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初试真题分析:怎样写出优秀论述题答案

时间:2023-09-21 03:13:01

相关推荐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初试真题分析:怎样写出优秀论述题答案

1 写|在|前|面

2021年国美人文学院的考题,总体上讲我认为题目出的特别好,有深度、有难度,但是并不偏,围绕美术史的重要问题,即考细节也考察学生对美术史的整体把握与认识。下来我将会分几篇文章逐科分析,希望能做到条分缕析,爬梳剔抉,帮助考生精准把握考试动向,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助力大家心之所想,研至所向!

2 中|外|美|史|真|题

一、 名词解释(50分)

1. 六法

2. 明暗对比法

3. 历代名画记

4. 荆浩

5. 渐隐法

二、 简答题(40分)

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考古发现或美术展览与艺术史写作的系。

三、 论述(60分)

谈谈对古典、古典传统、古典主义的认识。

3 详|细|分|析

中外21年的考题,我认为是一次变调。

跟前两年的风格都不一样,这肯定打乱了很多同学的部署,例如以前必考的“推荐书目类题型”这次就没考。第一道题5个名词解释,都是基础款,且非常重要,保持国美对重要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这里我不跟大家具体讲每一个,推荐几本参考书帮助大家名词解释的复习:

重庆大学出版社的,“艺硕考点精编中外美术史”。

外美史还可以特别参考《艺术的故事笺注》与《詹森艺术史》中各章特色的“材料与技法”。

詹森:《詹森艺术史》

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笺注》

名词解释主要考这么几类:艺术家、艺术流派、艺术史或画论著作、重要艺术史家、重要的艺术概念、材料与技法。另外名词解释,有一个重点:不要惜墨,遇到自己熟悉的一定要重拳出击,在控制好时间的情况下,写个1000字也没有关系,因为有出彩的点就会提高印象分,可以止损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

第二道简答题,是个二选一,谈考古发现与艺术史写作的关系,或者谈美术展览与艺术史的关系,题目的类型是简单题,某种程度上,把自己所理解的关系说清楚就好,可以不做深度阐释,但是题目里又没有严格的字数规定,存在很多弹性,所以这种题还是要以论述题的态度全力以赴,先说第一个。

一个好的答案要在论点、论据、文章结构、学术规范、语言准确上都要做到最好。文章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引入论题,包括你所讨论问题的范围即语境,你的观点;

二、具体展开论述;

三、总结。

考古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第一个画面可能是“挖掘”,通常是挖掘古墓,当然了考古学所针对的研究对象不止是墓葬,也有地上遗址,只要是人类过往遗留下来的遗物与遗迹,都归考古学研究。考古发现新的历史遗物或者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史的写作,我认为主要有填补空白和鉴定早期作品真伪的助益。填补空白,就像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于宋代兴盛起来的“金石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证经补史”,考古发现的兵马俑,或者汉阳陵陶俑都可以填补秦汉中国雕塑史的空白,同时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当时的军事、经济、科技史的了解。鉴定早期作品的真伪,我在中美真题分析“宏观谈墓葬艺术对美术史写作的影响”有谈,这里不赘述。(参看研至艺术往期真题分析推送)

汉阳陵墓室遗址

远眺中的莫高窟

答的深入,这个题还可以继续扩展考古学与艺术史的关系。考古学跟艺术史相交的学科,我们把它称为“美术考古”,典型的有墓葬艺术与佛教石窟寺,然而我们要认识到美术考古只是一个中性词,考古学与艺术史是一个共生学科,就像拱的两端,缺少哪一边都不行。潘诺夫斯基在《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中,非常精彩的描述了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这篇文章是艺术史研究的经典必读,每位考生都应该仔细研读。潘诺夫斯基认为,艺术史家应具有两方面的能力1.对自己的材料进行理性的考古式分析;2.审美再创造。

“直觉的审美再创造跟考古式研究互为关联,从而形成我们所谓的“有机情境”,两个过程互相渗透,不仅再创造的综合可以成为考古研究的基础,反过来考古式研究也可以成为再创造过程的基础,两者互相限定,互相修正。”潘诺夫斯基的这段话说的太好了,是我们可以借用到这篇小文章的核心论点,是统辖全文的理论发动机。然而,虽然有了艺术史家的观点可以借力,但是我们也得把自己的话捋顺。在答案中,观点必须简洁清晰,一句话可以表达清楚:考古学与艺术史是一个共生学科,它俩互相限定,互相修正,艺术史家一方面要具备考古学家理性的分析能力,一方面也要像艺术家一样进行审美再创造。

论点清晰,下来我们就要逐次展开论证,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展开:一,既然是共生学科,就要回答,为什么艺术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学为什么离不开艺术史?二,同理,他俩都共享哪些研究方法,三,离开了考古学的艺术史会面临什么问题。这里我先跟大家讲下可以充当论据的材料,艺术史离不开考古学,可以举温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离不开艺术史,可以谈“图像证实”的有效性,共享的研究方法可以谈“类型学”,艺术史离开了考古学会面临什么问题,可以以巫鸿在《美术史十议》中强调的“实物的回归”观点为据,加深大家的理解,我一一展开。

温克尔曼的《古代美术史》

温克尔曼同是现代考古学与艺术史的奠基人,他改变了瓦萨里以艺术家传记为主的艺术史叙述模式,开启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风格研究,他为希腊艺术断代,改变人们以往以来对古典风格混乱模糊的认识,区分哪些是希腊原作,哪些是罗马复制品。温克尔曼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风格-情境”的方法,他把希腊艺术置于地域气候与文化环境的大土壤中,不仅旨在揭示艺术的起源、进步、变化和衰落,同时也旨在依据现存的古代遗物尽可能的证明所有的一切,也因而,温克尔曼把希腊艺术作品的风格并不当作个人的特点,而是视作希腊民族精神的体现,虽然温克尔曼用艺术解释历史的相关结论,在我们今天都不大认同,但温克尔曼的实践既是艺术史的、也是考古学的,并且他的艺术史研究,得意于考古学分析的历史情境建立,他强调研究遗物的重要性,他说,要撰写关于古代艺术的著作,人们必须到罗马,甚至要在那里呆上两年。

威廉·阿尔伯恩:《黄金时代的希腊风貌》

图像证史的有效性

考古学,不单单是田野考察的“锄头工作”,虽然注重物质材料的研究,但因为实物本身并不会说话,仅有物质史,缺乏“精神史”,是难以重构历史、复原往昔,因此考古学需要对一般历史概念的掌握,“文献与实物”的二重证据法,是考古研究的基本结构。考古学家需要掌握文献,在面对一些出土的往昔艺术作品时,同样也需要艺术史的帮助,出土或传世的往昔艺术作品,可以充当历史研究的材料,但只有在了解艺术的叙述方式与风格母题变化的规律基础上,也即先厘清艺术的问题,我们才能恰当的用图像证明历史。

类型学

考古挖掘,首要是对发掘现场的保护,下来针对出土的物品要进行细致的断代与分类,做好类型学的工作,艺术史同样共享这种“类型学”的方法,并且从类型着手分析一件艺术作品通常是第一步。贡布里希在《象征的图像》中对“图像学”方法解释作品意义的修正中,就提出过“类型第一原则”,而高居翰针对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也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分类模式,即山水画是一个大类,下面还应当细分其他不同类型的山水,例如,地产山水、隐居山水、送别山水、祝寿山水、地形山水等等。类型不同,功能就不同,表现方式和观看方式也不同,通常不同类型的作品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形成一种稳定的表达,应用特殊的场合,匹配特定的意义,例如中国的送别山水,在明代,它固定程式就是“水送”,通常表现为一叶扁舟停留在岸边,离行的人与朋友相互作揖、依依惜别。因此当我们看到这类作品时,如果对“类型学”敏感,关于送别所牵涉的一切话题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贬谪、流放、还是戍边,当然了后面这几个是我跟大家开玩笑,中国的古代文人也并不一定都这么惨。

帕提尼尔:《荒野中的圣哲罗姆》

唐寅:《金昌送别图》(局部)

法国新浪潮

巫鸿在《美术史十议》中的〈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一文中认为转译图像的照片技术的出现,对于美术史的研究有失有得,他总结为三点:1,照片增强了风格对比,“比较式”论证方法的兴盛。2,整体感官的肢解,目光活动的增强。3越来越关注细节问题。照片或者说图像资料,对于美术史的研究有没有帮助,大有裨益,但是不管是绘画、雕塑、建筑,传世的艺术品都有它一个最基本的物质属性,而转译过的、二维的图片把这些都压缩了。建筑可以在空间内行走,雕塑可以围绕着观看,挂轴挂在厅堂里,手卷缓缓打开。实物的回归,是要重构艺术作品的历史原境,它不仅只是停留在美术馆或者博物馆看原作的意义,而是要设法重构原境,追寻作品在历史中最初的状态,例如在大英博物馆见到的《命运三女神》雕像,我们要想象把它还原到为庆祝波希战争胜利,雅典卫城新建的帕特农神庙的东山花上,而这种建构,是必须建立在考古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命运三女神

第一段明确论点的提出,下来几段充分展开论证,文章的大头就已经过去了,最后一段总结,简言之就是观点的重申,我在这里也就不重复了。上文,为了大家能更清楚的了解一篇好的答案应具备的要素,我基本上把这道题答完了,加上一些起承转合的句子,可以成为一篇完整的小文章,为了追赶进度,下来的题目我会加速。

本期题目解析就到这里,

下期会继续解析,

考中外美史的同学可持续关注!

图片整理|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文稿来源|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未经允许请勿使用本文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H-BY2024-01-03 15:31H-BY[海南省网友]103.53.249.171
    @流主了这篇分析对于艺术人文学院初试答题技巧有了更清晰认识谢谢分享!希望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顶7踩0
  2. 流主2023-11-12 09:22流主[西藏网友]121.200.197.29
    这篇文章对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初试论题答案分析得很到位让我受益良多希望自己也能写出优秀答案!
    顶5踩0
相关阅读
高考语文备战2021 论述类文本文体特点及阅读题两大考点备考提示

高考语文备战2021 论述类文本文体特点及阅读题两大考点备考提示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2023-10-31

论述题金句|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模板+框架.直接背诵版.docx)

论述题金句|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模板+框架.直接背诵版.docx)

每周日前会将批改后的内容发给抽中的宝贝们!TITLE本期题目信息疫情之下,如何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2011-11-16

论述题抓分小技巧之法律名言警句积累

论述题抓分小技巧之法律名言警句积累

宋老师在2017年出过一道模拟题,主题是谈法治队伍的建设,一位考生的文章,在结尾时引用了徒法不足以自行论证法治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这个引用就让宋老师

2017-03-15

论述题金句|疫情之下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模板+框架.直接背诵版.docx)

论述题金句|疫情之下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模板+框架.直接背诵版.docx)

每周日前会将批改后的内容发给抽中的宝贝们!TITLE本期题目后真相时代,如何治理网络舆论话语空间?「 导读 」当前,由于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网民群

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