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雁远:半日竹林半日文 半日红尘半修身——读《半日村日记》诗集

时间:2020-06-16

而对于写诗的人,文字是羽化的蓑衣,是达到一定文学素养后、物我两忘的神游类似修行,写诗或读诗其实就是在文字里修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读雁远诗集《半日村日记》 文:赵福治(北京)

相对于读书人,文字是披在身上的一袭蓑衣,淡淡地着色或飘浮。而对于写诗的人,文字是羽化的蓑衣,是达到一定文学素养后、物我两忘的神游——类似修行,写诗或读诗其实就是在文字里修行。就如诗人雁远所说:诗,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如衣着,有空提笔,一切随意。

生活在安吉的诗人,若提笔,大多会有“半日村”题材的作品,诗人雁远先生也写了些与半日村相关这类的作品,并以“半日村日记”作为诗集的书名,由此可见半日村在安吉文人眼中的不同与不俗之处。

诗,是诗者心灵的底色,留下心灵的信物。诗集《半日村日记》分为“半日村日记”、“石语潭记事”和“小城微记录”,可看作是雁远先生在这一创作阶段中,用不同主题对生命情感波动磁场的记录。

人的一生,总有这样那个或那样的场景让我们驻足回想或沉思,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岁月在他们内心的含义也不尽相同。有人独钟于春的萌发,有人喜夏的热烈,有人寄情于秋的金黄,也有人爱冬的雪花。诗人雁远却流连于秋,并在秋天里想念。

他写道:“一叶黄叶/落满一地的飘零/你在每片落叶上/都作了金色的记号”,当“思念的秋果/挂在斜阳的枝头,我的秘密一览无余”,我注视着“黑麦草种子/无视季节的制度/在枯花萎草间/大胆发芽”,而“我不如这些种子”,它们“即便在寒风中/也努力与你保持着/最近的距离”,但我却可以“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用章回想念你”,章回的故事里有一个背影,总在秋天的晚上浮出,时过境迁后,“秋天已经老了/收获的大多是一种结尾”,可“我必须活着/在冬季将你的痕迹/提前刻成我的墓志铭/可以让虚无的人/在春天的唏嘘中传诵”,忆起那年的秋天,诗人心事婉转,“用一半余生想念/一半余生等你”,这些年来,“我吞咽着夜色”,“一只给未来写诗/轮回之间/很多过去就是未来”,我深知“世间很多的事/仅隔一层薄情”,相见不如不见,“世间有多少人,会记挂不堪的情伤”,行文值此,诗人“风干一些记忆”,“我用月光/洗涤心灵尘埃”——诗集的开篇之作,往往是诗人最在乎的主题或力作,雁远先生把诗作《秋天,正适合想你》放在开篇,可看作是对以往风干情感的总结和顿悟。而思念,在字里行间里,写满花开。

一瓣瓣的记忆,记录的是人生不同的场景,一场场的场景就是人生的日记。诗者来到半日村,在半日村写下的日记,是否就是《半日村日记》?记事或写人,状物或写景。又或是思绪神游?

诗人雁远是这样记叙的,他梦回古代,他说:“在唐朝的浓抹艳脂里/我疲倦的背影伤逝/马嵬坡的故事重演之前/做好归去来兮的准备/是明智的”,在这里,灵峰古刹的余音缭绕,宋朝的风景在窗前的明月下再次清亮;在这里“山房的私语/沿着藤蔓成为金钩子/成为最后的金色柿果”,一些事物和爱情熟了,“熟在半日村极简的人生”里;如果“让爱在痛中风干/成为青铜或者青花瓷/成为一柱清香”;如果“我活在目光中的背影/有着萤火虫般的亮光/可路边的尖草/为露珠的人生哀怨时/这里的飞鸟已换了羽翼”,“那些古道西风的碎片/当我开始写第三本书/已看见过往情愫的芳冢/担负起岁月的图志”,哪么,“如今枕着浊世的你”是否“还在一滴血里几番憔悴”?那就来极简的半日村吧,想象你在石上淋水作画的样子,我“将你的爱重新栽种/只为让窥视你的人/无法一寸一寸的烫伤你”… …

半日村,在浙江安吉县的鄣吴村,这里植被丰茂,竹海掩映,一日之中只有半日可见太阳,故有“半日村”之称。这里是晚清民国时期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吴昌硕晚年曾刻“半日村”印,纪念家乡。

半,是量,可延伸为未完成,在诗作《半日村日记》里可延伸为意向的残缺之美。半,也是一种姿态,一种境界,雁远先生诗作既是描述半日村的文字,也有着自己精神情感层面的理解。

诗人之所以为诗人,是有着一颗诗之心,并用这颗心去行走或丈量尘世。雁远在诗集的后记里,曾有这样的记述:父亲在世时,对我说,人活着要么如一棵劲松,对酒当歌豪情万丈;要么如一株幽兰,山谷弥香低调行事。余不才,自然属于后一种。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影响人一生的往往是父母亲。回想起父亲活着时的种种和话语,雁远提笔写了一首《父亲》的诗篇。

“您说,那远方的/晚彩不是天火/您说,那仰望的/星空不是街市/我们没有翅膀/只有行走的双脚//您说,人活着/要么像一棵劲松/或对酒当歌/或豪情万丈/要么像一株幽兰/或山谷弥香/或大隐于朝。”

在这首诗中,可看出其父对雁远先生的影响之大。在这种影响下,诗人雁远处事低调,让自己的心境变得平和。这种心境,让他的文字在丰富内心的同时,也让他获得精神的富足和安宁。

带着这份心境,不管谁以何种形式敲响他的岁月的门,他都坦然处之。岁月里有“千奇百怪的门/总是被千奇百怪的/方式敲开,包括房门//谁在敲门,似乎/不是烟花,不是炮火/不是绝望,不是泪水/难道是春风/难道是曾经的故事//其实,面向大海/谁来敲门已不重要/开或不开门/已无需如此忐忑。”

诗人雁远的《谁在敲门》一首诗,用“各种形式的敲门”来预示世事,也把自己待人接物的超脱跃于纸上,文字背后是心境的超拔。

守着这种心境,他在故乡起风时,用文字打印美好的春天;他在雪天里的天目山下,与雪比瘦,在山的空白处发现尘世的净;他在渚溪,在母亲淘米的河岸边,一次次回忆母亲,接受孝道的洗礼;他在南北庄的梅花树下,采摘岁月的香;他在妻子忙碌的菜地旁,想起耕读… …在他看来,故乡安吉上的一切,是一首四季的歌谣,无论在薄霜瘦雪时光,抑或是慵懒的春暖花季;无论是小溪潺潺,抑或是翠竹葱郁,都是他的最爱。这是生养他的地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所在。在这块热土上,得到或失去,都是自然的存在。他知道守住这份心境,也就守住了心。

守住了心,也就守住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诗学里,就是守住了自己的诗学世界。尤其是人到中年后,沧桑和繁华成过眼云烟,也是人生开始做减法和感悟岁月的阶段,人到中年的诗人雁远,也在这时开始审视自己和这个世界。

“夕阳的目光/借毡房边的一朵浮云/踩乱青色草地的岁月/北方弥漫着鹅黄色/昨天这里还是风沙满地//山羊的秋梦/在时光的风中匍匐/岩壁的芒刺/划伤我们的翅膀/却还未曾熄灭一座灯塔//我青春的零碎的种子/在群山的沃野里还活着/纪念今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中年的余晖/去导航一群青年的勇敢。”

一首诗,在佛徒眼里的是禅,在道士眼里的是气,在儒生眼里的是礼,在诗人眼里是典。心即诗,诗即心。在《致自己》一诗中,雁远以诗铭志,以审视世界和自身得到的感悟,来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用此来行走人世间,可谓难得。

诗,是诗人内心的行走,形成一个诗人独有的文脉。这文脉里有过往的夙愿,当下的坚守,和将来的期许。合上诗集《半日村日记》,正是炎夏时节,距离秋已是不远,站在诗集的文字中,安吉半日村的景象也浮现在我眼前。

一半竹林一半日,一半葱郁一半尘;一念红尘一念世;一念山水一念文。我知道,诗人雁远先生这种类似在文字里修行的创作深深地感染了我,而他的诗集从秋天开始落笔,我想注定会有秋的金黄融入文字,并以半日竹林半日文,半日红尘半修身的姿态打动季节,经典山村。

(本文,为作者赵福治原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雁远:半日竹林半日文 半日红尘半修身——读《半日村日记》诗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维独自坐在竹林里 写下一首五言绝句 清新脱俗 美到极致

王维独自坐在竹林里 写下一首五言绝句 清新脱俗 美到极致

...首诗就编成一部《辋川集》,再画一幅辋川图。有了这一诗集、一幅画,辋川也就奠定了唐朝最著名文人园林的地位。与此同时,王维也是在这里修炼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佛”。一天夜里,王维在辋川别墅竹林里静坐, 映着明...

2023-12-13 #经典句子

原创诗词四首|竹林弈语

原创诗词四首|竹林弈语

01 《念》君离故土行,回首望拙荆。夜想日思去,青丝暮雪凝。悲凰寻海凤,绕指未相勾。暗空轩然起,孤凤已故君。02 《菩萨蛮 朔雪城苑纷飞落》朔雪城苑纷飞落。高阁寒冻鎏金过。素尘作前辙。茶庄老客酌。梨花薰老客。...

2010-10-01 #经典句子

组图:阚清子穿白色连体裤仙气飘飘 竹林深处温柔浅笑文艺清新

组图:阚清子穿白色连体裤仙气飘飘 竹林深处温柔浅笑文艺清新

新浪娱乐讯 5月27日,阚清子工作室分享16张阚清子美照,并配文:“抛却繁杂灼灼生姿,心之所向熠熠不息”。照片中的阚清子留着顺直长发,她身穿超仙白色连体裙裤,在竹林的背景下托腮对镜,尽显文艺清新。阚清子阚清子...

2013-07-25 #经典句子

北京一处竹子王国 尽显中华民族竹林文化风采

北京一处竹子王国 尽显中华民族竹林文化风采

中国的竹子象征着长寿、强壮和和平,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被誉为“四君子”之一,许多文人墨客也喜欢用它来表达他们的气节。中国首都北京有一处生长着各种竹子的地方,长时间对市民免费开放,周围交通十分便利,...

2024-01-20 #经典句子

竹林七贤里的王戎 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爱情成语

竹林七贤里的王戎 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爱情成语

竹林七贤的王戎,一不小心创造了一个爱情成语说到爱情,很容易会联想到一个词——卿卿我我,形容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亲密。那么,你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世说新语·惑溺》记载: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

2019-09-01 #经典句子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竹林七贤与华亭鹤唳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竹林七贤与华亭鹤唳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竹林七贤【典源】《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南朝宋刘...

2023-12-17 #经典句子

辉县文化|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到底是什么性格?

辉县文化|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到底是什么性格?

这七位名士中,最为博学多才的要算是嵇康了。嵇康原籍是安徽宿县人,后来移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 东北20多里的一个山谷里。(今河南辉县市西部山区)他自小就是才华横溢,15岁时就写出了《游山九吟》的诗被当时...

2018-09-07 #经典句子

原创散文:竹林清幽

原创散文:竹林清幽

竹林文字/香袭书卷城郊有一片竹林,长势喜人。每根竹子都是直挺挺的,向着天空生长。我是在夏日的午后,寻了竹林的清幽而来。早有小户人家的大爷,在竹林的躺椅上小憩。竹林分了两片,中间有石板路间隔开来。阳光透...

2010-07-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