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国学智慧: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

时间:2023-12-12

古时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所以,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要相处,大家要相互打交道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除了上天赋与我们的各种自然能力之外,社会性是一个人最充分的体现,也是人类最有力的代表。古时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所以,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要相处,大家要相互打交道。由此,朋友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朋友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可谓是不言而喻。中国自古就有“以史为鉴,以友为镜”之说,可见朋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看见自己。

通过与朋友相处,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我们不会的知识,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助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同样我们还可以和朋友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分担困苦。因此,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无论是谁他都需要朋友。所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朋友之间应当怎样相处”变成了我们应该注意和学习的重要话题。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教育范本之一的《论语》 ,其地位与价值无可厚非,堪称国学经典。其中记录了圣人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举止,以通过它们来教导后人。其中谈到朋友的地方相对来说也不在少数。由此,我们便可以根据这些只言片语看出孔子对于朋友的看法以及他所倡导的朋友相处之道。

通过对其分析与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先看孔子觉得可以做朋友的是哪些人。在《论语——季氏篇》中提到: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由此看来,孔子认为对我们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博闻广识的人。细细想来,正直的人心怀坦荡,不会有歪门邪道的想法以及不轨的行为,这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孔子称得“君子”。和这种人相处,最起码来说,我们的安全——无论是生命还是财产——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侵害。而最容易伤害你的人往往是离你身边最近的人,与正直的人相处,我们不用考虑提防他们会伤害你。因为他们不会有“暗箭伤人”的行为,这与他们的本性不符。所以,正直的人是我们首先值得交的一种人。

信实的人,我将其理解为是诚实守信的人。与这样的人打交道,不用担心他们会骗你没商量,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因为不讲信用的人是一种很可怕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言而无信不仅是对他们人品的一种自我损毁,同时也会给与其相处的人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与不诚实的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被他们给“晃点”了,与其如此,何必相处呢?还是近而远之的为好。博闻广识之人的好处不言而喻。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见识和能力优于自己的人来帮助我们不断的改进与提高。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我们自己才能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和多识之人相处对我们是大为有益的。同时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也提到“无友不如己者”。这暗示要我们与比自己强的人多相处。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领域可能有较高的造诣和天分,但在另一方面它可能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我们与不同方面强于自己的人相处。只有同他们在一起,我们才会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但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其学习,不断地向他们靠拢,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完善自我。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习到我们的长处,两者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和这三种人在一起,朋友之间会互相影响,通过长期相处,我们自然而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他们的影响,于是我们也能变得正直、诚实守信和见多识广。这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相反,对我们有害的也有三种人:阿谀奉承之人,当面说好话背地恶语中伤的人和花言巧语之辈。这三种人无论哪一种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害而无益的。阿谀奉承的人只会吹牛拍马,无论你做得如何,他都只会说你的好处。

与这样的人相处,我们从此便会陷入停滞不前当中,因为从他们的当中我们根本看不出任何的缺点和不足,能听到的只是一些言过其实的夸赞之声。而且,停滞不前还不是最严重的,最糟糕的是有时他们将我们的错误也弱化甚至是美化,而当我们在赞誉不绝声中迷失自我,把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当成是优点来发扬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变得很危险了,因为我们离失败和重大挫折不远了。所以,与阿谀奉承的人还是要保持距离的好,同时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不能被耳边的声音所迷惑。当面恭维而背后毁谤别人的人,自然不用多说,与这种人在一起,受其伤害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的人,也许在别人面前也在说你的坏话。这种人不但品行、习惯不好,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所以还是和他们近而远之的好。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因其虚荣心在作怪之故,他们只会将一些事说得面目全非,你能从他们口中得到的真实信息少之又少,而且还很难做出判断。所以这种人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带来困难和麻烦。这种人还是少交为妙。

通过孔子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出真正值得我们交往的就是这三类人。并且通过对比,还可以将这三类人进行对比和引申,最终得出的我觉得就是孔子所反复强调的“君子”。与君子相处,有益无害;而与小人共事则弊大于利。交友之对象值得我们慎重考虑。选好了对象,则我们要与其相处。朋友相处之道就成了维系友谊、调节朋友关系的重要途径。《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要求我们在做人时要“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对待朋友必须诚实守信。这不但是对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一个人品质之优劣、与君子相交的先决条件。再者,《学而篇》中子夏也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说法,以及曾子曰:“吾三日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诚信是多么的看重。

一个人可以没有万贯家财,也可以没有治天下之才,但决不能没有诚信。通过《论语》中其他关于诚信的论述可以看出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更是成为“君子”的必要品质。缺少了诚信,其他美德皆是空谈。君子无信而不立!另外在关于朋友的数量上,《论语》也有所涉及。《里仁篇》中子游曰:“事数君,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朋友数量方面的论述完全一致。“朋友之间要共同生活并以此为悦,这正是友善的主要标志。”“一个人不能是许多人的朋友,正如一个人不能同时与许多人相爱;一个人也不能同时被人爱。”一个人的经历是十分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与许多朋友时时刻刻共同生活在一起,一旦朋友过多,自然照顾不周。时间一长相互疏远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数量众多的都不是好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必太多,一至两个足矣。

最后,关于朋友相处之道,孔子还提醒我们:《子路篇》中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这就要求我们,朋友相处自然要坦诚,有问题和意见便应及时提出,以正确的表达我们的意见和看法。但是要注意适可而止的原则,把握好度的分寸。好言相劝足矣,切不可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否则不但会适得其反,而且还会招来别人的厌恶。朋友之间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差强人意。友好而忠心礼貌的劝告已经做到了朋友应该做的,对方接不接受则是他的事。我们不能硬要求别人按我们的意志去做;当对方不接受意见时更不能恶语相加。否则这将是友谊产生裂痕的开始。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朋友,则相互之间则应以礼相待,万事越不过一个理字。我们必须使用正确的方式与朋友相处,而且适度原则是根本。

综上所述,我对《论语》当中关于如何选择朋友以及朋友相处之道的一些篇章进行了一点浅显的归纳和总结,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能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能够正确掌握交友、处友之道;能让我们在与朋友愉快相处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帮助与进步,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人都离不开朋友,让我们在遵循孔子的教导的同时,更好的与我们的朋友相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国学智慧:从《论语》中看孔子的交友之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浪翻云2024-01-04 03:16浪翻云[贵州省网友]203.19.249.130
    很喜欢这篇文章,通过对《论语》的解读,让我对孔子的交友哲学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顶41踩0
  2. 人提2023-12-23 15:11人提[江西省网友]117.59.168.101
    这篇文章对《论语》中孔子的交友之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对国学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
    顶9踩0
相关阅读
论语系列一之学而——孔子的为学之道 学会孝悌忠信 温良恭俭让

论语系列一之学而——孔子的为学之道 学会孝悌忠信 温良恭俭让

上一讲我们提到孔子论学,一个人首学孝悌,次讲忠信,贯之以好学。今天我们继续来讲孔子的为学之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所学也不稳固...

2023-10-10 #经典句子

致敬孔子的人生智慧 樊登读书匠心打造樊登讲《论语》

致敬孔子的人生智慧 樊登读书匠心打造樊登讲《论语》

...要读《论语》吗?梁启超说,《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国学大师钱穆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必读的书;余秋雨说,美学的最高文本,就是孔子的《论语》;马云说,我重复看、让我受益极深的书,是孔子的《论语》,...

2023-12-06 #经典句子

学论语做君子 孔子论君子之道40大金句!

学论语做君子 孔子论君子之道40大金句!

...的德性的人。君子人格是中国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好玩的国学君从论语中精选了40句关于君子之道的论述,希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为您带来一丝心灵上的慰藉。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2023-12-26 #经典句子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佳句及翻译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佳句及翻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春风微语,ID:chunfengweiyugzh】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论语》简介】《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是由孔门弟子编纂的,成书于战...

2023-08-05 #经典句子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一下驻马店市皇家驿站景区的孔子书院,感受薪火相传的国学文化!皇家驿站孔子书院,是驻马店市目前唯一一家庙学合一的文化场所。是传承孔儒文化,研讨国学经典,立德树人的示范基地,以传播国学文化为使命,孔子书院...

2011-10-04 #经典句子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于丹在中国最高大上的国学讲坛上出了名,可也栽在了这个最高大上的讲坛上。经历过短暂的热潮后,于丹热归于冷寂,甚至很多人开始倒于丹,骂于丹。我对她的感情倒没有到那种厌恶的程度,但就是那种没理由的不喜欢。但...

2023-09-09 #经典句子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于丹讲《论语》:努力建造心灵的灯塔

于丹是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论语的大名人,随着国学热的升温而一度爆红。后来受到过民间的一些批评,诟病她只知“鸡汤”似的解读和灌输,一味地引导人“逆来顺受”,热度稍减。也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丹的论语解读有些不...

2023-09-25 #经典句子

「国学」从《论语》中阐述孔子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

「国学」从《论语》中阐述孔子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

...中不断地挖掘出适合自己的理念的,这些思想,都是传统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认真学习。

2024-01-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