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道德经》问答第9章-揭示老子文章的出处

时间:2014-10-14

由于秦朝同一文字,又由于秦汉之间的文化断代,老子原本没有人能真正看懂,假经便堂而皇之的成为正宗学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我在之前依据王弼本发表过本章解读,但细读战国简本,发现与王本差别很大,即按竹简本重新注释。

由于秦朝同一文字,又由于秦汉之间的文化断代,《老子》原本没有人能真正看懂,假经便堂而皇之的成为正宗学问。过去我只是从写作体系上否定王弼的“老子”学说,细读郭店楚墓竹简后,又从文字上进一步证实了王弼本乃至汉墓帛书本的错误。把写作体系和简本结合在一起,本章每句文字的出处便自然显现出来了。

文 | 杨吉德

第九章简本:

之而浧之,不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浧室,莫能守也。

贵福而乔,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之而浧之,不不若已。

问:本句帛书乙本:“植(扌直)而盈之,不若其已。”王弼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其中“植(扌直)”“持”在竹简本中写为“之”(上之下木);“不如”简本写为“不不”。怎么解释这三个版本的不同呢?

答:对《道德经》的注释存在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如果你站在王弼本的角度看竹简本,会觉得怪怪的,肯定认为战国时文字少,用异体字互相替代,像简本“之”(上之下木),汉初抄本把它改写成“植”(扌直),魏晋王弼又改写成“持”,学者们于是乎用训诂学编排了一通,“之”就是“植”义,“植”同“持”,“之”即为“持”;还有“不不”,或者解释为“丕丕”,或者认为是“不如”的误写,或者认为多写了一个“不”字。而如果你站在竹简本的角度,则会为后人的篡改而痛心疾首。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推断老子的原本之字呢?

一是章节主题的确定。《道德经》是对《周易》卦的阐发,《周易》卦的主题就是《道德经》对应章节的主题,也就是说,每个章节的主题是在写文字之前就确定了。《周易》前八个卦的顺序:乾、坤、屯、蒙、需、讼、师、比,《道德经》第七章对应蒙卦,“蒙”就是第七章的主题;第八章对应需卦,“需”就是第八章的主题;第九章对应讼卦,“讼”就是第九章的主题。主题是预先设定好的,所要做的是如何用文字来体现这些主题。

二是文字的出处。老子如何编写文字来体现章节主题,并对现实有指导意义,是我们研究《道德经》需要破解的问题。汉帛本和王弼本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篡改了一些字,便于自己理解,真经也就就此消失了,要不是考古发现,返回真经原貌是不可能的。本章对应《周易》讼卦,“讼”是本章的主题。讼卦有一段卦辞,六段爻辞;本章共有五句话,与讼卦的五段爻辞分别对应,也就是说,本章的主题为“讼”,文字的出处就在《周易》讼卦的爻辞中(讼卦卦爻辞见后面的附录)。

关于“之”(上之下木)字,两现于竹简本,除本章的“之而浧之”,还有六十四章“其安也;易之(上之下木)也。”帛书甲本写为“其安也,易持也。”将“之”抄写为“持”,这就出现了问题,简本这两个相同的“之”(上之下木)字,在帛书甲本中一个写为“植”(扌直),一个写为“持”,也可能是在甲本之前的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这个情况,但不能简单的把“之”(上之下木)、“植”(扌直)、“持”训诂为互通。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在流传时由于对原字不解,而进行了修改,这样就导致了对整个章节的错解。故就字论字的训诂法会对整篇文章错解,造成严重后果。

对“之”(上之下木)字多认为通“持”,也有它解,《说文》解释为:“《玉篇》古困字。”刘信芳据此认为是“困”的古字。但“之”字还有一义,指《周易》筮卦中由A卦变为B卦,称为“之”。如:《左传·昭公十二年》:“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 :‘黄裳元吉 。’以为大吉也。”《坤》卦六五阴爻变阳爻,由《坤》之为《比》卦,“之”就是变的意思。这个“之”应该是本章简本的“之”(上之下木)。我在六十四章的解读中已经作了论证,“易之(上之下木)也”即为周易变卦之意,可查阅前文《道德经问答64章:看到竹简本,方知“易”不可解为容易》。

“之而浧之”的“浧”,帛本和王本都写为“盈”;但第二章简本“高下之相浧也,”之“浧”,帛本也写为“盈”,王本却改写为“倾”,是王弼又一喜好篡改古文的例证,但也没有办法,“盈”字讲不通,王弼又没见过战国简本,只好在“盈”的基础上继续改。

“浧”在某种意义下可以通盈,但本句还是以“呈”解为是。《广韵·清韵》:“呈,示也;见也。”之而浧之,转变了思想以后所呈现出来的状态。

问:“不不若已”怎么解释呢?

答:《郭店楚墓竹简》注释:“简文衍一‘不’字。”从句式上看,前后都是四个字,符合句式规范,不会出现衍文,有疑问的话,是因为理解不到位。“不”是反对;“不不”,别人说不我也说不,附和众人表示反对的样子;“已”是结局。“不不若已”,跟随众人附和说不,站在了反对国君的一边,表明不能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周易》讼卦。讼卦的卦符

六个爻中,只有九五爻阳居正位,其余五爻都居反位,五爻为君为正,其它爻联合起来反对君王,即为“讼”。“讼”是本章各句的言之君。

讼卦的初六爻辞:“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不永所事”,可以理解为不能坚持自己的一贯立场,站在了国君的对立面,对国君说否。“之而浧之不不若已”,立场发生了转变,呈现出来的就是与众人一样,对国君说不。这段句子紧扣“讼”字,从初六爻辞而来。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

问:王弼本:“揣而棁(锐)之,”两个实词与简本都不同。目前可能还没有人认可用简本的“湍”、“群”原字,而是用以通假“揣”“锐”来释辞。怎么解释“湍而群之”呢?

答:《说文》:“湍,疾濑也。”指水势急速,这里代指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讼》卦九二爻辞:“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爻辞的意思是,作为一个领主,在与君王的矛盾中,以失败而告终,只好跑回去,藏在具有三百户的领地中。本章的“湍而群之”意思是,在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作为君王的臣属举止失当,站在了其他群臣的一边。“不可长保也,”这种没有主见的行为,没法长期保持自己的地位。两者的意思大致相同。

金玉浧室,莫能守也。

问:王弼本“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与简本略有不同。本句与上一句意思是不是相同?

答:本句与上句主题是一样的。上句从权贵的角度讲的,这句是从财富角度讲的。“金玉”指财富;“浧室”指放满了屋子。关键在于“守”字,说明财富不是现在所得。《讼》卦六三爻辞:“食舊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意思是守着过去的功业或是前辈建立的功业,现在却与君王不一心,是很危险的。本句紧扣爻辞“食旧德”之句,指出过去的功业会因对君王的背叛而一笔勾销。

贵福而乔,自遗咎也。

简本为“贵福乔”,按照句式,似乎简本脱一“而”字,如果仔细分析简本,“而”字是不能添加的,因为“贵福”和“乔”没有因果或递进关系。《郭店楚墓竹简》释文“乔”读为“骄”。帛书乙本为“贵富而骄”。但简本之“乔”,结构应该是上又下高,拔高的意思,意味不满足,希望走的更高一些。“贵福乔(又高)”,对自己的权势和福禄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多一些。“自遗咎也”,自己找的灾祸,怨不得别人。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本章是围绕着“讼”这个主题展开的,讼是和国君争辩,九四爻辞:“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安,贞吉。”九四为臣,属于贵福之人,却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势。“不克讼”,与国君争讼失败,没有达到自己提高权欲的目的。“复即命,渝安。”迷途知返,恢复原来的命运,变得安于现状了。这就是本句写的:“贵福而乔,自遗咎也。”有了权贵和福禄却不满足,是自己的过错而遗留下来的灾祸。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问:“前四句分别照应《讼》卦的初爻、二爻、三爻、四爻,这一句是不是要对应五爻写?

答:不是。《周易》卦象规则五爻为君,其余五个爻都是臣属,《讼》卦五爻位正,余爻位反,讲的国君和臣属之间发生争执。本章始终站在臣属的角度,谈臣属如何避免误入歧途,勿使陷入万复不劫之地,所以必然会避开五爻而直接诠释上爻,这就是本章只有五段话的原因。《讼》卦上九爻辞:”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上九在五爻的上面,是年老的功臣;上九位不正,作为臣属却屡次触犯君主,故当国家需要时,便赐给他官职鞶带;当违逆君主时,就剥夺他的官职。

老子就此提出:”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遂”是建立了功勋,“身退”是退居封赏的领地。“天之道”,《讼》卦是由两个八卦天卦和水卦组成,九五之君处在天卦的中心,健旺而不可撼动;上九功高震主,但居位不正,难保富贵终生,故“天之道”实际上指的是筮卦之天,筮卦之道。

综述

本章与所有章节一样,诠释《周易》卦义,却不著卦爻辞一字。章首写“之(上之下木)”,是立场发生了转变,点明了《讼》卦的根本问题。九五为君,《讼》卦君正臣反,故本章并没有责备君主之言。除去九五之爻,用五段话分别对应五个爻辞,从正面讲述反对君主的形式和结局,起着一种警示作用。

译文

思想的转变会反映在行动上,跟随别人对君主说不,就是转变的结局。

在急剧变化的时局中,伙同他人作乱图谋利益,权势不会得到长期保证。

过去建立了功业而得到满屋的财富,在与君主作对后,没有谁能守得住它。

具有了权贵和福禄,却还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这是自找的灾祸。

建立了功业,得到了一定的酬劳,就应该退避朝政了,这是筮卦告诉我们的道理。

附:《周易》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舊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復即命。渝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道德经》问答第9章-揭示老子文章的出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道德经名句精选:前程似锦的宝宝名字 惊艳清新

道德经名句精选:前程似锦的宝宝名字 惊艳清新

...在取名这件事上,万万不可马虎随意,不仅要结合字义、出处、发音,更要结合每个人生来所具备的特质来起名。一、《道德经》中前程似锦的宝宝名字1. 国慈出自《老子·道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

2015-12-31 #经典句子

道德经名句全集:才华横溢的男宝宝名 爽朗大气 霸气有范

道德经名句全集:才华横溢的男宝宝名 爽朗大气 霸气有范

...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揭示了阴阳变幻的微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本文由 吉生起名 宝宝科学起名改名专业人工服务平台整理创作。二...

2007-05-19 #经典句子

一看到就会“福至心灵”的一句话《道德经》(深度好文)

一看到就会“福至心灵”的一句话《道德经》(深度好文)

...是让你一看到就会福至心灵的一句话,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得道多助,纵横天下的秘密!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如果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必然失道寡助,为人处世鬼鬼祟祟,底气不足!相反,一个人,如果依道而行,利...

2023-12-01 #经典句子

用现代科学“翻译”道德经——经典名句中的启示(上)

用现代科学“翻译”道德经——经典名句中的启示(上)

...示。我们甚至可以用现代科学来“翻译”(或者说解释、揭示、印证)道德经,不妨试举几例。1.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中的开篇名句,大意是:道,如果可以说出来,那就不是永恒之道。量子理论中测不准原理和观察者效应...

2023-12-11 #经典句子

有文章称:《道德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里面有怎样的真相呢

有文章称:《道德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里面有怎样的真相呢

近几天,看到了一篇名为《老子道德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值得过分吹捧》的文章,其实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显然不是严肃的学术探讨,而是以赚取流量为目的的哗众取宠罢了。本来不想理会这样的文章,但为了...

2023-06-16 #经典句子

演讲稿范文:老子与道德经(每日观察0339)

演讲稿范文:老子与道德经(每日观察0339)

文/樊荣强《道德经》又称《老子》,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总共五千余字81章。老子的核心思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哲学上,《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他尤其强调,事物本身矛...

2023-07-23 #经典句子

《道德经》品读:老子一生的智慧 都浓缩在这六个成语中。

《道德经》品读:老子一生的智慧 都浓缩在这六个成语中。

大家好,这里是读书X计划。今天将和大家分享的是老子最有智慧的六个成语。这六个成语,可以说是老子一生的智慧。《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懂得知足,适可而止,知足不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2015-02-09 #经典句子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一段话 远胜过鸡汤语录

《道德经》中最励志的一段话 远胜过鸡汤语录

...。看了太多鸡汤式的励志文章或语录,但其中没有一句比老子的话更有穿透力。一般的励志文章,一般都是通过某人的成功反推过程:比如某某人成功了,就是他努力的结果;你没成功,就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至于该怎么努力,...

2023-05-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