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炊为饭 诗则酿酒:浅谈古代文学史中的酒与诗

时间:2011-07-02

有关起源的故事:仪狄作酒与杜康造酒关于酿酒技术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仪狄造酒与杜康造酒这两个版本的传说,据先秦时期史官编撰的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引言:

清代诗人赵执信的《谈龙录》有言,

“意喻之为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酒作为历史中的一种文化载体,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再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与诗一起经历了诗人的悲欢离合,诗中也记录着酒文化的发展。

有关起源的故事:“仪狄作酒”与“杜康造酒”

关于酿酒技术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仪狄造酒”与“杜康造酒”这两个版本的传说,据先秦时期史官编撰的《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醪”,汉代《吕氏春秋》中亦有记载,“仪狄作酒”,表明是仪狄发明了酒,《初学记》卷二沿用《世本》的说法,在仪狄造酒的故事后引出了杜康,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

少康即杜康,《史记》记载他为夏朝的一任国君,也是与仪狄并列的“酿酒师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两人所酿酒类品种并不相同,酒醪古称醴,又叫醪糟,是一种汁滓混合的甜米酒 。而杜康酿酒所用的“秫”则是指粘高粱,秫酒即高粱酒,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酒的功能发展:从“烝畀祖妣”到忘忧散

酒与诗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夏商周时期,酒主要被用于各种祭祀活动,在《诗经.周颂.丰年》中就出现“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之句,就是要将美酒敬献给祖先品尝,体现出了酒的祭祀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诗经》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酒的描写,据学者统计,在《诗经》的305篇中,“酒”字共出现了63次,除了《小雅·丰年》里提到的祭祀功能,酒的其他社会功能也被挖掘,如《小雅.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中的酒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出现的,而在《小雅.鱼藻》中,又有“豈乐饮酒”之句,直接体现了酒的取乐功能……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到了汉代,酿酒技术进一步发展,酒的种类也随之增加,除米酒与秫酒外,又陆续出现了果酒,花椒酒与桂花酒等多个品种,品种增多所带来的是饮酒风气的盛行,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汉朝上至贵族公卿的宴会,下至平民百姓家中婚丧嫁娶,皆会选择以酒待客,且以豪饮为荣。

整个社会兴起的好酒之风也为以酒入诗奠定了基础

在诸多以酒入诗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汉末曹操所作的《短歌行二首》中的(其一)。

《短歌行》是曹操依古乐府题创作的两首诗,其中的第一首带有明显的祝酒歌的色彩, 当中两次出现对酒的描写,其一是开头时的“对酒当歌”,其二是中间出现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设问——曹操本意是借劝酒来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却在内容中间接透漏了酒除了祭祀与取乐之外的另一个功能:解忧。

曹操不会想到,在他作完《短歌行》之后几百年间,“解忧”逐渐发展成为了酒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古代的文人身上总带有两种气质,一种是庄子式“不慕权贵”的洒脱,另一种则是屈原式的"忧“——这里的“忧”也分两种:忧国忧民与对自身处境的担忧。两种“忧”在乱世里合而为一,文人们的情绪迫切需要一个发泄窗口,在魏晋这样的乱世中,饮酒凭借其便捷的特点,在诸多发泄方式中脱颖而出。

魏晋时期,酒成为了名士风流的象征,历史中有名的“竹林七贤”最大特点就是好酒善饮,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嵇康醉后,“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山涛海量,“饮酒至八斗方醉”,阮籍饮酒后“醉六十日”(《晋书·阮籍传》)。

再如刘伶,嗜酒如命,因酒而醉死三年,以至于有了以他为名的“刘伶醉”。

虽然魏晋的文人大多沉醉在酒缸之中,但酒在此时尚且只能算做诗中的调味料,是名士们纵情享乐的借口,直到有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出现,酒与诗才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置酒言诗,既醉而退:酒与诗的真正交融

作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在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曾这样记述自己与酒的奇缘: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作为陶渊明生活的重要组词部分,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他的诗作中,据统计,在现存的142篇陶诗中,单以《饮酒》为题的诗作就有12首,而涉及到饮酒题材的作品更多达56首,约占他作品总数的百分之四十。

惊人比例的背后注定潜藏着酒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酒的在陶渊明的笔下得以提升到精神寄托的层面,也是从陶诗开始,酒就不只是酒了,而是与菊,松,南山一样的文化意像。

从魏晋的纷乱中走出来,历经五代十国的割据分裂,酒诗文化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若将古典诗词的发展史比作一幅画,唐朝无疑是画中最出彩的一笔。

社会大环境的稳定,经济的发达,都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盛世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诗人,诗人们又大多嗜酒者,而李白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白爱酒的习性几乎已经成为了国人的历史常识,即便是不了解他的人,也能从他的一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中体会到他对酒的喜爱,于是在竹林七贤之后,酒终于又觅得了自己的另一位知己。

李白与陶渊明的相同之处在于都爱在饮酒后作诗,不同的是,陶渊明是以诗入酒,李白是以诗佐酒——酒在他眼里是可以相伴终身的朋友与情人,诗倒成下酒的佐料,换句话来说,他也许会因为醉酒而作诗,却不会专门为作诗而饮酒。

从内容上看,酒在陶诗里成为了意象,在里李白的诗里则直接化作一种令人惊艳的气质,这可以视作是酒文化的又一次发展与升级——李白固然不会专为写诗而饮酒,可他大部分流传下来的诗句却都是酒后所得。

无论是《南陵别儿童入京》中“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气,还是《将进酒》中“钟鼓馔玉不足贵”的洒脱,亦或是《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都与酒脱不开干系,酒与诗在他笔下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共同绘成了他一生跌宕起伏的画卷。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写李白,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此句当中的“酒中仙”三字实在用得绝妙,足以概括他一生与酒结下的不解之缘。

继李白之后,杜甫成为了另一位与酒结缘的诗人,拿他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的诗作《登高》来说,与酒有关的是尾联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入眼,给人的感觉便是抑郁的心境与壮志难酬的悲愤,此中的酒比之从前更添一种历经世事而沉淀下来辛辣与苦闷。

杜甫另一首与酒有关的诗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便是听闻捷报之后要饮酒庆祝,饮的也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国家的祝福,再不复前人的豪情壮志,盛世如昙花一现,似乎李白已经饮尽了酒中的欢乐,酒杯传到了杜甫那里,便只剩下无尽的悲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前人遗迹的追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酒诗文化传到苏轼手里,又在他手上重新回到了以酒入诗的质朴境地,苏轼与陶渊明一样饮酒赋诗,却不沉湎于酒精之中。在历代饮酒的文人之中,苏轼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清醒与克制,他脑海中建立着一套足以自洽的哲学体系,使他既能在醉时把酒问月,也能在清醒后保持自己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思考。

与前人相比, 苏轼词中的酒更像是一块用以修补自身人格的砖石。他的酒词中总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例如那句著名的,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是对自己半生往事的总结,也是对后人的劝解与安慰——酒醒梦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回首时依然会有斜阳相迎。

与内容相照应的是苏轼总体的词风,他的归处在于当下,因此无需什么精神寄托,更无需凭借外物为自己建什么精神乐园,与那些渺茫的追求相比,当下的欢乐对他而言才更重要。

这样的人生主旨造就了他清新明快的词风,大约一个能为猪肉写诗,为生蚝作赋的吃货,也没什么伤痛是美食所不能治愈的,与美食相比,酒最多只算他著文写诗时的催化剂想,在情绪的调节上委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只能在想要解放天性时小酌几杯助助兴吧!

结语

从远古到唐宋,酒与诗的纠缠促成了无数佳作的诞生,无论是以酒入诗还是以诗佐酒,都表达了诗人们对于现实的反思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时至今日,酒与诗仍在记录着人类的悲欢离合,酒诗文化所代表的文人情怀印在每个现代人的血液里,绘成了我们最难以割舍的旧梦。

引用文献:

[1] 程英俊[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

[2] 李之亮[苏轼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3月;

[3] 杨铃[酒与诗:从游离到交融]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炊为饭 诗则酿酒:浅谈古代文学史中的酒与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宋代“曲子词”在宋代的发展 带你捋清古代华夏文学的脉络!

浅谈宋代“曲子词”在宋代的发展 带你捋清古代华夏文学的脉络!

前言词与乐的结合是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最典型的形态之一。词的体质特性和声律特点都受到燕乐的深远影响,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先秦歌舞、汉魏百戏、隋唐戏弄到宋杂剧、金院本的漫长过程。因而从真正意义上讲,戏曲出现于宋...

2017-07-16 #经典句子

从先秦散文的文学成就 浅谈多姿多彩的古文世界

从先秦散文的文学成就 浅谈多姿多彩的古文世界

...现了许许多多散发美丽光彩的优秀的散文著作,这也正是文学史上被广泛流传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又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自发地形成了以《左传》、《国语》以及《战国策》等诸多历史著作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散文和以包含儒家...

2023-12-12 #经典句子

饮酒三境界就像杜康酿酒的“三滴血”:文人 将军 疯子

饮酒三境界就像杜康酿酒的“三滴血”:文人 将军 疯子

...出一股轻雾,顿时香气四溢,满屋飘香。这正是杜康理想中的味道啊,后来杜康为了纪念这种令人陶醉的饮料,把原来的“酉”加上三点水,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酒”。从此以后,喝酒的人因此也分为三种境界即:书生、将军、...

2008-01-10 #经典句子

中华饮食文化:酿酒起源的传说

中华饮食文化:酿酒起源的传说

...出。这就是酒的做法,并无什么奇异的办法。由一点生活中的偶然作契机,启发创造发明之灵感,这合乎一些发明创造的规律。魏武帝乐府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历史上杜康确...

2007-07-27 #经典句子

古人酿酒 饮酒的文化源于何时?漫谈唐代诗人与“酒文化”的关联

古人酿酒 饮酒的文化源于何时?漫谈唐代诗人与“酒文化”的关联

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酿酒、饮酒?饮酒习俗与酒文化有哪些关联“酒”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可以果腹的粮食,大多数人一日三餐几乎都要与酒为伴。他们的宗旨是可以不吃饭但绝不能不喝酒,众多“酒鬼”都将“酒是...

2011-02-15 #经典句子

好书·推荐丨中国白酒英文名改为Chinese Baijiu!中国人何时开始酿酒?

好书·推荐丨中国白酒英文名改为Chinese Baijiu!中国人何时开始酿酒?

...的分析方法,并对新的遗址进行考察,我们还会看到酒的古代历史不断被修改,但是我们历史知识的深度可能会受到实际的限制。由于早期酒的大多数证据是陶罐中的残留物,我们不大可能找到广泛使用陶器的新石器时代之前的...

2018-01-09 #经典句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换与语言表达试论词义的模糊性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某某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九、外国文学部分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评莫里...

2023-06-11 #经典句子

酿酒造句和解释_酿酒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

酿酒造句和解释_酿酒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

酿酒(niàng jiǔ)。造酒。[沈从文《长河》:“原来是卖不出橘子。有时出产太多,沿河发生了战事,装运不便,又不会用它酿酒…摘下树后成堆的听它烂掉,也极平常。”]酿酒参考例句:1、开始酿酒,田父田母虽都不解其意。2...

2010-09-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