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唐朝隐士养鹤:凭借文学艺术与市场需求 我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时间:2023-07-17 03:25:01

相关推荐

唐朝隐士养鹤:凭借文学艺术与市场需求 我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我是唐朝一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隐士,以养鹤为生。你们可不要觉得我在吹牛哦,虽然鹤在现代社会是珍稀保护动物,并且鹤现在基本生活在东北地区,但是在唐朝,把鹤作为宠物来养可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几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都有养鹤的习俗。我靠着这门养鹤的本事,也是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诸位看客若是不信,那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一、养鹤历史及鹤的重要性

咱们中国的养鹤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鹤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是作为帝王宠物来喂养的。据《左传》记载,卫懿公就是一个把养鹤当成癖好的人。他在宫廷内蓄养了很多鹤,并且给他们同人一样的地位,甚至更高的地位。举个例子说,当时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君主、官吏、士人出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卫懿公出行时鹤却能乘坐大夫车,招摇过市,足见鹤在当时的尊贵地位。这里的记载也许是人类蓄养鹤最早的记录了,由于当时鹤是一种奇珍异宠,所以就有了以鹤为祭祀品或礼品的习俗。

我再来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鹤的重要性吧!《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同样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据赵晔的《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也就是夫差的父亲)在爱女死后“舞白鹤于吴市”,最后让鹤为其女陪葬。鹤本来就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养着不好吗?让鹤去陪葬,足见吴王对其女儿的重视!你看,鹤不仅是帝王的宠物,更是祭祀品,你还能说它不重要吗?

二、鹤的栖居环境

鹤属于鸟科,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芦苇荡等湿地,它们喜欢吃小鱼小虾、植物的根茎、嫩芽。善飞,喜欢结群生活。因此凡是有水草湿地的地方都可以放养。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域宽广、河湖众多、水草鲜美、鱼虾众多,可以说是放养鹤群的绝佳位置。

三、鹤与文学艺术

鹤体姿健美,形态优雅,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对鹤青睐有加。《诗经》中有一篇名为《鹤鸣》这样写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中以鹤喻君子,昭示君子的美好品德,此处的鹤与屈原的“香草美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主要写的是鹤的声音,然而无论是鹤的声音、羽翼都为人津津乐道。在我们大唐,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嗜鹤如命”,十分擅长画鹤,这个人就是薛稷。薛稷精于画鹤,能够准确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以至于人们常说“言鹤必提稷”。在一般的画家连鹤的表面特征都把握不好的时候,薛稷已经能够描绘出鹤的神态精神了,也难怪我朝两位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都为其画题诗以表赞赏。

薛稷为什么喜欢鹤,擅长画鹤?那是因为在我朝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养鹤玩鹤,已蔚然成风,鹤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席位。薛稷出生于官宦之家,且自己仕途显赫,家富收藏,奇珍异宠这些都为他画鹤提供了艺术积累。在他眼中,鹤能给他以灵感,他也能从鹤身上汲取文化力量,增强自己的文人气质。薛稷的“鹤”画在唐朝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着人们修仙的梦想,也彰显着大唐盛世的时代风貌。这样小小一只鹤,却能使一代画师名声大噪,你不觉得它真的很厉害吗?

古代文人士大夫爱鹤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鹤有着高洁不俗、淡雅天成的气质,频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入诗的对象。以鹤写诗,写的不仅仅是鹤,更是诗人同鹤一样的气质、处境、时代背景等。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文人骚客遭受了人生的曲折变化,越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渺小,人生的祸福无常。于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大多借鹤抒发个体生命体悟。例如,曹植作为一个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人,若生逢盛世,必将仕途坦荡,然而曹丕即位后他却身陷囹圄。世人只知道他写下了那篇名噪天下的《白马篇》,殊不知他还写下《白鹤赋》,《白鹤赋》中他以白鹤自喻,以鹤来象征自己纯正的品德以及表达自身渴望自由的期许愿望。“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戢羽”,赋中流露出来的凄苦情绪,既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又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强烈控诉。

四、鹤的神话色彩

我们大唐子民喜鹤爱鹤,不免赋予鹤一些神话或迷信色彩。相传,德宗贞元间,儒生白幽求至谢公岛拜谒五岳真君,碰到成百上千个仙人路过,队伍的前面有鹤引路,这里出现的鹤便带有一种神秘感,它们被认为是得道成仙的象征。如今人们也一直在沿用这个意思,一般人们称人去世,往往说驾鹤西去,即为羽化登仙,去往上天。

在我们大唐,还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鹤的出现能预示吉凶。按照唐制:“元鹤为上瑞”。天宝十五年,唐肃宗即位,天上有祥云出现,唐肃宗所居之处的宫殿外,有“白鹤飞舞”,盘旋二十余匝才离去,由此被视为肃宗即位的嘉兆。这样的事件也显示了唐人珍爱鹤的事实。

五、鹤的用途与市场需求

鹤不仅具有文人气质,更与祥瑞、长寿等美好寓意挂钩,世代以来,我们养鹤人都知道鹤对于帝王君主、平民家庭意味着什么,因此我们一直坚持放养鹤,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价钱高,更是看中它们身上世代相传的美好寓意和其本身具有的实用性。

话说我们唐朝,鹤的用途也是多种多样的,那养鹤市场的景象是十分好的。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好养鹤玩鹤,鹤不仅可以作为宠物,还可以用来制衣,装饰环境。你要是不信,我们来说说这个市场大的问题。

先从鹤作为宠物来说一下咱们唐朝皇室贵族的需求吧!俺们唐朝,那可是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代名词,皇宫里自然是啥珍禽异兽都有,自然少不了鹤的存在。在唐人的观念里。鹤是皇室希求国家祥瑞、自身长寿的象征。因此宫廷里是少不了鹤的。从我们唐朝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便可以窥见唐朝的宫廷生活是离不开鹤的。《簪花仕女图》中,画面中间是一只正在从容踱步的鹤,左边的仕女正在回头顾盼那只鹤,许是端详鹤优雅的姿态,又或是想与鹤一起游戏。

提到与鹤一起游戏,就不得不提民间对鹤的需求了。民间对鹤的需求我们就举两个例子来说道说道吧。一个就是唐人路德延的《小儿诗》,这首《小儿诗》里记载了很多与动物相关的儿童游戏,其中就包括一句与鹤相关的小孩儿玩耍场景,诗中写道“拥鹤归晴岛”,这句话就描绘了儿童与鹤玩耍的童年趣事,让人读起来颇感自然童趣。接下来我们要提的另一个人就是我朝大诗人白居易了。白居易的一生过得并不平稳,这一切似乎在他出生时就定下了基调。他出生后家乡遭遇战乱,他便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生活稍平稳些,仕途又遭遇低谷,他的命运就这样浮浮沉沉,直到晚年才乐得闲适。尽管一生浮沉,鹤在白居易的生活中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白居易诗中有很多描写鹤的句子,如他在《北亭卧》中写自己告病回家卧亭休养时写道自己耳中听到的是“鹤唳无凡声”,白居易对鹤声的赞美,也就说明他是个爱鹤之人。白居易在杭州卸任卸任之后,还曾专门去买过华亭鹤,被白居易好友刘禹锡称赞为“华亭之尤物”。在抵达居所洛阳之后,他还费心给鹤找一处庭院以供安顿。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记载,白居易经济并不富裕,但是为了这只鹤,他把自己的马也拿去抵押,才购得洛阳长夏门附近的一处宅院。透过此事,他的爱鹤之心可见一般。

上面我们说的是鹤作为宠物市场需求是相当大的,作为装饰器物来说,鹤的市场需求也是极大的。唐人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与鹤有关的生活物品,如鹤氅、鹤扇。鹤氅是用鹤羽制成的一种服饰,并非我们唐朝人首创,《世说新语》中便已经记载了“王恭鹤氅”的故事,到了我们这个朝代,“王恭鹤氅”的典故更是为人引用,借以形容文人风范。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我朝被称为“诗仙”的李白,他以鹤氅披身的形象自喻,将诗人于青山绿水、大好河山之间游逸的形象描绘的栩栩如生。

除了鹤氅,鹤扇在唐代也是十分吃香的。鹤扇也是用鹤羽制作而成的,深受我们唐人的喜爱。鹤扇纳凉的功能是一绝,白居易在《白羽扇》诗中写道“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这几句便是对鹤扇纳凉去热功能的最好阐释。

看到这里,我想你会忍不住感叹:原来唐朝对鹤的需数量这么大啊!事实确实如此啊,但是光市场大没用,还得有供应量,有了供应,咱们才能赚钱啊!当然了,作为生长在江浙沪一带的平民老百姓,我家自然是鹤生长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从唐代文献来看,江浙沪这一带都有养鹤的习俗,在我们这里出现了很多鹤的名贵品种。例如前面提到的大诗人白居易所买的华亭鹤,这是产自我老家绍兴的,除此之外,在松江附近也有这个品种。其他的鹤品种还有青田鹤、辽鹤、扬州鹤等等,除了辽鹤不属于俺老家附近,其他名贵的鹤都出自俺们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朝人养鹤玩鹤以及使用鹤羽制品为乐者众多,且多为中上层阶级,普通民众养殖及使用占的比例较小,多为文人雅士。鹤喜湿润地方,又好食水草鱼虾,养殖方便,价格高,因此养鹤对于我这样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是一个不错的商机。所以我靠着手里的闲钱,也做起了投资,自己养鹤、卖鹤及与鹤有关的实用品也是赚了不少钱。看到这里,你还觉得赚钱难吗?我朝的鹤怎么说也得几十两银子一只,养得多赚得多,毕竟市场那么大,做好供应链,还怕走不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吗?

怎么样,没骗你们吧,是不是一个赚钱的好路子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SoundSiren2023-12-13 05:12SoundSiren[重庆市网友]203.30.66.74
    有文化有文艺,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确实厉害,能够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真是太棒了。
    顶5踩0
  2. 幽谷之心2023-09-29 16:18幽谷之心[内蒙古网友]202.4.254.116
    这位隐士真是厉害,能够凭借自己的文学艺术赚到钱,真是令人敬佩。
    顶4踩0
相关阅读
残雪是谁?三个字 总结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女作家:残雪

残雪是谁?三个字 总结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女作家:残雪

从10月9号到10月10号诺奖颁布,几乎一夜之间,全网的社交媒体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残雪,是谁?残雪,本名邓小华,是一名作家

2018-04-27

〔读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发挥对生活美学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读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需发挥对生活美学的话语权和引领力

成都积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设多元消费场景,打造首店经济,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2023-09-05

昆曲为何不如话剧流行?不仅仅是语言的陌生感 还有更严重的隔阂

昆曲为何不如话剧流行?不仅仅是语言的陌生感 还有更严重的隔阂

都是舞台剧形式,为什么产生较晚的话剧发展得要比悠久的昆曲更为顺畅呢?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01时代隔阂,昆曲是上个时代遗留的语音人与人之间有代沟,

2023-11-20

中国传统文化入门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入门答案

,大学选修课所有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入门答案查题关注青鸟题库公众!号发题干,返回嗒案,中国传统文化入门答案,模考通关考试试题大全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