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明朝大臣吴瑾仅用几句话 就借明英宗之刀 替大英雄于谦报仇

时间:2023-09-14 04:51:01

相关推荐

明朝大臣吴瑾仅用几句话 就借明英宗之刀 替大英雄于谦报仇

公元1457年,给大明朝力挽狂澜的于谦被处死了,看着各地呈递上来的奏折,明英宗才后悔“不该那么小气杀了于谦”。就在明英宗感慨“天下纷乱竟然无一个大臣可以挺身而出”时,吴瑾非但不劝慰,反而若有若无说了句:倘若于谦在世,大明朝断不会有今日之局面。

只不过,虽然明英宗贵为大明主宰,但书房里却早已经埋下了线人,皇帝左右早已经被石亨收买了。这个依仗着为明英宗复辟的大功臣在坑杀于谦后,行事更是猖狂。石亨听到吴瑾的话语,怎么会不知道吴瑾的“话里有话”,看似喊冤,其实是在说自己害死了于谦。

石亨虽然猖狂,倒也不是没脑子,他心里明白:“要动吴瑾可不能明着来”。就这样,石亨表面上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依旧多次在明英宗面前夸奖石亨是国家栋梁。这样的吹捧,饶是吴瑾察觉到不妥,却也无法反驳。

然而,石亨终究是“图穷匕见”了。就在那番宫中谈话几天后,明英宗召见了吴瑾,说石亨觉得他是栋梁之才,愿意保荐他担任甘肃总兵,以起到震慑西北的作用。

吴瑾虽然不是汉人,但在朝廷中也有些时日,对帝王权术有几分了解。他很清楚明王朝对权臣的警惕,更知道明英宗生性多疑,会担心手下的人想造反。于是反而站在明英宗的立场上又是感激又是吹捧地说道:

陛下果然是胸怀天下,对我一个外族人都如此信任,微臣安能不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只是陛下此番让我去甘肃担任要职,可谓是过蒙拔擢了。臣被他人耻笑不自量力并不要紧,就怕满朝文武议论大明朝没有人才了。况且别看如今天下大乱,但陛下有定邦之才、御下之能,乱局不用多久自然可解。

吴瑾这番话语,其实是看透了石亨所想。别看石亨这个橄榄枝抛的好,其实就是以表面升官却让自己远离圣宠。可问题是,皇帝哪有可能长久对人信任,若自己远离明英宗,让人随便进谗言,取死之道也就不远了。

明英宗听到吴瑾这番吹捧,早就飘飘然,更觉得说得颇有道理,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古语有云,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对石亨的攻势,吴瑾来一个借刀杀人之计。

有一天,明英宗不知为何心情很好,带着吴瑾环游京城。突然明英宗指着一座宏伟的府邸说道:爱卿素来博学,你可知道这是谁的家啊?

吴瑾可谓闻弦歌而知雅意,怎么能不知道机会来了。他不露声色说道:微臣愚钝,见识短浅,但看这气势恢宏,定然是皇家府邸。

明英宗听了后笑着说道:这怎么可能是王府呢?

吴瑾却继续装傻充愣道:倘若不是王府,怎么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冒犯龙威呢?

吴瑾这话一说完,明英宗脸上阴晴不定,直接撂下吴瑾,自顾自地回宫了。

吴瑾寥寥几个字,可谓尽显智慧,没有明说这座府邸就是石亨的府邸,却偏偏就把石亨放在火上烤。他相信多疑的明英宗定然会找个机会拿下石亨的。

与吴瑾的大智慧不同,石亨可就是不懂安身立命之道了。他小聪明不断,反复攻击吴瑾,却被明英宗有意无意之下挡下来了。石亨越发不满,反而越发嚣张跋扈,四处干预政事,甚至干起了冒领功劳、买卖官职的勾当。

终于,明英宗龙颜大怒,石亨被拿下,在囚牢里身首异处。

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但直到今天却依然让人思考:

为什么明明石亨占据了优势,又有扶立明英宗复辟之功,却还是输给了吴瑾呢?

其实,有时候锋芒毕露并不是好事。越是冒进,越容易出现破绽,结果反而被对手抓住,石亨的取死之道正在于此。而吴瑾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恰恰懂得了刚则易折、以退为进,反而在等待中找到了机会。

这个故事记载于《智囊全集》,确实可见作者冯梦龙的功底,难怪他能写出“三言”这样的讽刺文学作品。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亲自阅读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gear2023-12-31 15:23gear[台湾省网友]103.12.33.196
    这真是段令人感动历史故事吴瑾义举让人感叹。
    顶0踩0
  2. 锦瑟华年2023-11-07 10:07锦瑟华年[山西省网友]203.88.62.7
    这段历史故事太精彩了吴瑾勇气和智慧让人敬佩。
    顶4踩0
相关阅读
中国历朝历代名垂青史忠肝义胆的忠臣(原创经典语录原创请勿摘抄)

中国历朝历代名垂青史忠肝义胆的忠臣(原创经典语录原创请勿摘抄)

在五千的历史长河中,朝代的兴衰犹如日月更替一样频繁,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2014-04-10

太监陷害直臣 本来直臣必死 最后因为太监仆人一句话免于一死

太监陷害直臣 本来直臣必死 最后因为太监仆人一句话免于一死

也因此使得明朝中后期都因为这一举措而深受其害

2023-07-01

明朝流行一句话 满朝文武半江西 原因皆是因为此人!

明朝流行一句话 满朝文武半江西 原因皆是因为此人!

另一方面,在明朝中后期的官场和朝廷上流穿着这样一个说法:满朝文武半江西,顾名思义就是整个朝廷的文武百官有将近一半都是江西的人

2013-11-22

古代上朝想上厕所怎么办?迟到了怎么办?说话都用文言文吗?

古代上朝想上厕所怎么办?迟到了怎么办?说话都用文言文吗?

历史各个朝代,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资格上朝、能见到皇帝的

2023-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