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2023-01-27

3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吾矛(wú)弗能应(fú)

B.锣鼓(luó)拳头(quán)

C.桅杆(wéi)放肆(sì)

D.瞄准(miáo)咧嘴(liè)

2.填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齐威王____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_____了?”

A.奇怪 出谋划策

B.好奇 出谋划策

C.好奇 运筹帷幄

D.奇怪 运筹帷幄

3.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冀复得兔 复原

B.吾盾之坚 攻坚

C.以子之矛 以为

D.弗能应 回应

4.在句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4分)

猴子( )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 )住绳子,把帽子( )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 )在枪杆的顶端,( )着身子,( )牙( )嘴做着怪样。

5.写出下面词语指代的年龄。(8分)

1豆蔑年华:

②不惑:________

③弱冠:________

④古稀:________

⑤而立:________

⑥期颐:________

⑦及笄:________

⑧花甲:______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物莫能陷也——没有东西能刺穿它。

B.于物无不陷也——任何东西没有被它刺穿的。

C.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回答不上来。

D.不可同世而立——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仿写含连续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都有语病,请依次改正。(8分)

①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炼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④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导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句子,完成练习。(6分)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①“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说明了什么?

②孩子的两条腿为什么“不由得发起抖来”?

二、课文内容回顾。(13分)

1.《自相矛盾》一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跳水》一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来记叙的,通过对船长在紧急关头果断命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船长____的人格魅力。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我们明白了:_____

本文,我们明白了:_____(6分)

3.各用一个四字词语评价下面人物。(4分)

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13分)

班级准备开展“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下面问题。

1.请你从下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来揭示寓言的特征。(每个词语限两字)(4分)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2.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

请你根据提示写出成语,并理解其含义。(6分)

3.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3分)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办法也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5分)

拔树凿井

伊犁①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古地名,在今新疆境内。在清朝时,曾被攻占,后收复。

②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

③苟(gou):如果。

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西出阳关无故人 B.低头思故乡 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3分)

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

B.伊犁城在沙漠当中。

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

D.佐领十分聪明,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水井。

4.用自己的话简单分析从“多老树”到“可以凿井”的推理过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20分)

你喜欢探险吗?你想和谁一同去探险?你想去哪儿探险?你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注意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还要写清楚你的心情变化。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作文纸自备)

易错题辨析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B.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同学们普遍的体能提高了。

C.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我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清晰的认识。

D.绍兴是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解析:完成本题要仔细审读每个选项,找出句中是否存在病因。A项中,词语搭配错误,“眼睛”不可集中,应为“眼光”;B项中,语序排列不当,应为“体能普遍提高”;C项无主语,“经过”和“使”不能同时使用。

答案:D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1.D 2.B 3.D

4.爬钩挂坐扭跳冽

5.①女子十三四岁

②四十岁

③男子二十岁左右

④七十岁

⑤三十岁

⑥一百岁

⑦女子年满十五岁

⑧六十岁

6.B

7.(1)那没有赢的把握。

8.①在“应该”后加“有”。②去掉“现

实”。③将“升华”和“照亮”对调。④将“导致”改为“促进”。

9.①说明了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的生命危险的担心与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②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处境十分危险,内心十分紧张害怕。

二、1.说话、做事要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相互抵触。

2.事情发展处于危险的孩子跳水沉着冷静、机智果断遇事要沉着冷静,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3.机智聪慧知人善用

三、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

2.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虚惊一场。滥竿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

四、1.C

2.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

3.C

4.树木之所以能生长,就是因为地下有水所以拔树打井,就可以得到泉水。

5.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要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一课一练

三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一课一练

快乐读书吧一、《伊索寓言》是谁写的?()A.(古希腊)伊索 B.(法国)卢梭C.(古埃及)拉封丹 D.(意大利)亚米契斯二、下列哪个故事不是选自《伊索寓言》?()A.狐狸和葡萄 B.蝉和狐...

2023-10-01 #经典句子

《人生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

《人生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

优质教育文档持续更新中,喜欢记得收藏关注哦!《人生寓言》七年级语文教案1授课日期:年月日总课时:教学目标①理解寓言的含义。②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③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教学重点...

2023-01-26 #经典句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知识点梳理 在品词析句中明白道理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知识点梳理 在品词析句中明白道理

一、寓言故事vs童话故事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故事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另外,都具有教育意义。不同的是,寓言...

2023-08-29 #经典句子

二年语文《寓言两则》《画杨桃》等课文 资深教师备课内容

二年语文《寓言两则》《画杨桃》等课文 资深教师备课内容

二年语文《寓言两则》《画杨桃》《小马过河》,这三篇课文选自二年下册第五单元。其中不乏重点课文,杜du老师建议大家参照下面的内容来对照自己的学习,详细的备课内容就是学生的指路明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会...

2023-06-06 #经典句子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②——《亡羊补牢》随堂笔记

二年级语文下《寓言二则》②——《亡羊补牢》随堂笔记

欢迎大家来到“小学学思堂”,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寓言二则》,一起走进《亡羊补牢》。复习巩固词语《亡羊补牢》课文及课后题讲解课文概述:思考: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文中可以看出养羊人丢...

2023-08-22 #经典句子

寓言文言文阅读训练《画蛇添足》 家长来看看!

寓言文言文阅读训练《画蛇添足》 家长来看看!

1用“|”给上文断句。楚 有 祠 者 |赐 其 舍 人 卮 酒|舍 人 相 谓 曰| 数 人 饮 之 不 足| 一 人 饮 之 有 余|请 画 地 为 蛇 |先 成 者 饮 酒|一 人 蛇 先 成| 引 酒 且 饮 之| 乃 左 手 持 卮| 右 手 画 蛇 曰| 吾 能 为 之 足| 未 成 |一 ...

2023-06-05 #经典句子

月考必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月考必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05《寓言四则》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

2023-01-27 #经典句子

三年级单元考试 《语文园地二》知识点归纳 家长可让孩子复习下

三年级单元考试 《语文园地二》知识点归纳 家长可让孩子复习下

...行复习总结。一,交流平台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学习,以寓言故事为主。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字作品。寓言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

2023-10-02 #经典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 读懂寓言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过关测试 读懂寓言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过关测试,读懂寓言故事第一部分:过关测试卷第二部分:知识要点和试卷解析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解释(shì)、陶罐(guàn)冀复得兔(jì)、不禁(jīn)皱眉(zhòu)...

2023-10-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