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评论」白水作协小说创作部小说研讨(第四期)——线上研讨张引娣老师短篇小说《窗》

时间:2017-05-14

研讨活动由白水县作协理事闫杨虎老师主持,闫志豪、王孝文、刘高友、同剑彬、奚春红、张国峰、赵国栋、赵鹏等老师分别对小说进行了精彩点评,作者张引娣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74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2021年5月29日晚8点至10点,白水县作协小说创作部组织了第四次线上研讨活动,研讨了张引娣的短篇小说《窗》。研讨活动由白水县作协理事闫杨虎老师主持,闫志豪、王孝文、刘高友、同剑彬、奚春红、张国峰、赵国栋、赵鹏等老师分别对小说进行了精彩点评,作者张引娣介绍了小说创作的有关情况。

闫志豪:先说说《窗》这篇小说的写作方式:

张引娣的短篇小说《窗》,完全是以“内心独白”方式来完成的。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写短篇小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首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有大量的阅读,是无法完成的。就以张引娣的《窗》这篇文章而言,他写的是一对夫妻的爱情变迁的故事,基于没有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他选择“内心独白”是正确的方式。

从作者的笔调看,影影绰绰有鲁迅先生的《伤逝》的影子,也是一种模仿和学习吧!

再说说小说的内容吧:

小说一开头,就把读者当做了第一人称,以读者的眼光去看文章中的“她”。以倒叙的方式铺展开来写,就给读者一种莫名的、冷不丁的、突兀的感觉,这就让读者有了一种欲罢不能,不看个究竟不舍的冲动。

文章一开头,小说中的“她”这个女主人翁,心情是十分颓丧颓废而糟糕的,看什么都不顺眼。以此她就用“窗”下的各色小汽车来说事,发泄郁结内心的情绪。

如:“她站在窗前,盯着楼下的一溜车发呆。黑色的车冷峻地摆着一张臭脸,白色的车炫耀着自己漂亮的外衣,银灰的车不冷不热正如这鬼天气欲哭无泪……”

主人翁把看“窗”下的小车,成了她打发日子消磨时间的“工作”!

她为什么是这样呢?

作者利用倒叙的方式,抽丝剥茧般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首先是说,她是很爱自己这个温馨的家庭的,是很爱创造这个家庭的另一半人,就是她的丈夫的。

每天,为了能让丈夫在家中吃上一顿饭,她是动了脑子的。“当初,她眼巴巴地等着,生怕饭凉了,对他胃不好,就热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热,饭就坨在一块,饺子变成了面拌菜,面条变成了一锅粥。”

为此,她又变着法儿为丈夫做那能反复加热,不至于把饺子变成面拌菜,把面条变成一锅粥的饭。

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得到的还是一句“就这饭啊”的答复!

女主人翁进一步的自我反思,丈夫为什么能是这样呢?

她认为,就是四十岁时的她,辞去了公职,到省城为儿子当起了陪读。整天呆在人地两生的省城,连阳光白云也看不到,更是很少见到他的丈夫。此时的她,真正变成了笼中的小鸟……

她继续反思:

好不容易等到儿子考上了大学,三年陪读生涯终于结束了,她回到了家里,家里等着的还是过去的死气沉沉。丈夫想回来回来一下,不想回来就不回来,回来也是敷衍着吃饭,而后就是倒头睡觉,好像家中不存在这个女人一样!

女主人翁所说的那个“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没有出场,但我们可以看来,是个有一定地位,至少是个吃皇粮、受国家俸禄的干部。而且在别人眼里,都说他好的人,就连自己的亲姐都说:“人家多好,从来不发脾气,吃的喝的由着你,想穿什么买什么,钱的事不用你费心,你有啥不知足的。”

女主人翁,虽然每天都把看楼窗下的小气车,当做自己的营生,面对小鸟般的生活,却还是为了维护这个家庭,忍让着丈夫,极力地回忆着他和丈夫甜蜜的过往。

她想起没有结婚前在一起的捡柴火,他对她的关心和爱恋;想起了结婚后的恩恩爱爱,尤其是有了孩子后的甜甜蜜蜜!

就连别人欲言又止的提醒,亲眼看到自己的男人,钻进别的女人的小车,也大度地忍让着向好处想,她清楚,不能因小失大,破坏了幸福的小家庭。

但是这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在她的眼里,丈夫不领情,过去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女主人翁看楼窗下的小汽车,也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老年人。同时,发现了让男人变坏变心的蛛丝马迹!她终于醒悟过来了。

请看看这段精彩的文字:“于是,我换好衣服,重新穿起好久不上脚的高跟鞋,打开门走下楼去。楼道里的窗子开着,一股清新的风迎面吹来,风中略微带着青草的芳香,我闭上眼,轻轻张开嘴,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胸中郁积的闷气很快随风而去。

这就是一个人的觉醒!

想明白了的女主人翁,像小鸟冲出了鸟笼,冲向了自由,突然她也恢复了记忆,原来,那辆让她看了几年,不知道是谁的棕色小车,原来是她自己的!

三、再说说成功与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张引娣的小说《窗》,要表达什么让读者很费解。比如女主人翁对丈夫的各种看法,开始都是些“猜疑”,就连人们没有说明白的“欲言又止”的话,她也想到男人有了外遇上了。但是没有根据,只是猜忌,以至于这种猜忌发展到导致自己患上了“强烈的抑郁症”,连自己的小车也不认识的地步!

只有最后她看到自己的男人上了一个女人的车,她才终于觉醒了,这一觉醒,不认识的自己的车也认识了。我觉得这里处理得太突然了。一个爱丈夫、爱家庭、爱孩子的人,看到自己的男人坐上一个女人的车,就要离开家呢,怎么不想离开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呢!

作为致力于小说创作的我们,首先是多读好的作品,从中吸收有益成分,为我们写作服务。

王孝文:我先说说作品内容,主人公通过这个窗户观察,通过自己心理的变化展现了这个家庭。丈夫应该是一个事业上很有成就,或者是地位比较高,收入也很高的人。主人公对她这个家庭,非常热爱,做了全职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把丈夫的生活安排的非常到位,可丈夫是个社会工作,不是个家庭工作,所以丈夫有时候回来迟一点,或者说是外边还吃了饭,非常累,来不及多说话,就倒头便睡,这让主人公很困惑。后来主人公她去陪儿子上学,给儿子做饭,开始换了一种生活,但是时间一长,她又产生了忧虑怀疑啊。最后通过这个窗户,看到外边热火朝天的生活,看到别人来来往往,而她自己会像那个小车一样待在那里啊,展开了她对这个生活的厌倦,她特别对丈夫有了意见,觉得丈夫对她越来越不热情,越来越不在乎,甚至怀疑丈夫有外遇,以至于发展到神经质。

另外,小说的结构是非常巧妙,也非常简单,主人公就是这个女的,丈夫没有出过面。就这样通过她的视觉,通过她的心理构成了小说的主体,所以这个小说的结构非常特殊。作为一个短篇小说,像这样的结构也是很难得的。当然中国的传统小说是以情节取胜,西方常常是以大量的心理描写来烘托并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传统有传统的优越性,但咱们也应该适当地吸收一些国外先进的东西,《窗》就做到了这一点。

刘高友:这篇短篇小说《窗》,我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咀嚼了一遍。这篇文章,不能读得太急太快,尤其象我这种记性少,忘性多的人更不能忙于求成。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她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她和他”,稍不留神,把“他”和“她”会弄乱,连男女都分不清。而且,全篇文章之中,没有出现一个人的真实姓名。这大概就是作者下笔行文的妙处,当然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一点,我认为这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

其二,文章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对要描写的故亊进行进行全面铺开,细腻地描写了一位怀疑丈夫出轨而心情复杂郁闷的女主人的心里状态,对女主人的心里活动描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篇幅虽长,但句句扣人心弦,就象让读者吃甘蔗一样,越吃越想吃。这是我读引娣小说以来第二次的感受。

第三,引娣这篇小说大有欧美小说界名家之风范。一开始,我也对女主人眼中楼下那辆棕色小车产生怀疑,还以为那是她丈夫开的那辆车,谁知一句:“还没走出楼门,我突然想起来了,那辆棕色的车是我的。”一句话,解开了我心中的一切疑团。这个包袱甩得好!

通观全篇,我认为引娣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到位,通过对引娣这篇文章的品读和浅薄的点评,我觉得引娣的文章不管从点题立意,还是写作技巧,行文风格上都让我耳目一新。

谷风(张国锋):现在躬逢太平盛世,家国情怀的话都是在人前台上说的冠冕堂皇话,真正的我们都生活在烟火人间,平日里看似忙忙碌碌,却也无非就是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有益无益,只是琐碎而已。如今的人们吃饱了,穿暖了,食有鱼,居有室,出有车,也不用弹铗而歌了,但还是会觉得缺少些什么呢?

人到中年,现世安稳,孩子长大上学了,中年夫妇也相互熟悉的如左手握右手,似乎也毫无感觉可言了。当年的花前月下,山盟海誓,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也变成相看两生厌,日子过得比白开水还淡,在这白开水中的生活久了,夫妻感情危机一如泡沫电视剧里的红男绿女般精彩,有人便有了想在外彩旗飘飘的非分之想,或出轨,或隐忍,或爆发,但无论怎么折腾,终究是一地鸡毛。

张老师描述的正是当下常见这么一个遇到感情危机的中年妇女,退居家中,与社会脱节,丈夫出轨,着了心魔,困在了自己的境遇里。整日站在自家阳台窗口,看到楼下的红尘人生,进进出出的车辆,下棋的、打牌的、甚至是有可能走进黄昏恋的老人,这些琐碎其实也正是生机勃勃的生活。张老师用细腻的白描笔法写活了其内心的波澜翻滚,最终幡然通透,走出心魔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旁观者看来是一切平常,所以张老师笔锋一转,由旁观者转化为第一人称的“我”,这也使内心叙述变得顺利成章,水到渠成。

我记得上世纪九零年上学时,曾经在语文补充教材中读过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同名短篇小说《窗》,三十年过去了,记忆犹深,这是讲述两个重症病人在病房中,一个能看到窗外的病人对看不到的病人讲述他看到窗外的一切美好,当听景的病人嫉妒心起,见死不救后搬到窗下时,看到的窗外“只是一面光秃秃的墙”,这一鞭打的相当响亮而绝妙,原来病人描述的一切美号都是他心里的良善美好,从而反映出两个病人之间的人性善恶美丑。

两篇小说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窗子来观察人性世象,这也适合在短篇小说中容易展开演绎表现的手段,从中以小见大。而短篇小说的结尾,一如相声中的抖包袱,抖的要巧,要妙。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马克吐温皆是此中圣手,张老师在这一点上结的还算成功,“还没走出楼门,我突然想起来了,那辆棕色的车是我的”。

小说是反映人世万象的,而人世万象往往比小说更精彩,所以,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提炼生活,凝聚成小说以感化世人,张老师是具备这双慧眼的,勤于动脑落笔,落笔辄成佳构,《窗》是比较成功的作品。

同剑彬: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谈一下对张引娣老师小说《窗》的阅读体会。

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大小城市内,我们看到数量最多最显眼的是林立的高楼和数不清的窗户,之前读过市作协李康美主席的散文“窗户”,主要描述社会的宏观变化,读后对其选题和抒情之精妙深有感慨。一组一组的窗户,代表了一个一个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窗户是细胞的眼睛。窗都是畅亮的,但里面的人和事却是不同的和神秘的,归结起来,可以这么说:在窗户内停留最多的莫过于家庭主妇这一类型的人,她们的都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对整个社会稳定和进步有很大影响,而张引娣老师又运用小说体裁,深入窗户之内,选择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对家庭主妇的生活和夫妻关系因孩子进省伴读和丈夫地位的变化给家庭带来的潜在危机作了详细的描述,给广大读者以深刻的启迪,有益于人们的自我反醒,自我回归。

小说《窗》是成功的一篇作品,其成功之处我看有以下几点:一、静态与动态的完美结合。窗是静态的,车是动态的,以窗内的人的思想变化和车色及移动的变化为切入点,表现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二、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这主要通过人称变换的手法以达到特殊的效应。第一段以客观的地位观察了解主人公,人称使用第三人称“她”。第二段则单刀直入,使用第一人称“我”,直接进入角色,作者把自已置于主人公地位进行思想斗争,直达主人的公内心世界,对所发生危机及过程进行倾诉,从而打动读者的心,这一手法运用非常特别,打破了按常规出牌的习惯,效果甚佳。

三、生动的语言和生活细节的前后对比。例如在先前丈夫与孩子争着诓钱,多么和谐的场面,后来变成饭热了又热,直至坨了,还说“就这饭!”等等,连骂声也难讨到,多么冷酷无情,非常真实生动。最后以主人公走出窗内进入社会化解纠结,以得到自我安慰而结尾。

总的来说张老师的短篇小说《窗》是一篇值得品读和体会的好小说。依我看也有提升的空间,本篇仅限于描写两代人,如果再加上上一代人,三代同堂,会是怎样的情景,内容会更加丰富。

赵国栋:张引娣老师,一直以来她的短篇我都特别欣赏,因为她一直在研究这个手法和结构啊。作为一个作者,我觉得不能过于的传统。这篇小说做得特别好,一共三部分,然后以三个不同的一个状态,来写这个家庭。所以说当我读到这个《窗》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我说咱白水县终于有人啊,开始大胆的去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窗》的结构很简单,有人误以为是意识流,其实就是通过这个窗口来描述一个家庭主妇的困惑,这个家庭主妇我们可以读到她是一个病人。小说很巧妙地用我来引出之后,到中间了,然后一个她,最后一个反转,原来那个车是她自己,这个反转特别成熟,这是我对这篇小说的赞誉。

我想说一个缺点啊,就是创作角度问题。中国一个年轻作者叫王占海,他也写社区写窗,他是通过一个窗口,一个晾衣架,一个包括这个花盆的东西来推测这个主人的生活,写的特别有意思。张引娣老师,也可以尝试,就是说,你现在在窗里看下面的车,这是一个很小的点,那么如果说你从窗外到窗里这个角度用好的话,那么这个中间来个大反转的话,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更有意思。还有小说的标题应该再斟酌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奚春红:其实这篇小说在前一个月,我就读过了,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小说不管从构架,还是叙述人物的安排,都是极其细致的。

这篇小说虽然非常的短,但涵盖的方面比较多,教育、社会现象、人性等都体现了。我自己理解为四个层次:第一,小说里谈到了教育上出现的陪读问题,其实这是目前真正的现状,这个陪读酿成了一个家庭矛盾的根源。

第二,我觉得主人公在现实生活面前的选择,作为母亲的她,就是窗口的这个女人,她不得不封闭了自己,成全孩子的未来,在久而久之的生活状态中,她慢慢地脱离了社会,在没有人际交往的小天地里,一点一点丢失自我。

其次,我就是觉得小说谈到了人性贪婪的方面,或者说人性懦弱的这个方面。不得不说,人性本来是贪婪懦弱的,长期的分居生活是夫妻间疏远的主要原因。人性的贪婪往往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中,朝气蓬勃的言谈和事业中,在精神面前是懦弱的,虚荣心给人带来无意识的压抑和自卑。

第四,我觉得就是作为每一个人,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不断的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心态其实是每一个人必修的功课,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活,生活就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

特别是小说写到了主人公在压抑中的自我丢失,这方面写的非常的到位,在无奈的思想上的一种寂寞,在现实中的一种心理的挣扎,在人性上的自我安慰和自嘲,都是我感觉张引娣老师写的非常的好,真的体现了一个可悲的无法逾越的难题。

赵鹏:首先从这个标题上说吧,《窗》这个名字不错,但是实质上内容写的不是窗内,而是窗外,这个题目有点宽泛,其实小说写女主妇站在窗里边,看窗外的一切。

还有就是这个《窗》,张老师想说明不仅仅是一个一扇窗子,因为《窗》就是眼睛,眼睛就是心灵的窗户,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窗外的一切,看到事态。在她眼里边儿外边的世界什么样子?所以呢,我觉得这个角度非常得好。

整篇文章对话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心理描写,实质上呢,这也是这篇文章独特之处,也是可取之处,主人公为什么大量的心理描写呢?因为她一整天没事可干,她看着窗外的一切。没有人和她交流,所以她只能心里想,当然呢,这也反映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现在农村的都往城里边拥,小县城的都往大城市拥,所以造成了大量的家庭主妇。

主人公本来是有单位的,她在单位可能也非常出色,为了孩子,为了老公,然后就陪读。陪读时,她多少还有点事儿,所以没感觉到这个生活无趣,当儿子毕业以后,她彻底变成了一个专职的家庭主妇,心里出了问题,这是大多数陪读的,或者说是家庭主妇一种普遍的心态。

有一句话说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也许别人对她的家庭都非常的羡慕,羡慕她不用出去风吹日晒,丈夫就把钱赚回来了,孩子也非常的听话,按说就非常的幸福了。但是快乐的人大都是一样的。烦恼的人各有各的烦恼,作为我们的主人公,她的烦恼就是太闲了,闲着没事可干,就琢磨楼下的车,琢磨自己的老公,所以呢,她对车的颜色的心理感受非常的感性。她感觉自己没有实现自己价值,她的价值过去在单位,后来在给儿子做饭,再后来呢,干脆就变成给丈夫做饭,因为心情不好,所以做的饭就凑活,也可能是丈夫经常忙。对她关心少,所以她感觉非常的失落,所以做饭也不太认真,那么不太认真了,饭不好吃了,丈夫就不愿意在家里吃饭了,所以她的心情更糟糕了,这就是主人公的心理发展。

文笔老到富有古韵,写作上以小见大,“小窗”这样的事物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作者却能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而且辅之以故事的穿插,避免文章落入平铺直叙中,能看出作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及深厚的文学素养,真的很不错!

张引娣:这篇小说是在二零年的时候完成的,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们周围出现了陪读大军,一些条件好的家庭,都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想了不少办法。乡里的到县城,县城的到省城,在陪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情况,面对花花世界,有自己首先禁不住诱惑的人;还有一些陪读认真的,盯着孩子不放,把自己和孩子弄的压力很大的;有自己染上麻将、跳舞等,只把钱给孩子的妈妈……反正,陪读的过程和结果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出奇制胜,考出了平日不错的成绩,也有不少还不如平常的,还有的因为陪读,变成离异家庭……陪读人群中,以妈妈为主,这是一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中年妇女,她们的事业、家庭都归于平淡,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孩子丈夫身上。看到这些情况,我就完成了这篇小说。

小说采用多角度叙述的方式,力争透过这一社会现象,刻画出鲜明的人物。通过她挣扎的心理,描绘出一个中年妇女乃至这一类人,在生活、婚姻各个层面的坚守奋斗,在迷茫中思考,在痛苦中成长,以至于冲破自我、走出自我,走向生活的过程。记得小说在《秦岭文学》杂志先发表后,省作协副主席寇辉老师觉得还不错,就建议我多读美国小说家爱伦坡的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上再突破。小说运用了车和窗为意像,象征自我及自我封闭的世界,用这两个载体,力图将中年女性的自我突破刻画成功。

当然,感觉还是不够细腻,有些单调。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配图、配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扫码关注 更加精彩

主 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 王 瑞

联系电话:0913-2126170

地 址:渭南市朝阳路东段21号

投稿邮箱:huashanwenxue@aliyun.com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评论」白水作协小说创作部小说研讨(第四期)——线上研讨张引娣老师短篇小说《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李铁带女儿看望恩师张引 一句不要有太大压力 让李铁深受感动

李铁带女儿看望恩师张引 一句不要有太大压力 让李铁深受感动

...国足主帅,重情重义的李铁还是带着自己的大女儿去恩师张引家拜年,不过考虑到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李铁并没有在张指导家逗留太久,而是早去早回,很快就离开了。由于李铁只要在沈阳过年,每年都是带着大女儿一起去看...

2023-12-21 #经典句子

网友评论的小说中这些虐心的句子 哪句曾经让你心痛到无法呼吸?

网友评论的小说中这些虐心的句子 哪句曾经让你心痛到无法呼吸?

...怕再次被泪水淹没,不能自己。现在就来看看这些网友的评论回复吧,哪些句子让你感同身受?《京洛再无佳人》这部小说很经典了,经典的高干虐文,文笔很棒!看完第一部,一直不敢看第二部!“原来那只狐狸,一直没等到...

2022-11-27 #经典句子

小说中的经典语句 你知道几句?网友评论:斗破 遮天 悟空传?

小说中的经典语句 你知道几句?网友评论:斗破 遮天 悟空传?

...望大家喜欢这些句子,喜欢的话可以关注随雨,积极发表评论,一起探讨分享

2023-07-29 #经典句子

虐心小说句子:说说你看过最虐的小说

虐心小说句子:说说你看过最虐的小说

...永远离开。本来都写了书名 后来觉得还是各位小可爱在评论区留下书名比较好 各位还有什么好的句子 请在评论区留下来哦(^_^)

2023-01-25 #经典句子

网络小说界著名的8个句子 知道5句的 是多年的书虫没错了!

网络小说界著名的8个句子 知道5句的 是多年的书虫没错了!

...择,不要到时候因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对它进行不好的评论,还有就是一些评论也要客观的对待,不能全部相信。不过小编觉得这本书很一般,不值得大家过分的去追捧。第三句就是:别动,我带你去杀人。这句话出自《仙逆...

2023-01-21 #经典句子

玄幻小说经典语录!你曾被哪个震撼过?

玄幻小说经典语录!你曾被哪个震撼过?

上一次的语录集,评论区中书友评价了很多很燃的句子,增长了本人的见识,现在收集起来,呈现给大家。还有佳句的书友也不要藏私,不妨在评论区中展现出来,也可以让更多的朋友们互相鉴赏。1、举世皆蝼蚁,也敢抗衡天...

2023-04-29 #经典句子

浅析散文化小说《边城》的传统解读

浅析散文化小说《边城》的传统解读

...性摇曳之美。而《边城》中的人,始终浸润在茶峒的青山白水之间,恪守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这些都使得他们的性格带有一种古朴的厚道单纯和天真,并且并不会因为遭际的不同而突然黑化。 美丽的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

2018-01-23 #经典句子

网络小说令人热血沸腾的五大名句 句句逆天 堪称经典

网络小说令人热血沸腾的五大名句 句句逆天 堪称经典

...星辰。经过三少的改编是不是更加霸气和有意境了。书友评论: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再持神印杀四方,只为守护心中人。妥妥的原汁原味的评论。第三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经常出现在修仙流的小说里...

2023-11-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