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跨文化论辩 能产生一种新文化吗?

时间:2010-03-20

两位老朋友围绕诸多东西方文化、宗教与哲学的关键命题展开讨论,试图以不同文化为出发点来共同创作一种新文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中国哲学家赵汀阳与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的通信集。两位老朋友围绕诸多东西方文化、宗教与哲学的关键命题展开讨论,试图以不同文化为出发点来共同创作一种新文化。

此外,本周书单从文学、社科、新知等类别选择了4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主打

《一神论的影子》

作者:赵汀阳(法)阿兰·乐比雄

译者:王惠民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3月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这是一本法国人类学家与中国哲学家的通信集,在诸多矛盾点中触及了东西方文化、宗教与哲学的关键命题,既达成了温情的交锋,也没有脱离日常对话的亲切感。哲学家赵汀阳,与他的老朋友阿兰·乐比雄(欧洲跨文化研究院主席),一个是中国的泛神论者,一个是法国的天主教徒,尽管他们在宗教问题上持不同观点,但在其他事情上有很多共识,而一神论正是他们展开跨文化辩论的共识,与世界和生活有关的各种竞争性的观点都必须面对面地互相回应。

跨文化不同于所谓的文化交流,而是试图以不同文化为出发点来共同创作一种新文化。因此,跨文化的方法论变成了跨文化的首要难题。在这本通信集中,两位作者以跨文化论辩的形式,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一神论形塑的西方思想模式及其对现代性的影响,并延伸探讨了中西文化从分化到融合的可能性。一神论是一种来源于一神教的思维模式,但已推广为理解一切事情尤其是政治、伦理和文化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是关于世界、生活和历史的最具诗意的传统解读之一,但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一神论和普遍主义的结合对文化多样性越来越是一种威胁。这本书试图回答,中国的思想传统在此困境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董牧孜)

文学

《不识字的人》

作者:(匈牙利)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译者:张荪婧

版本: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4月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作为东欧的战后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文学写作几乎可以是一次废墟上的重建。她亲眼目睹了战争时期集中营对犹太人的迫害,还有朋友们踩在地雷上的意外身亡。在战争结束后,她发现自己再也没办法用匈牙利语写出曾经那种华丽漂亮的句子。转而,她开始学习法语,用新语言中的简单词汇和朴实的句子,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恶童日记》。

《不识字的人》是雅歌塔于2004年出版的作品,其中包括28个虚构的短故事和一部自传小说。这些故事保持了她成名作的风格,篇幅非常短,似乎是苦难和战争的轰炸让它们没办法成为连贯的叙事。她用简单的句子,平静的语调描写着那个在硝烟中沉入黑暗的时代。这些故事里的无名之人,在遍布流亡与废墟的匈牙利呼吸着灰烬,走向绝望,邪恶,或彷徨。选择法语写作,对雅歌塔本人来说,似乎也是一种无奈的解脱。(宫照华)

社科

《六论自发性》

作者:(美)詹姆斯·C·斯科特

译者:袁子奇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4月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在人类近现代史上,国家(state)是思考一切政治经济社会行动无法绕开的关键性概念。说它是这些议题的中心概念也并不为过。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或范式,看待“国家”的方式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它们以此也形成了纷乱复杂的意识形态光谱。而在这些光谱中,无政府主义长期以来都是最具争议的光谱之一。

美国政治人类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就阴差阳错地被人归类到了“无政府主义者”。这大概源于他在《国家的视角》《弱者的武器》等学术著作中对社会下层自发秩序的描述。这些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等版本在各地学术界传播。斯科特也因此获得较高的学术声望。他的确表现出了对社会自发秩序的理解、同情和信心,在建制未到达的地方,人们也呈现着合作和交流的能力。然而,如果要因此说斯科特是一位无政府主义者,那只能是一种误会。他的这本《六论自发性》以学术随笔的形式为自己作了一次辩护。他从未否定国家或政府在近世以来的价值和作用,而只是与其保持距离,在这一视角之外去理解人们的自发秩序,而这种自发秩序有一套自己的实践逻辑。(罗东)

新知

《中国自然影像志》

作者:影像生物调查所(IBE)

版本:北京出版社2019年4月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这本书是一群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师在十年时间里,行走30多万公里,记录下8000种野生生物物种的精华。它们是中国荒野中的珍稀物种,很多是中国的特有物种,比起来自地球上其他遥远所在的照片,本土的生命能给我们更多的触动。

看着这些照片,我们首先会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有着辽阔土地和丰富地形的中国,生活着世界上15%的陆栖脊椎动物和12%的植物,它们的色彩与姿态,本身就是“美”之定义的来源之一。除此之外,野生生物影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以及以保护为目的的研究。影像生物调查所收集带有科学数据的影像作为证据来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每次调查均由多位专业自然摄影师合作完成,他们分工拍摄不同生物类群,之后将影像、科学数据汇总成为调查成果。用影像保护自然,是许多自然摄影师的信条,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无法亲眼观察野生动物的人来说,影像是唯一看到它们、了解它们,进而尊重它们的渠道。(李妍)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跨文化论辩 能产生一种新文化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探析异质文化下博物馆跨文化交流——以大同市博物馆文本英译为例

探析异质文化下博物馆跨文化交流——以大同市博物馆文本英译为例

...得目的语通过吸收异质文化的滋养,产生更具有生命力的新文化(C3)。[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61页。]笔者认为,翻译中“异化”策略的采用,是源语言文化一定程度上“原汁原味”地...

2023-06-08 #经典句子

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化”(trans-cultural)视为一种能够使多种文化合力生成“新文化”的“建构性愿景”,从而区别于主要用于描述和研究现有文化关系的“文化间”(intercultural)和“交叉文化”(cross-cultural)概念[15];另一方面,从现实层面,赵...

2018-05-25 #经典句子

“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友谊:中波友谊之路的践行者”主题活动举行

“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友谊:中波友谊之路的践行者”主题活动举行

...最直接的利器,在工作中,借助语言优势,能够让当地人产生更多认同感。波兰小提琴演奏家Alexandra Denga于2013年首次随大学交响乐团来华演出。她表示,很多中国的青少年都在学习西方乐器,即使今后不是专业音乐表演家,也...

2010-03-30 #经典句子

话剧“民族化”的跨文化呈现

话剧“民族化”的跨文化呈现

...鸣和情感的共通。俄罗斯观众格列普表示,这部话剧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说:“这虽然是个中国故事,但表达的精神是相通的,它适合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诚实的自己,努力寻找真实的自己...

2017-03-14 #经典句子

一场走心的对话:厦大学者聚焦“跨文化交流”

一场走心的对话:厦大学者聚焦“跨文化交流”

...本期对话让人了解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和应对之策,对话也鼓励众多男生热爱语言并从事与语言相关的工作。跨文化交流因性别产生差异,但也不会因性别而有所不同。只要用心沟通,尊重差异...

2023-11-08 #经典句子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研究:双向思维促进多元文明互鉴

...数字空间,获得他者文化的理解和新的跨文化阐释,从而产生有别于它们在本土文化中的意义、影响和传播。1935年,梅兰芳访苏成功演出后,与苏联各界专家进行座谈,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人无不赞赏京剧艺术的典范性,但...

2024-01-18 #经典句子

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更宽阔的多元化渠道,对语言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其成为更好的发展方向。[2]二、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对策分析1. 挖掘词汇文化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寓意深刻,用简短而深奥的...

2022-11-29 #经典句子

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

春节永远是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

...,从注重家风家教,到学习过节、读书过年,新风新气、新文化新程式,为春节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开枝散叶、赢得新生。(点评14联系现实生活,依然使用对称结构的四字造句方式,使铺排全面典...

2023-05-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