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月景写法赏析

时间:2023-11-22 02:44:01

相关推荐

苏轼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月景写法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了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路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一、全文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这时皎洁的月光照进门里,十分幽美。于是我高兴的走到户外,想到没有和我共同游乐的人。我就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明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好像积水般的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二、梳理段落内容

第一段:叙事,交代庭中散步缘由。

第二段:描绘庭下月色景象。

第三段:触景生情,引发作者感慨。

三、赏析写景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庭下的月光好像积水般的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这段话作者描写月的艺术极高,原因在于:

1.妙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月景

作者把月光比喻成水的清澈透明特点,把月光下的竹子和柏树影子比喻成水中生长的藻荇植物特点。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月色如水的特点。

2.巧用间接描写方式写月

庭下如积水般的清澈透明。那什么才像这积水般的清澈透明呢?从内容上来推断肯定指的是“月光”。

像这种写月不见“月“字,却把夜晚月光的皎洁明亮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就是间接写景方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活力泫京2024-02-10 15:04活力泫京[甘肃省网友]121.205.27.121
    苏轼的文字总能触动人心,让人不禁想要沉浸在他描绘的墨色世界中。
    顶0踩0
  2. 流年梦寻2024-01-14 18:57流年梦寻[河北省网友]124.31.68.72
    读了《记承天寺夜游》,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当时的静谧之美。
    顶0踩0
  3. qqqqqqqqq2023-12-18 22:50qqqqqqqqq[甘肃省网友]203.11.70.75
    苏轼的文笔真是妙啊,能够将月下的景色描绘得如此细腻动人。
    顶1踩0
相关阅读
苏轼最著名的四篇优美散文 完美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最著名的四篇优美散文 完美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023-12-11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2012-10-19

《古文六篇》瞿宇辉书法作品 初至西湖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海市蜃楼 归田赋

《古文六篇》瞿宇辉书法作品 初至西湖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海市蜃楼 归田赋

古文六篇瞿宇辉书法作品释文:初至西湖记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 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2011-08-2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懂这篇文章 才算理解了东坡先生的豁达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读懂这篇文章 才算理解了东坡先生的豁达

于是,苏轼重新穿好衣服,高兴地起身出门,准备好好欣赏一番这美丽的月色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