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2023-07-10 04:44:01

相关推荐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学究竟在哪个时期开始“自觉”的?学者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所持理由各不相同,相持不下,大多也能自圆其说。有学者干脆声称“文学的自觉”是一个“伪命题”,根本不值得讨论。笔者以为,“中国文学的自觉”不妨分解为“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部分,两者互有联系,但不可混淆。

首先说“人的自觉”。严格地说,只有“人的自觉”而不是“文学的自觉”。文学只是人使用的一种工具,工具何来“自觉"?“文学的自觉”表述为“自觉的文学”更为恰当,“自觉”的主语永远是人而不是某种工具,正如一辆牛拉车不走,我们应该“鞭牛”而不是“鞭车”。

“自觉”是指主体在清醒意识和具有支配能力下的一种自由的和具有超越性的活动。“自觉的文学”也是这样,创作者必须具备来自个体生命经验又超越个体生命经验的主体意识,在这种主体意识和充分的支配能力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真情流露而非虚情假意,是超越一己之喜怒哀乐而具有推已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的。同时,这些作品又广泛借鉴了前人的创作经验或教训,有着成熟的艺术技巧。这样的作品,也就是历史上那些具有原创性和永恒价值的千古佳作。

有生命意识只是“自觉”的开端。《古诗十九首》确实流露出较为强烈的生命意识,但基本上属于对生命的感伤、无奈,导向的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的及时行乐思想。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说依靠酒精麻醉自己是“自觉”的。

文学中的生命主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伤感”主题,所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迷惘、迷惑、感伤一类是“超越”主题,面对短暂而痛苦的人生,洞察到纷繁表象背后的永恒、自由与美好,从而超越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无能为力,这样的作品从“生命意识”角度说才称得上真正的自觉。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觉的人”和“不自觉的人”。“自觉”是个体生命的行为意识和内心体验。那些最杰出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创作主体在“自觉”的意识下创作出来的,它与时代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创作主体的意识状态有关,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哪个历史时期“文学自觉”。

从文学内部发展规律角度说,“中国文学的自觉”可以概括为“文体的自觉"。在此,“自觉”主要表示“完备”“成熟”之意。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体产生和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很多学者正是基于这一点,将某种文体成熟的时代定义为“自觉”,这种从文体内部寻找答案的努力是可取的,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比如,我们可以说汉代是赋这种文体成熟的时代,但仅此而已,称为“赋体的自觉”可以,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同样,东汉后期至魏晋时代则是五言古诗“自觉”的时代,但也仅此而已,不能说所有文学都“自觉”了。近体诗的真正自觉到了唐代才完成,而词的自觉则到了宋代才实现。无论着眼于哪种文体,都很难将“文学自觉”绝对地指向某个特定时代。

(摘编自张培锋《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项是(3分)

A.作者不赞同“文学的自觉"是“伪命题”的观点,并对“文学的自觉”提出了新的思考。

B.“人的自觉"主要体现在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作家处于自觉状态利于创作出好作品。

C.“伤感”主题的文学作品表达对生命的迷惘、迷惑和感伤,导向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

D.特定时代一般只存在一种成熟的文体,仅仅凭借 文体成熟,难以判定时代“文学自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依次从“人的自觉”和“文体的自觉”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结构清晰。

B.文章以“鞭牛”和“鞭车”作比,形象地阐述了“文学的自觉”其实是“人的自觉”。

C.文章以对《古诗十九首》的分析为例,证明有生命意识不一定是“自觉的文学”。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观点,并对这些观点提出了鲜明有力的驳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探讨中国文学何时开始“自觉",需要明确“文学自觉"的含义,否则难免会众说纷纭。

B.堪称经典的作品具有推己及人的普适性和永恒性,这些作品在艺术技巧方面也比较成熟。

C.李白的部分诗歌含有借酒浇愁之意,依据本文的主张,这类作品不属于“自觉的文学”。

D.同一时代,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部分创作者“自觉”不意味着时代“文学自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57年提出的“Megalopolis”城市群概念。他提出“城市沿城市交通网络发展会演化成一个有机的社会经济体系,继而通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把多个社会经济体系连接,产生一个呈多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时至今日,都市圈及城市群概念日渐成熟,也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的蓝图中。发展都市圈不仅成为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虹吸效应,吸引资金、人才产业集聚,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19 年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一“都市圈是城市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摘编自戴德梁行《2019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摘编自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材料三

想“撬动”城市圈发展,向心力的支点究竟在哪?苏锡常三座经济强市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协同。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上,三市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制造业。会议提出,苏州、无锡制造业“底盘”很大,常州“智造”也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三市有能力共同打造产业智造服务联盟,共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同样是发展产业,合肥都市圈则得益于科创与新兴产业的崛起。合肥近两年经济表现亮眼,如何使科创资源优势,辐射至整个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做法是,在地理位置合适的地方,建造经济走廊、产业新城,与“中心”合肥遥相呼应,靠产业“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而想让人们有真正的“同城感”,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关键。目前,宁波、舟山两地共有127家医院纳入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推进教育数字资源互通,共享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联合推出“雪窦山一普陀山”“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之旅。

(摘编自长江经济网《探寻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密码》

材料四

日本政府着力于培育东京都市圈新的区域增长极和能够发挥反磁力中心作用的新城,制造业从核心城市东京外迁到了其他次中心城市和一些中小城镇、卫星城。东京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也趋于完善,中心城市以金融业、商贸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分布在次中心城市和环核心城市带,重工业及资源型产业则分布在更外围的地区,要素和资源在都市圈内有序无障碍的流动,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而在都.市圈发展雏形期和加速期,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摘编自于一洋《东京都市圈发展给中国的启示》

4.下列对“都市圈”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市圈是在城镇化进程加速背景下解决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大都市规划。

B.都市圈聚集了大量人口、产业,比单一城市的竞争力更强,可带动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

C.方便快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有利于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是都市圈发展的必要条件。

D.为均衡发展,都市圈的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应分散而不能集聚资源配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把成都、重庆确定为成渝经济圈的两个中心城市,符合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城市群理论概念。

B.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培育国内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对构建中国新的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C.同为增强都市圈的向心力,而苏锡常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在产业发展上所走的路有所不同。

D.建设都市圈除了必须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还要注重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环境保护。

6.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就成渝经济圈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夕阳红到无边

刘白羽

①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

②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天空和大地还炎天如火、赤日铄金时,我却可以从天空中洒然而落的一丝清风里,意会到爽朗秋天的来临,从此扫却一身粘腻,换得一身清爽,实在令人怡然陶然。而从那一阵清风起,我觉得那一颗太阳也就不同了。

③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太行山上,有一个晌午我从一个山垭口走出,我原是每天都在此时此地打这儿经过的。可这一天,我突然感到晶亮的太阳光变得那样柔和起来,从那金色的阳光中,我闻到熟透了的庄稼的芳香、天空的芳香、大地的芳香、太行山千山万壑的芳香。这是秋之芳香。经过了半个世纪,这一偶然的欣悦还洋溢在我的心际。

④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这样喜欢秋天?就因为它让人头脑爽朗、意绪清新吗?的确,每到这个季节,我的整个灵魂便像浸在清凉的泉水之中,无限的情思、灵感就油然而生、不可遏止。不过,秋天给予我的不只是观感上的,而更重要的是意念上的。秋天是大地的收获季节,也是我创作的收获季节,灵魂的收获季节。我想,我得感谢秋的恩赐。

⑤北京的秋天真美,天高云淡,清风潇洒,西山红叶如火如荼,灿烂中包含着清幽。今天我坐在香山饭店四楼住房里,编完《秋阳集》,通过落地大玻璃窗望出去,山回林密,日影迷蒙。在这幽极、静极的时刻里,我忽然听到熟稔而又爱昵的袅袅的秋声……这声音从何而来?我坐在原地没有动,瞧着暖和的太阳,忽然发觉这声音来自我的心底深处纯真婉转,不绝如缕。它一下把我带回更远的记忆王国。那大约是1928或1929年,在小学课堂上,一位音乐老师,弹着风琴教我们唱歌。教室是老得长了绿苔的老屋,屋顶上又覆盖着古槐的浓荫,在我记忆中那是碧茵茵的。

像有一束明亮的火焰突然在我的记忆中亮起,由此我想起我学过的一支歌,整个歌儿我想了几十年也想不起来,但这歌子的第一句,却一直深深镌印在我的心扉。后来,经历过多少战火之熊熊、风雪之漫漫,踏遍山河,历尽险关,这一句歌我却无法忘记。特别是这十多年,这句歌,就更时时响亮、回荡,这句歌就是“夕阳红到无边”。在我当年学唱这首歌时,便为这一句所倾倒,我的心胸一下飞越出那旧礼教的狭窄牢笼,烦琐的污浊市井,我像一只苍鹰向高空搏击而去,那红漫漫的夕阳红得何等艳、何等美、何等令人心醉。是的,秋风,秋阳,秋晖,也许正是一个年过古稀的生命的象征吧!不过,我以为作为一个作家,当他似乎可以望见死亡的峰巅的时候,他有的绝不是衰败、颓丧,而是深沉、练达,就像一轮秋天的太阳,不是火爆而是澄静的。

⑥难道我说的只是大自然中的那颗秋天的太阳吗?

⑦我说:是,也不完全是,因为更重要的是我心中有一颗秋天的太阳。在《碧萝窗下》那篇文章里我曾谈到孤独问题:“现在我是一天一天争夺时间,我要蘸着我的生命与鲜血,为了我的理想而搏斗,对于人世的烦琐,我已不屑一顾,只从创作的孤独中得到深深的慰藉,我认为真实的创作是需要孤独境界的。”一个作家承受不了孤独就不能潜心创作,更何况正是在这种创作的孤独中,孕育着最大的领悟、最深的思考、最重的激情、最活的灵感一而这些,与深沉、练达、安宁、幽静都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生的孤独,而是超逾人生的美学境界的孤独。回想自己碌碌一生,到晚来领悟到这样一种意境,也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美学的凝聚吧!

⑧从1984-1988年,不知不觉间,我又写了几十篇散文。我希望它既有秋阳的宁静,又有秋阳的温暖。它可能不是我的一段时间的收获,也许是我一生中的收获,为了纪念我的“古稀之年”,我便把它定名为《秋阳集》。

⑨还是回到从儿时一直深深潜藏到现在的那句歌吧!“夕阳红到无边....”后面是什么,怕至死也想不起来了。不过当我凝视着香山上空这一派夕阳时,我莞尔而笑了,又何必苦苦寻思,只这一句也足够了。因为我看到的夕阳确实是红得如此瑰丽,红得如此庄严。

⑥多么美的声音啊!是的,一阵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也在现实生活中回响。

(有删减)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天是作者创作和灵魂的收获季节,他将自己老年所写的几十篇散文定名为《秋阳集》,以表达对秋天的感谢和喜爱。

B.作者认为美学境界的孤独是创作的必需,它孕育着激情与灵感,让作者不顾人世烦琐,在潜心创作中获得深深的慰藉。

C.本文语言平实简练但也不乏文采,如“碧茵茵”“红漫漫”等词语生动形象,排比等手法的运用使其表达气韵充足。

D.本文既有对秋景的描绘,又抒发了真挚的情感,还间杂着一些哲理式的议论,情、景、理交融一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8.文章三次写“袅袅的秋声”,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标题“夕阳红到无边”有着哪些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薛莹字道言,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数年,以病去官。孙皓初,为左执法,及立太子,又领少傅。建衡三年,皓追叹莹父综遗文,且命莹继作,莹献诗。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右国史华霰上疏曰:“臣闻五帝三王皆立史官,叙录功美,垂之无穷。大吴受命,建国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项峻始撰吴书。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纪录。至少帝时,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访求往事,所共撰立,备有本末。昭、广先亡,曜负恩蹈罪,莹出为将,复以过徙,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臣愚浅才劣,适可为莹等记注而已。

莹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实欲使卒垂成之功,编于前史之末。奏上之后,退填沟壑,无所复恨。”皓遂召莹还,为左国史。顷之,选曹尚书同郡缪祎以执意不移,为群小所疾,左迁衡阳太守。因过诣莹,复为人所白,云祎不惧罪,多将宾客会聚莹许。乃收祎下狱,徙桂阳,莹还广州。未至,召莹还,复职。是时法政多谬,举措烦苛,莹每上便宜,陈缓刑简役。事或施行。迁光禄勋。天纪四年,晋军征皓,皓奉书请降,其文,莹所造也。莹既至洛阳,特先见叙,答问处当,皆有条理。武帝从容问莹曰:“孙皓之所以亡者何也?”莹对日:“归命侯臣皓之君吴也,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 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于此。”帝遂问吴士存亡者之贤愚,莹各以状对。太康三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薛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

B.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

C.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

D.是岁/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万人往/遂以多盘石难施功/罢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后定被诛/皓追圣溪事/下莹狱/徙广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领,指兼任职务。古代表达兼任或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摄”“假”“署”等。

B.太史令,古代掌管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的官职,始置于秦,司马迁曾担任此职。

C.填沟壑,古代对死亡的婉称之一,表达死亡之意的婉辞还有“作古”“归天”等。

D.征,文中指皇帝征聘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另如《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莹仕途曲折,多次遭遇波折。他曾经因为患病辞官,也曾因为参与修建水利工程受到牵连而被贬官,还因为被人嫉恨而被贬为衡阳太守。

B.薛莹所学渊博,尤其富于文才。孙皓赞叹薛莹父亲薛综的遗文,要求他写出续作,薛莹就写出诗作献上;后孙皓的请降文书,也由他拟定。

C.薛莹颇具史才,受到同僚推荐。华霰认为撰写吴史意义重大,而薛莹在同僚之中记述之才最为突出,在其推荐下,薛莹被召回担任左国史。

D.薛莹独具政见,明悉孙吴人事。孙吴之时,他能针对法政提出合理措施;孙吴灭亡后,晋武帝召他询问吴地士人的贤愚,他也能一一道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莹出为将,复以过徙,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

(2)是时法政多谬,举措烦苛,莹每上便宜,陈缓刑简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箦筲谷① 文与可 箦筲谷 苏轼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沉枪。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

定有葛陂②种,不知何处藏。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④千亩在胸中。

注:①赏智:一种高大的竹子。箦笃谷在汉川上游的洋州(今陕西洋县),文与可时为洋州太守,和苏轼常有唱和之作。②葛陂:相传东汉费长房学道十年而归,投竹杖于葛陂湖。③箨龙:竹笋的别名。④渭滨:渭水之滨。《韩非子》:“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诗前二句抓住竹的形、色特征,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谷中竹林的茂密。

B.文诗后二句运用费长房学道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高洁不俗的情怀。

C.苏诗第一句“贱如蓬”极言竹之多,暗示笋亦多,与下文砍笋、吃笋相关联。

D.文诗直接描写所见之竹,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

15.“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既要广泛学习又要坚定志向,既要恳切发问也要思考近前的事情。

(2)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和白 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 都运用了“杜鹃”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凄苦。

(3)《阿房宫赋》中以夸张手法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众多突出的钉头“_______”,参差交错的瓦缝“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日前,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_______了《成 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导则》,这是全国首个公园社区规划导则。( ),是 建好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公园社区是由政府、居民、第三方共建共享共治,精准服务于生活人群和产业人群,实现“人城景业”融合共生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公园社区_________继承了“生态社区”“智慧社区”“可持续社区”“低碳社区”等理论思想,让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与生活场景_________,而且突出了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性发展。公园社区建设与人民生活_____________其核心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成都将围绕建设一个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社区为目标,达成社区共同体意识,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 -项是(3分)

A.发表 不止 相辅相成 休戚相关

B.发布 不仅 相得益彰 息息相关

C.发表 不仅 相得益彰 休戚相关

D.发布 不止 相辅相成 息息相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

B.公园城市以公园社区作为基本空间单元

C.公园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即是公园社区

D.公园社区如同公园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成都将围绕建设一个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社区的目标,达成社区共同体,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

B.成都将围绕建设一个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社区为目标,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

C.成都将围绕建设一个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社区的目标,培育社区共同体意识,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

D.成都将围绕建设一个复合开放、安全绿色、共享共治的公园社区为目标,达成社区共同体,探索公园社区的建设路径。

20.下面是一则校园新闻初稿的主要内容,在词语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有六处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6 分)

“雅言诵经典,传承中华魂”国学经典朗诵大赛于12月19日至20日在传媒学院鸣金 开赛。经过苦心孤诣的准备,我校国学社吟诵的“蜀道难”大获好评,忝居首席,特向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表示祝贺!本节目获得省电视台编导垂爱,将在新年晚会上粉墨登场。

2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第三届“进博会”的五个特点。要求:表述准确,不出现具体数据,每点不超过12字。(5分)

2020年11月10日落幕的第三届“进博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新气象。为期6天的时间里,来自于全球150多个国家的3600多家企业亮相,经贸合作累计意向成交达726.2亿美元,虽然“进博会”期间达成的只是意向交易,但每天达成的意向成交就超过100亿美元。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进博会”的企业展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米,比第二届规划面积增加6万平方米,增幅达20%。同时,本届“进博会”专业化办展方向更加明确,关照全球热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本届“进博会”新设公共卫生防疫专区、智慧出行专区、节能环保专区和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等四大专区。本届“进博会”中国的疫情防控能力也让人称道,在无感测温摄像头的加持下,通道顶部的摄像头能对每小时8000人次的进馆人员,完成两次测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的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既是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成就极高的学者或诗人。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分歧很大。宋神宗重用主张变法的王安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失去宰相位置。后来王安石变法受挫,王安石被免职,司马光重新为相。

但他们对对方的评价却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王安石说,他和司马光之间“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司马光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

苏轼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激烈反对者,这极大影响了苏轼的政治命运。而在“乌台诗案”时,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被贬黄州四年后,苏轼路过江宁拜访早巳退居的王安石。二人相聚甚欢,同游数日,共览江山胜迹,尽论文章学术。

班上计划举行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读了上述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成都市 2018 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 ( 3 分) A ( B. “‘人的自觉’主要体现在清醒意识和支配能力”有误;C.“”导向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有误;D. “特定时代一般只存在一种成熟的文体”有误)

2. ( 3 分) D (“对这些观点提出了鲜明有力的驳斥”有误.)

3. ( 3 分) C (“含有借酒浇愁之意”,并不一定就是“依靠酒精麻醉自己”,由此不能推出“这类作品不属于‘自觉的文学’”这一结论.)

4. ( 3 分) D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必须分散而不能集聚资源配置”有误.)

5. ( 3 分) D (“建设成熟的都市圈应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有误.)

6. ( 6 分) ① 注重产业优势联合与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② 优化和完善区域产业结构,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③ 注重经济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每点 2 分,意思相同即可)

7. ( 3 分) A (“以表达对秋天的感谢和喜爱”分析错误)

8. ( 6 分) ① 以“袅袅的秋声在我记忆中回响”开头,设置悬念(开启下文),吸引读者. ② 第 ⑤ 段指出“秋声”实为歌声,引出对人生经历的回忆和感悟,深化文意,呼应开头. ③ 以“袅袅的秋声”结尾,总结全文,突出歌声对作者一生的持续影响.(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9. ( 6 分) ① “夕阳红到无边”是作者从小喜欢的一句歌词,它激励作者突破旧礼教,投身漫漫革命征程. ② 红色的夕阳是老年生命的象征,作者从中感受到澄静安宁的意境,在孤独中不断创作.(每点 3 分,意思相近即可)

10. ( 3 分) A

11. ( 3 分) D (“征”在此为“征讨”之意)

12. ( 3 分) A (“因为被人嫉恨而被贬为衡阳太守”的是缪祎)

13. ( 10 分)

(1 )( 5 分)薛莹出朝为将,又因过失被流放,此书的撰作于是搁置停顿,至今未能撰成进献.(“过”“滞”“奏”各 1 分,大意正确 2 分)

(2 )( 5 分)当时法律政令多有谬误之处,举措烦杂琐屑,薛莹常常奏上有益的建议,陈述减轻刑罚、减少劳役(的措施).(“烦苛”“便宜”“简”各 1 分,大意正确 2 分)

14. ( 3 分) D (“苏诗也采用同样手法,直接描绘了砍笋的场景”有误)

15. ( 6 分) ① 戏谑.调侃对方嘴馋贪吃,惦念着千亩竹笋. ② 赞美.借以笋解馋,赞美对方甘于清贫的品质. ③ 感叹.用文王重用太公的典故,慨叹对方不得志的处境.(每点 2 分,意

思相近即可)

16. ( 6 分)

(1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3 )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7. ( 3 分) B

18. ( 3 分) A (整个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公园社区”,应以公园社区为主语,另考虑关联词搭配,A选项最恰当)

19. ( 3 分) C (围绕……为目标,句式杂糅,达成……意识,搭配不当)

20. ( 6 分)示例: ① 鸣金,删去. ② 苦心孤诣,改为精心. ③ 忝居首席,改为名列第一. ③ “蜀道难”,改为《蜀道难》, ④ 垂爱,改为青睐. ⑥ 粉墨登场,改为闪亮登场.(每处 1 分)

21. ( 5 分)示例: ① 参展国家与企业众多, ② 意向成交金额大, ③ 展馆面积增加, ④ 专业化办展方向更明确, ⑤ 疫情防控能力强.(每点 1 分)

22.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 深刻: ①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 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 观点具有启发性

2. 丰富: ④ 材料丰富 ⑤ 论据充足 ⑥ 形象丰满 ⑦ 意境深远

3. 有文采: ⑧ 用词贴切 ⑨ 句式灵活 ⑩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缺落款(上下款)的,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属于套作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小四眼2024-01-11 14:17小四眼[浙江省网友]203.28.86.242
    希望这次语文试题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顶10踩0
  2. 烟、抽走了寂寞与过往2023-11-10 19:06烟、抽走了寂寞与过往[新疆网友]202.170.248.56
    作为毕业班的学生,这种诊断性检测对他们的备战高考肯定有帮助。
    顶4踩0
  3. 淡定。幸福︶2023-09-09 23:55淡定。幸福︶[北京市网友]103.248.0.167
    这个题目还挺有意思的,希望学生们都能发挥好自己的水平。
    顶0踩0
相关阅读
本土新增93+11 其中北京新增8+1 张文宏最新研判

本土新增93+11 其中北京新增8+1 张文宏最新研判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本土病例93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2023-12-15

邱毅明白了张文宏夸赞厦门高手无声的真相

邱毅明白了张文宏夸赞厦门高手无声的真相

邱毅选择到大陆,回到自己的老家厦门进行接种,应该有就近便捷的成份考虑,但到大陆哪座城市接种,邱毅还可以有很多选择

2018-12-29

民间保护古蜀文化玉器的漫长历程(1929-2014年)

民间保护古蜀文化玉器的漫长历程(1929-2014年)

得铜器数千种,玉尘三斗,金蚕蛇数万,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

2013-09-14

四川巾帼战疫38句最感人话语:句句戳中泪点 字字治愈人心!

四川巾帼战疫38句最感人话语:句句戳中泪点 字字治愈人心!

我感动,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抗击疫情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