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涨姿势|有关植物的成语和典故 你知道哪些?

时间:2014-11-16

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涉及了许多的植物典故及寓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植物花草的涵义,通常隐含了植物的某些特征。成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涉及了许多的植物典故及寓意。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与植物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吧~

华而不实

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 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樗栎庸材

樗是臭椿树,栎则是栎树。“樗栎”泛指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 樗栎庸材,最早出自庄子的著作。惠子对庄子说,家里有一棵大椿树,但匠人都不把它当作良材,此树大而无用。庄子反驳,若将它种到广袤原野上,让它为大众遮荫,不就发挥其作用了吗?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昙花一现

有《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原指事物难得出现,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即印度梵语“优昙钵花”简称。开花时间在晚上20~24点左右,十分之短。

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凋谢的菊花。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作为一个固定词组,用来表示事情已“过期”之意。 这个成语与苏东坡有关。他在诗中《九日次韵王巩》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既然来了就不要着急回去,趁菊花盛开的重阳节赏花正好。因为,如果等到“明日”,重阳已过,菊花凋零,那么游人觉得无趣,蝴蝶看了也愁啊。

藕断丝连

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椿萱并茂

《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大椿长寿,古人用以比喻父亲,谓“椿庭”。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同"萱","萱草"为忘忧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亲,谓“萱堂”。 “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康,这是一个褒义词。比如清·程允升在《幼学琼林·祖孙父子》中就谈到:“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

桃之夭夭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后逐渐谐音将“桃”改成“逃”,作为“逃跑”的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南柯一梦

南柯,就是一棵大槐树朝南的一根树枝。 南柯一梦用来形容人生如梦,一场空欢喜。典故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在自家院里做了一梦,而大槐安国不过是院中槐树枝下一蚂蚁洞罢了。所谓荣华富贵,一切全属虚幻。

叶落知秋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出自《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这里的叶指的是梧桐树的叶。 在古人眼里,梧桐是百树之王,地位很高。传说中它通明神谕,呼应宇宙,知时知令,正如《花镜》中所说:“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不辨菽麦

菽,豆类的总称。《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小民采之”。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铁树开花

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 这个成语是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在现实中,铁树开花是挺常见的。 那为什么用来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呢?其实,是我们对这个成语误解了。铁树是指用铁做的树既然是铁做的,那就是假树。假树自然不可能开花,所以古人的用法完全正确。

没想到这些成语还有这么一层含义,看完真是涨知识!不知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植物的成语典故呢?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一下吧~

来源:植物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涨姿势|有关植物的成语和典故 你知道哪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创造力景观|成语中的那些植物 创造力带你涨姿势

创造力景观|成语中的那些植物 创造力带你涨姿势

...特性就逐渐形成,代代相传至今。真是颜值、智商双高的植物。《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原指事物难得出现,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

2013-03-16 #经典句子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姓氏文化|这些成语典故与姓氏有关

...是由古代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演变而来,以下这些成语典故便与姓氏文化有关。生张熟魏:张、魏都是姓氏,用在这里泛指人,指是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张王赵李:指是一些人,也指的是寻常之辈。张冠李戴:把张姓的帽子戴...

2023-12-15 #经典句子

薏苡明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薏苡明珠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薏苡明珠,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出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

2008-11-22 #经典句子

心如芒刺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心如芒刺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心如芒刺,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毕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心如芒刺是中性成语,...

2010-09-12 #经典句子

然荻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然荻读书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

2018-02-15 #经典句子

病病殃殃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病病殃殃的出处 释义 典故 近反义词及例句用法 - 成语知识

病病殃殃,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出自: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为个穷放蚕的闺女,病病殃殃的,也没给你生个一儿半女,值得这么用心,花这么大的费用?”近义词有:病病歪歪,病病殃殃是贬...

2013-03-09 #经典句子

「疫情期间不忘学习」初三化学考点:如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典故

「疫情期间不忘学习」初三化学考点:如何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典故

...语文学科中的一些成语中,就有描述物质化学变化的成语典故。下面就中考题目中,可能会遇涉及到化学知识的成语典故进行深刻解析。1、钻木取火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昆仑山上环境十分恶劣,到处都石头,很难适...

2016-05-21 #经典句子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系?蚂蚁庄园答题答案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系?蚂蚁庄园答题答案

...。”结果没人敢增减一个字,于是便有了“一字千金”的典故。【强悍的替补门将】

2023-12-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