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余秋雨被骂“伪君子”成全行公敌 为什么金庸却夸他文章写得好?

时间:2020-11-02

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金庸生前曾这样赞美余秋雨:“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把余秋雨和鲁迅相比,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余秋雨的文学成就的确值得称赞。不过与白先勇、贾平凹、余光中等文学界巨擘对余秋雨的称赞不同,文学界里更有许多人“骂”余秋雨,说他的书不值得一读。

尤其对于他的《文化苦旅》一书,明明是传播中华文明、传统文明的书籍,却被批评“误人子弟”。

这样两种极致的评价,是为什么呢?尤其是负面评价,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喜欢他呢?

有人说是他文风矫情,过于煽情,不如王小波犀利;也有人说是他“人品”有瑕疵,配不上文品,但很多谣言又都是捕风捉影,并没有证据……

面对种种质疑,余秋雨一直保持着沉默,没有过多少激烈的反击,直到看到了他在一本书中的序言,他写了自己为什么要写《文化苦旅》的原因,写了自己被污蔑的可能原因。

也许看到这些,我们能窥见一下,这位七十多岁、坚持专心做文学的老人为什么会被“污名化”。

余秋雨在序言里写到,他写《文化苦旅》的初衷是因为有太多文化人在高谈阔论“民族的劣根性”、“吃人的千年史”、“丑陋的中国人”。这样的寻根结果,让很多人沮丧、气闷,让很多海内外华人对自己的“集体文化身份认同”产生了灰暗的疑问,让很多人丧失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因此,那是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校长的余秋雨,决定写一本书,做“中华文明的阐释者”,用自己的脚和笔,带动海内外的同胞在九州大地上寻找曾经辉煌的文化印迹。

而这就是《文化苦旅》的写作初衷。

为了写这本书,余秋雨申请辞职23次,最终辞去了上海戏剧学院校长的职务,穿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在上世纪80年代末走进了都江堰、莫高窟,那时候的西北还是一片荒凉,文化寻根之旅并不是我们如今的旅游打卡。

人到中年,事业巅峰,放弃前途大好的仕途,顶着非议,踏遍祖国的古遗迹,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勇气。

而有些批评他的人,真的读过他的书吗?至少很多人是读了他的《文化苦旅》知道了西北不止有沙漠戈壁、葡萄白杨,还有中华文明的宝库莫高窟;有人因为“抱愧山西”,开始正视那片黄土高原,佩服那片大地人民的毅力。

我们很多普通人的旅游不过是上车睡觉、下车打卡,又有多少人了解景观背后的故事,只能那些遗址背后绚烂的中华文明呢?

只少我读这本书,看到了我们先辈辉煌的文化,知道我们的民族文化不逊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过去我们不曾是“丑陋的中国人”,未来也不会是。

如今,余秋雨只把多年来的委屈写进了新版《文化苦旅》的序言里,让我们看到一位七十多岁老人的睿智与豁达。

如果你想要看黄河文明、江南世态、文人品格,不如拍下这套《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中国文脉》+《行者无疆》套装,在余秋雨先生深厚的学识、丰厚的积淀里,看懂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历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文化之祖脉、文明之根源,并深深地为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而自豪。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余秋雨被骂“伪君子”成全行公敌 为什么金庸却夸他文章写得好?》,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余秋雨的文学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很犀利 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余秋雨的文学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很犀利 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旅毁了这段婚姻,总之在妻子的眼中,余秋雨就是流氓、伪君子。能够在不惑之年否定之前的自己,将几十年的心血推倒重来需要莫大的勇气,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值得余秋雨放弃曾经的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

2014-08-25 #经典句子

伪君子还是真文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世人的理想化偏见

伪君子还是真文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世人的理想化偏见

...逗秋雨”一事,多将余秋雨塑造为蛮不讲理,不知悔改的伪君子。但真相究竟如何,其实值得深思。就金文明本人而言,他说是给余秋雨寄信遭拒后,才迫不得已出版此书。然而私下的事情,究竟有没有,谁能知晓?总不能听信...

2023-08-20 #经典句子

余秋雨散文成就很高 开创了大文化散文 为何还被称作“伪君子”

余秋雨散文成就很高 开创了大文化散文 为何还被称作“伪君子”

...副其实。然而,文坛还有另外一个声音,把余秋雨称作“伪君子”,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个人生活引起,跟他的文学创作没有任何关系。余秋雨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初,他开始编写戏剧著作,陆续出版...

2023-12-01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多人都对他羡慕嫉妒恨。有人说他始乱终弃,有人说他是伪君子,更有一些文化名人批评得十分严厉。易中天说他“下流”,陈丹青说他“无耻”,王朔说他“不入流“,韩寒说他“油头粉面”,就连娱乐界的梁宏达也公开说他...

2012-10-17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爆卖47万册 专家指出126处错误 余秋雨:偏不改

《文化苦旅》爆卖47万册 专家指出126处错误 余秋雨:偏不改

...与2020年写日记的某位作协主席相当相似。相比较而言,金庸老爷子就能够虚心接受别人对他小说的勘误。比如《射雕三部曲》中多名武林前辈年龄达到了100多岁,再比如杨过明明只有一条胳膊还能双手抱头,等等问题,金庸在...

2008-06-30 #经典句子

老子通释:余秋雨蛰伏30年 用最朴素的语言解读最难懂的道德经

老子通释:余秋雨蛰伏30年 用最朴素的语言解读最难懂的道德经

...扬扬,所以当两个人结婚的时候,很多人还是骂余秋雨是伪君子,余秋雨只是说:“马行千里,不洗泥沙!”余秋雨跟马兰几十年却一直非常恩爱,在一次采访中,短短2个小时,他说了75次马兰,可见两人关系。不过对于他的个...

2023-12-28 #经典句子

余秋雨8个字回应1800篇批评文章:马行千里 不洗尘沙

余秋雨8个字回应1800篇批评文章:马行千里 不洗尘沙

...评价颇高:白先勇夸余秋雨的散文堪比“唐宋八大家”,金庸也说余秋雨堪比鲁迅。他告诉我们,古文明之所以只有中华文明能保持千年尚存,是因为我们历经磨难,仍然坚持不懈在发展文明,做人也当如此。暑假快来了,我们...

2013-09-20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在递交23次辞职报告后 余秋雨开始的那场寻根之旅

《文化苦旅》:在递交23次辞职报告后 余秋雨开始的那场寻根之旅

...:“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金庸甚至把他与鲁迅相提并论:“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而且,“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

2023-12-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