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赏析朱自清的《春》 探讨如何向名家学写作文

时间:2022-12-14

记日记,写心得,就是多练,而命题作文,就是要出精品,就是精练!没有谁天生就是作家,就擅长写作文,不会写,不丢人,向名家学习就是了!有不少的同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有人说艺术是相通的,我看,不同科目的学习,有不少方法也是相通的,比如学习书法,我认为练的精比练的多重要,是不是学习数学,也有老师精选习题,用不多的习题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精炼掌握精髓,多练提高经验,提高熟练程度,精炼提高的是质量,多练提高的是速度!学习作文也是这样,要处理好精炼和多练的关系。记日记,写心得,就是多练,而命题作文,就是要出精品,就是精练!

没有谁天生就是作家,就擅长写作文,不会写,不丢人,向名家学习就是了!有不少的同学对语文很发怵,尤其是对作文,其实,找到了语文的学习方法,它没有那么可怕。

名家为什么能成为名家?是因为有经典的传世作品!是名作成就了名家!那,是什么成就了名作?是平时的积累,是苦练,是勤奋!名作流漏出来的才情,是不经意的,很自然的水到渠成,不是你想写一篇名作就能写出来的!下面我们就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探讨如何写出一篇出色的作文,希望对即将大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有一句话,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是一个多义的句子,一种意思是说,如果作为没有文采,是不会流传的很广的。可见,对文章的修饰是很重要的。对文章的修饰,有小修饰和大修饰,小修饰就是炼字,炼句,杜绝用词不当,防止病句出现,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连这一关也过不了,要写一篇艳惊四座的文章是很难的,最多也就是写一篇平实的文章,合格的高中生应该都能达到这一要求,这个靠多练基本就能解决问题。而大修饰,则是注重修辞。有人说对段落和中心的调整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那不属于修饰,是构架,构架不好,就坍塌下来了,再好的修饰都没有用!

还有一句话,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对于名家,我们既要尊重和学习,但有不能迷信,盲目崇拜!用批评的方法去学习,有时候效果会好一点,注意,批评不是否定,是分析,是比较,是试图找出更好!试图超过名家,本身就是一个很高的站位,所谓“取法乎上”!努力的去找,没找到,不是没收获,这样会把名家的写作手法掌握的更好!

有人说《春》是炫技派的写作手法,用了很多的修辞,可以说词章非常的华丽!不管他是什么派,既然文章的修辞很华丽,我们不妨就通过这篇文章,复习我们的修辞方法。

从大类修辞来看,本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中类修辞,用了反复,对偶,引用;小类修辞有通感,示现,呼告,整句,省句。纯文字不足六百字的短文,用了十一种修辞方法。由于文章很短,修辞手法很多,所以,就有了修辞的综合运用,从而显得作者的功力非常的老到。

下面列出一些这些修辞手法的出处: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入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用了比喻,排比,呼告,示现。

2、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用了对偶,整句。

3、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用了拟人,省句。

4、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用了通感。

5、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了反复,比拟。

6、“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用了引用,拟人。

语文的知识非常的琐碎,考点比较多,但是,如果能够精研本文,以文章的行为次序为纵向,以学过的其他课文为横向,纵横交错的梳理出学过的修辞,研究一下各种修辞的用法,勾勒出轮廓,梳理出脉络,是不是就能把修辞这些主要的问题复习个八九不离十?

比如,本文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那么能不能梳理一下,什么是反复?反复和重复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学过什么课文中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比如伏契克的《二六七号牢房》:从门口到窗户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七步。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几篇课文中反复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异同?我们发现,相同的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感受,不同的是思想感受不同!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强烈表达一种思想,就可以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有人认为小类修辞不重要,没必要学习,因为不常用!你看本文,用了几处小类修辞,立马文章的品味就上去了!有人说数学考试为什么能拉开档次?原因就是几个大题,别人会,你不会,所以就拉开了档次!语文也一样,这个科目中,最大的大题就是作文,作文中,你没有几处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你会而别人不会的,怎么拉开档次?比如说整句这个修辞,梳理一下,整句和排比,对偶有什么关系?发现他们都是整句,排比的重点是三个以上,对偶的重点是对仗,他们是整句的特例!类于拟人是比喻的特例!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弄不成排比,就弄成对偶,弄不成对偶,弄成整句也好,总比散句有文采吧?!再如,通感也不常用,但是,你在文章中用那么一处,立刻文章就会显得格调高雅,清新许多!至于感念,由于小修辞,不同的人或许定义有不同,不是教学重点,当然也不会考你概念,你会用,就是跟别人拉档次的利器!

抽出那么几天的时间,搞清楚一些修辞的含义和用法,不只是为了考试,终生受用!研究的细一点,比如,学习比喻,搞清楚什么是明喻,什么是暗喻,什么是借喻,进而研究比喻和拟人有什么异同?比喻和比拟是什么关系?比拟包括哪些?学会了拟人,也要会拟物,也要会拟声。比拟本身就是小修辞,还有一个小修辞,就是仿词,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当然,有些小修辞我们没接触过,需要老师辅导和提示,这就要求我们一定紧跟老师的复习步伐,多问,多请教,有时候老师会不经意的流漏出一些知识点和技巧。

前文我们说过,名家也会有疏漏的地方,所谓“智者千虑”。比如本文的这样一句话:“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是不是把第一个“的”字去掉,改成“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是否这样更通畅一些?加上这个“的”,略显累赘,再思考体会,保留第一个“的”字,去掉第二个“的”字,可以吗?又如这样一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什么是烟?是固体颗粒,是不是改成“雾”更贴切一点?

毕竟瑕不掩瑜,这是一篇大师级别的作品,非常之好!非常之好怎么办?当然但是背诵下来了,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背诵的经典名篇多了,自然语感就上来了,所谓“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赏析朱自清的《春》 探讨如何向名家学写作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写作文时 喜鹊的叫声怎么形容?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

写作文时 喜鹊的叫声怎么形容?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

...“闯”和“拉”来形容喜鹊的叫声,形象而生动。三,用通感修辞手法来形容喜鹊的叫声。在树下仔细聆听着喜鹊的叫声,感受着它轻轻地抚摸过我的脸庞,然后慢慢地抚慰着心灵,整个人渐渐静下来了。这个句子中,使用了通...

2023-12-03 #经典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15搭船的鸟》让你学会从通感方面细致观察

三年级上册语文《15搭船的鸟》让你学会从通感方面细致观察

...了一幅”翠鸟捕鱼“图。3.了解从五感上的写作方式——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

2022-12-10 #经典句子

向日葵的拟人句怎么写?从不同角度观察 写出灵活多变的拟人句

向日葵的拟人句怎么写?从不同角度观察 写出灵活多变的拟人句

...这里将微风吹拂下的向日葵拟作人的手舞足蹈,而且通过通感的修辞手法,将金色的花海这一视觉效果,通感成热情的欢呼声这一听觉效果,即是通感也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三,从向日葵的气味来写。成熟的向日葵会散发淡淡的...

2022-11-13 #经典句子

怎么把语言写出新鲜感

怎么把语言写出新鲜感

...思维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尽情地上天入地,恣意驰骋。通感又叫移觉,顾名思义,把所有感觉进行移动,让听觉、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移动,腾挪转换,让人觉得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最著名的通感就...

2022-12-12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试讲稿——紫藤萝瀑布

初中语文试讲稿——紫藤萝瀑布

...,还有淡淡的芳香”这句话,为什么呢?哦,这句话运用通感的写作手法巧妙了表现了作者沉浸在花香中的感受,那你能介绍下通感这个写作手法吗?恩,你真是才思敏捷,通过你的介绍,同学们对通感这种写作手法印象更深刻...

2023-08-05 #经典句子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

2022-12-12 #经典句子

紫藤萝瀑布很美 语文课也很美

紫藤萝瀑布很美 语文课也很美

...为动等等。课堂中,有这样一幕,令人印象深刻。生21:通感,第8段,“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香气为什么是浅紫色的呢?师(笑):是啊,香气为什么是浅紫色的呢?我问你啊?生21:把...

2022-12-24 #经典句子

写作例话 \ 怎样教中学生写诗歌?语文老师和中学生都赶快收藏

写作例话 \ 怎样教中学生写诗歌?语文老师和中学生都赶快收藏

...的知识和情意拟作了具体的植物,读来逸趣横生。(三)通感。生活中,人们总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器官感知外界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就是运用想像和联想,将感官的不同感觉接通起来,把某种感官上...

2023-10-2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