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菜根谭:一部囊括儒释道的传世经典 这十句话让人明心见性

时间:2023-07-06 02:33:01

相关推荐

菜根谭:一部囊括儒释道的传世经典 这十句话让人明心见性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中国古代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也有大大小小的各种思想流派,他们的出现,对规范社会文化心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大部分时候,社会几乎对这些文化心态是置之不理的。

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社会道德,依然故步自封、我行我素,依旧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而且愈演愈烈,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某个奔驰店,知道侵犯消费者权益是违法的,依然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是坐在车里哭还是坐在发动机上哭,总之,社会道德和法律,对他不构成威胁。

往小了说,这是不遵守社会道德,往大了说,这叫公然挑衅法律。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早已过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人人平等

所以,探索重构社会文化心态的路子势在必行。

在古代,有很多的大儒穷尽一生探索,也没有取得相当的成效。

不过,明代有一位学者,他以语录体的方式,写了一部满含哲学道理的书,目的就是为了重构社会文化心态,这本书的名字叫《菜根谭》。

《菜根谭》是一本向世人传授处世哲学和处事思想的书,他以语录体的形式,杂糅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佛家的出世思想,向人们传达各种哲学和智慧。

如果能洞明这本书中的学问,人生就会平步青云,走上成功路,迎娶白富美;如果参透了一下这十句话,人生也会顺风顺水,慢慢走上人生巅峰。

1、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解析】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话说的是没错的,良药都是苦的,忠言都是不招人喜欢的。

但是,现实中,正是苦口的良药,才能去除陈疾猛疴,正是逆耳的忠言,才能斧正人的行为,对人生大有裨益。

可很多人却不愿喝苦口的良药,也不愿听逆耳的忠言。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总会遇到一些事情,不能选择只听别人的奉承,也不能只想一些好事。要学会听一些不顺耳的话语,让自己清醒,做到三省吾身,学会想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来警示自己,做到未雨绸缪。

能做到这些都是不容易的,就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一样,他挨个问他的妻子、小妾、客人,与城北的徐公想必,谁更加漂亮。

结果三人几乎口径统一,都说他比城北徐公漂亮。

但邹忌知道,这是奉承话。

他很清楚,他的妻子认为他美,是偏爱他;他的小妾认为他美,是惧怕他;客人称赞他美,是有事情求助于他。

邹忌并没有受到这些奉承话的影响,而是正视自己,警示自己,客观的坦诚,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做到反躬自省。

所以,一个人要学会听一些不顺的话,也要学会想一些不畅快的事情。

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品性修养,增进自己的品德修炼,让人生更豁达,慢慢走向成功。

2、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解析】每一个人都想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但是,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每一个人的成功无不适奋斗的结果,无不适努力的结果,无不是拼搏的结果。如果不拼搏不努力不奋斗,还能成功,就不会有如囊映雪,就不会有卧薪尝胆,就不会有闻鸡起舞,也成就不了这些人的成就。

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意思就是说,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留侯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他辅佐刘邦建立大汉天下。

在他没有成名之前,曾因刺杀秦始皇失败而被全国通缉,跑到下邳后,遇到一个让他捡破鞋的老头,最终授书给他。

如果张良在给老头捡鞋的时候,放弃了,他还能有此成就吗,还能名垂青史吗,还能成为一代谋圣吗?

答案是未知的。

张良的成功,也是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美玉般的人格品行,就一定要经过如同烈火炼钢般的艰苦磨练;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经历如履薄冰般的险峻考验。

没有这样的磨炼,成就不了经世之才,没有经历这样的锤炼,断不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类的事业。

3、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解析】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总是被一些事情牵绊,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觉得忙忙碌碌一天,好像啥也没干。

人的一生就像一张网,从这里走到那里,又从那里走到另一个地方,最后再返回到原点。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说,人失去了自由,没有一点闲暇的时间,更没有空闲去反省自己,检点自己,剖析自己。

检点自己和反省自己是为了更清晰的认清自己,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而去修正自己的行为,减少错误举动。

假如,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三思而后行,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将要出现的结果,那么,行动的时候,就能避免产生一些偏差和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产生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说,一个人尽管忙忙碌碌,但一定要在闲暇的时候及时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干任何事情之前,如果能预测各种结果,预先心平气和地统筹规划部署,行动的时候,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可以摒除一些妄念,更专注的把事情做好。

4、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解析】修身养性是一个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达到的境界。

俗话说,心里有什么,眼睛里就会看到什么。

心理阴暗的人,看到的都是阴谋诡谲,心里有阳光的人,看到的都是艳阳高照。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想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因此,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澄净清澈的,就像映照在明亮的镜子或平静的水面上,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能够令他感到厌恶的事情。

一个人的意志神态平和安静,就像沐浴着灿烂阳光和和煦的春风,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令人憎恶的人物。

5、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解析】我整理过很多的人事考察,在人事考察中,有很多的人在缺点上都有一条,叫做有浮躁情绪。

浮躁体现的是一个人遇事所表现的形态。遇到事情,总是慌慌张张,这样反而容易出错。

这样的人,也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事物。

遇到事情,一定要沉着镇静的从容应对,即使事情繁杂如同乱丝,冷静的思考问题,也总能理出头绪来。

如果一个人是诚实的,对待他人没有半点虚伪,也没有斑点欺瞒,即使遇到的人狡猾得像一个山鬼,也最终会坦诚相见。

遇事一定要沉着应对,对待他人一定要坦诚相见。

6、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

【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做事,光明磊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所以,他总是光明正大的做事,不藏着、不掖着。

相反,小人就不一样了,小人做事总是为了自己,根本不考虑他人,他们做事总会有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生怕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被人发现。

故而,小人内心总是戚戚然。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小人为了追求虚名,心中难免做贼心虚;君子不为追求虚名,故而会不惜欺骗世人。

7、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解析】古代有一幅对子,内容是这样说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意思是说,读书对自己有好处,耕田对自己也有好处,学习好的东西对自己就有好处,这是过去讲求耕读传家时常用的话。

创业是艰难的,但守业更艰难,知道其中的难处就不艰难了。

毛泽东有一首词: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事业和富贵都要靠自己创造。

假如富贵是费尽心机拼命争夺得来,虽然一时得到了,但终究会失去,而且会失去更多。

如果一个人长寿百年只是匆匆忙忙地荒度人生,纵然长寿,也如同死亡一样。

人不要贪图不义之财,更不能碌碌无为,即便是年纪大了,也应该有理想,有目标。

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8、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解析】姜育恒有一首歌,叫做《再回首》,里面唱的都是回忆性质的东西,告诉人们,平平淡淡才是真。

但是,这个平平淡淡并非是不奋斗,不努力的理由。这个平平淡淡,是拼搏奋斗之后的一种人生体悟,式跃进人生繁华之后的诡异。

经历了人世间的繁华与沧桑,反过来再看自己走过的路,什么名,什么利,到头来都是人死之后棺材上的一抔土。

真正经历过,就会明白,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

人醉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经历了各种人情世故,才明白率性狂放是多么珍贵;体验了各种人生滋味,才知道恬静淡泊才是最为真实的人生。

9、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解析】读这句话,突然让我想到左宗棠在江苏无锡梅园题的字,内容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

告诉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二是做人应低调处世;三是做事要留有余地。

可以说,这幅对子的涵义,浓缩了我国古代圣贤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为人处事,要学会让别人一步,这样才算是高明。

退让一步是今后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宽厚一点是给自己造福,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有利他人是为了对自己更加有利。

共享,共赢,岂不是一个大好的局面,岂不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局面,岂不是一个为自己谋未来、为他人谋和谐的局面?

10、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解析】毛泽东曾说过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大家都知道,三国里的关羽,他的一生三成三败,最终的根源就是他的骄傲。

看不起孙权,看不起吕蒙,看不起陆逊,觉得人人都不如他。

他到死都没有明白过来,骄傲是人走向失败的药引子,关羽有了傲慢,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

一个人宁愿本事不如人,也不要产生骄傲的心理。只有降服内心引起傲慢的因素,内心的浩然之气才会出现,才会戒骄戒躁,不急不躁。

一个人的所有欲望,都是由于不切实际的妄念造成的,只有铲除不切实际的妄念,人真正的心性就会显现出来,就会变得积极阳光,变得谦虚谨慎。

如此这般,才能干出一番成绩,展现一番作为,成就一番伟业。

这就是心学中所谓的明心见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雄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孔明灯2023-12-12 04:35孔明灯[新疆网友]101.128.2.16
    这十句话简洁而深刻,真是明心见性的法宝。
    顶0踩0
  2. 悟心2023-09-23 15:34悟心[河北省网友]45.114.197.18
    这部经典真是博大精深,让人受益匪浅。
    顶0踩0
相关阅读
《菜根谭》中有名的5句话 读起来很有哲理

《菜根谭》中有名的5句话 读起来很有哲理

宁愿被小人嫉妒诋毁,也不要听了小人的谄媚而开心;宁愿被君子责备,也不愿意让君子包容袒护

2023-05-23

《菜根谭》智慧:心烦气躁时 把这两句话默读一遍 让你事事顺畅

《菜根谭》智慧:心烦气躁时 把这两句话默读一遍 让你事事顺畅

菜根谭解读:红尘滚滚,世事纷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的气氛

2024-01-12

《菜根谭》经典名句赏析 职场与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建议看一看

《菜根谭》经典名句赏析 职场与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建议看一看

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2022-12-07

芭东公益文化活动|“心有归属” 于丹“回家”讲“家”

芭东公益文化活动|“心有归属” 于丹“回家”讲“家”

2月11日,当代知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芭东文化顾问于丹在即墨古

20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