是什么?精神伟大;还有吗?就是人格、德行,人格伟大。不是叫你做大官,是叫你人格感动人。古今中外受到人格感召,人格最伟大的,你看就孔子,上次我们说过;西方有苏格拉底、有耶稣,这些都是他的人格感召的。很少是这些政治人物、帝王,帝王有的是他的丰功伟业,对这个民族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那种影响力是国家疆土的开拓,或者是典章制度的制作。真的能够影响久远千秋万世,东方就是一个孔子。

这些我们再进一步看,你首先要有容器,你的容器就是心胸要宽大;容器够大,你才能够装得多,你的内容物,就是学问跟你的见解,才能够学问博大、器识宏大;最后整体展现就是你的人格。所以各位不管你已经大学毕业了,或者以后将要去念大学,这四个目标就让你去一辈子实践,一辈子去努力。

接下来,“待人要丰”。

学生:“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老师:“丰”,丰厚、多。“待人”就是你要给别人东西,你要给别人的时候,你就是要把好的,拿最好的给人家。所以我们常常家里面有什么蔬菜水果,自己种的,要送给人家吃,你会挑那个淘汰的去拿出去送人吗?当然不好意思,都挑那个长得最好看的、最甜的送人家,剩下一些货底,我们叫做货底,自己吃吧。其实有时候不见得哪个好吃,又大又美的不见得更甜,反而长得丑丑的被虫咬过的,吃起来怎么特别甜;可是你要拿这个去送人,除非真的是好朋友,告诉他说你不要在乎外表,他就可以接受。要不然的话,我们送人当然就是要最好的,这个就是“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自己的日常生活、自己的享受,要节俭,要简单简约。

可是反过来在责备的时候,责备自己,指责过失的时候,你就要强烈的,要强一点、深重一点,重重的、深深的去指责自己、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这个时候就要多。反过来要求别人、责备别人的时候,你就要少一点、轻一点。很多人刚好颠倒,我们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偏偏他是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这个都是看你怎么做,嘴巴大家都会讲,道理大家都说得头头是道,真正要面对事情在你眼前的时候,利害相关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见真章,才看得出你的私心有多少,你是公还是私,常常这里就看得清清楚楚了。圣人是全公,没有私,完全是公,没有私。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就从公私的比例来见真章,小人是完全私没有公,君子公私各一半好了,贤人公多于私。那我们自己是君子是小人?自己去称一称、量一量。

来,“一饭为(之)恩”。

学生:“一饭为(之)恩。千金为仇(售)。薄极成喜。爱重成愁。”

老师:这里又有一个版本的问题,课本是“千金为仇”,是冤仇的仇,仇人的仇;我看另外一个版本是“售”,贩售的售,这个售它的意思变成酬谢。他讲到这个“一饭之恩”,讲的是韩信的故事,所以如果是仇的话,千金为仇,我找不到相对应的历史故事。所以既然有两个版本,我想就把这个售,各位把它补在旁边做参考。

“一饭之恩”,讲的是汉朝韩信年少的时候很贫困,遇到一个洗衣服的老妇人给他饭吃,解决了他的饥饿问题。后来他封为楚王回到故乡,用千金、千两黄金来酬谢洗衣服的漂母,所以叫做“一饭之恩,千金为售”,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你如果要把它解释成,按照那个千金为仇,就变成这是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一饭之恩,我找得到故事去对应;千金为仇,仇人的仇,怎么找都找不到这样的故事。

因为《续小儿语》这个本子它有很多,没有像四书《论语》这种著作那么严谨,而且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可能有一些人抄写,或者是说字句常常会有一些更动,有些不一样。我们要讲课讲书,讲这个书的时候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面临这样问题以后你们也都会遇到,你如果有办法,你可以考证确定是如此的,确定是怎么样的,你就把那个证据摊出来;如果不确定的话你就并存,留给后人有更进一步的证据的时候,再去做决断。

所以这个一饭之恩,千金为酬谢的酬,它是这个酬,但是他是用售。售本来是卖的意思,卖就是我付给你什么东西,你就给我等价的金钱,所以就引申为酬谢。

“薄极成喜”,薄是轻视、冷淡的意思。对你很冷淡,甚至到刻薄,刻薄到极点,只要给你一点点小恩惠,你就很高兴了,是这个意思。“爱重成愁”,爱重成愁,就爱,对你非常的厚待,对你非常非常很多恩惠。重,重跟那个轻是相对。对你很好、对你很好,好到极点,结果只要稍稍一点不如意,就变成你就起烦恼了,甚至你就因为这个仇,也有另外一个版本,这个地方刚好变成仇人的仇,你变成把我当仇人来看待了。

所以我们看一下那个《菜根谭》里面就是有这么一则,他说:“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翻成喜也”。这个是洪应明,这是《菜根谭》的作者,我去查一下他这个出生年代,是比《续小儿语》还后面,所以不是《续小儿语》学他,应该是他参考它的。但是也不是他参考,因为这个古代的一个故事,个人的解读、个人的应用各不相同。所以《菜根谭》里面说,“千金难结一时之欢”,意思就是说,你就算对这个人好好好,你送他一千两黄金,他也未必喜欢,因为千两黄金对他来讲,说不定他还有更多,他已经不在乎了。你对一个有钱人家,富豪人家的子弟,你给他奖品,他也一点都不在乎。现在孩子很多是这样,老师给他什么奖品他都不在乎,给他铅笔,算了吧,他的铅笔盒里面一、二十支笔,不知道哪一支用得到,太多太多,物质太方便了,所以物质对他来讲没有诱因。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讲的就是韩信,一顿饭、一碗饭让他一辈子感激。

“爱重反为仇,薄极翻成喜也。”爱到极点,一点点对他不如意,他反过来怨恨你、埋怨你;对他很冷淡很冷淡、很刻薄很刻薄,反过来有别人,或者是你自己再对他一点点好处,他就很高兴了。这个只是在描述人之常情。一般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你怎么样去处理人和人之间的拿捏分寸,对他好要好到什么程度,对他不好也不能够一直这样子,没有一个斟酌。

这是网路的一个故事,可以参考。有个小女孩,父母很宠她,可是只有某一次一点点的不如意,她就离家出走了。现在很多孩子常常会这样子,小小年纪,她说我要离家出走,她真的离家出走了。这个女孩在大街上面游荡,肚子很饿,来到一个饭馆门前,没有钱,老板就可怜她,给她一碗面,非常感激这个老板。这个女孩子一边吃面一边流泪,很感恩这位老板。老板就问她为什么?你为什么流眼泪?女孩子就如实回答。结果老板说:“我只给你一碗面你就这样感激,可是你的父母亲,从小到大煮了几千顿饭、几万顿饭,你却怨恨他,你还像个人吗?”说完就把女孩子赶出去了。女孩听了哇哇大哭,她也知道讲得很有道理,非常后悔,赶紧跑回家向父母亲认错。这个结局还算是喜剧,就怕她听不懂,听不懂还继续离家出走,那这样这个故事就没什么好说了。

其实这个就讲到我们人的心理,有时候常常就是,这个也就是刚刚讲那个盲点。我有一个同学,那个同学是女同学,后来她也在一个学校教书。教书她因为得了一种病,这个病让她行动不太方便,于是同事就来帮她推轮椅,每天就是这样伺候她,来帮忙她,推着她进进出出。久而久之,染病的这个同学好像觉得理所当然,习以为常,只要是稍微一不如意,她竟然对她发脾气了,这种事例很多。最后,她们两个人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再怎么样要好,怎么会忍受得了你这样的脾气?最后连这个朋友也走了,没有人要理她了,下场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人心很脆弱,人心很容易这样养成一些理所当然的。人家对你好,好到变成习惯,你就认为理所当然,等到哪一天稍微一对你不如意,不称心如意,你就对人家大发脾气,结果就打翻了前面所有的一切恩情。

好,接下来,“鼷鼠杀象”。

学生:“鼷鼠杀象。蜈蚣杀龙。蚁穴破堤。蝼孔崩城。”

老师:“鼷鼠”就是小型的家鼠,所谓家鼠就不是野鼠。老鼠还分很多种,有一种叫做钱鼠,吉祥的,因为台湾一般民众看到钱鼠不会打,因为听说会带来财富,所以叫做钱鼠。钱鼠走的时候会叫,唧唧唧唧,唧唧唧唧;一般家鼠不太会叫,除非你打到它,它会哀嚎。钱鼠叫声一般人听了会高兴,它会给我带来财富,所以就放它一条路。这个家鼠,还有更小的就叫鼷鼠。小老鼠它竟然可以把象给杀死,你不要小看它,它从鼻子里面钻进去,大象就没办法。

“蜈蚣”,蜈蚣很小,可以杀死一条龙。这个都是讲一个极端的例子,所以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小看一些小的东西。还有“蚁穴”会破堤,蚂蚁把这个堤防挖那个洞做蚁穴,蚂蚁挖洞会做穴,做巢穴。从小洞到大洞,到最后穿了,整个的堤防都被挖穿了,大水一来就溃堤了。

还有“蝼孔崩城”,这个蝼就是蝼蛄。它跟蟋蟀很容易被搞混,蟋蟀。各位看这个蝼蛄它有翅膀,它的前脚已经进化,进化成可以挖土的。有没有看到这个地方?可以挖土、可以挖地,它还咬农作物的根。它不是蟋蟀,蟋蟀也会钻地,但是蟋蟀钻得比较浅,蝼蛄挖得比较深。所以当你这个城墙底下,有看到被蝼蛄挖了孔以后,你不能大意,你要任由它,最后那个城墙说不定就会崩下来了。

所以重点就是要“人休忽微,事休忽小”,对人、对事你都不要去忽略那个细微的地方。小事,小事一桩,小事会变成大事;对人,这个人一个小毛病,没有关系,小毛病你就纵容他,最后就养成姑息养奸,到最后变成个大奸人。

再来,“意念深沉”。

学生:“意念深沉。言辞安定。艰大独当。声色不动。”

老师:“意念”,意念就是你的心,要深要沉,“沉”就是让你沉着稳重,“深”就不要肤浅,心思不要肤浅,“言辞”说话要安定,这样你才能够“艰大独当”,“艰大”就是艰巨,就是很繁重、很困难的任务叫做艰巨,你才能够独当一面,独自担当,独当一面。什么叫独当一面?你可以一个人扛得起来。如果你有在学校教过书,学校一个班级现在是三十个学生上下,我以前那个时代,中小学都是五十到六十,一个班都五十几个学生,你要压得住五十几个学生。还不是说都是这样子,那就是独当一面,当导师,你要带领这五十几个学生。带学生如此,你出来社会面对,你带两百个,譬如说你是一个两百个员工的公司主管,两千个、两万个,甚至更多,其实道理都是一样,你只要守住那个原则,不是人多少的问题,而是你原则对不对的问题。能够独当一面,艰巨的任务能够独当一面。“声色不动”,声色不动就是在任何紧急情况之下,你的说话、你的神态还是跟平时一样,“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非常的镇静。

所以重点还是前面这几句话,“意念深沉,言辞安定”。其实这两句话你如果找得到源头,就是《礼记.曲礼》一开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这以前雪公太老师在讲《礼记》、讲《曲礼》的时候,他就把这三句对照佛家的身口意三业,就很清楚了。“毋不敬”就是心,内心时时刻刻存着恭敬心,我们待人处事你存着恭敬心,现在叫做敬业。什么叫敬业?就是恭敬心,交代你这件事情你办,你用恭敬心来,就不会把它轻忽,就不会草率,这个就是敬业,毋不敬。

再来,“俨若思”,这个讲的身业,你不要看到这个思,思不是心吗?它是若,好像若有所思。一个人若有所思的时候,那个表情是怎么样?是沉静的。这个俨,俨就是俨然,俨然就是庄重的样子,很庄重,就好像在那边思考事情一样,讲的是他的形态、态度,整个身体展现出来的姿态、仪态,这是身业。

第三个就是口业,“安定辞”。什么叫安定辞?安定辞就是说话有条有理、有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急不徐,不会语无伦次。语无伦次就是颠三倒四,一下讲东、一下讲西,然后再补充一点,又忘了两点。这样你自然就能够安民。这个民也很多含义,刚刚说过,你带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这也是在安民。你带两百人的员工、两千人的员工,乃至你是一个国家的元首,几千万的人,几亿的人口,也离不开这三件事情。

所以各位如果做到儒家这些,真的是可大可久。而且遇到任务给你,你就不会畏缩,哪天要你出任什么样重大职务的时候,你只要稍微思考一下,思考一下我足不足够,一想,没问题,然后你就很爽快说,OK,我答应,爽快。结果老师让我回去想三天好不好。三天回来,老师,我还是觉得我不行,气魄就不够。当然你也不能逞强,你真的不行你不用,老师,没关系,让我试试看,不行再说。不行不行,不行再说就来不及了。总之很多事情没有一定的原则,都是要通权达变,而且自己要了解自己,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

再来,“相彼儿曹”。

学生:“相彼儿曹。乍悲乍喜。小事张皇。惊动邻里。”

老师:这个“相”就是看,观察、查看。有一种叫做相人之术,看过吧?面相学、手相学。手相、面相那个是名词的,现在把它改成动词,就是查看你的面孔长相,查看你的手纹,查看你的各种,从征状里面去归纳、去分析。就看看那些“儿曹”,儿曹就是儿辈,有些乍悲乍喜,一下子高兴、一下子哭,“乍悲乍喜”,碰到小事情就慌慌张张,“惊动邻里”。小时候看他是这样子,长大大概也成不了什么大器。

所以有些人小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你们有没有读过司马光小时候用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他同伴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司马光从小就有跟一般小朋友不一样的一些器度、胆识,看到小朋友掉到水里面,其他的人都吓呆了,就逃跑了,他不慌不忙赶快把水缸打破,救了他一命。之前不是有报导,一些国中生跑去河里面玩水,或者是海边玩水,结果有人溺水了,那些孩子竟然吓坏了,大家都跑回家,都不敢讲,错失了救人的黄金时刻。这些以后大概都没什么用,不然你至少要报个案,通知一一九来救人,连这个都不会,都不如那个三岁小孩,有一些三岁小孩就可以打电话通知警察。

总之有识有度才叫做大器,有见识、有器度,这才叫大器,从小可以看未来。

再来,“分卑气高”。

学生:“分卑气高。能薄欲大。中浅外浮。十人九败。”

老师:“分”就是你的名位、你的职责,还有你拥有多少权力,这个力应该是力量的力。今天你是职员,有职员的职责跟权力,你是组长、你是主管、你是协理、你是经理、你是董事长,各个不同。当你的职位权责是低下的时候,你就不要意气高傲,那个叫“分卑气高”,气焰很高涨,凌驾了你的上司,这些都是祸端。

有没有听过老二哲学?不懂老二哲学就变成叫做大老二,大老二总有一天会被老大把你的头打下去。有一种游戏不是头冒出来就打,头冒出来就打,玩游戏大家都玩得津津有味的,可是面临自己的处境的时候,常常就是这样冒冒失失,头冒出来就被打下去了。

“能薄”,能量,能力才干很少、很微小,可是你的企图心却很大,欲望。现在这样的人还不少,明明就是自己能力不足,自己能力不足,你还嫌一个月二十二K太少,希望一下就能够后面加一个零,这叫“能薄欲大”。

总之“中浅外浮”,“中”就是内,内在。内在肤浅,外表很虚浮,这样的话,十个人有九个都会失败,十个人九败。现在的社会都是注重虚浮的外表,现在都是教一些什么人际沟通术,讲人际沟通术。有些学校会开一些课程,就是去应试、去面试的时候,要怎么样打扮、怎么化妆,讲话要怎样怎样怎样。那个都是短暂一时的,就算让你侥幸通过面试那一关,进到公司里面去,你禁得起考验吗?一般都有三个月试用期对不对?试用期一完就拜拜。所以我们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内在,内在为本,至于你那些什么术什么术,也无妨偶尔用一下,但是重点是你能不能禁得起时间考验,这才是真才实学的重要。

再来,“坐井观天”。

学生:“坐井观天。面墙定路。远大事业。休与共做。”

老师:“坐井观天”这个大家都知道,叫井底的青蛙,坐在井里面,天空就这么大而已,哪一天离开这个井以后,看看外面的世界,哇,原来天空还不只那么一小面,还有这么大的世界。所以,我们的眼界如果是在井里面看的话,就很狭窄,所见有限。

“面墙”就是面对着墙,面壁,一无所见;或者是指不学无术,毫无才能。这个也是出自《论语》,“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篇的。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读《诗经》的“周南”、“召南”,就好像你在面壁一样,什么都看不到。《诗经》,《诗经》现在在中文系里头也不见得是必修了,很多学校变成选修,一般人大概也没有机会读《诗经》了。孔子不是说过“不学诗”怎样?“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难怪现在大家不但不学《诗》,也不学《礼》,所以不会说话,讲出来都是失言,一天到晚在补救,失言。

《周南》、《召南》,它是《诗经》里面的两篇,都是教我们怎么样?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是这两个原则。学习《诗经》里头那些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朋友之间,五伦关系怎么样相处,从这里面学习。所以不学这个,你就好像站在墙壁前,你什么都看不到。“面墙”,面对着墙壁,你又要决定你的方向,决定你要走哪一条路,这怎么决定?什么都看不到你就决定你要往哪里走。

你们骑车也好、开车也好,现在有导航,导航不能百分之百信任它,有时候会把你带到荒郊野外,甚至带到海边,不过怎么样你总是有个参考依据。当你完全迷航了、完全迷路了,你还能走吗?走愈远的话,迷路迷得愈严重,人家要找你的话更累。所以当你迷路了,要找你的人他会告诉你,你不要动,你站在那个地方,我去找你,这样是最保险的。如果我在动,你也在动,两个人碰面的机率就减半;一个不动、一个动,还容易找得到一点。

所以,一个坐井观天的人,一个面墙定路的人,你要做远大的事业,就不要跟他合伙,“休与共做”,不要跟他做,这种人千万不要当作你的事业伙伴。

接下来,“冷眼观人”。

学生:“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老师:四句都有一个共通的“冷”。冷看你怎么样用,在这边最主要是要你冷静;有时候是冷漠,冷漠跟冷静有一点点不一样。所以这个“冷眼”重点是要冷静客观。主观、客观,主观就是一切以我为主,客观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待这个事件。一方面冷静,一方面要跳脱出来,站在别人的立场来看。讲大家都会讲,真正面临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觉得、我觉得,我认为、我认为,对不对?

我告诉各位,我学了十年才改变了我的口头禅,以前也是我觉得、我认为,十年我才慢慢改正成我建议,我建议你这样。我建议你这样跟我认为这样不一样,对方听起来感受完全不同。你说我认为,他偏偏就是排斥,我干嘛要听你的?你如果说我建议,听起来不是稍微舒服一点,还让我有一个裁量权,让我考虑要不要听你的,因为是你建议,你的建议而已,说我建议你怎样怎样。我认为你要怎样,我觉得你就是要这样,非这样不可,硬邦邦的,毫无转圆的余地。所以客观就是要跳脱出自我的执著,凡事都是我对,那就太主观了。

你要先冷静,叫冷眼来观人,来看一个人,先摆脱你过去对他刻板的印象,先抛掉那个有色眼镜。你一听这个人是乡下的孩子,乡下的孩子一般都是怎样怎样怎样;这个人是都市来的,都市来的都是娇生惯养,先有那个成见了,那就不够冷静了。所以我们观人,过去的刻板印象可以当参考,然后你就慢慢的透过时间再进一步观察,他是不是跟一般乡下人没什么两样,跟一般都市人没什么差别;还是说不一样,虽然来自乡下,但是视野蛮宽阔的,虽然从都市来的,可是他不会娇嫩,这要冷静的去观察。

“冷耳听语”这个一样,冷静的耳朵来听他讲话。“冷情当感”,冷情也是一样,冷静的,定静沉潜,不要让你的情绪过于容易浮动、过于激动;当感是面对感受。前面不是讲你有感受,然后有没有感动。面对人家给你的一番话,或者是听到一件事情,发生什么事情,你面对这些感受,你能不能冷静一下,稍微沉潜一下,再决定你要怎么反应。不要像乒乓球一样,飞过来、弹出去、飞过来、弹过去,快速的一来一往,一不小心就出界了。这个叫做冷情当感。

再来,“冷心思理”。总之,这个冷都是冷静,冷静的眼睛、冷静的耳朵、冷静的情绪、冷静的心思,去面对所有的人、话语、感受,还有一些必须要思惟的事理。事情背后有一些道理用理智来思考,这个叫做“思理”。你要冷静才能够出智慧。头脑,冷静讲的是头脑,头要冷,但是心要热,要热心。你不能头冷心也冷,反过来心冷头热。一头热听过吗?最后会变成什么?无头苍蝇。我们最怕的就是你当一个团体的领导者,可是却是无头苍蝇,这个团体就会被你带得团团转,带着一群人团团转。

好,最后一则,“理可理度”。

学生:“理可理度。事有事体。只要留心。切莫任己。”

老师:这里讲到理和事。理就是可以透过理性的思惟、理性的推测,那个叫做“理度”。抽象的理论,抽象的法则,这个叫做理。《易经》上面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道跟理有时候可以划等号,道就是理;当然有时候道是道,理是理,那个以后有机会再跟各位讲。形而下者叫做器,器就是事物、器物,具体的事物或者是器物。理,事有事的体,理有理,可以思惟的,事体就是事物的格局、规矩。

我们举个例子来讲,这个是投影机,对不对?投影机要到哪里买?电器行。电器的器是哪个器?有两种写法,你有时候会看到空气的气,有时候会看到这个器物的器,一般都是器物的器,但是有些会讲电气,他会把空气的气连在一起。我们现在说这个是器物,对不对?“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是机器。这个机器,它必须要用哪些物理原理才能够运作?有谁是念机械的吗?你,是不是?告诉我们这里头有哪一些原理的应用。第一个,要有光,对不对?光学原理;还有?电学原理;还有机械原理,它要伸缩,机械;有光就会有热,要散热,那叫什么?热学原理;还有没有?有没有美学?

学生:外观设计。

老师:对,外观设计就是美学。当然还有其他,因为你把它拆开里面有很多,那些都叫做理,而这些具体的叫做事,有理有事。有道有器;有形而下的,有形而上的;有具体的,有抽象的,统统都归纳成事跟理,这样了解了?

所以理是可以透过思惟可以度,度就是揣度、推测;“事有事体”。总而言之,一切事理只要你“留心”,留心就是用心。“切莫任己”,任由己意,放纵你的心。任何事情,万物静观皆自得,就可以有得于心,而不是浮光掠影,不是走马看花。做事情如果这样表面的,肤肤浅浅的,那跟那个口耳之学一样,停留在心里面时间太短暂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好,四言讲完了,时间也到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EZ2023-10-27 04:42EZ[山西省网友]120.55.170.246
    张清泉教授的讲解总是让人耳目一新,期待每期都有新的收获!
    顶4踩0
相关阅读
大讲堂:关于文明和民族 说说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大讲堂:关于文明和民族 说说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直至今日,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依旧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2023-12-29

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周六上午 听史小军教授解读《金瓶梅词话》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周六上午 听史小军教授解读《金瓶梅词话》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千年的发展史中,涌现出金瓶梅红楼梦等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巨作,广为受众喜爱,深入民间,历久不衰

2023-10-26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以史为鉴共话大疫与大治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摄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10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鼎10月17日, 第十三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州举办,本届讲坛由中

2023-08-05

文旅央企中传华夏:特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话双循环

文旅央企中传华夏:特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话双循环

中传华夏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员、中层干部、全体员工和业务合作单位、深圳文化创意园入驻企业等负责人参加学习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