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为什么中文的诡辩在逻辑形式上比起英文来不容易察觉?

时间:2023-09-21 04:46:01

相关推荐

为什么中文的诡辩在逻辑形式上比起英文来不容易察觉?

不管其他人怎么说,这一点我是支持你的。语言的确会影响到逻辑的使用,汉语诡辩的确不容易察觉,我研究了很久,目前的结论大概是这么几个方面。

1.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不能分辨出概念和代指的实物之间的区别。拿英语说,可数与不可数,实际上就已经对名词的类进行了区分。汉语里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没有语法上的区别,很容易互相混淆。比如拿具体名词的性质套用抽象名词,就容易诡辩。

2.动词的词性没有变化,比如表达比较、被动的时候,英语里要改变词汇的外形,加er、ed之类,这就是提醒逻辑关系,在汉语里更容易被忽视。比如你说的这个问题里,实际上是说汉语比英语更不严谨,一般人就会直接说汉语不严谨,直接把意思曲解。严不严谨是个相对概念,不是汉语的固有属性。但是严谨这个词汇没有加比较级,多数人就会误用为固有属性,然后认为你在侮辱自己的文化,这就是逻辑错误。

3.判断词的匮乏和误用。也就是“是”这个词。平时用的时候,是可以表示对等,属于,正确等等多种意思,就会被诡辩。比如白马非马,这个诡辩里就是把从属关系用成对等关系,白马是属于马的一种,而不是对等马。这个词对于逻辑问题太重要了。

4.使用习惯。汉语使用习惯里,太习惯于省略句子成份,有些词汇虽然没有具体含义,但实际上要表达逻辑关系。比如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句话里,首先这个词就没有任何修饰,究竟是在什么范围内不首先?是整个人类历史里,还是一场战争里?而且还有其他歧义,比如我先使用常规武器,再使用核武器,也叫没有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个首先的对比范围既包括不同的国家之间,又包括不同的武器之间,实际上就是一种诡辩。

中国人的文化里有强烈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习惯,不能说跟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思维的逻辑全人类都是通用的,但语言不是。大多数人还上升不到思维逻辑的层面,所以他们必然受语言逻辑的影响。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关系都有一大批人搞不懂,更不用说其他复杂的逻辑关系了。有兴趣的同好可以一起研究研究,我想写本相关的书,不过感觉一个人能想到的还是比较片面。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望木2024-01-03 16:01望木[安徽省网友]203.99.12.218
    很有意思问题留了我深思。
    顶0踩0
  2. 沐梓歆2023-11-12 10:23沐梓歆[内蒙古网友]125.62.114.111
    或许是因为中文更注重语境和文化背景影响容易让人在词语双关和含糊中产生歧义。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中国空间站不该用中文?面对美国的无理取闹 中国把话说得很明白

中国空间站不该用中文?面对美国的无理取闹 中国把话说得很明白

比如说神舟12号载人飞船,取得了圆满成功,与此同时,中国人还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这在过去,是完全没办法想象的事情

2018-12-17

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 中国学生看后:好像看到了学英语的自己

美国不及格中文试卷走红 中国学生看后:好像看到了学英语的自己

很多人在英语的日常学习中更是一头雾水,不论是语法、音标发音还是句型事态的变化,处处让人头疼

2022-11-21

美国学渣“中文考卷”走红 网友调侃:“像极了我学英文的样子”

美国学渣“中文考卷”走红 网友调侃:“像极了我学英文的样子”

伴随我国的整体实力水平不断的扩强,汉语也出现在了众多国家的试卷中,其中包括韩国和俄罗斯以及美国,许多学渣汉语考试不及格也是常见的事

2023-01-29

韩国初中的“中文试卷”火了 看到最后一题 中国学生想“撕卷”

韩国初中的“中文试卷”火了 看到最后一题 中国学生想“撕卷”

不过随着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也引起了很多同学的不满,并且英语还是作为主科出现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涯中,无论是中考、高考都会面对来自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