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典故的背后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

时间:2023-11-19 03:21:01

相关推荐

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典故的背后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事实上这句话影射的是,人们的欲望在一定条件下会呈现出“无限膨胀”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言谈举止难免会过激,此后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

因此民间也常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告诫后人,应该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免像小蛇吞食大象那般被欲望毁了自己,那么关于“蛇吞象”这个比喻背后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图片:“人心不足蛇吞象”资料截图

一、“蛇吞象”的起源

1、民间的寓言

根据民间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十分穷苦的人,一日在路上遇到了一条已经奄奄一息的小蛇,眼看它就要彻底死掉了,一时心善就把小蛇给救了,让人猜不到的是,这条小蛇居然通人性,没有上演“东郭先生”的悲剧,而是选择了报恩。

由于小蛇修炼多年,在仙术上颇有造诣,于是打算满足恩人的几个愿望,这个开头其实就有点像《一千零一夜》里的阿拉丁神灯了。

眼看小蛇显灵还有这么大的能耐,这个穷苦的哥们就像马斯洛一样根本不客气,他起初的愿望很简单,也很容易满足,只是想要足够的食物和可以保暖的衣物,解决温饱即可。

小蛇那也很够意思,三下五除二就给恩人搞来了食物和衣物,让穷苦人的生活变得温饱富足起来。这在任何人看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穷苦人一看眼里直冒光,心想:“既然小蛇能耐这么大,愿望也很轻松地实现了,那不如再要求一些更高的”。于是他向小蛇提出了做官的要求。

图片:给穷人弄来吃的剧照

2、民间的演变

第二个愿望小蛇还是满足恩人了,这个穷苦人开始像开了挂一般,从一个九品小官一路做到当朝宰相,走向人生巅峰,小蛇并没有远恩人而去,一直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满足对方的要求。

直到有一天,早已经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的穷苦人再次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要当皇帝”。这一刻,小蛇突然明白了,人类的贪念是永无止境的,根本不懂得满足,于是一怒之下张口就把这个当朝宰相给吞食了。

此后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说法,注意,最早的是“相”,代表丞相、宰相,而不是我们熟知的“象”,这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演变的。

此外,《山海经》的《海内南经》中有一个“巴蛇吞象”的故事,其内容也非常的生动形象,大体的意思是:巴蛇是一种能够吞食掉大象的生物,生活在南海中,黑色的身子、青色的脑袋,长度可达八百尺。

当巴蛇吞食掉大象之后,可以足足消化上三年之久,等全部解决掉后就把骨头吐出来,而这种巴蛇吐出的骨头用到人的身上,可以医治腹部的一些疾病。

当然了,这个故事反应的是上古时期华夏民族“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和民间传说的“蛇吞象”在寓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图片:小蛇与大象漫画资料截图

二、你不知道的后半句

1、另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竟是后半句

除了民间故事和《山海经》里记述的神话故事外,屈原在作品《天问》里还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说法。就有朋友要问了:那么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否也有后半句呢?

其实我们熟知的很多民间俗语中,有不少是只听说过一半的,比如“父母在不远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一段,叫作“游必有方”。

经过查阅一些资料后发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也有后半句,而且还不是单纯的转折关系,而是对前半句的一种补充和加深。

大家其实可以把前半句的“人心不足蛇吞象”理解为人们的欲望无穷无尽,就像是漫山的沟壑难以填满一般,也像蛇类吞食大象那样的不自量力,最终害人害己。

而后半句的“世事难料螂捕蝉”可以理解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人心更加的难以揣测,各种尔虞我诈,机关算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可是到头来冤冤相报何时了呢?不还是害人害己的结果吗?这就好比螳螂在树上捕捉夏蝉,一只黄雀却悄悄地跟在了螳螂的身后。

图片:寻常人在财富面前的表现剧照

2、知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我们和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常常开玩笑的说:“秃鹫在天,我弓箭在手,奈何还有敌人躲在身后”。有的时候也会打趣道:“老婆在家,就怕隔壁是老王”。

当你认为一切都做好准备,已经万无一失的时候,却发现你认为的结果并非最终的胜利,而自己也绝不是那个想当然的“胜利者”。所以我们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而做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前提,就是要懂得满足。

如果一个人陷入到了“贪”字中,那么将会越走越远,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掂量掂量你再上”,人懂得知足即是“富贵”这个道理,是再好不过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知足是福

对了,最后再给大家延伸一下,在民间传说里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那个穷苦人得知皇帝得了重病,需要蛇肝才能够医治,于是回家后对小蛇连哄带骗,然而小蛇通灵性,早就看透了一切,于是无奈的说:“你爬到我肚子里取吧,只要取走肝就可以了”。

穷苦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根本不顾小蛇对自己的恩情,结果爬了进去,小蛇此刻心灰意冷,知道了人的欲望根本满足不了,于是就把他给吃掉了。

图片:盯着桌上的黑蛇剧照

当然了,故事的情节说法虽然不一样,但是告诉大家的道理都是同样朴素和简单的,在这里,希望各位朋友也能以此为戒,脚踏实地的生活!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安然╮浅笑°2024-03-01 22:51安然╮浅笑°[香港网友]113.212.101.113
    这典故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与欲望永无止境,是对人类行为的深刻观察。
    顶9踩0
  2. 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2024-01-27 08:21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河南省网友]45.123.204.54
    这句谚语暗示着人类贪欲无止境的本质,引人深思。
    顶10踩0
  3. 静妤舒恒2023-12-23 17:51静妤舒恒[浙江省网友]103.52.177.158
    古语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心贪婪的本质。
    顶0踩0
相关阅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2023-07-26

大家常说“化干戈为玉帛”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有何典故?

大家常说“化干戈为玉帛” 那么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有何典故?

即使是现在一大部分没有读过书的老人,有时也会张口就来一句俗语或者成语之类的句子

2023-09-14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典故频出 寓意美好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民国结婚证上的誓词:典故频出 寓意美好 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比如,那句著名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便是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结婚誓词

2009-04-24

农村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句其实也很经典 很多人不知道

农村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二句其实也很经典 很多人不知道

从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哲学和自然哲学之间的交织重合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