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金字塔》课文解析

时间:2014-09-05

这一课包括两篇短文,它们写的都是金字塔,但在体裁上有所不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0课,《金字塔》。

这一课包括两篇短文,它们写的都是金字塔,但在体裁上有所不同。一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另一篇则是说明文。我们从二者的题目上,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之处。

首先看第一篇短文,题目是《金字塔夕照》。什么是夕照呢?就是傍晚时夕阳映照下的景色。这篇短文以开罗附近金字塔周边的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选取了一天当中傍晚时分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从写景入手,逐渐引入抒情的成分,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所代表的古埃及文化的赞美。而第二篇短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我们看它的题目,与上一篇短文标题中相同的是“金字塔”这三个字,而作者为其加上了一个定语“不可思议的”,就表明他的写作目的在于凸显金字塔这一事物的特征。该短文以胡夫金字塔为例,通过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等一系列说明手法,由浅入深地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无双,以及古埃及文明的灿烂辉煌。

散文重在写景,而说明文重在传播客观事物的科学信息。两者的写作目的不同,表现手法也各有偏重。下面我们先来分析第一篇短文 。

《金字塔夕照》一文,开篇第一句就为文章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本的色调。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一切都泛着金光。第二段中承接上文,分别概括了夕阳、田野、沙漠、尼罗河水、金字塔等事物。他们都统御在“金色”的氛围之中,显得富丽堂皇而又开阔雄壮。这一系列景物浑然一体,黄澄澄、金灿灿,几乎让人分不清各自的轮廓与界限。但其中也有格外醒目的,那就是金字塔。作者在此说:“似乎一切金色的光,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在诸多美丽的景物当中奇上加奇,把金字塔写成光芒的来源。于是一切的华美就有了中心,其它所有的景物都成为了金字塔的衬托和背景,而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第三段中,作者又从金字塔出发,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它是作者从年少时候起就向往着的人间奇迹,那雄伟的身姿让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思绪激荡。作者想到了“金字塔”译名当中的“金”,认为这个字既准确地描述出了它的外形,也意味隽永地彰显出了它的珍贵。作者说,不管出于什么考虑,这个译名都是绝妙的。它看起来就像汉字当中的“金”,同时也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金色象征着财富,金色象征着珍贵。这一人类先民的伟大造物,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都比金子还要贵重。

我们说,写景状物不能局限在景物本身。因为无论用哪种语言,无论花费多少词汇,都不能够穷尽任何一种景物的全貌。即便堆砌华丽的辞藻,如果不能挖掘景物之于人的文化内涵,那么这样的写景就是空洞死板的。读起来也会缺乏代入感,因而不能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美景无涯而文字有限,最好的写法就是将单调的景物与生动的人类感情联系起来,用联想和思考赋予其生命和灵魂。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做到了。

每个人都有对于金色这一概念的认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缘亲眼目睹金字塔夕照的景象。最后一段中,作者依然没有对金字塔进行细致的刻画,而是用了类似中国画创作里大写意一般的笔法,通过浓墨重彩的渲染,为每一个读者描绘出了金字塔的意象特征。那是耀眼的、是雄浑的、是贵重的、是迷人的,是神奇的、是豪迈的、能引发你的遐想,也会唤起你的幽思。

写到这里,短文戛然而止。作者看似匆匆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却又为我们继续通过想象营造金字塔夕照的意境,留下了充足而广阔的空间。这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写景散文,做到了景与情的交融、开放式的结尾更令人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旨在使读者对金字塔的形态、构造、规模、工艺,以及古埃及文明的缘起、成就等产生科学而系统的认识。并且还在文中适当地加入了一些问题,以此启发读者对金字塔和埃及文化探索的欲望。

这类文章要求内容严密、说明条理、语言准确,因而,我们在文中并不会见到多少文学风格的语言,也不会见到任何出于主观思维的臆断。但它读起来并不至于枯燥乏味,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我们感兴趣的知识,其丰富的信息本身就足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以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对这类事物进行了条理的介绍。塔的重量有大约600万吨,底部的面积大约5.3万平方米,体积大约260万立方米。我们可以用已知的事物当作参照,通过对比来体会一下它的宏伟。航空母舰是人类制造的最大机械,其重量至多也不过8到10万吨而已。胡夫金字塔的重量相当于几百艘航母的总和。它的底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260万立方米的体积折算成水的话,足够北京这样千万人口规模的城市中,所有居民消耗一整天。而其高度达到146米,比一座50层的大楼还要超出不少。

为了让我们对胡夫金字塔的外观有更清晰的了解,作者在文字说明以外还配上了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座巨大的棱锥形建筑,这样的奇观出现在四千多年以前,直到几千年后这个高度的记录才被现代建筑打破。230万块平均重达2.5吨的巨石,不用任何黏着物堆砌在一起。石头中间的缝隙很小,锋利的刀刃都无法插入。

这些极为庞大的天文数字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更加令人叹服而疑惑了。古人的工艺精湛到了怎样的地步?如何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时代里创造了如此了不起的纪录?塔的高度居然隐含着天文知识中的数据,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作者并不是单纯向我们灌输这些信息,而是恰到好处地对读者进行了诱导和启发。就在我们疑问重重之际,文章适时地转向了对古埃及文明的介绍。

金字塔修建在尼罗河西岸,而古埃及人在天文、数学、几何、地理、造船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将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我们就不难推理出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了。

先民们一定是以船舶作为运载巨石的工具,趁着尼罗河泛滥的机会把石料运往下游。通过数学几何的科学方法进行测量选址,并凭着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最终才建成了如此了不起的金字塔。不过,目前的考古发现仅能证明石料运输确实借助了水力,至于具体的堆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需要客观的证据和实践的检验,在一切都仅是推断时并不能仓促下结论。所以我们看到,本文仅仅是结合实际罗列了一些合理的佐证,并没有依靠假设和猜想去强行揭开这一谜题。

文章对读者进行了鼓舞和勉励,这也是说明文培养科学精神这一作用的体现。

比较两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写景抒情的散文并没有罗列数据,而介绍说明的应用文并没有营造意境。它们虽然存在这样的区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各自承担起了相应文体的职责,为我们拓宽了眼界和思维、寄予了热望和期许。

对这样发人深省的文章,一味地喜欢某一种都是片面的。知识和想象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学和历史则可以塑造人类的灵魂。作为有着广阔未来的各位同学,怎么能够让片面的喜好束缚了自己可贵的头脑呢?

本公众号使用的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本公众号使用的音频材料均为自行录制,相关文字材料为本公众号自行撰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金字塔》课文解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小学五年级下(部编版)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课文朗读+知识要点+图文讲解+同

语文小学五年级下(部编版)第七单元第20课《金字塔》课文朗读+知识要点+图文讲解+同

关注“齐鲁校园在线” 关注山东教育视频解读课文朗读知识点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多音字】澄dèng(...

2023-08-04 #经典句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20《金字塔》课文讲解 朗读 课时作业 拓展延伸

五年级下册语文20《金字塔》课文讲解 朗读 课时作业 拓展延伸

...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让我们和作者穆青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自读课文、认识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你认识这些生字吗?我...

2009-12-05 #经典句子

小学教师整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雷雨》课文解析

小学教师整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雷雨》课文解析

...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雷雨》课文解析部分,本课要求:背诵全文,请家长督促孩子背诵。小学教师整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雷雨》课文解析本文选自人民教育与出版社《初级小学课本语文第四...

2008-12-09 #经典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是一只虫子》课文内容解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是一只虫子》课文内容解析

...起学习一下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是一只虫子》课文解析部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是一只虫子》课文内容解析本文共7个自然段,分别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010-01-16 #经典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解析 假期预习专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解析 假期预习专用

...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想象出课文描写的画面。③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表达的效果。【课题解读】【主旨概括】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

2023-07-23 #经典句子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文解析 针对重点答疑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文解析 针对重点答疑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下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文解析部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画杨桃》课文解析、针对重点答疑《画杨桃》这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

2017-08-06 #经典句子

统编小学语文五上第27课《我的“长生果”》学习重难点解析

统编小学语文五上第27课《我的“长生果”》学习重难点解析

...同 分外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二、课文解析1.说一说长生果指的是什么?长生果指的是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它滋养丰富,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它为长生果。2.文中带引号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024-01-20 #经典句子

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老师!深度解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上)

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老师!深度解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上)

...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思考过:课本里的课文,为什么会被选进教材?其实教育专家们在选用课本时,已经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们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才形成了现在的教材。换句话讲,课文就是最好的写...

2017-03-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