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化小知识:两个字的成语

时间:2023-12-26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一共有5万多条,其中96%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

但有没有两个字的成语呢?

答案是:有!

两个字的成语来源有以下两种情况:1. 四字成语缩短为二字的,如:画蛇添足 蛇足 东施效颦 效颦 墨守成规 墨守 杞人忧天 杞忧 囊萤映雪 萤雪

2. 来源于有名的故事的,如:矛盾 推敲 腹稿 斧正

还有很多,下面具体讲几个有意思的二字成语。

别解 [ bié jiě ]

别解是灯谜最基本的特点。所谓“别解”就是谜面与谜底的扣合要有别于语文范畴的解释,不能机械呆板地按照面底词句的规范化意义即本义去理解,而应该转弯抹角,别取意境,从汉字的意义衍化,笔划增损,谐音象声,象形以及反义相扣上去理解。其谜底应使人感到既与规范的意义有联系,又不受规范意义的限制与约束,从而体现出“回互其辞,使昏迷也”,“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的特色。例如“面包”打一句成语,就要把“面包”别解为“把脸包起来”,才能采出谜底是“其貌不扬”。

正因为别解的作用,才使灯谜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谜坛有“别解方成谜”的说法。就面底关系来说,别解有三种情况:一是谜底别解;二是谜面别解;三是面底别解。

别解可以增加谜味,别解式的字句描绘也可以增加音乐的趣味。

屯鸟 [ tún niǎo ]

【成语】 云屯鸟散

【发音】 yún tún niǎo sàn

【解释】 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出处】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街骂 [ jiē mà ]

街骂 出自成语打街骂巷,原指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

现在是指小人物因为缺乏社会话语权,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在大庭广众下宣泄情绪的一种行为。

亡羊 [ wáng yáng ]

“亡羊”源自“亡羊补牢”这一成语。

比喻出了事情才想办法补救。

得五 [ dé wǔ ]

得五 是从成语“拔十得五”脱化而来的。

原意是说,政府部门或相关部门原本想选拔十人,但其结果却只选得五人。这说明了选拔人才之不容易。

清人汤文璐编撰的《诗韵合璧》即收入了该词条。

代庖 [dài páo]

“代庖”源自“越俎代庖”这一成语。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蒙尘 [méng chén]

指皇帝被驱逐出宫廷,在外流亡而言。

磨动 [mó dòng]

[释义]作圆圈式的挥舞。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 玄德 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为首大将乃 高览 也。

祛累 [qu lei]

[释义]

除去内心的牵累。

晋 陶潜 《闲情赋》:“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於归波。”

阿斗 [ā dǒu]

[释义]1.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

2.后指懦弱无能的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化小知识:两个字的成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美琳2024-01-09 21:02美琳[新疆网友]203.190.104.199
    原来成语还有两个字的呀,真是长知识了!
    顶9踩0
  2. prove2024-01-02 12:36prove[火星网友]203.56.254.115
    哇,这个话题好有意思,我真的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顶0踩0
相关阅读
没点文化还看不了《宫心计2》了?成语battle双押来一波 厉害!

没点文化还看不了《宫心计2》了?成语battle双押来一波 厉害!

...看掉10集后,小编发现了一点,这不是宫斗!!这是一个成语普及电视剧啊!!!在剧中没点语文功底,不认识几个成语,演员说的台词你都看不懂!来,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比如我们的太平姑姑和侄子的对话。讲真,我连得鱼...

2015-10-06 #经典句子

文化争辩:成语《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误解了!不要错误使用了

文化争辩:成语《三人成虎》被多少人误解了!不要错误使用了

本文重点破解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大家误解的成语《三人成虎》。因为这个成语使用率比较高,有些时候部分人并不知道这组成语的真正含义,将错就错形成习惯,可能会对孩子们有误导。本篇文章目的很简单:正确认识成...

2010-04-29 #经典句子

十三 四岁少女的文化底蕴:探春写给宝玉的信 您能看懂吗?

十三 四岁少女的文化底蕴:探春写给宝玉的信 您能看懂吗?

...寄到你的书案之上,有空就看,没空拉倒。这一段末有个成语“采薪之患”,不看《红楼梦》我还真不知有这句成语。典出《孟子》,原义为因病不能打柴,后用作自称生病的婉辞。此段大意:靠在案几静静思考,忽然思及历来...

2023-11-17 #经典句子

国学文化:汉字“杳”和“杲”你认识吗?学识字 涨知识

国学文化:汉字“杳”和“杲”你认识吗?学识字 涨知识

...之杲。意思就是像大海一样深邃,如太阳一般明亮。常见成语:秋阳杲杲。秋阳杲杲是个成语。秋阳说的是秋天的太阳,杲杲描写的是太阳刚刚升起来的状态。秋阳杲杲意思就是秋天的太阳刚刚升起,分外明亮。这个成语出自于...

2023-07-05 #经典句子

古代文化常识01:古人是如何纪年的?“花甲”跟纪年有什么联系?

古代文化常识01:古人是如何纪年的?“花甲”跟纪年有什么联系?

...专题化、系统化,多动脑,每天积累一点,“文常”跟“成语”一样好掌握。在这个系列里,你讲会学习到30个讲次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这些都是小编老师所在研发团队多年钻研高考题、模拟题的硕果,我们将全心全意为...

2024-01-07 #经典句子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阅读成语故事 感受传统文化

《小学生成语故事大全》:阅读成语故事 感受传统文化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来源广泛,由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谚语俗语等积淀传承而来,具有历史性、哲理性、趣味性的特点。如何正确地使用成语,了解成语背后的...

2020-07-31 #经典句子

文化解惑:“桔”和“橘”同音不同义 桔子和橘子怎么说?

文化解惑:“桔”和“橘”同音不同义 桔子和橘子怎么说?

...是这个桔子,但多数地区对它的俗称是“桔子”你还记得成语《南橘北枳》吗?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意思就是南方的橘移至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就跟人是一样的,我今天好比...

2022-12-25 #经典句子

看完这些成语 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看完这些成语 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说起成语,你最先想到什么?是中国成语大会,还是飞花令?看完难度“上天”的成语飞花令,有没有感叹选手的成语储备?近日,#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的话题,也引来不少网友“围观”。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最不像成语的成语!...

2018-02-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