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反复与对偶分不清楚?看完这篇 高职高考语文修饰手法你就明白了

时间:2023-01-28

1 种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1.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2.作用

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对偶: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

1.种类

(1)正对。

上下句意义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①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侬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反对。

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3.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饬。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目的。

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1.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种类

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3)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3.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且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只看有没有“像、似、是”之类的词语。下例都不是比喻句。

(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

比拟: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1.种类

(1)拟人。

即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

(2)拟物。

即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①我到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②知识值多少钱一斤?

2.比拟的作用

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引起情感共鸣。

借代: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1.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替。例如: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

(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①举酒欲饮无管弦。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①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吟罢低眉无写处。

(4)用专名代替泛指。例如: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用结果代替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用作者、产地等代替。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借代的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被借代的事物(本体)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读者已了解相关背景。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1.种类

(1)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2.夸张的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3.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排比:把三个或多个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强,这种修辞手法叫排比。

1.种类

(1)句法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

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1.种类

(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须回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1.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就说蒋筑英吧,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来满足吗?

(2)否定式反问。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来源:网络,由广东高职招生考试整理编辑,如侵即删。

想了解高职高考的报考事宜,或想了解考试快速提分或备考的秘诀,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反复与对偶分不清楚?看完这篇 高职高考语文修饰手法你就明白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思维导图:对比和对偶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作文生动形象

思维导图:对比和对偶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作文生动形象

...家长收藏好,孩子把作文写“活”今天我们来看下对比、对偶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还是先用思维导图把这些修辞手法都列举出来,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这样就可以把这些零散独立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2023-01-16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106句精选对偶句 为作文加分!

「小学语文」106句精选对偶句 为作文加分!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一般在小学阶段就有涉及,他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学的一个内容。一些年级低的同学可能还没学到这里,小荟可以先给大家讲讲。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

2022-11-19 #经典句子

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在哪里?

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在哪里?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希望你能够喜欢。·对偶句特征。我们平时看到有两个句子结构上相同,字数也是一样的,意义上对称的一对词组来表示相反或是相关意思的一种创作手法,对偶句有时候也称作对子...

2023-01-28 #经典句子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 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 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在小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种修辞特别容易受到忽视,那就是对偶,所谓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

2023-10-20 #经典句子

诗路花语|星汉: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

诗路花语|星汉: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

...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等20余种。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星 汉对于诗歌来说,对偶是修辞的需要,对仗是格律的要求。可以说,对仗是要求严苛的对偶。对仗的要求大致是;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

2022-11-19 #经典句子

浅谈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对偶诗句(山西运城)

浅谈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对偶诗句(山西运城)

...诗,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一一《滕王阁序》。 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这是单句对偶,属对偶...

2022-11-19 #经典句子

中小学语文中常见修辞手法有这八种 看完后对中考高考有所帮助!

中小学语文中常见修辞手法有这八种 看完后对中考高考有所帮助!

...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

2017-06-16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整理:100句对偶佳句 堪称古人智慧结晶!

人民日报整理:100句对偶佳句 堪称古人智慧结晶!

对偶,我们一般叫它对子,在诗歌、曲赋里使用很多。相信不少的人都能感受到对偶句的美丽。读起来不仅郎朗上口,而且很容易就让人记住。对仗工整,每一个句子和词语都能与前面对的天衣无缝,毫无瑕疵,让人拍手叫绝!...

2023-0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