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说明文阅读技巧以及考试要点(必收藏)

时间:2022-12-12

二、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3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一、什么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道理的文章,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2、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的事理。

三、说明文的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

5.下定义:科学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程序顺序)

2、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3、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五、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2、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六、说明文的语言:以准确为前提,可以平实,可以生动。

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题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七、例文阅读

中国桥

①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大创举。桥的出现与不断完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跨越江海,表现了人类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说文解字》里说:“梁,以木跨水,今之桥也。”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由跨河过江而引延到架于悬涯峭壁、楼阁宫殿,乃至城市空间的栈桥、天桥、高架桥等。现代桥梁纵使千姿百态,追根溯源,都可归于梁桥、浮桥、拱桥、索桥等几大类型。

②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藤桥、索桥等,如建于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横跨大渡河的泸定桥,就是由13根铁链构成的铁索桥。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而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湘子桥,因设计科学合理、建筑工艺先进、桥体造型优美、建筑时代久远,被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③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具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平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桥既是工程技术的化身,也是精神家园的载体。一座桥,一段故事,一份情怀。造桥人、过桥者、写桥人,共同演绎的故事,成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文化。

⑤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演绎一串串精彩的桥梁故事。如杭州湾跨海大桥征服了举世著名的钱塘江大潮;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而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长达55千米,桥、岛、隧结合,成千上百的技术人员连续攻克了“五大制约性难题”,共同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不仅是伟人的浪漫想象,更是现代科学发展与工程技术的完胜!

⑥一座桥,一个传奇,是非凡的人间奇迹!一座桥,一段历史,折射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也成为了创新文化的显著标识!( 选自《科学24小时》2017年12期有改动

1、作为事物性说明文,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其特征是——————————————————。(4分)

2、就全文来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单独来看,第②段的说明顺序是———。(4分)

3、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4分)

①按照科学定义,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

②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

③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

④丹昆特大桥长达165千米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高铁桥。

4、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严密,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例进行说明。(4分)

木桥应是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

5、第④段列举了中国多座古桥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请从中挑选一个,用100字左右做个解释说明。(10分)

参考答案:

1、中国桥 历史悠久 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建筑技术日臻完善。

2、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3、①下定义 ②举例子 ③引用 ④列数字

4、“应是”表估计,使得说话留有余地,说明“木桥”作为“最早的桥梁形式之一”是没有经过确切考证的;“之一”说明木桥只是最早的桥梁形式里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应是”“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严密性。

5、示例一:西湖断桥的邂逅,应该是指许仙和白娘子邂逅。为了报恩,白蛇化身为白娘子,在西湖断桥上找到了许仙,结为夫妇。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曾唱到:“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唱词催人泪下,给每个游览断桥的游客以无尽追思。

示例二:苏州枫桥的钟声,是张继羁旅的愁思。一个落第的文人,身处战乱之时,尚无归宿,途径寒山寺枫桥时,月亮落到了山下,乌鸦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漫天的霜花,面对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涌上心头,难以入眠。夜半时分,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然然传入船中,更增添了无限的悲凉。

冰雪精灵——雾凇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寒江晓雾,正冰天、树树松花云叠。昨夜飞琼千万缕,谁剪条条晴雪?冰羽晶莹,霓装窃窕,欲舞高寒阙。烟波照影,翩翩恩与谁约?”

③从古至今、赞美雾松的诗词太多了,但好像千言万语都无法描述那种通透灵动的美。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天地间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天的赠予。

④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⑤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 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甲】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乙】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丙】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丁】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 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款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⑦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⑧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⑨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空隙度高的特点,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吸收和容纳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⑩“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1.对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

2.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分)

3.选文从雾凇外表的------美说到雾凇形成的条件,再说到雾凇内在的---------运用了------说明顺序。(3分)

4.请用平实的语言概述雾凇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3分)

5.雾凇奇观的形成给你哪些启示? (6分)

答案:

1.(3分)B

2.(4分)①分类别、下定义;(2分)②介绍了雾凇的形状及分类,让读者对雾凇的认识更加明晰。(2分)

3.(3分)通透灵动;优秀品质;逻辑(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4.(3分)①雾凇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

②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增加空气中的负氧离子;

③雾凇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能让环境变得幽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6分)示例:①雾凇可以带来美丽的自然景观;

②雾凇可以改变环境,让环境更加优美、宁静;

③雾凇可以让空气变得更加清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说明文阅读技巧以及考试要点(必收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 就这五个点考试不用愁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 就这五个点考试不用愁

...性文本主要是记叙文(小说、散文),应用性文本主要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相较于前者,应用性文本的考查比较简单,出题类型相对固定,比如,说明文考查方向主要是以下五点:一.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二.文章的说明顺序。三....

2022-12-12 #经典句子

今天先简要讲一下说明文 记叙文在十月的排期哦

今天先简要讲一下说明文 记叙文在十月的排期哦

...容更充实具体,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引用诗句,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更具诗情画意。同时,增添了文学色彩。10.作诠释:具体准确的说明了.. 使读者更易于理解,更容易明白。3.赏析说明文语言1.准确性。这类词往往会问...

2022-10-23 #经典句子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秘籍(二)——解答考查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题

中考说明文阅读解题秘籍(二)——解答考查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题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的判断方法如下:1.通过表空间或时间的词语来判断;2.通过说明对象来判断介绍建筑物、事物构造等类的说明文一般用空间顺序;介绍生物知识、生产技...

2023-02-03 #经典句子

一线老师结合语文考试中说明文阅读题型讲解 帮助孩子突破难点

一线老师结合语文考试中说明文阅读题型讲解 帮助孩子突破难点

...一起度过快乐的阅读时光。在上一讲中老师给大家梳理了说明文的一些基础内容,同学们可以点击这个链接进去巩固复习一下。语文考试说明文阅读总丢分,赶快收藏一线老师归纳总结的解题方法其实在说明文阅读中有一些常考...

2022-12-12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新题型 教你学习解答方法和技巧(二)

中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新题型 教你学习解答方法和技巧(二)

...题技巧(三)问答题型、常规答题术语及技巧 (续)(说明文、议论文部分)说明文阅读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2、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

2022-11-29 #经典句子

语文阅读中的说明文 不喜欢怎么办?掌握方法最重要

语文阅读中的说明文 不喜欢怎么办?掌握方法最重要

语文阅读中的说明文,不喜欢怎么办?掌握方法最重要引语有许多同学非常不适应语文考试中的说明文考查,散文可以体会情感,还能写几句,到了说明文体中,基本上自己就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阅读题目...

2022-11-29 #经典句子

说明文考点总结与真题演练

说明文考点总结与真题演练

【考点1】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 特点:在内容上具...

2022-11-27 #经典句子

说明文之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分类记忆知识点 培养孩子条理性)

说明文之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分类记忆知识点 培养孩子条理性)

...博大精深!咱们闲言少叙,回到正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说明文阅读第十章节内容:说明文之词句含义及表达效果。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具体知识点、答题技巧及试题解析吗?快跟着穆老师出发吧!二、【知往昔、辨趋势】列举...

2022-11-27 #经典句子

一篇帮你解决阅读理解难点的文章 考试不再发愁!

一篇帮你解决阅读理解难点的文章 考试不再发愁!

...、引起阅读兴趣等(议论文的题目一般点明论点或论题;说明文常点明说明对象或特征)可以从— A 内容上 B 主题上 C 线索 D 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示例:(1)主题上结合中心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

2022-11-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