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六年级语文」第2课《腊八粥》预习笔记 浓香腊八粥浓郁民俗情

时间:2022-11-09

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6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小学友们,你们在腊八节这天是否都要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呢?在寒冷的腊月时分,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着丰收美好。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古人用这种食材的大汇总向天地、祖先展示这一年的收获,庆贺这一年的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再来一个好收成。我们们在学习《腊八粥》这篇课文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品味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学习具体、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一、生字预习

【腊】là(腊月)(腊八)(寒冬腊月)字义:农历十二月。

【粥】zhōu(腊八粥)(米粥)(僧多粥少)字义:用米、面等煮成的半流质食品。

【腻】(油腻)(腻烦)(心思细腻)字义:①事物油脂过多。②腻烦,饮过多而厌烦。③积污,污垢。

【咽】yàn(咽下)(吞咽)(狼吞虎咽)字义:使嘴里的食物等通过咽喉到食道里去。

【匙】chí(汤匙)(茶匙)(一口两匙)字义:舀汤用的小勺子。又叫调羹。

【搅】jiǎo(搅和)(搅拌)(打搅)字义:①拌。②扰乱。

【稠】chóu(稠密)(浓稠)(稠人广众)字义:①浓,跟“稀”相对。②多而密。

【肿】zhǒng(肿胀)(肿块)(鼻青脸肿)字义:皮肉浮胀。

【熬】áo(熬粥)(熬夜)(煎熬)字义:①久煮。②忍受,耐苦支撑。

【褐】hè(褐色)(短褐)(被褐怀玉)字义:①黑黄色。②粗布或粗布衣服。

【缸】gāng(染缸)(鱼缸)(水缸)字义:盛东西的陶器,圆筒状,底小口大。

【脏】zāng(脏水)(肮脏)(脏衣服)字义:不干净。

二、多音字整理

【匙】①chí(汤匙)②shi(钥匙)

【脏】①zāng(肮脏)②zàng(内脏)

三、词语解释

1、碗盏:碗。

2、益发:越发,更加。

3、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4、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四、近义词总结

预备——准备 沸腾——鼎沸 搅和——搅拌

猜想——猜测 资格——资历 可靠——牢靠

好奇——新奇 浓稠——黏稠

五、反义词总结

浓稠——稀薄 松劲——鼓劲 反抗——顺从

清楚——模糊 可靠——可疑 承认——否认

粉碎——完好 沸腾——平静

六、句式总结

●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是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的句子,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双重否定通常是两个否定词:“不……不……”,“没有……不……”,“非……不……”连用。如,“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件事。”,“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来表达。如,“他的话不无道理。”“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双重否定句还可以由一个否定词加上一个否定意义的动词构成。如,“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课文原文示例】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例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的方法:

1、去掉否定词,变成肯定的意思。

2、相应加减词语,使句子通顺。

课文中的句子改为肯定句:这真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七、课文内容导读

1、第一部分“爱腊八粥”(第1自然段):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以及怎样煮腊八粥。

“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指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说明腊八粥是老少皆宜、大众都喜爱的美食。

“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用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

“糊糊涂涂”形容腊八粥里放的东西种类多,难以分清楚。

“叹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煮粥鼓出气泡发出的声音,从侧面突出人们对腊八粥的熟悉和喜爱。

“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描写出了人们吃腊八粥时痛快淋漓的样子,突出了腊八粥的美味可口,以及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2、第二部分“等腊八粥”(第2—17自然段):写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的过程。

(1)第2—8自然段:写八儿对腊八粥的期盼。

①第2自然段:“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儿了。”夸张的写法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程度之深,为下文写八儿期待腊八粥蓄势。

“进进出出”突出了八儿迫不及待的心情。“好久”突出了八儿等待的时间长,也突出了腊八粥熬煮的时间长。

②第4自然段:(语言描写)两个“妈”字表现了八儿的“馋”和“急”。省略号省略了八儿要说的话,突出了八儿盼粥快点煮熟的焦急

③第6自然段:(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要哭的样子”显然是八儿故意做给妈妈看的,为了早点吃上腊八粥谎称自己饿了,写出了八儿撒娇、赌气、失落的样子,突出了八儿的天真可爱,颇具童趣。

④第8自然段:“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用反问句说明八儿年龄小,对妈妈的决定无可奈何。

“叹气”“嘟囔”用拟人的手法,将腊八粥在锅中熬煮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2)第9—11自然段:写粥还未熬好,八儿就迫不及待地分粥了。

①第9自然段:语言描写,八儿分粥的情景让人忍俊不禁,从这里可以看出八儿想喝粥的想法极其强烈,同时表现了他的聪明可爱。

②第10自然段:“孥孥”是湘西方言儿儿子的意思。

③第11自然段:语言描写,八儿又重新分了粥,这次又把妈妈的半碗分给了自己,可见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想法之强烈。

(3)第12自然段:写八儿听到粥的声音但却看不到粥的样子。

(4)第13自然段:写八儿猜想粥的样子。

“只能猜想:”一句,是对八儿的心理描写,写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妙猜想。反映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向往,进一步突出了他想快点喝到腊八粥的迫切心理。

(5)第14—16自然段:写八儿看到的腊八粥的样子。

①第15自然段: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腊八粥的样子,除了粥的颜色,八儿看到的粥与自己猜想的一样。以小孩子的视角来描写腊八粥,角度新奇,充满童趣。

②第16自然段: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前文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八儿既奇怪又感叹。

3、第三部分“吃腊八粥”(第18、19自然段):写腊八粥味道美,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

(1)第18自然段:“虽然……但是……”转折句,说明粥虽有不足,但是粥的味道不错,突出了粥的美味。

(2)第19自然段:“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比喻句,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腊八粥太好喝了,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吃的很多,吃得很尽兴。

“浪漫”指富有诗意,充满想象,文中指筷子的摆放不同以往,是诙谐的说法,体现出八儿喝腊八粥后的心满意足。

“奈何”指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从中可以看出一家人喝腊八粥喝得很尽兴,即使是以往的美味腊肉也已经再也吃不下了,从侧面突出了腊八粥的好吃及他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八、文章主题概括

《腊八粥》一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描写了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了一幅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表现了浓浓的亲情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九、课后习题疑难解惑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解析】边读边想既是阅读的重要方法,也是良好的读书习惯。八儿的馋样儿在盼着赶紧吃上腊八粥、想多吃几碗腊八粥、猜想腊八粥的样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读这些段落时,我们可以抓住八儿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来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那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等粥这部分内容写得详细,喝粥这部分内容写得简略。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充分表现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3、“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像这样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1)“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合拢起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粥当作人来写,读起来有一种亲切的感觉,非常生动形象。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这句话写出了腊八粥逐渐粘稠、咕嘟冒泡的样子,极具画面感。

4、〈小练笔〉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喜爱的事物。

【参考答案】我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做糖醋里脊时,先把里脊肉洗净切成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淀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捞出。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水淀粉,煮到汤汁儿变稠关火,倒入炸好的里脊肉快速搅拌,再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一起学习语文吧

「六年级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笔记,了解老北京的年味儿

「五年级语文」第1课《古诗三首》预习笔记,新学期期待你的进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六年级语文」第2课《腊八粥》预习笔记 浓香腊八粥浓郁民俗情》,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2-24 #经典句子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各有不同。1.方法及作用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

2022-11-16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 用活心理描写 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初中语文 用活心理描写 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

...物描写上,人物描写的可以细化,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关于人物描写,我们之前已经有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回答,希望大家有空的时候看一下。今天主要就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心理描写。要注意的是,不但讲...

2023-05-20 #经典句子

作文小技巧:描写心理

作文小技巧:描写心理

...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法国作家雨果描写心理一、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文章中人物的所感所思所想的描写。心理描写能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也就是文意。心理描写表现人的欢乐与悲伤、矛盾...

2022-11-18 #经典句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穷人》教学设计

...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人物心理、对话和环境去品读人物形象。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这个世界需要爱心,有爱心才会充满温暖。【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品质,学习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

2023-01-13 #经典句子

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高指南: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

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提高指南: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与心理一、人物形象分析及其核心思路人物形象分析一般是要我们分析文中人物的品质性格或心理活动。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故事的解析能力和生活中同情同理能力的好手段,现在“大语文”讲究生活化的语文...

2023-05-05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腊八粥

...分,思考这样写有何好处;然后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可爱、嘴馋的性格特点及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感受浓浓的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写法借鉴写法点拨 通过心...

2022-11-13 #经典句子

在英语阅读课堂中通过人物性格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

在英语阅读课堂中通过人物性格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

...正面描写入手正面描写意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等出发,提炼出人物性格特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1.1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的动作可以最好地反映角色的性格。语言是内心声音表现方式的一种,人物的...

2022-11-13 #经典句子

网文写作教程:四种方法写好人物心理

网文写作教程:四种方法写好人物心理

...程中,我们已经分别讲了对话、打斗和外貌描写,只剩下心理描写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心理描写~~何为心理描写?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的,心理描写就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

2023-1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