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历史上的十大狠话前五句 最后一句为民族存亡而呐喊

时间:2015-11-13

真正的狠话,不一定是声调很高,也不一定是咬牙切齿,更不会是流氓耍横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历史上有些人、事、物总会在机缘巧合下站到风口浪尖上,真相也随着时间碎落满地。

真正的狠话,不一定是声调很高,也不一定是咬牙切齿,更不会是流氓耍横。说出狠话的人不一定非是狠人。但他的脸上一定庄严肃穆,在天地之间的那种至刚至阳的气度,在那一瞬间迸发。

第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句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古今第一刺客荆轲唱出来的。在执行一个必死任务之前,望江而唱。史记描写到:“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不是一个成功的刺客,但他仍然是一位英雄。寥寥数语便让樊於期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头颅,为荆轲拿着去见秦王。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柯悄然隐去,并非怯懦,因为他不是一个逞一时之勇的匹夫。荆轲和那个十二岁就敢杀人,人不敢忤视的秦舞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荆轲从容地走上秦国的朝堂。阶下是吓得不敢直视、瑟瑟发抖的秦舞阳。我们可以看见英雄那平静深邃的眼神,在历史的时空中坚定地向前走去。

第二句:破釜沉舟

虽然,这只是一句成语,项羽的军令原文已经不得记载。但这种面对优势敌人仍然一往无前的气魄值得载入十大狠话。史记是这样记载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并不完美,但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个如烈火般燃烧的英雄之魂。换做韩信同样可以赢得胜利,但却缺少那种精彩的热烈。韩信多谋略,而项羽则多气魄。破釜沉舟是一种精神。没有畏惧,没有妥协的精神。在破釜沉舟身后站着的,是历史上一等一的狠人。

第三句: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说出这句狠话的人,是东汉的班固。东汉时,大将班超被派往西域进行联系。他和随从先到了鄯善,鄯善国王对他们十分敬重,热情款待他们。不过后来鄯善国王开始怠慢班超等人。班超发现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者,导致鄯善国王在汉匈之间左右摇摆。

班超召集一行36人,等到酒意正浓时,班超对众人说道:“这匈奴人才来几天,鄯善王就开始冷待我们了。再等几天还不把我们送给匈奴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今天晚上就把匈奴人杀了,这样鄯善国王才会诚心归汉”随后36人将100多人的匈奴使者杀的干净。鄯善国王只得将王子作为人质,归顺大汉。

仅凭36个人,就敢在充满敌意的异国他乡杀人放火,干掉了敌对国家的使臣。在班超眼里任何事情和大汉王朝的国家利益比起来不值一提。在那以后,在西域诸国眼里,班超就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刀,代表着大汉王朝的天威。

第四句:“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乎!”

历史上的英雄面对即将结束的生命,多数是心存不甘。项羽的乌江自刎、文天祥的从容就义、岳飞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可有一人给人的更多的是“痛烈”,那就是冉闵!

中国古代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就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故事。这时冉闵出现了,他在对抗胡人军队中常常以少胜多,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在与鲜卑的决战中,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最后因为战马受伤,倒地被俘。前燕国主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乎!”

第五句:“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名言尤其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句。孙中山先生说过:“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树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

抗战时期,这句狠话被很多英雄引用过。最著名的引用者和践行者是张自忠将军。抗日战争中,不像影视剧表现的那样轻松,实际上我们是败多而胜少。但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危而不亡,最后走向新生。是依靠着无数英雄慷慨赴死,面对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张自忠将军在走上战场,临别之时嘱托部属,“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此去或离别或永别,愿与诸弟共勉之。”这就是胜利的预言!

绝望的绝望之后,就是希望的新生。我辈共勉:“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历史上的十大狠话前五句 最后一句为民族存亡而呐喊》,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3次“衣冠南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中华文明的存亡之战

3次“衣冠南渡”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中华文明的存亡之战

衣冠南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造成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原因主要是战乱,此事件给中国历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衣冠”,衣冠可以用来代指士大夫,也可以用来代指文明礼教。衣冠南渡在历史...

2015-09-27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百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

2024-01-09 #经典句子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雨夜 这位诗人呐喊出这句话 感天动地!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雨夜 这位诗人呐喊出这句话 感天动地!

...不如杜甫所在的唐朝,不能多展开说了。杜甫一千多年前呐喊出的这句话,在这一千多年后依旧如此,杜甫以自身一人冻死,换来天下寒士的广厦千万间,如今又有谁能这样想?好了,本期就说这么多,小编码字不易,期待各位...

2017-08-17 #经典句子

历史上 曾有三人在危急存亡时刻 仅凭一句话便转危为安

历史上 曾有三人在危急存亡时刻 仅凭一句话便转危为安

我们常以“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历史上有没有仅凭一句话,就能令局势转危为安的事件呢?事实上不仅有,而且并不少,下面简单列举三个,以一句话转危为安的典型事件。唐中宗李显:李重...

2023-08-27 #经典句子

历史上帝王将相记载的最霸气的10段话!每一句都有万丈豪情!

历史上帝王将相记载的最霸气的10段话!每一句都有万丈豪情!

1【春秋】孙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点评:这句话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句话: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观察和对待。第一次将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

2023-09-12 #经典句子

他是历史中“最懒”诗人 一生连一首诗都没写完 诗句却人人会背

他是历史中“最懒”诗人 一生连一首诗都没写完 诗句却人人会背

...多多学习知识,将自己所学学精通,用自己的才能,为国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受限于时代视野,在孔子看来,知识分子如果想要为国为民谋福利,他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就是做官从政。这也是孔子主张知识分子应当入世从...

2022-12-22 #经典句子

2月20日人民日报 金句摘抄(奋斗 历史思维)

2月20日人民日报 金句摘抄(奋斗 历史思维)

...路上,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始终坚持为民服务、无私奉献,创新发展、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始终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我们就一定能唱响新时代的奋斗者之歌,不断标注新的精神...

2007-11-03 #经典句子

《赘婿》一部堪称历史类网文集大成者 书荒可入

《赘婿》一部堪称历史类网文集大成者 书荒可入

...炭,一个国家与民族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先行者的哭泣、呐喊与悲怆……而在这之前一点点,江宁城中,暗流涌动,一个商贾家毫不起眼的小小赘婿,正在很没责任感地过着他那只想吃东西、看表演的悠闲人生……如果将来有一...

2023-11-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