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
品 鉴
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
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
金剑文学奖三等奖的作品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
絮语:
随着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司法文化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司法文化对于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和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普法守法等方面都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司法文化业已成为提高司法人员素质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司法文化领域人才辈出,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优秀文化作品。
为夯实司法软实力,激发司法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司法政务公众号12348特别开设专栏《司法文化品鉴》,推介司法系统优秀文化作品。
孙锦琰,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委员、******警务部主任。孙锦琰大学毕业后在警官学校担任教师,之后在自治区第一女子监狱、女子戒毒所、戒毒管理局、监狱管理局、司法厅工作。工作中,她坚持利用专业特长,撰写本工作领域的理论研讨文章和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了《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清华日记》等作品。2005年,由孙锦琰作词,“爱心使者”、著名作曲家新吉乐图作曲,共同创作了反映人民警察教育矫治工作的歌曲《我和你》,入选司法部“十首教育矫治歌曲”。
2003年非典期间,内蒙古监狱为了防止SARS疫情在监狱的传播,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监狱民警们吃住在监狱,不能与家人团聚,默默在岗位坚守。孙锦琰时任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女子监狱******副书记、政委,抗击非典封闭期间,她撰写了《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共6篇),以一名监狱值勤民警的视角,记述了非典期间大墙之内监狱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了监狱民警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报告文学)于2003年5月20日-25日在《法制日报》连载,并于2005年11月获得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
背景介绍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全国各行各业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战“疫”中,通过媒体的传播力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战“疫”英雄们的一线工作身影,也深深地被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小爱和祖国磅礴的大爱温暖着感动着。
孙锦琰与第一女子监狱同事们
在抗击非典监管一线
回顾17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当时无论是技术装备还是防控手段、媒体宣传形式等都不比今日,但是威武不屈的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了疫情。
SARS疫情爆发期间,孙锦琰既是抗击非典的指挥员又是宣传员,一线民警抗击非典感人至深的画面深深触动着她,于是她以日记的形式来抒发来记录,笔耕不辍。当《法制日报》看到来自疫情一线、一位女警官的日记,鲜活感人的故事跃然纸上时,第一时间节选了六篇连续刊载,其中第一篇和最后一篇都在头版显要位置刊发,《内蒙古日报》同时进行了摘登。下面让我们把思绪带回到17年前,一起看看高墙内抗击非典疫情的真实画面,听听来自监狱人民警察的动人故事。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0日头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一)
4月25日 女儿别怕
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监狱系统实行封闭管理。
情况在发生着变化。疫情的发展出乎了我们每个人的预料。自治区在全国属于疫情较重的地区,呼和浩特又是自治区的重灾区。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各种小道消息也不断传来,人们难辨真伪,惶恐不安。
说句心里话,每天听到各种消息传来,看到不断上升的疫情数字,我们也非常紧张。万一SARS进入监狱,那可就糟了。
局里昨天傍晚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决定从四月二十五日开始,全区监狱实行封闭式管理,民警实行封闭上岗。传达完局里的指示精神,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半。大家都清楚,人民警察,服从命令是天职。散会后,大家的话虽不多,但是能够感觉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
因为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给大家一天的准备时间,后天一早集中。mip.dtxt.com.cn
5月21的句子: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
今天晚上我值班,值班时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原来只想告诉一下,可没想到,刚一说封闭管理,13岁的女儿就在电话里哭了起来,怎么解释也不行,弄得我心里也很难受。也许,她是受这几天电视报道的影响。电视里老是谈到非典病人、疫区的隔离。她可能以为,“封闭”就和非典隔离差不多。女儿天生与母亲亲近。她前两天和我说:“妈妈,你要是得了非典,我也和你一块得。反正我和你在一起。”这一说封闭,她感到我就离她远了。我半夜12点又打了个电话,她还在哭。
学校放假一周多了。女儿平常身体很棒,越野赛在学校总能取得名次。可这次一放假就病了,每天体温在37度左右,消化也不太好,打针吃药效果也不明显。可能是非典弄得孩子也紧张了。她虽然嘴上不说害怕,可在电话里告诉我:“妈妈,我又听到马路上救护车在响,是不是又有非典病人死了?”当她感觉到不舒服时,又说:“妈妈,我这几天体温下不来,不会是得了非典吧?”我安慰她说:“得非典的毕竟是少数,你又没有接触,不会得上的。感冒不舒服也是正常现象,放松点,该做什么做什么,不会有事的。”女儿倒是很听话,每天按时做作业,累了就在院里活动活动,没有给我找一点麻烦,病了一个多星期,我没有在家陪过她一天。现在想来,越是这样,就越觉得欠女儿的太多太多了。等封闭解除了,我一定陪她好好玩几天。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1日第2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二)
4月27日 笑对困难
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全没有了前几天连阴雨的阴冷感觉。
一大早,大部分人都来了,大包小裹的,像是在搬家。我也带了两个大包,装了些换季的衣服和一些药品。
我们女子监狱,清一色全是女同志,要说谁家没点事儿,那是假的;要说真有困难的,可是大有人在。
贾杰的丈夫也是监狱干警,去年病逝,儿子刚刚6岁,公婆远在两千公里外的兴安盟,平时也只能是靠父母和兄弟姐妹帮忙照顾孩子。
王萍和刘明霞的丈夫也都是监狱干警,孩子没人照顾,两个单位的领导都来电话说她们丈夫的情况,为她们请假,希望给予照顾。
张洁是一名25岁的警官学校毕业生,未婚夫是警察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官。两人春节回家与双方父母商定5月18日结婚。可接到了参加封闭的命令,俩人一商量,果断推迟了婚期。张洁的父亲是监狱系统一名老警官,对女儿的决定,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全力支持。至于男方父母那边,张洁说:“只好请他去解释了。”
监狱已经给了政策,如果是真有困难的,也可以呆在家里。可大家私下里说,大伙都来了,自己不来,多不好。再说,平常都没掉过链子,这时候退下去了,太不好意思了。至于说自己的困难嘛,想办法解决就是了。来到这里,就什么都不想了。
生病在床的贾杰的老父亲对女儿说:“孩子,好好工作,别惦记家里。警察嘛,国家有困难的时候不上,那还叫什么警察?”
是啊,我们监狱是全区惟一一所关押重刑女犯的监狱。在我们这个女性群体柔弱外表的后面,是敢与男干警媲美的刚强性格;在我们的身后,有“亲友团”强大的后盾。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我们这些弱女子,把一个个曾经危害过社会的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正是由于我们的刚强,使那些有过与******对抗念头和行为的顽固罪犯真心接受改造。我们深知,这时候割舍儿女情长会换来监狱的安全;我们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能够减少或避免因监狱的不稳定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宁。
白天一天忙着工作,谁也没顾上找自己的铺位。晚饭后,大家开始整理自己的床铺。在监狱工作这么多年了,可大家这样过集体生活还是第一次。我们这些女同志,平常就爱说爱笑,这下,在一起说笑的时间就更多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真可谓笑声不绝,好戏连台。看大家那高兴劲儿,SARS带来的恐惧、担忧和不快,早就无影无踪了。mip.dtxt.com.cn
5月21的句子——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2日第2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三)
5月1日 不怕非典
这个“五一”节在监狱里和大伙一起过。
平日里,也并不太在意好天气、坏天气。可这些日子,却有时间去留心了。这几天气温较高,天气可真好,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对着天空感叹一番:“天气可真好!天空这么蓝!”小草已齐刷刷地铺满了新绿,柳枝已挂满了鹅黄的嫩芽,小松树针叶已舒展开来,嫩芽含苞待放。这让我想起朱自清散文里的句子:“欣欣然,睁开了眼……”万物蓬勃,一派生机。
院里的几棵丁香也隐隐透出了花香。
大家难得在一起生活。大家一起就餐,心情也好,营养丰富,荤素搭配,每顿都好几个菜,调剂着花样吃。蔬菜、水果、肉,采买组同志到时候就送过来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吃了几天后,大家猛然感觉,不行啊,这么吃还不人人都成了大胖子啦,得抓紧锻炼。
每天早晨5点就有人起床了。6点多钟的时候,大部分人也就都到小院里活动了。跳绳的、打羽毛球的,围着小院跑步的、散步的,好不热闹。好多人都练得大汗淋漓。
干警们都住在监院里,服刑人员倒安心了。她们说:“队长,有你们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不怕非典。只是怕家里人得非典。”安排她们与家人通电话,当得知家里人都平安时,她们更安心了。
过节了,干警们组织服刑人员下跳棋、打扑克,还组织了排球比赛。
干警们安排了扑克比赛,三人一组,所有的人都参与了。吃完早饭,大家就聚在餐厅,找到对手就开始比赛了。比赛中互不服气,暗中较劲,要一争高下。
夜里该熄灯了,大家还在为对局中的失误争论不休,有的为自己出色的表现还在津津乐道。
万籁俱寂,带着一天的余兴,大家沉沉地睡去。值班干警仍在监舍中巡视。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3日第2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四)
5月2日 真想孩子
监狱里惟一的一部IC卡电话成了热线,有时排着队也说不上话。打电话的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实在轮不上,只能用自己的手机去打。女同志嘛,平常都很仔细,这时候,在话费上也只好“奢侈”了。
热恋中的年轻民警从不当着大伙的面接电话,可每当从大门口接回男朋友送来的一兜兜好吃的时候,秘密就保不住了。大家边分享着小姑娘们甜蜜的水果边打趣地感慨:“还是年轻人浪漫,咱们这些人,老了,没人疼了。”又是一阵阵欢笑。
这一群女同志,硬着心肠扔下孩子封闭起来,可提起孩子,或接到孩子、家人的电话时,也免不了眼眶湿润,泪水涟涟。
刘明霞,女儿刚刚上初二,丈夫是第一监狱的一位监区领导,也封闭在大墙内不能回家。自从她被封闭后,女儿老是来到监狱大门口,看能不能见到妈妈。终于被值班民警看到了,告诉了刘明霞。她走到大门口,女儿一声“妈妈”没叫出口,眼泪已经流了下来,母女俩一块掉泪,相对无言。搞得周围几个做妈妈的差点哭成了泪人。
沙建华,前几年与丈夫离婚,自己带着儿子过。平日里,小沙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可接到儿子的电话,听到儿子带哭腔的问候“妈妈你好吗”,也忍不住哽咽半天。儿子并没有按照她嘱咐的做存在冰箱里的鱼肉吃,而是连吃几天方便面,还说:“妈妈,方便面挺好吃的。我就爱吃方便面。”沙建华趴在被窝里哭了好半天。弄得在场的人唏嘘不已。mip.dtxt.com.cn
5月21的句子,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
一想起孩子,她们更多的是自己背着人悄悄地流泪。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4日第2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五)
5月5日 不让须眉
按照局里要求,每个监狱要成立一个三人组成的非典疫情紧急处置小组。监狱一旦发现服刑人员中有SARS疑似病人,由这个小组负责隔离,并送到监狱局指定的监狱局中心医院的SARS病区,其他人员均不能靠前。这对我们可是个严峻的挑战。
我想,会有人主动报名吗?
出乎预料,报名参加处置小组的民警们非常踊跃,决心书一封接着一封,有的监区基本上是全员报名。被自治区授予“青年文明号”的二监区的民警们说:“我们是‘青年文明号’,应当敢于冲锋,这时不上,更待何时?”
医务所负责人刘士荣郑重向******递交了参加紧急处置小组的决心书。张学红,医务所最年轻的医务人员,坚决要求参加处置小组。
我真为我们这支队伍骄傲,巾帼不让须眉!
参加了紧急处置小组,并不是件轻松的事。首先要进行演练,那防护服穿起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
昨天,这里就经历了一次实战演习。
服刑人员王丽荣高烧38度以上,本狱没有检查设备,只能由紧急处置小组送到局医院等待确诊。穿上包裹严实的防护服,别人看着都紧张,民警张学红和张霞连夜把王丽荣送到了医院。她们虽然并没有处理过这类事,可是却沉着镇定地完成了任务,并一路上做着犯人思想工作,消除她的恐惧心理。经过检查,排除了这名罪犯的疑似可能。只是一般的炎症,虚惊一场。
二人一夜没合眼。
她们说,想想真后怕,要她真是非典,我们也就被隔离不能跟大伙儿在一起了。
《法制日报》2003年5月25日头版: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六)
5月6日 忘了生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要不是女儿打了个电话,我都几乎把生日的事忘了。去年的生日,我就正好在值班。女儿也是电话里给我祝贺生日的。
封闭在这里,只知道白天和黑夜,分不清是星期几。
各监区的干警们都利用这封闭的时间,与犯人谈心,组织她们劳动、学习,一天下来还蛮紧张。
我们还针对防非典进行各种演习。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时间过得也挺快。
偶尔闲下来,大家猛然想起来:“外边现在是什么样子了?”站在楼上眺望大墙外绿油油的菜地:“多么好啊!”有时,从大门外往里搬货,大家只想多站一会,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什么都新鲜。难怪犯人们说:“队长,咱们现在一样了。”
闲下来的时候,我们给院子里的小树剪枝,给草坪去除杂草。尽管下半年就要搬到新监狱去了,我们还是把草坪中几平米的空地上种上了花苗。大家不约而同地在白天给小苗遮上了一片荫凉;傍晚,又拔去小苗周围的杂草,拣去小苗旁边的小石子,为打蔫的小苗浇上一罐清水。
虽然忘记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但眼前嫩芽吐绿,万物更新,我分明看到了盛开的繁花。
总 编:周良红
责任编辑:诺 敏
原标题:《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的作品 《一个监狱女警官的日记》》
文化品鉴 ▏品鉴荣获司法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第五届“金剑文化工程”金剑文学奖三等奖的作品 《一个监狱…
精彩推荐:5月21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