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卫道士”辜鸿铭:留辫子 反对白话文 拥护陋习 却活出了真我

时间:2023-12-04

此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在那个人人反对封建帝制,倡导自由平等的时代,他却依然固执地留着一条大辫子,公然反对白话文,坚持古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读

最近随着《觉醒时代》的大热,一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具争议性和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这个人就是晚清怪才辜鸿铭。

此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在那个人人反对封建帝制,倡导自由平等的时代,他却依然固执地留着一条大辫子,公然反对白话文,坚持古文。但另一方面,他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墨守成规的腐儒,而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人生经历极为丰富,诚如他自己所言: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精通九国语言,20岁时便已经拿到了13个博士学位,荣誉更是满身。

在他的身上,既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难得的自信和热爱,也有着对变革和突破的顽固的抵触。

1917年,辜鸿铭应蔡元培的邀请为北大学子讲授英国文学,他留着晚清标志性的长辫子,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大,对学生讲:你们看到我有形的辫子,可你们心中却有无形的辫子。辜鸿铭的一番话引出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文化不是以三六九等论之,精深的传统文化亦是一份瑰宝。

辜鸿铭生平

辜鸿铭生于南洋马来西亚的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父亲是中国人,能讲闽南话、英语、马来语,母亲是精通英语和葡萄牙语的西洋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辜鸿铭对语言极具理解力,他的聪颖博得膝下无子的橡胶园园主的喜爱,回国时把辜鸿铭带在身边,为他提供求学的条件,辜鸿铭在国外接受到丰富的西方文化,习得英、法、德等九国语言,曾在爱丁堡大学读书,留学期间拿到十几个博士学位,包括古典文学、宗教、哲学等多个学科。

辜鸿铭对西方文化涉猎颇深,他的学识都来自西方,但他的父亲曾郑重告诉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自己是个中国人。辜鸿铭牢记父亲的嘱咐,始终留着清朝人的大长辫子,代表他对于自己中国人身份的认定。

在西方求学时,欧洲一些国家文化保守主义盛行,如卡莱尔,雪莱等文化界有话语权的人大肆批判近代西方文明过于功利、贪婪,这阵思想潮流对辜鸿铭产生深远的影响,启迪他对文化的看法不能过于单调,没有完美的一种文化,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文化。

当时有一部分西方学者比较推崇中国文化,卡莱尔说过:“人类的一线光明,是中国的民主思想。”在那个处处落后于西方的时代,中国文化让辜鸿铭找回了一些自信与民族尊严。

辜鸿铭曾说有个人在他的生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人就是《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两个人会晤后,辜鸿铭回忆说:“正是马建忠使我进入中国文化深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当时辜鸿铭在南洋过着优渥的生活,谈话后他毅然接受文化的指引,回到战乱中的中国。

1880年,辜鸿铭返回故乡槟城。回国后,辜鸿铭来到张之洞幕府做洋文案,一做就是二十年,以辜鸿铭学富五车的才华做这份工作实在是屈才。有趣的是,张之洞从未给他涨过工资。据后来张老回忆,没给辜老涨薪是因为公事繁忙,辜老也很实诚,一直不好意思提起。

在那个思想解放的年代,人们大多尊崇西方文化,认为别人的文化更先进正确,自家的传统文化是落后愚昧的。辜鸿铭则不这样认为,他在中国人身上看到一种温良尔雅,让人亲近的气质,不同于欧洲人的疏离暴虐,他认为中华文化流淌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深深影响着国人的言行,而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可贵之处。

辜鸿铭眼中的中西之别

辜鸿铭是一个坚定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持着全盘接受的态度。他将所有西装收入箱子,常年梳着晚清文人的大辫子,穿着马褂,显示出他拥护儒家传统文化的决心。即使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纳妾、缠足、太监这样的陋习,他也坚决拥护。辜鸿铭语言犀利,阐述关于男子纳妾的看法时,他打比方说,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不奇怪,但有人可见过一只茶杯配四只茶壶?辜老游历多个国家,见识超群,又凡事具备独到的见解,但还是尽力遵循中国文化的每个方面,可见他怀着极其敬畏的心情看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辜鸿铭曾被末代皇帝溥仪召见,彼时溥仪已经不是中国的统治者,但辜鸿铭见到他后依然按照以臣子身份拜见了溥仪,没有丝毫名士的不羁狂狷。他曾经对朋友解释自己对满清忠诚的缘由,他并非对满清王室愚忠,而是对中国政教甚至是中国文明之目标的忠诚。

辜鸿铭虽然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但他不是见到皇帝就磕头的普通人,反而十分厌恶施行暴政之人。慈禧太后过寿,辜鸿铭吟了一首贺诗:“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如果不是官府敬他为一代狂儒,一顶大不敬的帽子是跑不了的。由此亦可以见,他的保皇派态度是基于对东方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尊重。

在那个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在那个西学渐兴的时代,辜鸿铭实质上看清了西方人以及西方文化的本质,他们并不比我国的传统文化“高大上”,他们一样有着屠杀、劫掠、恶习,相较之下反倒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优长之处,因为我们至少知道自省。

于是他将治学方向定位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上,在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后,辜鸿铭将《论语》、《大学》等传统文学经典译成多国语言。这些蕴含哲理、词句简练的东方著作一经发表,立刻引起欧洲学者的狂热追捧,为一战过后人心惶惶的世人带来独特的精神抚慰。

辜鸿铭在欧洲声望很高,当时西方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德国人对他特别推崇,认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人物只有两人,一个是印度的泰戈尔,另一人便是中国的辜鸿铭,一些大学设立“辜鸿铭研究所”,“辜鸿铭俱乐部”,可见他们对辜鸿铭学术成果的认同。在外国人看来,辜鸿铭俨然成为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

1928年春,辜鸿铭因风寒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他自称是中国最后一代大儒,在激荡的思想潮流中,以传统文化为心中明灯,固执而桀骜地守护中国文化的尊严与自信,尽心尽力地担任中国文化向世界的宣传员。一代狂儒憾然离世,但他的言行时刻警醒着世人,无论何时都不要妄自菲薄甚至抛弃我们的文化,那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

小结

尽管他对传统的坚守是近乎偏执的,他也并不接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他所坚持的一些观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或许是难以接受的,似乎从这一点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卫道士”;但不可否认,在那个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传统文化面临重大挑战的时代,他的存在却像是另类的光一样,对于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也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能传承数千载而不断的根源所在,每一个人能够思辨,能够有自我意识,能够活出真我,如是而已。

而作为新文化阵地的北大,能够接纳并且尊重这样一位学者的存在,无疑也体现了中国高等学府的胸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卫道士”辜鸿铭:留辫子 反对白话文 拥护陋习 却活出了真我》,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华竹信尊(竹)2024-01-06 10:41华竹信尊(竹)[香港网友]103.13.145.226
    或许这个“卫道士”有自己的理念,留辫子和反对白话文可能是他坚守的方式,也许我们不能理解他的真我。
    顶0踩0
  2. ā﹎.根↘缘℡2023-12-26 08:20ā﹎.根↘缘℡[黑龙江省网友]103.11.181.83
    @尹飞留辫子并不代表活出真我,反对白话文也不一定是拥护陋习,这个“卫道士”有点想法让人困惑。
    顶0踩0
  3. 尹飞2023-12-15 05:59尹飞[火星网友]119.15.143.176
    这个“卫道士”简直是个矛盾体,留辫子却反对白话文,有点矛盾啊。
    顶14踩0
相关阅读
精通9国语言的诡辩怪才辜鸿铭喜欢“国粹” 推崇小脚辫子娶姨太

精通9国语言的诡辩怪才辜鸿铭喜欢“国粹” 推崇小脚辫子娶姨太

最初认识他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当时就是这么一个非常机智幽默的怪老先生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2023-08-22 #经典句子

民国第一骂 却也是语言和文学双料天才 思想先进的他又独爱小脚

民国第一骂 却也是语言和文学双料天才 思想先进的他又独爱小脚

辜鸿铭出生在南洋,是中欧混血儿,金发,从小有极强的语言天赋,加上家里经济条件不错,辜鸿铭接受了极好的教育,并留学英国等多个国家

2023-08-22 #经典句子

此人拖着辫子到北大 学生哄堂大笑;他说完一句话 学生哑口无言

此人拖着辫子到北大 学生哄堂大笑;他说完一句话 学生哑口无言

难以想象吧?一个晚清的糟老头子,居然被人当做难得的风景一般

2023-12-30 #经典句子

留长辫子的北大混血教授 精通九种语言 孙中山:中国语言天才

留长辫子的北大混血教授 精通九种语言 孙中山:中国语言天才

他精通西方多国文化,却反对西方文化却大力发展传承我国文化

2023-12-30 #经典句子

辜鸿铭:精通9门外语 获得13个博士学位 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辜鸿铭:精通9门外语 获得13个博士学位 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一位叫作辜鸿铭的老学究,留着长辫,滔滔不绝地给学生们进行着慷慨激昂的演说

2023-11-25 #经典句子

辜鸿铭上课 与学生说不同语言 背不出书的不能坐下

辜鸿铭上课 与学生说不同语言 背不出书的不能坐下

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们对这些或严厉、或慈祥又或者幽默的老师,总是记忆犹新

2023-11-05 #经典句子

他是民国第一怪才 精通九国语言 推崇三妻四妾 却是“妻管严”

他是民国第一怪才 精通九国语言 推崇三妻四妾 却是“妻管严”

自清朝覆灭后,民众思想得到解放,曾经清朝最大的特色长辫子逐渐成为历史,但是始终留着辫子的辜鸿铭却在民国时期一枝独秀,甚至随时随地都能甩着长辫子

2023-08-30 #经典句子

晚清怪才辜鸿铭:精通九国语言 提名诺贝尔奖 却喜欢闻女人小脚

晚清怪才辜鸿铭:精通九国语言 提名诺贝尔奖 却喜欢闻女人小脚

他既是精通九国语言,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士,也是钟情旧习俗,迷恋封建制度的老顽固

2023-08-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