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读《红楼梦》 品味其中的词文化 方知曹雪芹用心良苦

时间:2023-10-13 05:49:01

相关推荐

读《红楼梦》 品味其中的词文化 方知曹雪芹用心良苦

词作为一种文体,虽元、明时代不如曲和小说那样兴盛,然’至清又有复兴。陈维熬词承苏、辛豪放风格,朱彝尊词宗姜、张婉约风格,纳兰性德自然超逸主清词风气。雪芹祖父曹寅的《楝亭集》中,有词钞1卷、别集1卷,计词57首。而纵观《红楼梦》全书,曹雪芹既引用了前人词句,又有词的创作,显示了他对词这种文学形式的鉴赏力和驾驭力。

书中所引前人词句,俱是名家名词名句。南唐李后主皇帝没当好,是个亡国之君,但他精于诗词,擅长书法绘画,还通晓音乐,其词堪称大家之作。他前期的词,触景生情,融情入景,语言清新,韵味无穷;被俘后词风一变,感慨良深,哀伤真挚,饱含血泪。他的创作实践以现实主义的风格,丰富了词的表现能力,把词从浮艳深渊中拯救出来,在词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谭献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寄无匹。”

《复堂词话》书中林黛玉在梨香院外,听到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时,想起的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就是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名句。黛玉触景生情,以黛玉写的《葬花吟》是全书最为哀婉的一首诗。本来葬花就是伤春之极,更兼黛玉父母双亡,寄寓于外祖母家,虽有贾母呵护,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情发之于声,就有《葬花吟》一首。连鹦哥学舌时都长吁短叹的,可见其艺术感染力。其中引用了杨无咎《人月圆》(风和日薄余烟散)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的句子,表达了每天都生活在“风刀霜剑”之中的痛苦。

第八十九回宝玉看到晴雯舍命所补的雀金裘,不禁睹物伤怀,心头涌起无限哀伤。物在人亡的感叹赋于两首《望江南》,虽然不及《芙蓉谋》那样铭心刻骨,然而“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还是唱出如泣如诉的悲枪意绪,真情实感令读者阅后掩鼻,《红楼梦》中创作的词虽只有9首,却运用了《西江月》、《如梦令》、《南柯子》、《唐多令》、《临江仙》、《蝶恋花》和《忆江南》等7个词牌,显示了词作多样性的特点。

运用小说中的诗词描写人物,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传统。《红楼梦》也用这种手法来描写贾宝玉。宝玉是在第三回黛玉来贾府时出场的。先是从黛玉眼中写出宝玉的外表,大力铺陈渲染其装束身段;再用两首《西江月》词写出宝玉的性格心气。作者以“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样的嘲笑与否定,寓褒于贬,似抑实扬,若嘲实赞地将宝玉这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用反语揭示出来。两首词运用在这里,使我们对宝玉的形象和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对全书中的主要矛盾,也有见微知著的了解。

《红楼梦》中创作的词,不到诗的十分之一。数量虽然少,却是整部作品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清词丽句,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它一方面显示了作者的创作才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趣;另一方面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形象,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义

参考资料:红楼梦

本文乃“李洋说科技”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ヾ℡对视"2024-02-11 08:14ヾ℡对视"[海南省网友]43.230.85.125
    《红楼梦》中词文化深邃细腻读让人对曹雪芹用心良苦有了更深会。
    顶6踩0
  2. gracedr0772023-12-12 19:01gracedr077[国外网友]103.30.21.223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作中蕴含着丰富词文化读让人感叹曹雪芹用心良苦。
    顶32踩0
相关阅读
《红楼梦》词赋中最长的一篇 文采飞扬 尽显曹雪芹的才华!

《红楼梦》词赋中最长的一篇 文采飞扬 尽显曹雪芹的才华!

芙蓉女儿诔是主人公贾宝玉祭奠丫鬟晴雯时所用的一篇祭文,是红楼梦所有诗文词赋中最长的一篇

2023-10-13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为什么她的下场最凄惨?曹雪芹一句话说明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为什么她的下场最凄惨?曹雪芹一句话说明

而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古来颇多争议

2023-10-16

曹雪芹《红楼梦》的这句名言 用在现代都不过时 依旧能警醒世人

曹雪芹《红楼梦》的这句名言 用在现代都不过时 依旧能警醒世人

多数醒悟之时,都已过半百人生,悔恨莫及

2023-09-29

红楼梦里的几处经典语录 透露曹雪芹的人情练达

红楼梦里的几处经典语录 透露曹雪芹的人情练达

它作为一部小说,除了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诗、词、歌、赋、偈语、灯谜、酒令等等,应有尽有,是真正的文备众体,这是其它小说中所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