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再谈比兴手法与形象思维——古典文学第一课时的教学感悟点滴

时间:2015-07-12

唐诗之所以代表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被称为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就在于唐代诗人掌握了诗歌写作的内在规律运用比兴去创造意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比兴手法?为什么要把它放在第一课时?

因为比兴手法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没有比兴手法,诗歌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唐诗之所以代表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被称为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就在于唐代诗人掌握了诗歌写作的内在规律——运用比兴去创造意境。

唐代第一个大力运用比兴手法去创造意境的诗人是初唐的陈子昂。他不仅自己努力实践,还形成诗歌理论,大力倡导“风骨”和“兴寄”,从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以致出现盛唐诗的高峰,诸如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继而中唐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韩愈、柳宗元、李贺、刘禹锡;晚唐杜牧、李商隐等,可谓大家辈出,群星璀璨;名篇浩繁,辉煌灿烂;流派众多,推波助澜;形成了亘古未有、独领风骚的唐诗繁荣气象。

最难得的是,在运用比兴创造意境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唐代诗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即使是下里巴人,只要开口吟咏,便是比兴意境,以至诗中有画,栩栩如生,神思婉转,巧妙空灵。

对此毛泽东高度评赞:“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毛泽东《给陈毅同志的一封信》。

显然,通过对宋诗的批评,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唐诗,那就是广泛运用比兴手法去创造意境,从而形成普遍的“规律”,形成了唐代诗人特有的“形象思维”,以至闪耀青史,古今独步。

而所有这一切,全在于初唐诗人陈子昂的开创和引领,因此从李白杜甫开始,以及后来的所有大家,无不对陈子昂交口称赞,充分肯定他对于盛唐诗的开创引领之功。

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八》:

沈宋横驰翰墨场,

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

合着黄金铸子昂。

按理说,沈佺期、宋之问对于唐代格律诗也起着“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定型和推动作用,但由于平仄格律的美仅仅在于读音,而在思想内容方面,却并未摆脱齐梁诗绮丽淫靡的诗风。

应当说,元好问前两句对沈宋的评价极为客观得体。故而引出后两句——

如果诗歌创作也按照平定吴国的案例来论功行赏,那就应该为陈子昂铸造黄金塑像,予以千秋万古的表彰和旌扬!

不再赘述,总之一句话——

正是陈子昂“风骨”“兴寄”的理论和创作实践,引领了唐代诗坛,人人运用比兴去创造意境,形成了难得的形象思维,开拓出了亘古未有的诗歌创作高峰。

因此,可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也运用比兴去创造意境,渐渐培养起形象思维,期待在未来的诗歌创作中而振翅飞翔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再谈比兴手法与形象思维——古典文学第一课时的教学感悟点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日常聊聊历史 闲时谈谈文学 父子俩同修古典文学传佳话

日常聊聊历史 闲时谈谈文学 父子俩同修古典文学传佳话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退休前一直从事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有着较为深厚的古文学功底。老人的儿子郑可也是一位老师,他痴迷于文学创作,辞赋、散文等作品在各类文学赛事中经常获奖,并有个人散文作品集出版发行...

2010-12-24 #经典句子

通过《红楼梦》来看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以花喻人”

通过《红楼梦》来看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以花喻人”

...,袭人 之桃花,还有一些应该是诸联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而拟出的。清代张潮《幽 梦隐》曾云:“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 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

2013-05-08 #经典句子

成考语文古诗词学习建议 难点 重点和分类

成考语文古诗词学习建议 难点 重点和分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点滴great 1、通过诗词,赋,曲的学习:1》要掌握诗词的主要写作特点;2》提高阅读欣赏诗词歌赋的能力;3》掌握有关诗词歌赋的作家。 2、学习建议要认真阅读课文中所选的诗词,要在读通...

2023-12-29 #经典句子

蝇头小楷手抄古典文学作品数十载 这位老人练书法有“传奇”故事

蝇头小楷手抄古典文学作品数十载 这位老人练书法有“传奇”故事

...习,看书看报,练习字帖。“见缝插针,学以致用。利用点滴空余时间读书写字,努力充实自己。”马老说,1974年,他当生产队长时,庆丰农科站的试验田就安排在他们的生产队。由于工作积极,追求进步,1978年他加入了中国...

2022-12-21 #经典句子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举行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举行

...主编刘跃进回顾了“读本丛书”对他本人古典文学学习、教学的帮助,以及该丛书的开创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深厚渊源。他表示,这套书本身是普及经典,而最后本身成为了经典,达到了文学普及的最高境界。他还呼吁学...

2012-04-15 #经典句子

从南陵走出的古典文学权威 一生桃李满天下

从南陵走出的古典文学权威 一生桃李满天下

...叶先生是上海《申报》编辑,家中藏书丰富,为陈友琴在教学之余自学深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他认真研读《资治通鉴》,并选抄了其中有关古代战争、战略部分的文章,抄录成三大册,取名为《通鉴战略》。他同时又精读《全唐...

2015-03-04 #经典句子

以诗歌为主线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话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以诗歌为主线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话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名校的学科设置,总是希望能了解更多。我们就先从您的教学谈起吧。田晓菲:哈佛东亚系的老师一般都是一年教四门课程,也就是每个学期两门。差不多一半是研究生的课,一半是本科生的课。从我个人来说,我教的研究生课...

2020-06-17 #经典句子

瘦石|文坛的行者——序马天晓诗词集

瘦石|文坛的行者——序马天晓诗词集

...中凤毛麟角的那么几篇旧诗文,老师也是按照现代汉语的教学方法来讲解的。对于其本身的学问和规矩则是一概不提,怕是教学大纲没有要求,老师也大多不懂旧诗文。客观的说,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物件也真的没什么大用处...

2011-06-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