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中三句话的启示:学习要强化 取长补短 教师要有耐心

时间:2023-06-05 02:33:01

相关推荐

《论语》中三句话的启示:学习要强化 取长补短 教师要有耐心

《论语》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教育的主张,也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事方法,对当今教育有很多启示。

作为教育工作者,曼君从论语原文出发,基于原文,结合当今时代的教育现状,尤其是育人为本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高要求,进行分析和讲解,找到论语中的教育精华,为我所用,做到古为今用,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边学边用,以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

首先,我们来诵读《论语》中的第一篇《学而第一》中的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易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这里解释一下,论语中的“子”,如果不加注解,均为”孔子“的意思,“朋”是指在同一师傅下学习的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同学,“愠”是恼怒的意思。

把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如果从孔子所处的时代来看,当时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古代的诗、书、礼、乐等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现在的学习已经更全面一些,不但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有科学、技术、艺术等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那么孔子这三句话,对于当今时代的教育,有怎么来理解呢?

第一点,这三句话,貌似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和学习有关的内容,而第二句貌似有关待人接物方面的内容,按写作的要求来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为什么正在写学习方面的内容,突然会跳出一句待人接物的内容呢?

曼君认为,当时论语的出发点,也许是这样的:学了知识,时常复习,对学习的人来说,学到了知识,巩固了知识,当然是很高兴的。自己学习时,可能有时不全面,也不一定对知识能够理解得很到位,如果昔日的同窗好友的到来,也许会将自己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与自己分享,对自己来说,当然是很高兴的事情了,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对事物的理解也有不同之处,远方同学的到来,对自己的学习和领悟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当然很高兴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知识面不一定宽泛,有时会出现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这是我们表应该现出不责备他人,这难道不是大度的表现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提示我们,大家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因为每个同学的聪明程度,经历,悟性不一样,有的对知识理解得快,有的对知识理解得慢,如果经常和同学进行交流,当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了,同学关系和谐,学习环境就会有很大的改善,对于学生来说,在心情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当然是幸福的事情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尽管论语中 孔子是指别人不理解我或者不了解我,其实,也可以借用到,我不了解别人,我不知道别人心里怎么想这一层意思。这

对当今的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有时学生回答不上来,有的教师或者学生就用异样的目光看待学生,甚至嘲笑他人,作为教师,如果对待不会解决问题的同学,都能够不骄不躁,耐心帮助学生,那么师生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了,也就不会出现更多的师生之间的矛盾了。

从教育方面来看,这三句话,其实强调了自我学习,同伴互助,教师了解学情的重要作用。

第一句话其实对当今的学生来说,就是树立学习要靠自己不断地复习,练习,才能巩固知识;第二句话强调作为学生,不懂要问,互助合作的重要性;第三句话可以借用到教学中,提醒教师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多包容和理解,才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胸怀和智慧。

这种理解不一定符合古时的教育环境,但对当今的教育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一定的启发。

大家怎么认为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今天你笑了吗?2024-01-13 17:09今天你笑了吗?[北京市网友]203.20.61.172
    @永不逝去的微笑╮作为教师,耐心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这点我完全赞同。学习了。
    顶1踩0
  2. 永不逝去的微笑╮2023-10-31 12:17永不逝去的微笑╮[重庆市网友]221.194.101.189
    取长补短,这句话深刻地告诉我们要学会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顶0踩0
  3. 桂中土著2023-08-18 07:25桂中土著[甘肃省网友]43.254.140.204
    《论语》中的智慧真是深奥,学到了学习要持之以恒,不断强化自己。
    顶8踩0
相关阅读
《学而》第一章——论语的精神总纲

《学而》第一章——论语的精神总纲

当我读完孔子家语和论语全卷后,我坚信本章是开启儒学思想之门的总钥匙

2023-02-03

听梁冬先生说他从阅读《论语》中得到了多的收获

听梁冬先生说他从阅读《论语》中得到了多的收获

在梁注论语中,梁冬先生说他最大的成就是看到孔子的一句话: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知道所有这些变化。也许所有精彩的邂逅

2023-05-10

古今异义 后人断章取义 详谈论文曲解之语

古今异义 后人断章取义 详谈论文曲解之语

中国文化从来就不存在儒、佛、道三教地位三足鼎立的形态,儒教是绝对的领头羊,从汉代开始,儒家文化思想就生生地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是不可替代、

2023-08-19

《论语》研究与“论语学”构建

《论语》研究与“论语学”构建

由房伟根据录音整理,杨朝明进行了补充修改

2023-12-10

读《论语》悟人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读《论语》悟人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但有些句子读来读去,总感觉有些地方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相宜,有失偏颇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