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孩子不爱写 不会写作文的问题父母采用三个方法即可解决

时间:2008-01-21

尤其是升入三年级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过去轻而易举的双百甚至三百中的语文成绩再难得到满分除非考试中没有作文这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2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家长切身感受到了孩子在语文学习上的困难着实越来越大了。

尤其是升入三年级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过去轻而易举的“双百”甚至“三百”中的语文成绩再难得到满分——除非考试中没有“作文”这项。

是的,语文学习中尽管“背诵”是会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感觉到痛苦的事情,但是它毕竟是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且如果注意到了合理的学习方法,比如与做好充分的预习,课上认真地听以及开课后及时复习,那么通常要求背诵的内容还是非常容易就解决的。

但是作文却不这么容易了,尤其是生活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父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孩子报了作文辅导班,然而学了许久之后孩子父母们就失去了耐心了——除了一些特定的题目孩子们的作文依旧是老大难的问题。而这个方面的提升,多数父母往往也很难找得到合适的方法去直接帮助孩子,毕竟它不像一道数学题,即便是一种方法孩子不理解,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换方法或者从原理入手、专题入手等等来解决。

今天不语就分享点父母辅导孩子写作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对于父母的能力要求几乎是需要的,无论你是何种学历、何种职业,只要你能够参考我讲的几点那么一定能够让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起来,而且不限年级!

心理障碍的克服

我们要搞清楚孩子们为什么怕写作文,通常孩子们比较怕的原因其实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比如说“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等等,多数时候其实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欣赏能力”超过了其“创造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们通过过去的学习、积累使得他们对于一篇文章的“好”、“坏”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他们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什么文章是好的,什么文章是差的,甚至还能够分析出好的原因和差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于他们的赏析能力提升的快,但是自己却没有能力写得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如果自己写得自己都不认同、不满意,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去写呢?

所以父母可以跟孩子沟通:

1、你能够分辨出什么样的作文、文章更好这本身就是你的能力在提升;

2、你的阅读能力、赏析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积累达成的;

3、写作本身其实也是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它其实本质上就是要把你的所思所想通过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来;

4、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你可以先把你要写的都写出来,然后再去凝练修改;

5、文字表达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技术,作文说到底只有区区几类,而能够涉及的专题不同的年级其实大概也都是一定的,而只要我们能够写好几篇、改好几篇,后面我们就有经验了,可以越写越好。

6、不要担心老师会觉得你写得不够好,其实你们每个人的能力都比我们那时候要强太多了,因为你们的见识、思想要比我们那个年代优秀的多得多。不要被“评价”束缚住,大胆想,大胆些,练得越多、尝试的越多就意味着我们的经验越多,对后面的提升就越有帮助。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很简单,就是鼓励孩子能去写就行,父母切记这个阶段可以提建议,但是尽量不要批评,多发现孩子积极的一面,比如可以“不错,细节描写很详细!”“嗯,立意挺好!”甚至干脆就是“字写得不错!”等反正只要我们能去找就一定能够找出优点来。

这里多说一句:为什么很多孩子写完作文都不给父母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给父母看了之后他们除了能够获得一些负面评价之外得不到让他们能够感到满意、自信的正能量。

所以当孩子不爱写作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去积极鼓励。

生活的观察以及素材的积累

孩子作文不好,初期提高总是会陷入一个误区——多用好词好句或者非要把文章立意提高到一定程度。

这都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无从下笔”的问题。

先不要考虑这么多,先让孩子去写,就如同刚上学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孩子太小谈不上练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让孩子先把字写端正了,写的稍微大一点(比如占格子80%上下),那么有了这个基础之后等到孩子腕力提高起来之后再去练字就会事半功倍。

而写作业也是这个道理,孩子首先要有话说,然后才能去凝练语言。

上来就要求孩子把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都写得尽善尽美,只会导致要么无从下笔,要么无内容可写。

而有东西可以写就是指孩子得有素材可以用。

那么素材从哪里来呢?

不语有如下几点建议:

1、日常生活

生活中的各种见闻小到一些事物的外观、操作流程,大到这个星球之外的诸多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写作时的素材。

孩子自己也是积累的,只不过很多时候如果父母能够稍微引导一下那么对孩子来说印象、收获就会更大一些。而这个“引导”未必是非要往“写作”上引导。

比如我们当下可以很容易看到的各种防疫防控过程中的感人事件,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可能他们对于疫情的认识仅仅是“害怕”、“担心”以及跟他们生活比较相近的一些例如网课学习、作业等等。

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感动,多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是如何被感动的,为什么被感动的,然后可以讲讲人们是如何积极面对困难不放弃的,我们应该感恩幸得有他们,所以这个国家才会无恙……

这种交流的本身其实就是在给孩子积累素材。

2、从已学过的内容中积累

这里的“已学”我只重点讲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孩子们的课本中课文。

能够进课本的文章,其实按我的观点认为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可以让孩子们熟背的。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都是经典“范文”!

写作最初一定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经典自然效果就更好了。

第二个是孩子们的“阅读理解”题

没错,“阅读理解”本身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个不语后面会单独再写,因为这东西其实有“套路”的。这里我只想说的是这些阅读理解的短文其实也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

并且如果能够结合好“题目”来理解这篇短文,那么对于孩子的作文是有极大好处的。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们都是这样的做的:读完文章做题,题目错了之后对照答案改正。然后就没然后了,其实如果能够结合答案再去好好读两遍文章,那么这个收获就太大了!然而多数学生恐怕都不会这么做……

第三就是日常的阅读积累

这个就不多说什么了, 很多人都知道“摘抄好词好句”这种操作,我的建议是不要太刻意了,如果为了积累而积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破坏阅读的连贯性,使得孩子们的阅读收获是比较零碎的。

提一个建议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孩子读的书籍本身是很有质量的比如说是经典著作,那么尽量给孩子准备点“助读”资料。比如说作者、创作年代、创作背景等等导读类的资料,还有一些书评、感想之类的资料。前者可以在孩子读书之前先看看,后者在在孩子读完之后再看看,如此孩子的收获会更多一些。当然, 如果能够鼓励孩子谢谢“批注”、“感想”之类的就更好了!

结构、修辞等不断磨练

如上所言,我们初期不要纠结孩子写的“美不美”这个问题,就是让孩子先大胆去写,只需要保证结构是完整的,内容是流畅的即可。事实上常用的结构也只有那么多,比如说“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递进式”等等,所以练起来并不复杂。

而修辞问题,初期在孩子的积累是有限的情况下是不必刻意要求的。

举个最为常见的例子:

很多孩子写作文的时候都会为“字数”而犯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要求他们写的“优美”尽量取用一些好词好句例如用一些诗词、成语什么的。这种情况下就不要这么要求了,本来孩子就写不长,你还要让孩子用一句诗词代替了甚至用一个成语代替……这孩子不就更没话说了吗?

比如说才描写的时候用到了“繁花似锦”、“百花争艳”、“百花齐放”这样的成语,四个字的确够精炼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可能还会在这一句上批注一下用的不错。但是这同样也限制了孩子们的描写——孩子如果能够从花的“种类”、“姿态”、“颜色”以及结合所处的环境甚至是蝴蝶、蜻蜓等等描写,那么这就是一大段生机勃勃的景色!

所以我一直不认为过早提倡孩子们取用好词好句是个好的建议。

说到这里不语有想起来另外两个可能也会困扰父母们的问题:

1、要不要报班

2、作文选有没有用?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都有用”,但是关键是能否用的好。

比如说报班这点,不说这个班本身的质量即老师的水平如何,单说孩子如果只是带着耳朵和眼睛去学,又或者仅仅就是应付了事,那么这个效果就会非常非常的慢!

而看作文选如果仅仅只是拿来模仿用,那么就某一篇的作文质量肯定是有提升的,但是就孩子的写作能力提升也会出现较慢的问题。

这里报班的问题我就不说了,我来谈谈作文选的问题吧。

首先我是非常赞成给孩子买作文书的,我本人也给孩子买了一些,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也总结了几点比较好的使用方法,这里就简单分享一下吧:

1、不要买合集,尽量买分类作文

分类作文的好处是可以比较集中地让孩子就某一个类型的作文进行学习、思考和分析,这对提高这一类型的作文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关键是效率比较高。

不是说合集那种不是不能看,可以看,真的可以,我只是在说看合集“效率”更高一些而已。

2、日常就要看不要用到之时再看

不少孩子都存在这样的习惯,当要写一篇作文的时候就把作文书找出来了,目的就是为了找找看有没有一样的或者相似的“范文”。好一些孩子可能会好好看看一下然后联系自己的素材写出一篇在加工的作文。

而比较偷懒的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改,例如把物品换一下,把角色换一下,把场合换一下等等。尽管我们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真的不是这种“抄”的意思。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写作训练效果是比较差的,即便写再多可能都不会有太明显的提高。

看范文学习要在日常进行,就像经常让孩子做做计算题、背背单词、背背诗词一样,也要经常让孩子看看作文选。

看的时候要“题目”、“结构”、“开头”、“素材”、“修辞”等分析和积累。如果能够点评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加深印象。而且这汇总收获慢慢地都会在日后的写作中不自觉就用到了。

3、单纯的看范文不够,还是要看看一些专业赏析或者点评的

这点很重要,如果只是单纯的看范文本身,多数孩子其实知识能够判断好于差,但是为什么好他们却可能总结不出来,也说不出来。这种学习的效率相对也会较低。

比如说上图中的点评,尽管字数不多,但是如果孩子能够结合文章品味一下的话就会更加明确到底哪里好,也会更加清楚自己应该注意什么了。

说到这里不语推荐一套作文书吧——《黄冈作文》

推荐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内容丰富且贴近教材,还有比较丰富的讲解,以及讲练结合的训练。全套共计10本,涉及到了小学阶段所有的习作内容。

内容详实质量较高,如果能够结合我上面说的一些学习方法正确使用,绝对可以成为孩子们提高作文水平的利器。

如果您觉得孩子需要,可以点击链接购买:

另外,如果孩子是初中生的话,不语推荐这套《作文其实并不难学》:

至于使用建议也是跟上面一样。

最后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作文一定要多练、多改才能进步的更快,我今天分享的所有学习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做才够更快的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孩子不爱写 不会写作文的问题父母采用三个方法即可解决》,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申论写作」申论大作文的标题 开头 论据万能方法

「申论写作」申论大作文的标题 开头 论据万能方法

...做到前后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即可。第二:方式+目的(问题+方式;问题+结果)这种题目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方式、方法,后半部分是目的,是结果,是导向。例如:外卖小哥车祸,平台不能诿责视频监控孩子学习,效果...

2023-07-09 #经典句子

孩子作文不会写 写不好?作文教学名师手把手教孩子写好作文

孩子作文不会写 写不好?作文教学名师手把手教孩子写好作文

...、甚至害怕写作。在作文学习中,孩子们大致存在这几类问题:一、流水账写作这是大多数孩子的普遍问题:一提起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所以勉强凑出来的作文就像是流水账,毫无美感。二、描写很粗糙有些孩子虽然知道写...

2012-01-13 #经典句子

高考模考作文|隔空抒情 不如回家一面

高考模考作文|隔空抒情 不如回家一面

...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题目提供的真实情境是母亲节这一天,网友们在朋友圈、微博、QQ空间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而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对此并不知...

2023-07-21 #经典句子

写人作文的九种开头方法+示例

写人作文的九种开头方法+示例

...方法,但是不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开头形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与实际应用的能力来定。这里需要记住一点,在实际语文考试的时候,想要实现稳中求胜,建议学生选择自己更加擅长的开头方法。...

2023-06-11 #经典句子

申论大作文 要写好开头 这有两个妙方!

申论大作文 要写好开头 这有两个妙方!

...作方法。归纳概括式归纳概括式的基本用法是:概括材料问题+分析问题+亮明观点。这一方法是比较基础的写法,适用于所有的申论作文。可以说大部分的申论材料都是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分析的,所以我们可以先提炼材料中的问...

2023-11-11 #经典句子

3年级孩子作文无从下笔怎么办?找对原因 让孩子快速入门!

3年级孩子作文无从下笔怎么办?找对原因 让孩子快速入门!

...起步的阶段,感觉作文难无从下笔是很多孩子存在的一个问题。作文不是口语化的表达,除了语言组织能力还讲究结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得有一定的根基。孩子不会写作文得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

2023-12-05 #经典句子

学生写不好作文?别着急 注重阅读 构思 修改“三部曲”即可

学生写不好作文?别着急 注重阅读 构思 修改“三部曲”即可

...情况,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课外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表达的方法,在阅读中学会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中学会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在阅读中做一些读书笔记,诵读一些经典语句,时常用课外...

2023-09-16 #经典句子

推荐父母看的100个故事!让孩子牢记100个成语 储备作文素材!

推荐父母看的100个故事!让孩子牢记100个成语 储备作文素材!

“专心致志”是和哪个古代人物有关?“哄堂大笑”竟来自于宋朝的一个官员?“双管齐下”原本是讲一个画家的故事,后来常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不要小看这些经常用到的成语,它们的由来和正确使用方法你都知道清楚吗...

2011-10-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