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如何判断一句古诗 是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时间:2022-12-28

比如润物细无声这一句,杜甫用它形容雨的轻柔,而我们常用它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细心呵护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随着文化潮流滚滚向前,许多古诗句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涵义。

比如“润物细无声”这一句,杜甫用它形容雨的轻柔,而我们常用它来比喻老师对学生的细心呵护。

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一读到这两句,我们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认为它比喻了人的坚韧品质。

这已经在我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

但如果以这种固定思维来读古诗,多少会影响我们对古诗的理解。

昨天,我发布了对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解读,有一位朋友留言,他的大意是这样的:诗人写这首诗是在鼓励即将远行的朋友,要像古原草一样坚韧不拔,不畏困难,在艰苦的地方取得骄傲的成绩。

很显然,他就认为,这首诗的古原草是比喻人的坚韧品质。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如何判断一句古诗,是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我们要打破现代人的固定思维,不能先入为主,而要对比喻手法有更深入的分析。

比喻通常有三种形式: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很容易判断,它包含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比如“二月春风似剪刀”、“大漠沙如雪”等等。

这很容易判断。

(2)暗喻,也不难判断,虽然它没有比喻词,但是有本体和喻体,在比兴手法中比较常见,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借喻,却很难判断,因为它既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

我们就拿这两句来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古原草到底是不是比喻人呢?

如果只读这两句,你就很难判断出来。

一句古诗是不是运用了借喻手法,需要结合上下文,并且联系主题来综合判断。

我们就以这首诗为例,看看古原草是不是用来比喻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结合上文:人,并不具备古原草“一岁一枯荣”的特点。

从结构和内容上看,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承接首联的“一岁一枯荣”,对古原草“春枯秋荣”的特点作了更详细生动的描述。

首联,是颔联的根。

正是因为古原草具备了“一岁一枯荣”的特点,所以才会出现秋天野火烧不尽,春天春风吹又生的情景。

如果脱开首联,只谈颔联,那么颔联的描述就缺少了根。

理解了首联和颔联的关系,我们再来看古原草是不是借喻人呢?

如果古原草是借喻人,那么人也应该要具备“一岁一枯荣”的特点。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二、结合下文:人的坚韧品质,不具有古原草的主动属性。

颈联与颔联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

颔联,是写古原草的顽强生命力;而颈联,是写古原草对古道和荒城的侵占。

正是因为古原草的生命力顽强,所以它才能对古道和荒城进行侵占。

它们也是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认为颔联是比喻人的坚韧品质,那么人也应该具有侵占古道和荒城的主动属性。

但是,人和草不同。

草的顽强生命力,具有不断生长的主动性。

而人的坚韧品质,只有承受困难的被动性,可以压不弯打不垮,但是无法像草一样主动生长,并侵占某个对象。

三、联系主题:人的坚韧品质,和送别之情没有关联。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

如果颔联是比喻人的坚韧品质,那么“萋萋满别情”该如何理解呢?

别情,是指离别的情思,是依依不舍之意。

也就是说,诗人看到了茂盛的古原草,心里满满都是依依不舍。

试想一下,如果颔联是鼓励朋友要像古原草一样坚韧不拔,为什么诗人看到古原草之后,心里又充满别情呢,不应该更加充满斗志吗?

一个人的坚韧品质,与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所以,这不符合送别的主题。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并不是比喻句,更不是用来比喻人的坚韧品质。

而且通过这个实例,我们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要判断一句古诗是不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要打破现代人的固定思维,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和本体,要结合上下文,并且联系主题进行综合分析。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喜爱读古诗的您,有一些帮助。

另外,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读,您可以查看我昨天的文章。

谢谢!

#古诗#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如何判断一句古诗 是不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是什么?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是什么?

...要是:1.形象生动的展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2.使得句子或者两句之间看起来更加对仗工整,增强韵律和节奏感。3.增加了句子的气势,使文章看起来更加大气。4.更容易理解。不管是哪种修辞手法,其实在文章中都有一个共...

2022-10-28 #经典句子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有些你可能都不认识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有些你可能都不认识

...:美国博士很值钱吗?你倒是说说,几个子儿一枚?这个句子类似的说法是否经常听人这么说?句中将美国博士拟做能够买卖的货品,就是把人当物来写的拟物修辞。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连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

2017-01-27 #经典句子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教你如何区分那些常见却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教你如何区分那些常见却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种的一种。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借喻的特点是在句子中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当作本体。而借 代则是以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本体。来看下面两个句子,你是否能够区分它们呢?例1:秃头站在百背心的略略正...

2022-11-11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该如何理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该如何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感到理解起来有一些吃力,该如何在句子中分辨这些修辞手法,并体会这些修辞的作用呢?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

2022-11-13 #经典句子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

2022-12-19 #经典句子

赞美满园春色的词有哪些?如何造句?

赞美满园春色的词有哪些?如何造句?

...裙,黄的如火,红的是那美人眉间靓丽的一抹朱砂。这个句子中,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蓝花比喻成裙,黄花比喻成火,将红花比喻成美人的朱砂,而且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中间还夹杂了长短句的配合运用,不但句式...

2022-10-23 #经典句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全是知识点 赶紧收藏!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全是知识点 赶紧收藏!

...作者对春天的之情。(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合作探究一、 体会优美的情境1. 课文集中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2. 这些春景有哪些共...

2023-08-03 #经典句子

《陋室铭》前两句 到底用了哪些手法?比喻的争议最大

《陋室铭》前两句 到底用了哪些手法?比喻的争议最大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从形式上,有单句对偶、偶句对偶、多句对偶和句中对。从内容上,有正对偶、反对偶和串对偶。“山不在...

2022-11-19 #经典句子

干货:中考语文之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与技巧

干货:中考语文之记叙文的写作手法与技巧

...见的写作手法考察题型 及方法归纳1. 赏析语言;2. 理解句子含义;3. 筛选信息;4. 探究标题。赏析语言 [方法归纳]解答语言赏析类题目,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1) 从描写方法角度: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

2023-11-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