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首届“滇瓦紫砂杯”征文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

时间:2014-07-19

我打电话邀请几位朋友去我初中同学周昌的滇瓦紫砂工艺厂看看,坐在李哥身边的嫂子听到了,近乎吃惊地说道:江川也有紫砂?我一定要去看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2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1 分钟。

▼首届“滇瓦紫砂杯”全国散文、现代诗、古体诗词楹联大赛获奖名单

散文获奖作品欣赏

一、散文

一等奖(1名)

.

云南胡晓

周昌和他的滇瓦紫砂

.

“江川也有紫砂?!”

这话的语气,充满了怀疑、否定、不相信。我打电话邀请几位朋友去我初中同学周昌的滇瓦紫砂工艺厂看看,坐在李哥身边的嫂子听到了,近乎吃惊地说道:“江川也有紫砂?我一定要去看看。”

我说,江川的“滇瓦紫砂”完全就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啊。嫂子,你也算得玉溪陶瓷界的玩家了,对于“滇瓦紫砂”,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都知其名闻其香了,你咋不知道呢?滇瓦紫砂的线上月销售额已经突破30万元,你咋不知道呢?

本地居民竟然不知道,只有一种解释——吸引力明显不够。这也表明了“滇瓦紫砂”的宣传不到位,就像李家山的青铜器,只有考古人员知道,就像帽天山的古生物化石群,只有古生物专家知道,就像大音乐家聂耳,只有音乐人知道,而对玉溪本地的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他们只知道过好自己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自古就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的说法,紫砂之都为江苏宜兴,云南江川怎么会冒出个“紫砂”呢?对于这位非常熟悉陶瓷行业的嫂子而言,这无异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后来,我上网查询,在“百度知识”上得到了这么一句话:“云南不产紫砂,紫砂是江苏宜兴特有的。不过云南有建水陶。”陶与紫砂,差别可就大了,难怪深谙此道的嫂子要发此疑问了。

“云南不产紫砂”,但是有温文尔雅的建水紫陶、奔放豪爽的尼西黑陶、色彩丰富的版纳彩陶、色彩亮丽的华宁绿白陶、承载历史的易门李忠碗窑、题材广泛的玉溪青花瓷。

的确,滇瓦紫砂工艺厂的前身,不过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型红砖厂罢了。在烧制砖瓦的过程中,偶然把泥样送到省外,有专家惊呼:“这是紫砂啊!烧砖烧瓦岂不可惜了!”

后经相关权威机构化验、检测,其材质不含铅、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烧制各种养生生活器皿的极佳材料。由此,周昌的红砖厂开始转型,引进设备,从江西景德镇聘请工艺大师,利用就地取材的硅质粉岩,经过破碎,球磨,陈腐,压榨,练泥,成型,修坯,擦水、烧制等工艺,生产碗、酒杯、茶壶、茶杯、茶筒、花瓶、加湿器、工艺品等系列产品。该产品原料具有紫砂的各项理化特点,经过大量实验,周昌找到了两个点:1170℃磁化,1183℃表面有自释釉析出,并且呈现五彩斑斓的亚光釉面。他的产品刚进入市场,在中国陶瓷界就被称为“云南味道”。

2017年12月3日至9日,“七彩云南?民族文化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办,周昌携带其产品参加了“七彩云南?世界共享”的主题活动。该活动以悦耳的声音和别样的色泽宣传了云南,宣传了玉溪,宣传了江川。活动结束,他把带去的所有展品一件一件赠送给第一次见面的香港朋友们了。“滇瓦紫砂”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大陆与香港友谊的一个见证,成为宣传云南的一个载体,成为有关玉溪叙事的一个素材。

周昌最先采用的是电窑烧制,出窑后,不敢说“把把显峥嵘”,却是“敲之金玉声”,清脆悦耳,让人心动,让人欲得之而后快。在玉溪红塔区淘宝街,在玉溪青花街,他敢于拿起手中的任何两件紫砂产品磕碰、叩击,其声铿锵,有金属质地;其音悦耳,如鸣佩环焉。

现在,滇瓦紫砂所有系列产品,都是先采用电窑烧到一定程度,再放入柴禾接着烧,最后的成品就有了窑变的特点:具有荧光一般优雅的蓝色光泽,或者泛动着光斑的茄紫色,或者古色古香的紫檀色。

在周昌的办公室里,茶桌上摆放的都是自家的产品,每一把茶壶,每一只茶盅,隐隐地像上了一层釉,泛着光,安静地等待客人的触摸、聆听、品味。闲谈之中,他提起一壶开水朝一把茶壶上慢慢浇去,只见壶体表面不会积留水渍,收水之后,水印倏忽不见。他打开壶盖,递给我们看,“看什么呢?”他说,“里面还存有前天泡过的茶水,茶叶没有变质,茶味没有变馊,茶汤表面也没有锈色。”我们逐一传看,果然如此。他又告诉我们:“这样留存的茶水,我最长的一次是7天,茶水也没有变馊。这把壶,现在用了两个多月,即使不放茶,只倒入白开水,仍然有茶香漫溢而出。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我这壶是两月还有茶香味。”

在产品造型上,周昌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创意性。在厂区陈列室内,最为醒目的要数雕龙储茶罐和孔雀开屏加湿器,二者均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茶壶器面自带亚光效果,壶钮使用的是江川著名的牛虎铜案造型,整体看来色泽温润、古雅可爱。滇瓦紫砂工艺品厂目前已有两个产品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孔雀开屏加湿器申请的则是外观设计专利。作为一个江川人,我们完全可以为“滇瓦紫砂”所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周昌还告诉我们两个小秘密:一个是他生产的紫砂碗,用来炖鸡蛋,鸡蛋既不会老(保持嫩滑、可口),也不会粘碗;一个是用他的紫砂碗或者紫砂杯盛酒,这紫砂碗或者紫砂杯三五分钟后就能够让酒产生特效——酒味会变得更醇香、更温和、更贴心,口感好且不容易醉酒。或许,这种紫砂含有的元素与酒发生了某种化学变化,而且让原来酒中的甲醛消失,让酒的口感发生了变化。我们当场实验,倒一杯52度的老白干,略等三五分钟,果真如其所言,这杯酒华丽转身,变成了品味极佳的“茅台酒”。

这就是江川滇瓦紫砂的“云南味道”。

除了外出参展、交流,他每天都要接待来他厂里“淘宝”的买家,客人来了,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甚至闻一闻,然后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带走。也有的客人把自己挑走的茶壶、茶杯再转卖出去。当然,那价钱可就翻了十多二十倍了。

周昌说,面对这样的客人,即使第二次第三次来到他厂里,他也是非常欢迎的,并不会因为人家赚了十倍二十倍的钱就要抬高市价。他依旧热忱接待,遇到饭点,一定留客人在他的食堂里吃个便饭。既然有人愿意花十倍二十倍的钱去买,这说明他的产品受欢迎。这是好事,有钱大家赚。他需要这样的客人来帮助他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人知道云南江川有个“滇瓦紫砂”。

目前,他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玉溪技师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他强调说,产品的研发、设计、烧制、规模化量产、市场销售等形成一个产业链,不是他周昌一个人就能完成得了的,他需要一个团队,需要更多喜爱“滇瓦紫砂”的朋友们鼎力相助,“滇瓦紫砂”才能做大做强,才能走出江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现在的“滇瓦紫砂”团队,招来的一线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就是当地的农民。他高薪请来工艺大师教会这些农民。他告诉他的团队成员,学到技术,不但要改善自家的生活,还要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工作之余,多了解自己做的产品及其相关的知识,熟悉产品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才会更爱这个家。这个团队里,有他的爱人在打理后勤,有正在读大学的女儿帮他按照中国古代色谱进行产品分类,有正在读幼儿园的小儿子当义务解说员,为客人介绍他家的产品。这位可爱的小儿子振振有词地告诉他:“老爸,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我家的‘滇瓦紫砂’发扬光大!”有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员工,找到陆龟蒙的《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诗:“昔人谢塸埞,徒为妍词饰。岂如珪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并把这首诗发到员工微信群里,引得大家伙围观、点赞。

周昌说,其中的两句“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非常符合当下“滇瓦紫砂”的现状,他就是想告诉世人:云南有滇瓦,江川有紫砂,紫砂有文化。

说到他注册的“滇瓦紫砂”,他这样跟我们解释: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老百姓把所有烧制过的土器,也就是所有的板瓦筒瓦、坛坛罐罐都称之为瓦货。起名“滇瓦”,就是想做到让当地的每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买得起,用得上,让“滇瓦紫砂”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他的这个解释,与《说文》中的“瓦”的定义不谋而合:“瓦,土器已烧之总名。”瓦的本义:已烧成土器的总称。

我也喜欢他对“滇瓦紫砂”的这个解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

面对他的“滇瓦紫砂”,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细细把玩,紫砂壶里乾坤妙;

悠悠消闲,滇瓦杯中岁月长。

“茶多茶少分三盏,事有事无坐半天”,也许一把紫砂壶、一杯清茗茶,才能让当今忙忙碌碌的人们在慢慢的品饮中沉下心来,感受分茶中那难得的心静与安宁。是啊,紫玉无言,金砂有声,邀三五朋友围坐一桌,从一把紫砂壶里分三五盏茶水,我们可以追溯昔日的缓慢时光,回忆童年的天真淳朴,哪怕只是坐下来享受享受此刻内心的静好,享受享受当下的清风明月。

在今天,许多人仍然对“滇瓦紫砂”知之不多,来吧,你来看一看,你摸一摸,你听一听,你来品一品,我们相信,你的了解一定会逐步清晰和丰富起来。

捧一把紫砂壶在手,我们真诚地祝愿:让爱壶人走进去,让紫砂人走出来。

.

二等奖(2名)

.

重庆罗波

初识滇瓦紫砂壶

.

“这个是云南的紫砂壶,泡茶还不错。”一次去朋友那里谈事,朋友招待喝茶,见我瞧着茶壶的好奇眼光,便把话题扯到了茶事上来。

对于一个嗜茶之人,不仅对茶好感,同样会关注与茶相关的物品。譬如有的人爱茶,爱屋及乌就喜欢收藏茶杯,茶壶,茶盘,还有的收藏茶票等等。不过大多人对茶壶的喜爱,超过了其他物件。而且从适用与收藏角度而言,茶壶完全可以成为独立门类的生活品与艺术品。茶壶有铜、锡、铁、泥等材质,资深嗜茶者,偏爱泥质茶壶。我便是其一,故而朋友的茶壶引得我的注意。

朋友说这紫砂壶是滇瓦紫砂,经过了多个工序完成,是纯手工制作。滇瓦紫砂取材自古滇国区域的泥土,其蕴含的特殊历史文化,本身就令人起敬。听了朋友简单讲述,我才知滇瓦紫砂之名。

“这茶壶与宜兴的紫砂不同,算是各有特色吧。”朋友总结道。

在他陈设的茶壶茶叶木架上,有好几把来自宜兴的紫砂壶,而这滇瓦紫砂貌似仅有一把,物以稀为贵,故而我认为这“滇瓦”是贵者。于是打起了主意,想要借用。

刚出口,朋友爽快答应,倒让我觉着不太好意思了。

自从借了朋友的滇瓦紫砂茶壶,我就用来泡制黑茶,因为朋友叮嘱过,他虽然不太懂得滇瓦紫砂的性格脾气,但按照紫砂壶的应用规则,不可“乱泡”(一阵时间泡这样茶,一阵时间泡那样茶),不然损茶壶。起初几次泡茶,我并未觉着滇瓦紫砂与其他紫砂壶有什么区别,可能这与我白天泡茶喝茶有关吧。大多时候,我是一面泡茶一面工作,或喝茶与写书画一同进行,往往只知道茶的大致味道。古人论品茶,其中一条是宜静。我回顾我的喝茶情景,哪里有静,心里装的都是工作和书画,如此怎能品尝到茶的真正滋味,更遑论品鉴紫砂壶之美!

于是我拣了一个阴雨天的夜晚,独自泡茶饮用,坐在窗前,身边不远放置一只茶杯,一把滇瓦紫砂壶,热气正从茶壶嘴冒出。我静坐看窗外,夜幕里的城市少了白日的喧嚣,车声隐约传来,一栋栋高楼的灯火,在阴雨中增添了一些朦胧。鼻尖窜流着茶香,嘴里生津,我却不急着喝茶,而是瞥了眼滇瓦紫砂壶。茶壶安静蹲坐着,它的里面却滚烫着茶水,热闹成一个天地。可它的安静蹲坐,一点不受影响,就如一个参禅的法师,在浮躁尘世里,独守自己的沉静……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氛围里,我发觉滇瓦紫砂壶的古拙气质,与神秘幽古的古滇国一样,又像一件出土的金铜器物,隐隐散着某种年代久远的光泽。这时我倒茶来喝,握着壶把手的瞬间,明显感觉都不同了,特有的质感,令人心里产生一丝愉悦。我凑近一些,嗅着壶身壶嘴,茶水的温热与浓郁茶香交织一起,又各自不沾染。

好久不曾这样静下身心来喝茶了,我不能说用滇瓦紫砂壶泡制的茶水,比其他紫砂壶要好,如果按照平常那么喝茶,我也会忽略一些细节。但在这安静的夜里,独自清明的状态下,我还是喝出了一点与众不同。经过滇瓦紫砂壶泡制的茶水,保留了茶的原汁原味,茶香留得住,茶凉了,壶里清淡的香仍会飘逸。

连着使用了几次滇瓦紫砂壶,对它就有了一点儿好感。将壶还给朋友后,我仍不忘那壶,偶尔去朋友那里蹭茶喝,每次必用滇瓦紫砂壶泡茶,仿佛那壶是我的另一个朋友,只需看看它,慢慢品尝,就与它有了深切交流。

.

云南龚存德

滇国的紫砂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江川李家山出土了一批春秋战国和东汉时期的青铜文物,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以“牛虎铜案”为代表的5000多件青铜器文物,被誉为“世界稀有之宝”“南滇文物之花”。江川人众多的目光都被这些珍贵文物吸引住了却忽视了对古陶紫砂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陶的瓦當、碗盒坛坛罐罐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于是才认识到这些破损了的东西,也是历史文化的碎片,具有它非同寻常的价值。

到了新世纪,2015年,紫砂的传承人出现了,他叫周昌。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幽幽地做过许多色彩斑斓的梦,梦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周昌也不例外。1990年大学毕业后,23岁的他做过供销员。办过砖瓦厂,没想到而立之年,却迷上了紫砂工艺。说来转型有些传奇色彩。转型如同转身,有的华丽,有的丑陋;也如同蝶变,有的五彩缤纷,有的一身灰溜溜的。在与泥土打交道中,他发现自己脚下的泥土是金,就是古滇先人做淘用的那些,可以烧制各种陶器,古香古色紫砂壶,功效奇特的茶具、酒器和其他生活用具。这自然使他浮想联翩,兴奋不已。由此开始走上制陶制砂之路。

陶的含义是什么?《辞海》云:陶,质地较粗且不透明的粘土制品,由粘土(或加石英等)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可上釉或不上釉。烧成温度一般较瓷器为低。按粘土含杂质及成分的不同和烧制温度而差别,坯土呈白、青、褐、棕等颜色。有日用、艺术和建筑等。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成为当时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之一。在考古学上根据其形制、花纹等特征,区别文化类型,进行断代研究。而紫砂的历史发展已和陶业息息相关。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大夫范蠡设计帮助勾践灭了吴之后,认为越王勾践是个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安乐之人,于是便辞官携妻西施乘一叶扁舟飘过太湖,到今江苏一个叫宜兴的地方,夫妇二人办了一个制陶厂,专以烧制陶器为生。传说宜兴的制陶由此开始。

周昌的滇瓦紫砂工艺,旨在继承传统工艺,创新时代需求,制作环保健康、具有功能性、艺术性和适用性的紫砂系列产品,富有滇峰特色又有云南味道。周昌心里明白。

紫砂的用途、除壶还有更为广泛的可用之处。目前,又见一种具有适宜制作茶具和酒器及其他的紫砂,并已付诸实施,其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在传统观念上,认识到了它的珍贵价值。近几年来,以古玩、字画和股票、房地产一样令人着迷。茶人、酒客纷纷享用,收藏、收集热潮方兴未艾。当你漫步在玉溪。、昆明、大理、丽江、楚雄、曲靖和北京的古玩市场上,不仅会看到茶馆里的摆件,还会在那些休闲清雅之地人们捧着茶具以及酒杯的身影。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甚至呕心沥血!损其筋骨!

然而,作为一个起点很高的行业,你可以找到融化在企业中的周昌的个性色彩和气质,这是一种可贵的艺术文化精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自己的精神能量。

上千次的探索与试验,对于成功与否,对他而言往往不是一般物质意义上的得失问题,而决定着一种精神与追求的走向,要么崩溃,要么升华,每个决策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一种精神的提携与塑造。要使产品富有时代精神,展现出紫砂的无穷魅力,一直是周昌所面临的问题。基于对紫砂的理解,经过不懈的探索,反复实践,独出新艺,用相同的泥料,根据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温度,根据产品的整体构思,烧成后有水墨的机理和金属质感的效果,工艺和使用性能与其他的陶具并无二致,其独具的作用在于陶土所蕴含的元素,在较长时间内茶具能保持茶的原汁原味,酒器则可淡化酒里的部分甲醇,用具使食物不易发馊和沾油污,色彩自然,高雅古朴,古老的工艺融入了新机,拓展出紫砂的一片新天地。

走进“滇瓦紫砂工艺”车间,便走进了周昌的紫砂艺术世界。

数以千计的壶,以陶土为原料,清一色凝重的黑泥,一把优雅的茶壶成型后,手捧着,仿佛壶里会溢出一曲生活的牧歌,将美丽的乡村、竹林、茶山偃息壶中,方寸容器容纳着无穷天地。

其他艺术作品,人物,花鸟付诸其上,栩栩如生,是星球上最美的神灵。有如陶器中响动着千万种生命声息,化成一片天籁,仿佛来自遥远的时空,有的清越如铜铃之声,有的沉浑如夏日雷鸣,富有生气,親切可人。

周昌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也许并不在于企业的效益和为滇国故里这片土地贡献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他为故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传承和发展,才是超然于紫砂之外的意境。

江川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在于它历史的悠久,湖光山色的灵秀,而在于它文化的质地。一个85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在中国的版图上,连豆大的位置也排不上,可她在海内外的声名,在文化上位置却远远超出其本身应有的分量而显得负荷沉重,因为他是两千多年前的滇国故里,精湛珍稀的青铜文化瑰宝令世人叹为观止。这种文化,既有千百年来江川人呕心沥血的智慧构建,亦有自然界赋予的厚赐。周昌的使命和担当,便是通过那一把把紫砂壶,杯杯盏盏,盆盆罐罐传递出去。走进文化人群和普通百姓,提升人们的生活品位,给人一种健康,闲适,静谧的感觉黑色,从古至今是紫砂物件的固体颜色,是凝古的灵魂。的确,从古至今,有一种暗恋似乎一直在流行,那就是庄重恬静黑色,是紫砂器具的专利,含有一种抹不掉的魅力。周昌的紫砂总给人有一种闲适与舒畅的意味。

黑而亮的颜色曾给历朝历代的时尚和性感熏陶过,在现代的生活里,往往会沾上一些怀古的幽思。现代人在日渐富足奢华的同时也日益出现些现实与历史的反差,已经越来越引起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时候,一杯绿色的茶叶,一只陶土的杯子,潜意识这是一种最好的消遣,品味人生,讲的就是陶与茶的绝配,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已享受。陶与茶不像烟酒那样的奢侈品。他已然成为心灵的测试剂,杯中的浓淡也绝非个中兴味,而平淡陶然才是化在心中的湿润鲜灵。

可以使我们感到慰籍的是,有这样一种陶具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就在身边,从什么时候起悄悄地发生了。如果我们睁大眼睛,让记忆作为背景,去映衬眼前之所见,就会相信。古老的东西原来通过传承和提升,用他那明亮而生态的色调,清爽我们的眼光,健康我们的生活,更抚慰我们的心灵。

以陶相伴,心态平衡,生活愉悦,还有什么比他更和谐的呢?

滇瓦紫砂走过了由粗犷,单调发展到细腻纷繁,由朴拙,粗糙到浑厚温润,大气沉着,不仅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悠久的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

其实,对紫陶制作工艺,用周昌的话来说,并没有密而不宣之密,仅仅是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探索而已。

因艺而秀,因文而雅,集书画,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身,滇瓦紫砂的许多产品,具有“质如铁蒃如铳,润如玉,声如磐”的特点。

它的原料即陶土,取自滇中腹地的古滇国故里,土质细腻,含铁量高,经过上千度高温烧制成褐色陶器,器质坚硬,叩击铮铮有声,刻填和无釉磨光是滇瓦紫砂的制作工艺,所谓刻填就是紫陶与书画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填色所用的五色泥料更彰显出紫砂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底蕴。

时光似水,十几年仿佛一瞬间,一年365天,周昌不是外出,总是在厂里忙碌。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然而,任何挫折和困难都不会使他退缩,他心里明白:“办事业咋个没有困难?有问题就得解决,绝不能半途而废。”在成功的背后,是一种坚持的人格和精神的力量。

到2020年春天,周昌的紫砂工艺产品,虽然历经时间不算太长,但起点很高,十年磨一剑,一旦亮剑,不同凡响。已经获得了权威部门,专家的认可。一个非遗项目,一个非遗传人,两个工艺美术师,七个线下实体店,九项专利技术,十一次出席文博会,十六个城市亮相,二十五个奖项,二十九个展项展出,2019年第一届云南工匠杯金奖,北京文创大赛“全国百强”......同时多数器具走向了市场。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他蓦然回首,禁不住热泪盈眶,在自己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原本就氤氲着天地,人文的艺术灵性,只要敢于创新,创业道路终将越走越宽阔。

.

三等奖(5名)

.

哈尔滨 孙拾滨

我与滇瓦紫砂的情愫

.

我对滇瓦紫砂格外偏爱与垂青,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它是我的福星。爱之愈深,兴趣愈浓,因此钻研起来毫不松懈。经过钻研得知,滇瓦紫砂工艺厂厂址坐落在风光旖旎、人杰地灵的云南玉溪江川。滇瓦紫砂是利用当地源自滇王国江川特有的硅质粉岩,经过破碎、球磨、陈腐、压榨、练泥、成型、修坯、擦水、施挂原矿化妆等地域独特的传统工艺,在1170至1190度高温下天然柴烧而成。每一款滇瓦紫砂产品都天然生态,手工精制,品质至纯。每一件滇瓦紫砂产品都具备紫砂的各项理化特点,1170度磁化,1183度表面有自释釉析出,呈现五彩斑斓的亚光釉面,在陶瓷界被称为“云南味道”。经国家权威质量检测结果化验、抽检不含铅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业内陶瓷专家及陶艺爱好者称为“陶瓷界的云南味道”、“舌尖上的 滇峰味道”、“金属质感的新型陶瓷产品”、“神奇的泥巴”……

滇瓦紫砂表面颗粒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纳米醇化,能改变酒的口感,减少刺鼻的辛辣感,使杯中琼浆入口绵软,醇香适口,纳米结构的光催化、虹吸功能,及其特有双气孔结构能吸附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并通过双气孔挥发掉。滇瓦紫砂表面颗粒达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如活性炭般,使杯中香茗涩感顿消,甘甜柔和,用之泡茶不积茶垢,隔夜不馊,过周不腐。滇瓦紫砂表面颗粒达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还具有不沾油容易清洗、炖汤提味增香、养生健体、绿色环保等功效。我与滇瓦紫砂的情愫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似的。而且岁久弥深。

我家祖籍山东,在大清朝时,我们家祖上出过进士,听族里的长辈讲,那位老先生自从中了进士,曾在遥远的云南任职多年,一生基本上没有回来过。直到晚年才禀奏朝廷,经获准后告老还乡。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家乡半步。直到年近百岁才驾鹤西去。他老人家曾在家乡老宅子处,修了一座大书房,把一生收藏的天下经典名著分门别类地置放其中,每天除了吟诗作画外,就是教族里和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渐渐地我们家族里乃至村庄里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多。其中好多人也中了进士、举人、秀才,到外地当官、到外地谋生活。追根溯源,我们孙姓的这位老先生起了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受到乡亲们的尊敬与感念。据说当年他手中有一把经年累月不离左右的云南紫砂茶壶,说起这把神奇的紫砂壶当时有好多版本。我觉得经得起推敲的是:那位老先生,当年在云南娶的一位外室的陪嫁,那位外室是当地没落了的名门望族的闺秀,也是读书人家的女子。要是说那个紫砂壶有多么的神奇,你要是有兴趣,带上两包好烟再拎上老瓶好酒,随意到族里的哪房长辈家里,他都能给你讲上老半天。据说当年那把紫砂壶不用放茶叶,直接冲入开水,顿时就会飘逸出一抹淡淡的茶香;用那把紫砂壶泡过的茶水,三两天内依然会香气袭人;经常饮用那把紫砂壶泡过的茶就会返老还童、鹤发童颜;那把紫砂壶里盘着条龙,能够预测天气变化……,简直是神了。我就是当年被那把紫砂壶的故事所感染并与滇瓦紫砂结下了没齿难忘的情愫。

那把神奇的紫砂壶最后落到了我爷爷手里。民国时期,老先生刚一过世,家里的儿孙们强烈呼吁立马分家。最后在孙氏族长的主持下,我爷爷当时分到了几亩薄田,和一栋摇摇欲坠的书房,当时只管读书识字不谙世事,老实木衲的爷爷还认为挺好的都是同胞骨肉,不会因为身外之物伤了和气,做出过格的事情的。好多年以后,直到解放以后爷爷衣锦还乡,他才无意中得知,当年自己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们到族长那里做了手脚。人家到手的又是房子,又是地,还有好多金银玉器。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老书房里的那把“破茶壶”。后来老实厚道的爷爷抱着“破茶壶“挨家送,人家都不肯要,让爷爷这个穷秀才拿回去留个念想吧。背地里他们还嘲笑”这个‘傻狍子’,人家把他卖了,他还帮着人家数钱呢。爷爷听到这些话后只是淡定地微微一笑了之,并未放在心上。只可惜那把神奇紫砂壶在文革期间不幸失去踪迹。

受那把颇具魅力的云南紫砂壶的影响,我深深地被云南紫砂壶的厚重文化所吸引,曾经无数次在睡梦中与那把宝壶不期而遇。我按图索骥地根据老辈人的描述,使足浑身解数到处寻觅与之匹配的紫砂壶,经过几番周折,最后我把目光锁定到滇瓦紫砂壶上,我确定滇瓦紫砂壶,具备我们家原先那把宝壶的特性,于是不惜重金让云南文友帮忙选购了一把滇瓦紫砂壶,也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愿。闲暇时光,我时常把玩那颇具韵味的宝壶在手,浮想联翩,这把滇瓦紫砂壶对于我来讲不仅是一种对恬静温馨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不仅是对百态人性的诠释;不仅是对禅情怀的醒悟;不仅是对自身心灵的洗涤……而且正是这把滇瓦紫砂壶伴随我度过起起伏伏、沟沟坎坎的光景。一次次从人生的低谷里走出来,一次次跌倒了又重新爬起来,一次次在人生抉择时进退自如,一次次在成功的时刻提醒自己要淡定……通过滇瓦紫砂壶,我渐渐地把滇瓦紫砂酒杯、滇瓦紫砂锅也统统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的事业,可以准确地讲我是滇瓦紫砂的受益者,滇瓦紫砂是我幸福生活的保护神;滇瓦紫砂是我幸福生活的见证者;滇瓦紫砂是我幸福生活领路人。2017年夏,我所工作的财经学院,被商学院兼并,我被学院通知为“富裕人“。保留事业编制和高级职称,限期自谋出路。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到来时刻,我的相恋多年的女友提出与我分道扬镳;我的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仁对我恩将仇报;我的亲如兄弟的文友背信弃义……在我百般聊赖地挣扎在人生的生死线时,我把目光投向了滇瓦紫砂。在龙江道台府古玩城任董事长的好友孙亚菲的帮衬下,我在古玩城一楼最醒目的位置上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店铺,经营自己多年来看好的滇瓦紫砂品。由于我骨子里是一个老实本分的穷书生,所以始终秉承“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理念,在那段时间混个温饱还是不成问题。于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我就把往日里,曾经给学生上课的讲义再重新温习一下。古玩城关门后,我就到附近的广播电视大学和夜大函授班给那里的学生上课。穷书生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当孩子王的宿命吗?一次我无意中带在包里的滇瓦紫砂壶被上夜大的秦丽雅处长看到了,通过滇瓦紫砂壶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大家经常在一起品茶饮酒,交流分享滇瓦紫砂文化。后来他得知我下岗的情况,国家目前急需系统掌握财务知识的高端人才,就把我推荐给了审计委。审计委通过考核鉴定,于是我又有了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就这样我又从人生的低谷挣扎着站起来了。

追根溯源,是滇瓦紫砂给了我人生的时运;是滇瓦紫砂改变了我的命运。啊,我 与“云南味道”的滇瓦紫砂的情愫没齿难忘!

.

河南 潘慧敏

端起酒杯就想起你

.

去年春天,我在外地干活。哥们儿李深去看我,他说刚从云南回来,带回来几只宝贝酒杯,要让我先睹为快并先用为快。

酒杯是用来喝酒的,喝酒就要找好朋友。他等不及我工作结束,驱车几百里找我来了。

这个酒痴,想喝酒就直说,干吗借杯说事。

但是,当他把一只杯子托在我眼前时,我被惊艳到了。他说:“滇瓦紫砂杯,神奇的酒杯。”

见惯了玻璃酒杯或寻常的陶瓷酒杯,我还没见过这样的酒杯。我小心地接过来,放在掌心,感其温润,观其端雅,内敛而奢华。

他又取出一只一样的杯子,和我手中的杯子轻轻一碰,音色清悠悦耳,如同纯真的友情之声。

晚上,我们对酌。好酒美杯,芳香轻漾,喝酒这件平常事变得诗情画意起来。杯至嘴唇,他阻止了,说:“且慢,此杯能使酒增香,你相信吗?”

酒已经那么香了,还能再增什么香?

他拿来一只玻璃杯,把酒倒进去,让我分尝。

一样的酒,不同的杯。哎呀,酒味真的有差别!紫砂杯中的酒,口感更好,入口绵柔,醇厚,香甜。

有对比,才能信服。

我当即百度,查阅了滇瓦紫砂的相关资料。酒杯的材质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有助于水酒内杂质的吸附,促进酒类物质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纳米结构的光催化及虹吸功能,产生吸附力,加之特有的双气孔结构,能吸附酒中的甲醇、杂醇油,通过气孔挥发掉。

我不太懂这些专业,但我知道酒是有生命的,盛在这样的杯子里,酒可以呼吸,一呼一吸间,生命得以畅通,保持充足的元气。如此,饮者才能得到身心的愉悦。

我们喝酒,聊天,第一次说到酒与杯子的关系。

以前我喝酒,以为只要酒好,用什么酒杯不重要。

李深是个讲究人,凡事不马虎,喝酒更不凑合。这会儿他又趁机劝我:“不要说酒杯不重要,酒杯就像华裳和美食一样不可或缺。漂亮的衣服可以使心情愉悦,美食能体味出生活的美好。你胡乱拿杯盛酒,就是对美酒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更是一种粗糙的生活态度。”

我第一次没有笑话他的小题大做。喝完酒,我们说了一会儿话,李深拿过空杯让我看。奇了,杯壁渗出了酒珠。

他解释说:“这是酒液挂在杯壁上,静置一会儿,粘连在杯壁的酒液就聚拢到一起,流淌出来。”

我懂。酒在杯中既然能呼吸,也就有气息沾挂在杯壁上,虽然我们喝完了酒,杯中仍留有酒气。就像人睡着了,身体虽然不动,但生命的体征仍在,仍保持着气息流动。

李深笑了,说:“你这样理解也可以。”

真是有生命的杯子!

我问:“酒在杯中如此,那么滇瓦紫砂的茶杯也能使茶香更香吧?”

“那当然了。”他说,“泡出来的茶更柔软,更清冽甘甜柔和。而且,泡茶隔夜不馊,过周不腐不霉。这不是别的茶杯能做到的。当然这也是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还有还有,茶垢因为无法附着,杯子特别容易清洗,适合你这种懒女人哦。”

网上有人评滇瓦紫砂杯,说是陶瓷界的“云南味道”,可我觉得这更是生命中的美好味道。

李深把两只杯子送给我。他临走时对我说:“爱酒,就要用好杯喝出好滋味,方不负美酒,不负华年。”

那之后,滇瓦紫砂酒杯就和我形影相随。一个人独酌时,看杯中的酒,酒也潋滟,心亦飘逸;端起杯子,手指也变得好看了。品啜的过程,妙曼而优雅。

我也是俗人,喜欢世上所有的好东西。虽然很多时候,外表漂亮并不代表内在优秀,但真正的优秀者必然是秀外慧中,就像我手中的滇瓦酒杯,酒、人与杯子,相得益彰。

世间万事万物,需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就像我们需要美食,并不仅仅为了裹腹,我们需要华裳,并不是为了保暖。我们需要保暖之上更美好的身心快乐。

有了滇瓦酒杯,我和李深对酌时,非此杯不用。我们把杯言欢,说古论今,情意似酒,友人如杯。

我们相约喝酒喝到老,喝成一对老酒仙儿。只是世事无常,六月二十九日,李深遭遇车祸。好友猝逝,我恍惚了好长时间,悲痛自不能言,唯有以酒释哀。

我们都是好酒的人,以酒结缘,对酌花开。他跟着我学会了浅斟慢酌,我跟着他学会了人生精致。

记得李深曾对我说过:“端起酒杯就想起你。”而此去经年,我端起酒杯的时候就会想起他;想他的时候就喝酒。我取出最爱的滇瓦酒杯,我为他也斟上一杯,说:“哥们儿,走一个。”两只杯子相碰,声音令人动容。

每每喝至浅醉,我就安静地坐着,看那两只酒杯。酒香自杯中弥散,就像李深留在我生命中的那份知己情意,袅袅萦绕,绵绵不绝。

.

河北 路志远

滇瓦紫砂壶上品雅韵

.

我爱滇瓦紫砂壶,不说别的,就是静静地看着它,一颗心啊,就能瞬间安静下来,缓缓的,暖暖的,非常曼妙,而这种感觉,是在别的器物上所感受不到的。

其实,从古至今,对这紫砂壶的挚爱者,我绝不是第一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人,这些由紫砂泥,经过高手的匠心,制造而成的器物,就是岁月走过之后,在人世间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经典精品,它们历经风霜雪雨的洗礼,最后成为人们心头的最爱,小小的紫砂壶,是一个名族文化的精品浓缩,更是一种创世的文化。“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品读这紫砂壶,就是品味一种意境之美。

每次凝视这些滇瓦紫砂壶时,我就会在想,这些精巧美观的紫砂壶,其前身就是一把把的紫砂泥啊,而现在呢,他们的样子或端庄大气,或古朴典雅,或小巧玲珑,或栩栩如生,总之不同的造型,凝聚着制壶人的别具的匠心,也有着他们心情的书写与表达啊!

而更为可贵的是,这些美观甚至都有些迷人的紫砂壶,绝不是摆设,不是欣赏品,而是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用途的,当然那就是泡茶了,一把好的紫砂壶,能让茶叶得到自己最好的发挥,从而成就一种舌尖上的美味,于是,那些爱茶的人,多数也是这紫砂壶的“铁粉儿”,握着一把盛满茶水的紫砂壶,就是一种别样的人生啊!

我虽不是什么收藏这紫砂壶的名家,但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我对这紫砂壶的挚爱,在我的柜子里,多多少少地也收藏着二三十把紫砂壶了,不同的造型,不同的韵味儿,每天都能让我对着它们发上好一阵呆,就是在这呆呆里,我就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最大的乐趣。

先看这些滇瓦紫砂壶的外形吧,一看就是经过制壶人的匠心思索后的,它们或浑圆,或方正,或是动物造型,或是生活中的器物造型,总之都是那样的别致那样的别具匠心,那肌肤那纹理那线条,其实对于真正爱它们的人来说,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是这样看着它们,就是一种享受,视觉上的,和心灵上的。

其次就是这些滇瓦紫砂壶的神了,是的,你没有听错,一把好的紫砂壶,是有着自己的神韵的,是有着自己的神态和情趣的,如果,你只欣赏这紫砂壶的外形,那么你就真的是浅薄了,真的,好的东西,一定源自自己的精神,而从这种神韵里,你能读出一种美的内涵,而能真正读懂这紫砂壶神韵的人,都会听到这紫砂壶在与自己进行着一场灵魂的对话,而这种对话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一把把有了神韵的紫砂壶,就会活起来了。

再者就是这滇瓦紫砂壶的气质了,如同一个人一样,都是有着自己的气质和气场的,这紫砂壶同样也是如此,一把好的紫砂壶,也是有着自己的气韵的,它们是装饰品,是摆件,更是生活用品,是艺术品,一些人收藏滇瓦这紫砂壶,多数都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不知道别人,但至少我是如此,看着它们,每天与它们待在一起,我就会感到一种最美的享受,这种享受和金钱无关,和地位无关,和成败得失无关。有时,觉得自己和这些紫砂壶待久了,自己身上就会多了几分典雅来,仿佛被这紫砂壶的艺术感染着,自己也多了几分艺术气息,而这种意识形态里的东西,真的和那些现实的功名利禄无关。

总之,就是这样的挚爱,仿佛一日不见就会如隔三秋,而能从这一把把的滇瓦紫砂壶上读出一些雅韵来,我想这也许就是自己痴迷于它们的真正原因,而能在这种雅韵里,洗涤一下自己蒙尘的心灵,和陶冶一下自己高尚的情操,之后,在这种典雅里,给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儿与诗意,而又何乐而不为呢?

.

山东 孔金泉

滇瓦紫砂,人作天成的妙境

.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讲究物我两还,滇瓦紫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滇瓦紫砂作为一个容器,盛茶载酒。与众不同,容之余,它又在与所容之物对话。若是茶,得益于滇瓦紫砂的材质,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会消弭掉茶汤一部分天然的涩感,茶汤由硬而软,就像冬天由北而南剪江而行,不知不觉就换了人间,顿觉茶汤清洌甘甜,聚香含淑。二泡,三泡之后,更是明显。

若是酒,静置片刻,待它醒后,其虹吸作用会滤淀掉其中的杂性物质,譬如甲醇、杂醇油,并通过隐秘的气孔挥发出去。这就像人,与生俱来的小脾气,总要在时间的包浆中才会变得圆融,可爱可亲。酒更是如此。滇瓦紫砂就是那只塑万物于无形的温柔手,只是回眸一笑,花儿就笑了。更妙的是,喝过酒的杯子,只是醒酒的工夫,又会有酒珠渗出。原来,凸凹不平的紫砂表面,总有细碎的酒液挂壁自持。就像雨中的窗户玻璃,欲坠不坠,只是颗粒更小,以至于肉眼难以捕捉。但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万有引力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时间可以把它们聚拢在一起,于是杯底仿佛凭空地冒出来一滴豆大的酒珠,晶莹剔透。它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诉说着手中的这个杯子的精妙之处,无声胜于有声。

万物皆有渊源,滇瓦紫砂也不例外,是扬弃中的传承,也是传承中的创新。一方水土,一方风物。滇瓦紫砂利用的是源自古滇王国江川的特有砂料,斯乡斯壤,自成一绝,好料天成。江川厚土,这是大自然对江川的犒赏,有心人把它采撷出来,匠心乃成。一件滇瓦紫砂计有破碎、球磨、压榨、炼泥、成型、修坯、擦水数道工序,在工业化流水线大行其是的今天,依然采取纯手工制作。不是技艺的落伍,而是技艺的坚守。因为只有以手相和,才能真正触摸到滇瓦紫砂的脉搏,让它变得有温度,有质感,有情调,而不仅仅是一件器物。滇瓦紫砂不上任何釉料,其窑变成于天然。这里面潜藏着大自然的秘密,可遇而不可求。但总有一种匠心,在矢志不渝。于是我们在滇瓦紫砂上看到了一种五彩斑斓似釉非釉的特有金属光泽,叩之如环佩叮当,闻之若金声玉振。这是滇瓦紫砂的神奇之处,也是滇瓦紫砂出彩的地方,被人誉为“陶瓷界的云南味道”,一时无二。观之若铜似锡,谁承想,它成于一团大地上的泥巴,由绕指柔,至筋骨铿锵。

人作乎?天成乎?这就是滇瓦紫砂给出的一个高度。在我们与滇瓦紫砂的相与相还之中,杯中的茶酒,也在倾入的瞬间赋予了魂魄,“对影成三人”,三人为一体,潮平岸阔,春水行船,其间的禅喜,非笔墨可以形容。我愿用滇瓦紫砂盛载我的喜乐,我亦愿在滇瓦紫砂悟得人生的真谛。

.

江苏晓宇

乐享滇瓦紫砂的清雅人生

.

云南玉溪出产的紫砂陶器茶具极其返璞归真,被业界称之为“云南味道”。欧滇瓦利用源自古滇王国江川的特有砂料,经破碎、球磨、压榨、炼泥、成型、修坯、擦水等工艺在1170度-1190度高温天然柴烧、纯手工精制、自然窑变出斑彩、不上任何釉料,天然生态、无毒无害,呈现出一种五彩斑斕似釉非釉的特有金属效果,经权威机构化验、抽检、不含铅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本品烧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被陶瓷专家及陶艺爱好者称赞不绝,叹为“神奇的泥巴”、“舌尖上的滇峰味道”,“陶瓷界的云南味道”。具有金属质感的新型陶器产品,将形成特有的“斑铜”“斑锡”“斑砂”三足鼎立的云南“三斑”系列家族新品。

阳修曾有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献君潇洒有余情”,这里的紫瓯就是紫砂壶。紫砂雕花壶之美,除了材质色泽美,造型古朴大方外,其独特肌理线条更美。线刻花枝,花叶连枝。寥寥几笔,形神兼备。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滇瓦紫砂壶盛夏泡茶,过夜茶不馊不败,透气而不漏水。历久弥新,使用一段时间后,往空壶注入沸水都能溢出茶香,这是其他茶具做不到的。

朋友知道我喜酒喜茶,尤其喜好自然古朴的茶具,特别是用原始传统土法工艺制作和烧制的怀古茶碗,更是大爱。朋友趁去云南出游顺便想带回几套古色古香的紫砂茶具送我,我喜爱至极,细细把玩。

酒杯之于美酒,如碗筷之于佳肴,没有酒具,喝起酒来总觉得少了点意境。如果能选对酒杯,那么则优雅健康两不误!滇瓦紫砂,一个会出酒的杯子,让我拿着酒后的杯子也可以一样品出酒香。我把酒倒进杯子,静置一旁,醒酒的功夫,又有酒珠渗出。由于紫砂表面凹凸不平,酒液挂在杯壁上,肉眼看不到。静置一旁,粘连在杯壁的酒液,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聚拢到一起,好似豆大的汗珠,流淌出来。我用她喝酒,改变酒的口感,减少辛辣刺鼻感,入口更绵柔、更醇厚、更香甜。上网查阅后才知道,紫砂表面颗粒达到纳米级,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有助于水酒内杂质的吸附,促进酒类物质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多层多气孔的还具有极强的虹吸功能。纳米结构的光催化及虹吸功能,产生吸附力,加之特有的双气孔结构,能吸附酒中的甲醇、杂醇油,通过气孔挥发掉。

我用她喝茶,当滚烫的茶汤注入滇瓦紫砂公道杯中,杯与茶渐渐交融,整个器物浸润在或浓郁或清透的茶汤中,凝留住生命中一刻顺遂的时光,就连茶汤也变得生动。即便茶汤只此短暂的逗留,在杯中留下的幽香依然绵长,久久不散。好茶配上好公道杯,可观茶汤之好色,嗅其悠香,感器物之雅致,赏心悦目。这款经典公道杯杯身线条流畅,肚大口圆,外表饱满内壁做工细腻;鹰钩杯嘴,注水毫不含糊,杯把设计合理。

我在酒香和茶香中乐享滇瓦紫砂带给我至简至臻至纯的清雅人生。滇瓦作为一个平凡的健康使者,在紫砂界中脱颖而出,滇瓦不忘初心,一次又一次地研究给我们这些壶友带来新型的紫砂器皿。我和朋友一起煮茶品茗,共同欣赏一件紫砂艺术品,体味艺术品给人带来的乐趣,探讨一把作品所展示的人文、艺术情趣,交流把玩紫陶壶艺的心得和体会,既是人生的一大美事,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

优秀奖(2名)

.

山东姜铁军

滇瓦紫砂咏叹

.

古代文人日常生活有一样东西总是离不开,这就是茶。喝酒煮茶几乎成为文人的一种标识,凡是文人聚集的场合,都会出现酒和茶。只要喝茶,就离不开茶壶。古代咏茶的文学作品很多,相伴而来咏叹茶壶的文学作品也很多。特别是对紫砂壶的咏叹和赞颂,创作了许多佳篇名作,成为中国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文人不但喜欢饮茶,对茶壶要求也很高。得知哪个文人有一把好茶壶,会结伴前去祝贺,用这把茶壶品茗,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紫砂壶(杯)了。为此,历代文人墨客为紫砂壶(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有的紫砂文化。一些文人对滇瓦紫砂情有独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有一次,在山东潍县当县令的郑板桥到朋友家作客,看到朋友新入手一套滇瓦紫砂,一把紫砂壶,四只紫砂茶杯。宜兴紫砂在北方多见,而滇瓦紫砂就感觉很新鲜了。尤其是它特有的釉色,别致的造型,令郑板桥后爱不释手。朋友把新沏好的茶水从紫砂壶里倒进紫砂茶杯,和郑板桥打趣说,今天以茶代酒欢迎你,先干一杯!两个人举起茶杯碰杯,竟然发出清脆的金属之声,令郑板桥拍案叫奇。

看到郑板桥对滇瓦紫砂爱不释手,朋友说,你要是能作首诗词把紫砂壶的模样描述出来。我就把滇瓦紫砂壶送给你。郑板桥眼睛盯着紫砂壶,作词曰:“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貌似泥为骨,敲之金玉声。”郑板桥在这首词的最后,特别强调滇瓦紫砂茶杯的碰杯声音,可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听到郑板桥口诵新作之词,朋友不由地连声叫好!还叫丫鬟拿来文房四宝,请郑板桥把这首词写下来,存墨宝留念。郑板桥这首咏叹滇瓦紫砂的词不仅形象,还很幽默,深受文人赞赏,认为写滇瓦紫砂紫能如此传神形象非郑板桥莫属。

做一把高品质的滇瓦紫砂壶,泥料是关键,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优质泥料往往选料精细、加工繁复、陈腐多年、泥色自然、温润凝重而无须加工,入手便光润古雅。所以紫砂壶用泥的原则一是原矿、二是老泥。原矿,滇瓦紫砂利用源自古滇王国江川的特有砂料,利用当地的硅质粉岩,经过破碎,球磨,天然矿石制成泥料,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和染色剂。老泥,意味着陈腐时间长,需要一定时间才用于制壶。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陈腐,才具有更好的可塑性,更强的透气性。除此之外,手工技艺高低也是做好一把高品质滇瓦紫砂壶(杯)的必备条件。手工制作紫砂壶(杯)全凭匠人手工拍打、塑形、精修、刻绘、烧制……费工费时费力,技艺不精者在其中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前功尽弃。只有制作技艺高超的匠人才能制作出卓尔不群,具有美感的高品质滇瓦紫砂壶。

原料货真价实,决定了滇瓦紫砂壶的高品质,被陶瓷专家及陶艺爱好者称赞为“神奇的泥巴”。滇瓦紫砂具有较高的气孔率,透气性能良好。但它透气不透水,即使是在盛夏用滇瓦紫砂壶泡茶,过夜茶也不馊不败。滇瓦紫砂壶有很强的吸附力,长时间用它泡茶,即使不放茶叶只倒入开水,也会让饮者感受到溢出的茶香,这是其他茶壶做不到的。如此,都是滇瓦紫砂原料过硬的结果。

高品质的滇瓦紫砂壶离不开精细高超的做工,手工制壶最大难点在于各部分比例的均衡把控。壶扭、壶嘴、壶把、壶身,每个地方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整体收展有度一气呵成。每位制作滇瓦紫砂壶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艺和心得体会,制作的滇瓦紫砂壶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宋代诗曰:“匠心火烈塑壶中,传世精工造玉珑。翠鸟抱枝留芳韵,神韵不散醉时空。”中国古代有许多创造,像青铜器、瓷器等,都有很多精品流传后世。但关于这些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很少有文学作品传下来,即使有星星点点的相关文字流传,与写滇瓦紫砂壶的文学作品相比也不是一个量级,可见滇瓦紫砂壶在文人创作中的地位。

在古代文人眼里,滇瓦紫砂壶不仅仅是饮茶的用具,更是一种品格的体现。很多文人常常是紫砂壶不离手,有一把高品质的滇瓦紫砂壶成为很骄傲的事情。因受当时运输条件的局限,拥有一把滇瓦紫砂壶是文人很自豪的事情。有人借此标榜自己:“肚大能容湖海水,心温可煮故乡云。桌前一碗招贤士,玉液琼浆洗世尘。”当滇瓦紫砂壶与文人的品格紧密相关时,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物以稀为贵,正因如此,文人雅士千方百计寻觅一把高品质滇瓦紫砂壶就毫不奇怪了。这也与当时的一种风俗分不开,就是在民间存在的“斗壶”。民间有很多关于“斗”的游戏,比如斗鸡、斗牛、斗羊、斗蟋蟀等。但这些“斗”的游戏都与赌博相关联,没有文化含量,顶多是一种游戏而已。所以,古代记叙、描写这些“斗”游戏的文学作品凤毛麟角,这些游戏被文人看不上眼。“斗壶”就大大不同了,尤其是自宋代以后,“斗壶”不仅在文人间盛行,还被当作一种“雅趣”引到官宦之家。当时在中原讨到一只高品质的紫砂壶不是特难的事,但是讨到一把高品质的滇瓦紫砂壶不容易,讨到一套连壶带杯的高品质滇瓦紫砂就更难了。谁手里有滇瓦紫砂壶(杯),是一定要拿出来显摆的。有头有脸的名流之间“斗壶”是一种实力和品位的比试,没有几把拿得出手的紫砂壶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

有一次,一帮官宦子弟聚在一起“斗壶”,很多人都拿出自己珍藏的紫砂壶一比高低。紫砂壶制作、造型、功能各有千秋,不分胜负。这时,一位巨商富贾的儿子拿出一只滇瓦紫砂杯,是他父亲贩卖普洱茶从云南刚带回来的。从外形上看,这只滇瓦紫砂杯没什么特别之处,也不“起眼”,引来一片哄笑。巨商富贾的儿子说,我这只滇瓦紫砂杯用来喝酒,酒喝干后,放下杯子它会自动渗出“酒珠”,还原本来的“酒味”。话一出口,引来周围哄堂大笑,都说他太能吹牛了。见众人不信,巨商富贾的儿子决定当场实验。他叫仆人把酒壶的酒倒进滇瓦紫砂杯里,请知府的儿子把酒喝干。然后放下酒杯,过一会儿,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滇瓦紫砂杯竟然渗出“酒珠”,带着酒味!滇瓦紫砂杯惊艳四座,有人大叫“神杯”。知府得知后,竟用一套宅子换这只滇瓦紫砂杯。

其实,这是滇瓦紫砂特有的物理现象。滇瓦紫砂由原矿泥料柴烧而成,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不上釉,含多种微量矿物元素。滇瓦紫砂壶(杯)烧成后表面颗粒达到纳米级,属于原生态的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的存在有助于酒内杂质的吸附,或是促进酒类物质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多层多气孔具有很强的虹吸功能,杯子里的酒喝干后,放一会儿就会渗出“酒珠”。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无法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只能叫它“神杯”了。

一把滇瓦紫砂杯引出这样的效果,引发了许多奇思妙想,也难怪滇瓦紫砂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题材被古代文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有词人写道:“雅燕飞觞,清谈探坐,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把用滇瓦紫砂壶品茶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给人们描绘出一幅雪中品茗的生动画面。类似写滇瓦紫砂的妙文佳句在古代文人创作的篇章里很多,这些古典诗文写滇瓦紫砂时摹境、临景、喻情、寓意,有机融合妙趣横生,是咏叹滇瓦紫砂壶的佳作。

把滇瓦紫砂与文学艺术紧密相连,古代文人创造了滇瓦紫砂文化,后人进一步发扬光大,把它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今天,滇瓦紫砂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具有金属质感的“斑铜”“斑锡”“斑砂”精品。滇瓦紫砂与时俱进,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滇瓦紫砂紫文化作出新贡献。那些精益求精的紫砂工匠发扬工匠精神,传承滇瓦紫砂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滇瓦紫砂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

山东王纪强

味道云南、滇瓦紫砂,一生不可辜负的奇遇

.

彩云之南的妙趣是无穷的,为了寻味,我去了云南。邂逅的不止是那美味儿,还有令你难以割舍的壶缘,滇瓦紫砂。壶中岁月长啊,走读一番,也是收获满满的。

舌尖上的云南,你都吃过了吗?吃菌的季节去云南,也是解馋的,还有烤鸭和过桥米线,那可都是一绝啊。

云南的方言里一直有“土鸡配菌”的吃法,也就是野生菌煨土鸡。这土鸡啊,是大补,不过云南这边讲究的土鸡一定是山上跑的野鸡,不能喂饲料,或者是速成鸡。饲料鸡,在云南人看来,虽然嫩,但腥味重,不好吃。而山上跑的野鸡,肉质虽然老点,但是营养价值是极高的,土鸡配上野生菌,那更是鲜美无比。

云南的做法,一般是将土鸡和野生菌同时放在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熬,中途再加入少量的冬虫夏草,那可是人间美味啊。原汤鲜美无比,而且还有香甜味,菌子口感滑嫩,土鸡入口有嚼劲,一口鸡肉、一口菌子再喝上一口汤,品尝大自然带来的天然美味,呵呵,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孤陋寡闻的是没到云南时对宜良的烤鸭闻所未闻,你不知道那也是一绝啊。烤鸭肉质鲜嫩,外脆内软,香飘十里,路过的人几乎都要为此停下来顿足,我经常就是这样买的烤鸭。有些老人一直认为不能吃烤鸭,吃多了烤鸭会发病,还有的老人认为这宜良烤鸭是比不上北京烤鸭的,北京的烤鸭那是真正的皇家宫廷里的烤鸭,但是这宜良的烤鸭,就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其实你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宜良烤鸭在我们云南是非常有名气的。

吃不够的是北京的烤鸭、云南米线、兰州拉面、德州扒鸡,宜良的烤鸭啊,做法是非常有讲究的,烤的时候千万不能用大火,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地烤,这样烤出来才有味。还有吃法也有讲究,不知道北方是如何吃的,在我们云南啊,一定要用小葱,还有酱料配着一起蘸着吃,此外,还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大饼,去买宜良烤鸭的时候,师傅都会配上几个大饼,一口鸭子一口大饼,饼香肉美。

过桥米线大名鼎鼎,也如那漓江一样名声在外。云南还有一样不得不说的美食,那就是过桥米线。来一次云南,不吃上一碗过桥米线,那真是白来的。过桥米线的吃法有好几种,在这里,我就说一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吃法。准备一碗滚烫的骨头汤,然后把米线、瘦肉片、鱼肉片、姜、蒜、豌豆荚、豆芽等一起放到滚烫的汤中,汤一定是要滚烫的,但是不能够冒气。搅拌搅拌,过二十分钟就可以开动了。骨头汤鲜美,米线滑爽,味道棒极了。冬天和夏天吃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或酸或辣的佐料,开胃极了。

茶是人生的佐料,无茶不惬意。言归正传,说说这紫砂茶壶。宜兴紫砂与景德镇瓷器都是如雷贯耳的。宜兴紫砂壶形制优美,颜色古雅。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保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滇瓦紫砂壶是壶界的一匹黑马,用它泡茶,也是一门学问啊。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即使是盛暑时节,所泡之茶仍不易馊。由于泡茶日久,茶素慢慢渗入陶质中去,如果只泡清水,也有一股轻轻的茶香。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陶坯一般多不上釉,以其自然色泽取胜,只是在陶坯成型后,上面印刻的书画诗文纹案都要用粉质泥料加填于轮廓中。这种自然本色和着色方式是紫砂陶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造型上,虽然每个制壶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但是大体上还是可以分为素色浸染和浮雕三种类型。紫砂壶形态淳朴、色泽古雅、质地精密,而且使用的年代越久,经人抚摩后越显出其古雅光亮。

对于滇瓦紫砂而言,怎样选一把好壶?这是人人兴致勃勃的话题。选一既实用又具有工艺美的壶,第一位的是紫砂泥要纯正,色泽温润,火候适中。二是壶把、壶嘴、壶盖钮三点成一线。三是壶嘴出水应急、长、圆成水柱状不散花。四是壶盖要严稳不晃动。五是壶把、壶嘴等连接处,过度自然处理光滑。六是拿壶倒水感觉壶的重心适宜,手感舒适等,如果是更高标准要求,赏壶时应从形、神、气、态去把握,也就是形而上的朴拙之美、大气之美、端庄之美、和谐之美、灵秀之美、情趣之美等。

在紫砂壶的浩瀚海洋中寻觅,也是要学点紫砂壶型知识的。按照习惯分为三大类:一类称为光货壶,也称几何形,又分方形壶和圆形壶;一类是花货壶,仿自然界瓜果虫鱼,造型各异,千姿百态;一类是锦囊货壶,仿瓜棱、花瓣等形体也称经纬工艺。如果具体到每个壶型和名称有几千种之多。

壶的市场上,也是鱼龙混杂,莫辨真假的。这就要求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就只能交学费了。看壶不精,害人不轻。怎样辨别真假真紫砂?所谓真紫砂,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有些壶不是真紫砂泥,而是用一般普通陶土制作的,成本低,质量差。真紫砂壶色泽适中,内敛含蓄,壶体表面肌理隐现,手摸犹如抓豆沙之感,即滑而不腻,粗而不燥,色而不艳。用开水一烫泥色会明显变深,泡茶养壶时间不长紫砂壶就会变得温润质朴,令人爱不释手。

敲壶听声音能说明什么?新手选壶喜欢用壶盖敲击壶身听声音,判断壶的质量。这种方法有一定作用,但只对经验丰富的玩家有用。因为壶的声音取决于多方面,如壶型、壶胚的薄厚、泥料的粗细、窑温的高低、泥坯的松紧、新旧程度,敲击部位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壶的声音清脆和高低等。还是需要经验的积累,意会之事应去慢慢地品味。

云南有着“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景,也有着“一天吃四季,十餐不同味”的美食。众多的少数民族、得天独厚的气候及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千百年来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人民又以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挥洒着关于美食的浪漫。对于吃货来说,美食或许远比美景诱人,开启一饱眼福的云南味道之旅,也是乐事。

云南菜也称“滇菜”,由三个地区的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与四川接壤,其烹调、口味与川菜相似;滇西和滇西南地区因与西藏毗邻以及与缅甸、老挝接壤,少数民族较多,其烹调特色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各少数民族菜点是主体;滇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云南菜的本体。云南菜选料广,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口味特点是鲜嫩清香,酸辣适中,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有人这样总结云南的饮食口味:“辣不过贵州,麻不过四川”。对于那些饮食味道偏淡的省份来说,云南饮食稍微显辣;而对于四川、湖南等省份来说,云南饮食又辣味不够。不过,正是因为与其他地区的口味不同,云南的饮食才有着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过桥米线是滇南特有的小吃,属妙不可言的滇菜,起源于蒙自,由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及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制作而成。辅料有煮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进餐时,以大海碗盛汤,加味精、胡椒、熟鸡油。汤滚油厚,不冒一丝热气。汤上桌后,将鸽蛋磕入碗内,继而将肉片氽入汤中,轻轻一搅,霎时变得雪白、细嫩。然后再放入鲜菜、米线,配上辣椒油、芝麻油等,即可食用。

我当时因为第一次去云南吃到正宗的过桥米线,还闹出了笑话:汤是滚烫的,由于表面有一层鹅油,一点热气也没有,我误认为汤并不烫,直接用嘴去喝,烫伤嘴皮了。哎,当时别说多尴尬了!

宜良烧鸭足可与北京烤鸭相媲美,烧鸭又分仔鸭和肥鸭两种:仔鸭肉质细嫩,食味香甜;肥鸭肉质老香,若配以葱白、花椒或酱制品食用,则别具风味,尤以狗街烧鸭为佳。宜良烧鸭的制作非常考究,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在表皮涂抹蜂蜜水、猪油。这样烤出的鸭,皮脆而不焦、肉质松软、甜嫩离骨、非常可口。传说中宜良烧鸭并不算云南本土菜,而是由南方传过来的,相传明代朱元璋派傅友德征战云南,同时带上了烧鸭大师傅李海山,战后回南京受封的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烧鸭大师闻讯不敢再回南京,便隐姓埋名在宜良开起了烤鸭店,宜良烧鸭便流传至今。

在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大多不仅爱饮酒,而且也善于用酒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侠辣"和"巩辣"就是贡山境内的当地人的珍馐。"辣"是"阿辣"的简称,意为烧酒。"侠"的意思是肉,因此"侠辣"就是"鸡肉炒的酒"。“巩”的意思是鸡蛋,巩辣就是鸡蛋炒的酒。侠辣常用鸡肉(有的时候也可以用野鸡的肉或其他野兽的肉,瘦肉最好)为原料,先把肉砍剁成小块,在炒锅中放进酥油或漆油,加热后倒入肉块。把肉块煎炒的又脆又黄时,将火撤小,再把烧酒倒进锅中,盖上锅盖煨上五六分钟,就可以连酒连肉倒出来品尝了。如果要做"巩辣",就更为简单,把鸡蛋调匀,入油锅煎炒,当鸡蛋被炒黄之后,加入烧酒炯上几分钟,就可食用。听当地人说用这种独特的烹调方法做出来的"侠辣"和"巩辣"具有独特的风味。不仅味道香辣适度,浓郁可口,而且还可以起到滋补身体、强筋健骨的作用。老人常得的风湿麻木,妇女常患的阴虚诸症,都可以通过吃这种"炒肉的酒"和"炒蛋的酒"得到改善。因此傈僳人又将其看作是滋补食品和祛病良药。

只怕想不到,不怕吃不到,油炸青苔究竟如何。在云南,油炸青苔可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很多外地人来到云南发现有那么一道菜都很惊讶并佩服云南人的勇气,但如果亲自尝尝炸青苔,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到了云南,菌类的眼花缭乱让许多人感叹物种的丰富,青头菌、鸡腿菌、鸡油菌、珊瑚菌……到了云南一定要吃地道的纯天然野菌,尤其是雨后新摘的新鲜菌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当地人的“照顾”下吃野生菌,因为很多菌类是有毒不能吃的。作为最能体现野生菌香味和鲜味的火锅吃法,近来颇受食客青睐。野生菌火锅采用老菌汤作为汤底,将7种以上野生菌干片,加上高钙骨料混合经7小时熬制而成。其汤底略显浑浊,但吃起来比闻上去要香得多,还具有补钙等保健作用。加上店家研制的菌碟(将干菌发开后,经过焙制、炒干后加入小米辣制成),配合野生菌火锅来吃,既不会夺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弥补昆明食客喜香好辣的饮食习惯。在大吃野生菌后,千万不要忽略的是一定要舀碗汤尝尝,这可是纯野味的,而且绝对新鲜。

我这一生很钦佩徐霞客,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是否有口福享尽了天下的美味,我不知道。诱人的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及壮族人的特产,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罗平五色花米饭就是当地布依族独具特色的美食。

大救驾是云南著名小吃之一,也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所独有。典故来自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昆明,明朝永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腾冲,饥饿难忍时,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皇帝就连赞:“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炒饵块由此改名。腾冲产的饵块细糯、色白、有筋,切成菱形片,加鲜猪肉片、火腿片、酸菜、葱段、菠菜段、番茄丁糟辣子、鸡蛋等炒香,又加入少量肉汤焖软,再用酱料调味,最后还配一碗酸汤,就上了桌。米食配酸汤爽口、开胃又益于消化,“大救驾”于是坐定了热门儿菜的位米灌肠是丽江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它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

香竹饭是具有浓郁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饭放在竹筒里用火烘烤而成,又称竹筒饭。将香竹的竹节砍下作底,泡过的糯米放进竹筒,用芭蕉叶塞住。放在炭火上烤或埋进火灰里焐。待竹子的水分蒸干后,就可以吃了。打开竹片,竹子的香气伴着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层薄薄的白色膜覆盖在晶莹剔透的米饭上,看着就很有食欲。一般每年11月到来年2月间的香竹饭是最好吃的。

砂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制作而成。此菜源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鲜美可口。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创了此道闻名遐迩的砂锅鱼。砂锅鱼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趁汤沸将砂锅端上,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大理砂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饱负盛名。

写得已经差不多了,这才是云南美食的一瞥,真的太多了。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真的有太多,云南的美食也一样,见过没见过,听说或是没听说过的,等你来去云南亲自挖掘发现。发现之旅也是奇遇之旅,你说对吗?

一个旅行家、一个美食家、一个爱壶至深的壶友,当然是谈“壶”色变了。对紫砂壶的误区你也要了解一二啊,这才叫有备无患,不受其乱。见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它鲜活在民间。

紫砂壶中国许多地方产,宜兴是其中之一。紫砂壶只产于宜兴,其他地方产的不叫紫砂壶,最多称为:“紫砂陶”。紫砂壶原料是从地里直接挖出来的紫砂泥。紫砂壶原料原本是石头,属于夹层矿石,此矿石在空气中易风化,经过碾磨加工炼制陈腐成为可以制作紫砂壶的泥料。过去的老壶就比现在的新壶好。紫砂壶老壶的制作工艺远低于现在的新壶,包括壶的美感比例。老壶只是普通泥料比较好。但绝对大多数老壶的价值抵不上现在的新壶。

紫砂壶开壶时要加老豆腐和甘蔗。紫砂壶开壶用老豆腐和甘蔗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开壶时加老豆腐和甘蔗只会掩盖此壶可能有的问题,但又在根本上解决不了其已存在的问题。职称高的人制作的紫砂壶一定比职称低的人要好和水平高。职称只是供购买者参考,一把壶的好坏还是要具体看泥料和做工,不可迷信职称。丁山现在有些没有任何职称的人,他做的壶已经一壶难求而且价格奇高。紫砂壶不适合泡绿茶,泡绿茶还是玻璃杯好。天下泡茶之理气唯有紫砂壶,用紫砂壶泡出来的绿茶味道就是要比玻璃杯要口感好,紫砂壶泡绿茶也是有讲究“要么用200CC以下容量的紫砂壶,要么开着盖子泡。”泡茶我们都要品茶和柴之韵味,至于观看此茶悬浮在杯中的“风景”那是次要的。何况一盒茶叶你每次看见的“风景”都一样,那你有必要为看同样的风景而放弃最主要的品茶味之功能吗?紫砂壶的原料已经奇缺。紫砂壶的原料根本不奇缺,就是在做500年也用不完,紫砂壶确实是个资源性的产业,紫砂壶高等级的好泥料也只会越用越少,当然有些极好品种的泥料已经不断枯竭名单是紫砂壶普通级的原料那实在是太多了。按目前各家各户储备的紫砂壶好登记泥料的量在做100年也还有的多,何况还有好些矿源被政府封存着在控制性开挖呢?看一下,心里多一些底气,不怕不入门,就怕入错门!

滇瓦紫砂会出酒的杯子,这可是奇闻啊。酒杯之于美酒,如碗筷之于佳肴,没有酒具,喝起酒来总觉得少了点意境。如果能选对酒杯,那么则优雅健康两不误!滇瓦紫砂,一个会出酒的杯子,让你拿着酒后的杯子也可以一样品出酒香。

滇瓦紫砂最大的特点就是喝酒杯子,能改变酒的口感;茶具泡茶有点甜,能泡出茶叶的醇香与回甘;餐具不需要洗涤就能洗得干净。是养生,环保,绿色,健康,的生活品质。滇瓦紫砂不但可以改变饮品的口感,在颜色上更是吸引人,一款紫砂,具有金属的光泽,两个杯子轻轻相碰,还会发出悦耳的金属响声。据玉溪滇瓦紫砂工艺厂负责人周昌介绍,产品颜色,是用温度来控制,金属的光泽是因为原料里含有磷,形成高温玻化。金属颜色的形成,主要是铁磷钙的天然组合。

滇瓦紫砂工艺厂展出目前手工打造的咖啡杯,茶杯,酒杯,水杯,茶壶,盖碗,茶海,分酒器,烧水壶,碗具,加湿器,盘子,等50个品系。据玉溪滇瓦紫砂工艺厂负责人周昌介绍,滇瓦紫砂经权威机构化验检测,不含铅,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烧制各种养生生活器皿的极佳材料。

寻味云南,你说能少得了这一壶茶吗?滇瓦紫砂,是你的挚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首届“滇瓦紫砂杯”征文大赛散文类获奖作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举办“感谢 感恩 感动”邮储银行杯青少年征文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感谢 感恩 感动”邮储银行杯青少年征文大赛的通知

...作品一律不退,请自行留底稿。六、奖项设置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作者进行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小学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0名、优秀辅导员10名、优秀组织奖3名;中学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

2018-03-06 #经典句子

征集信息|2021“中国布尔津·十月童话节”童话作品征文大赛(奖金10000 截稿10.31)

征集信息|2021“中国布尔津·十月童话节”童话作品征文大赛(奖金10000 截稿10.31)

...巷诗社副社长、广东人,网名拙笔牛牛马林良:雨巷诗社散文首席、吉林人,网名马大姐何小梅:雨巷诗社诗词首席、重庆人,网名永不言弃郝秀苓:雨巷诗社诗歌首席、天津人,网名断桥,天津作协会员雨巷诗社雨洒文江龙纵...

2023-12-06 #经典句子

蓝草诗群五周年纪念同题诗“海阔天空”征文大赛圆满结束

蓝草诗群五周年纪念同题诗“海阔天空”征文大赛圆满结束

...宽阔的胸襟》、田卫社《天地人》、史凤梅《空》。本次获奖作品均坚持以真善美为创作原则,是心灵之歌,接地气,关注当下生活,语言精练而富有意味,揭示了人与自然、现实的矛盾,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发人深省,令人...

2008-12-17 #经典句子

征集信息|“行走宽窄之间——哲理精短诗歌”征文大赛(奖金20000 截稿10.10)

征集信息|“行走宽窄之间——哲理精短诗歌”征文大赛(奖金20000 截稿10.10)

...以上金额均为含税金额,由主办方代扣个人所得税。五、获奖作品1.星星诗刊公众号专题刊发优秀获奖作品。2.获奖作品由星星诗刊社编辑获奖专辑。六、投稿方式1.来稿请在标题中注明“行走宽窄之间”字样。初评入围的应征作...

2020-04-27 #经典句子

有才你就来我为你搭台 西安高科我爱家乡河主题征文大赛启动

有才你就来我为你搭台 西安高科我爱家乡河主题征文大赛启动

...各20名三等奖 初中、高中各30名优秀奖 初中、高中各50名获奖作品除颁发获奖证书外,还将在《美文》杂志下半月刊设立专栏择优刊登,所有获奖作品将结集出版。优秀组织奖 初中、高中学校各10个区县教育局、河湖长办各5个...

2014-10-20 #经典句子

《春天·翡翠与诗的情话》第三季征文获奖作品公示

《春天·翡翠与诗的情话》第三季征文获奖作品公示

...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纪念奖50名,参与奖40名。获奖作品如下:获奖作品公示 即日起对获奖作品进行 为期三天 的公示公示日期截止 4月20日 24:00 公告期内如有异议请与陆老师联系评选委员会初步订于4月28日在‘七彩云南...

2018-11-06 #经典句子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李立新的作品

散文/《中国乡村》杂志2021年第四季度有奖征文 II 李立新的作品

...2月31日四季度季赛评选初选时间:2022年1月9日枣花四月(散文)文/李立新风细细的,轻拂着葱郁的旷野,远处村里的炊烟飘渺了起来,渐渐淡出了木子的视野。他漫无目地走着,湿漉漉的小路有些粘脚,他佝偻的身子不时跳过...

2010-04-01 #经典句子

节约用水 记录“点滴”—“节水卫京 你我同行”征文大赛征集令

节约用水 记录“点滴”—“节水卫京 你我同行”征文大赛征集令

...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若干;获奖作品将入编青年团员节水活动总结专刊,主办方将会适时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

2015-01-29 #经典句子

《少年文艺》杂志第十一届“周庄杯”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文启事 11月30日截稿

《少年文艺》杂志第十一届“周庄杯”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征文启事 11月30日截稿

...作者参加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举办的隆重的颁奖典礼。6. 获奖作品将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结集出版,不再支付稿酬。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文学报社2021年5月感谢迷...

2014-05-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