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3

以我教学的学生为例,目前仍有部分学生面对阅读文章时不懂如何品味、从何鉴赏,学生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还不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亟需思考、落实的素养之一。以我教学的学生为例,目前仍有部分学生面对阅读文章时不懂如何品味、从何鉴赏,学生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还不足。同时阅读鉴赏题型也是高中语文阅读常考题型之一,学生鉴赏能力得不到培育,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1 赏析环境,培养阅读鉴赏意识

高中语文阅读文章中环境的刻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品味阅读文章即需要学生能赏析环境,品味环境中的意境美和烘托美,赏析自然山水、阴晴气象,品味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进而在把握环境中了解人物的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把握阅读文章的思想和主旨。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为例,我认为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与环境有关的描写,如“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随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细细赏析这段环境描写。部分学生从“阴沉的天气、低沉潮湿的空气”中感知到“山雨欲来”的沉重感,并认为该段环境描写渲染了环境气氛,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仔细回忆有哪些令人深刻的环境描述, 从中又品读到哪些内容。此阶段教师给予学生3-4分钟思考时间,部分 学生认为学习过的《窦娥冤》和《祝福》等都有令人深刻的环境描写,比如“六月飞雪”、“五更将近时极响的爆竹声、灯光、浓云、雪花”等等。在讨论中学生能寻找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句子,能从中品读作者环境描写的意图,推敲其作用,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意识,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认知。

2 品读人物,加深阅读鉴赏理解

人物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生动形象的鉴赏素材之一,人物的悲欢离合能引领学生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物的豪情壮志、沉痛失意能予以学生情感共鸣;人物的所作所为能教会学生明辨是非。人物往往牵动着学生的心神,因此教师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教材中的人物,即可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故事,感受人物情感,探索人物心灵,解读人物意识,进而从形象生动的人物中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鲁迅的《祝福》为例。我在教学时通常先带领学生走进文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去辨析人物形 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外貌是“瘦削不堪、木刻似的”;语言是絮叨中带着沉重的悲哀,说着“我真傻,真的…”;她的行为是封建、惹人厌的,从 “一直絮叨着阿毛再到捐门槛再到问地狱”。通过短短的一篇文,一个可怜、悲哀被剥削最后死亡的祥林嫂形象就跃然纸上。我们在带领学 生们品读人物形象时,还可抓关键词,把握住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动作等,来感受人物的情感,了解人物的故事。

语文人物的美在于人物的经历、人物的情感、人物的精神,从人物的悲欢离合中学生即可在情感共鸣中感受到独一无二的形象生动美, 进而加深学生的阅读鉴赏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 问题联想,发展审美鉴赏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文章中需要学生能结合给定的语言、环境、人物,抽丝剥茧地一层层寻找作者的意图,领悟作者的未尽之意,鉴赏文章中出现的句子,进而感知阅读美、体验阅读美。而联想是体验美、欣赏美的重要渠道,文学作品的创作同样也离不开作者的想象,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时可通过问题驱动来引导学生猜测、想象,促使学生能贴合原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为丰满,情感更为真挚。

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文章末尾一句也成为很多读者心中的经典。“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因课本只是节选,所以部分学生并未阅读《边城》全文,此时教师即可仅就最后一句来引导学生们根据原文发挥想象,推测作者沈从文的写作意图。为促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鉴赏故事,教师还可利用问题来驱动学生解决问题中品味故事,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比如教师可提问:“文章中多次提到翠翠的奇怪想法‘倘若爷爷死了呢’,是为什么?”、“文章中翠翠对于二老傩送是什么样的念头”、“大胆猜测故事后面发生了什么?”学生们即可借助于问题去探究文章。在深入品读文章中,学生即对文章中细腻生动的语言和描写所倾倒,在“翠翠早被河里大鲤鱼吃去了”、“爷爷的船在下青浪滩呢?”等句子中,学生眼前似乎也被翠翠和傩送的单纯情感给打动。部分学生在猜测“翠翠傩送有始无终”故事时,充分发挥联想,同时又深入阅读文章,感受文章的未尽之意,有助于使学生与文章、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赏析环境、品读人物、问题联想中入手,通过抽丝剥茧解读环境的作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情感故事,从作者的未尽之言中领悟未尽之意,进而有助于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充分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意识和阅读鉴赏能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各有不同。1.方法及作用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

2022-11-16 #经典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这一讲,我们主要来学习环境描写,顺带讲一下场面描写,这是我们在上一讲就约定好事情。提到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但提到"景物描写",不少学生脑海...

2022-11-13 #经典句子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表示法的区别是,模糊表示法表示的都是较近的时间。④环境衬托法:就是运用形象生动的词句,把时间巧妙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具体的记叙中,常通过描写天气特征或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特点来表示季节,通过...

2022-11-15 #经典句子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会把它描绘得活灵活现,从而达到吸引人的作用。第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当然三年级小学生用得最多、最熟悉的就是环境描写。就例如《那次玩得真高兴》这个习作要求,如果学生一开始懂得...

2022-11-13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怎么样,这段描写美吗?这段环境描写是选择中考阅读理解《欧利和雏芳》中的第一段,其中有一个考题是这样问的:“文中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类似这样的考题形式,是中考阅读理解的必考题,他有可...

2022-12-21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自己的感情。五、奠定感情基调...

2022-11-18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题的已知条件。“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明确要求,符合目的。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有些选题也许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硬伤”较明显...

2023-01-01 #经典句子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花……技能提升一、相关知识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2.小说的情节结构:顺序、倒叙、插叙、伏笔和照应。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2023-04-29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能找出环境描写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