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杜甫的一首七绝 后两句十分出名 是对美妙的乐曲极致的赞誉!

时间:2023-12-14

赠花卿是杜甫的一首七绝,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既是赠诗,自然是有对象的,其赠送之人是当时的武将花敬定,卿是对人的尊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当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之时,是不是总会想要叹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这自然是一种极高的赞誉,而这句我们熟悉的诗句也是十分经典的存在,它取自于诗圣杜甫的《赠花卿》,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写音乐之美的诗歌,如果你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就会发现原来它的背后还有这样一层意义。

《赠花卿》是杜甫的一首七绝,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既是赠诗,自然是有对象的,其赠送之人是当时的武将花敬定,“卿”是对人的尊称。不过如果你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花敬定的赞美,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首诗隐含的其实是杜甫委婉的讽刺,当然了,若是不知道杜甫写这首诗的用意,还是很容易理解错的。

既然是送给花敬定的诗,那么这个花敬定又是何许人呢?安史之乱时,花敬定为当时的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年间,梓州刺史段子璋叛乱,攻克绵州,并在绵州自称为梁王,花敬定就是那个之后带兵攻克绵州,斩杀了段子彰之人,也因此,花敬定有了卓越的功勋,但他却在此之后居功自傲,做了很多残忍的事情。

花敬定平定叛军本是大功一件,但他却纵容兵队对百姓大肆掠夺,也不遵守礼法制度,性情残掠,据说他曾为了掠取一金钏,残忍的斩断了妇人的手腕,可谓是残忍至极了。这种人自是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的,所以之后他在追剿段子璋残余势力时,因兵力疲惫未能成功,还反被叛军斩杀了,可谓是骄兵必败了。

杜甫的《赠花卿》就是在花敬定平叛之后正猖狂至极的那段时间写的,毕竟花敬定这般放肆,自然是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顾礼法的他还僭用天子音乐,这在礼仪制度严格的古代可是祸乱纲常、大逆不道之事。杜甫对这种放肆至极、残害百姓之人是深恶痛绝,遂作了这么一首诗赠给花敬定,其中是对他委婉的讽刺!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美妙的音乐整日都飘在锦城的上空,这乐声一半飘在锦江的碧波之上,一半飘升到白云之间。这么美妙的音乐只应该在神仙之中存在的,人间的平民百姓能听到几回呢?这说的自然是花敬定家里传出的音乐声,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了,前两句是化无形为有形,“半入江风半入云”将音乐的轻盈、悠扬表现得十分淋漓尽致,还颇有种余音绕梁之感。

后两句诗人直接说这是天上的仙乐,人间难得一闻,这自然是杜甫的想象,算是以后两句之虚衬前两句之实吧,这么难以听到的音乐竟然整天被锦城百姓所闻,“几回闻”和第一句的“日纷纷”一对比,在这里就显得颇有讽刺之感了。这里的天上哪里真是仙境啊,不过是杜甫以天上指代皇宫,明明是皇上才能听到的音乐,却被花敬定拿来享用,在等级森严的古代,这就属于僭越了。

其实杜甫写花敬定的诗不止这一首,他的《戏作花卿歌》里就有“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说明花敬定在成都的名声很响亮,只是这名声是好是坏,诗人就表达得很含蓄了。全诗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说花敬定作战剽悍勇猛,但平贼有功的他却留蜀作乱,这大概也是杜甫最难过的地方了吧。明明可以是一个造福一方的英雄,却没想到是个折磨百姓的恶魔,好不容易出了虎口的百姓却又进了狼窝,也是一言难尽!

后世有人说诗文的讽刺应是“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而杜甫的这首诗就是属于柔中有刚的类型,单纯看诗,绝对想不到他其中还含有如此浓重的讽刺感,只把其义藏在言外,让人在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去反复品磨,就会有原来如此的惊奇感。而这种惊奇感让人不知不觉中会对诗人产生深深地崇拜之感,感叹杜甫之奇妙!

“少陵七绝,槎枒粗硬,独《赠花卿》一首,最为婉而多讽。”当我们还把想象诗歌里绝美的音乐之时,诗人竟就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花敬定的讽刺,实为妙哉,情趣在,意境在,其深意也在。而这样的一首诗能够流传至今,依然是人们称道的经典,自然也是不足为奇的。

中国的语言文学是十分博大精深的,明明表面已有意思,背后却依然能够暗含如此多的深意,这在语言上其实也是一种修炼。含蓄温婉的语言有时也并不是柔软无力的,相反,它还可能具有很强大的力量,在不经意间直戳人心。所以,我们在欣赏一首诗,一个作品时,往往不能只看其表面,还要追求其中的深意,这样才能在诗歌中,在文学作品中找寻其存在的意义以及传世的价值,才依然能在流传千百年之后,找寻到经典文学作品里纵横捭阖的情怀和属于人类的共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杜甫的一首七绝 后两句十分出名 是对美妙的乐曲极致的赞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wanngli1292024-01-09 07:29wanngli129[海南省网友]202.84.24.132
    杜甫的诗歌果然不愧是经典,这首七绝简洁而深刻,对音乐的赞美充满了力量和情感。
    顶28踩0
  2. 蕭泊╰☆╮蕶羽じò2023-12-31 14:10蕭泊╰☆╮蕶羽じò[河北省网友]220.242.152.47
    @东乡人杜甫真是诗神啊,这首诗里的后两句十分耐人寻味,仿佛能听到美妙的乐曲在耳边奏响。
    顶10踩0
  3. 东乡人2023-12-22 20:51东乡人[河北省网友]45.125.34.183
    杜甫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叹不已,这首七绝更是美不胜收,对音乐的赞美感染了我。
    顶6踩0
相关阅读
杜甫用来骂人的一千古名句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用来夸人了

杜甫用来骂人的一千古名句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用来夸人了

...成都,成都丝竹管弦等演奏的乐器纷纷扬扬,这些动人的乐曲声,乘着江风而去,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飘向云端,整个锦城,都笼罩在这优美的旋律之下。这样的曲子,恐怕只有天上的仙界才有吧,人间哪里能听得到几回呢!看...

2023-05-26 #经典句子

杜甫千年前骂人的名句 如今被拿来夸人 有多少人弄反了?

杜甫千年前骂人的名句 如今被拿来夸人 有多少人弄反了?

...的丝竹管乐,描绘的是锦官城内的音乐声轻柔悠扬。这些乐曲或音符一半随着江风飘去,另一半则飘入了云端。这种乐曲只应在天上才能听到,人间哪能听见几回呢?整个锦城,都笼罩在这种优美的旋律之下,这其实是一种举重...

2007-08-17 #经典句子

杜甫这一千古名句 原来是骂人之作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用它夸人了

杜甫这一千古名句 原来是骂人之作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用它夸人了

...王杨卢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佛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小李杜、元白…多不胜数。他们都曾写过讽刺朝政、抨击时局的诗词,但是这些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牢狱之灾,反而让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史册之上...

2023-12-17 #经典句子

这首诗 是杜甫晚年写的最后一首绝句 只有28个字却寓意深刻

这首诗 是杜甫晚年写的最后一首绝句 只有28个字却寓意深刻

...千,悲从心来。老杜于是写下了这首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七绝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绝句写于公元770年,标题中提到的“李龟年”,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

2009-12-27 #经典句子

杜甫的两句名诗 骂人不带脏字 现在常被用来夸人 你用对了吗?

杜甫的两句名诗 骂人不带脏字 现在常被用来夸人 你用对了吗?

...开篇,用两句诗对当时情景进行了具体描绘: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地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乐曲如此之美,作者接着又禁不住地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

2012-04-09 #经典句子

很多人说杜甫写不好七言绝句 乾隆的精辟点评堵住了他们的嘴

很多人说杜甫写不好七言绝句 乾隆的精辟点评堵住了他们的嘴

...评论界一直有一个观点,很多人认为他写不好七言绝句,七绝是杜甫最不擅长的体裁。《缓堂诗话》认为,“七绝以神韵为主,少陵终非正宗”。明代学者、诗人、文学评论家胡应麟认为,“少陵不甚工绝句”,“子美于绝句无...

2023-02-01 #经典句子

王之涣写下一首诗 超越杜甫的《望岳》 被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

王之涣写下一首诗 超越杜甫的《望岳》 被章太炎称为绝句之最

...的文字让读者感受语言的精致与精妙。诗仙李白被称为“七绝圣手”,他笔下的绝句笔墨简省,却将细节刻画得细腻生动,寥寥数字就勾勒出一幅简洁、清新的画面,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隔江而立、...

2023-09-28 #经典句子

杜甫有一首28字骂人诗 后2句常被人引用 没点文化还以为在夸你

杜甫有一首28字骂人诗 后2句常被人引用 没点文化还以为在夸你

...视宴席中的山珍海味,耳中听着专供皇家所娱的丝竹管弦乐曲,想起自己在朝堂上的冷遇,于是写下这两首词暗表内心的不平。在这首诗词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指成都府内丝竹管弦之音袅袅数日,可随风...

2023-10-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