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脱贫攻坚走基层」念好“山”字经 写活“山”文章!纳雍产业发展结硕果

时间:2014-04-07

在绵延的群山间,一首山歌飘荡回响:纳雍地势宽又宽,四面八方都是山

秋日,多山的纳雍,莽莽苍苍,雄浑壮阔。在绵延的群山间,一首山歌飘荡回响:纳雍地势宽又宽,四面八方都是山。山上种上摇钱树,群众致富路子宽。

纳雍县总溪河畔万亩玛瑙红樱桃林航拍图

循着山歌声,我们看见一座座大山上种满茶叶,山腰种着桑树,山脚的玛瑙红樱桃树正在为来年抢滩春天“第一果”蓄积力量。滚山鸡在林间奔跑,中药材在林下生长,食用菌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撑起致富伞。曾经因山而穷,如今因山而富。倔强的纳雍人靠山吃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围绕实现“六个转变”,把农村产业革命的精彩答卷,写在了雄阔绵延的大山之上,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坚决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念好“山”字经曾经,大山的层层包围和阻隔,让纳雍人陷入了贫困中,被生活所迫的纳雍人举刀荷锄向山林要地,向山坡要粮,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向贫困宣战,结果生态遭到毁坏,群众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怪圈。老天眷顾,纳雍贫瘠的大山下埋藏着大量煤炭,于是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地下,挖煤淘金。这在一定时期加速了纳雍的发展步伐。然而,前期的私挖滥采和后来大规模有序开采,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生态环境。“纳雍要持续发展,全县要摘掉贫困帽子,群众要脱贫致富,必须念好‘山’字经。”纳雍决策层认为,纳雍的重重大山,自有其独特的禀赋和灵性,山顶云雾缭绕,适宜种茶;山腰暖湿温润,适宜种桑树、藤椒等经济林木;河谷气温高,适宜种水果。于是,一幅立体的山地农业发展图在纳雍大山间徐徐展开。

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高山生态茶园航拍图

9月7日,白露之际,我们爬上海拔2000多米的骔岭镇坪箐村7000亩的高山生态茶园,明媚的“天空蓝”和怡人的“生态绿”相得益彰。站在高高的山顶向下俯瞰,一行行茶树从山底盘旋而上,似一条条绿色的丝带,缠绕在青山之间。这是“牛”人谭正义倾尽亿元家产在群山之巅建起的生态“聚宝盆”。11年前,谭正义放弃煤矿开采,决定由“黑”转“绿”,发展茶产业。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倔强的谭正义硬把茶树种上了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度,把纳雍高山生态有机茶卖到了欧美地区14个国家。紧随其后,纳雍60余家茶企在29个乡镇(街道)山顶坡头适宜的地方累计种下了13.18万亩茶园,其中今年新增5.06万亩,今年茶产值超过了10亿元。将蚕桑产业带到大山深处的勺窝发展,产出了5A级的上等蚕丝,这是纳雍“山”字经中的精彩一笔。

纳雍县勺窝镇养蚕基地

仲秋时节,勺窝镇万亩绿油油的桑树向阳而生,郁郁葱葱。从产煤大镇到种桑养蚕示范乡镇,勺窝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018年,在前往云南、广西、陕西等地考察学习后,结合自身实际,勺窝镇定下定决心种桑养蚕。随即引进瑞惠蚕桑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镇发展绿色蚕桑经济。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全镇将桑树种植从4000多亩扩增到16680亩。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万亩蚕桑基地,勺窝产业转型成功破茧成蝶。相对于茶产业和桑蚕产业,总溪河畔万亩樱桃林早已进入丰产状态。这个由一棵“母亲树”发展起来的万亩产业,在全县已经形成了13万亩的规模,小小红樱桃成为了上万户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通过念好“山”字经,纳雍县把重重大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峰”竞秀,让曾经被视为贫困盾牌的重重大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财神爷”。写活山文章随着生态林、经济林、经果林的不断种植,纳雍重重大山披绿挂翠,经济效益也正在逐步凸显。然而面对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纳雍决策层清楚,必须进一步挖掘大山的潜力,写活大山这篇文章,才能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如何才能写活大山这篇文章?纳雍县结合实际,组建了贵州纳雍源生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农村经济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国有龙头企业,从科技种植、养殖等方面做活短平快的林下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纳雍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采摘红托竹荪

走进纳雍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菌棒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装袋、消毒、接种……一切有条不紊。“我们公司14个月获得了22项发明专利,研发出了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突破了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技术难题,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鲜竹荪。”公司董事长郭明的话语里包含满满的自豪。2017年5月,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时,就确定了主攻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的发展思路,并成立了食用菌研究院,广招专业人才,组建科研团队,用科技推动公司发展。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破解了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的一个个难题,从2019年8月菌棒移栽进生产大棚起,截至目前,公司种植基地种下了945万棒红托竹荪,每天有1吨鲜竹荪上市,市场价每斤50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高端消费市场。

纳雍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菌棒生产车间

截至目前,公司解决了8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1600余户7200余人。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带动受益的人数不断增加。

土鸡养殖,是纳雍县为写活山文章而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产业。在纳雍县的大山间穿行,你会看到一个个林下生态土鸡放养场,一只只土鸡在树林里嬉戏,在草坪上追逐,渴了喝山泉,饿了啄虫蚁……这样的土鸡生态放养场,纳雍县有40个。养就要养出高品质的土鸡,抱着这样的信念,纳雍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毕节市牧科所等科研教学单位合作,为纳雍土鸡品种选育、品牌培育、标准化养殖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经过四年探索,纳雍土鸡产业形成了集饲料生产、土鸡养殖、屠宰冷链、食品加工、餐饮于一体的闭合全产业链。前不久,这些山间奔跑的精灵以其独特的品质赢得了广州消费者的青睐,成功签下了1.8亿元大单,带领1.38万贫困人口增收。有了龙头企业带动,纳雍林下特色产业发展的山文章越写越活,群众增收的步子越走越快。带富老百姓如今,纳雍县“山”字经越念越响亮,山文章越写越精彩。全县形成了山上经果林,林下套种马铃薯、辣椒、南瓜、中药材等短平快产业,林下养殖土鸡,大棚里种植食用菌的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重重大山生机勃发,特色产业全面开花。尤其是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冲锋一线,全力打好“两场战役”,迎接“两场大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补短板,奋力抓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马铃薯种植59.79万亩,辣椒种植12.18万亩,南瓜种植14.99万亩,食用菌种植3997亩,中药材在田面积达6.22万亩,全县茶园累计面积13.18万亩,玛瑙红樱桃种植累计达13万亩,桑蚕种植规模已达16680多亩,家禽存栏462万羽,肉牛存栏11.84万头,生猪存栏26.89万头。温暖的数字背后,是全县广大群众迈出的脱贫致富坚定步伐。勺窝镇黄河社区村民卢凤兵从今年5月份开始养了三张蚕,在瑞惠蚕桑养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其免费提供蚕种和养殖技术后,卢凤兵的蚕宝宝养得得心应手,不到两个月就赚了7000余元。“我们只出劳力去养,公司每天派技术员来给我们指导,养出的蚕茧的品质都非常好,属于一等品,卖给公司是28元一斤。下半年,打算将家里闲置的房屋腾出来多养几张蚕,为家里增加更多收入。”见效快、效益好的养蚕项目让卢凤兵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安安心心在家养起了蚕。寨乐镇大寨村小寨组53的高兴华右脚残疾,过去就靠种5亩多土地勉强维持生计,一家人戴着贫困帽子。村里建起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后,他成了基地管理员,每个月固定工资2400元,妻子史大敏在竹荪加工基地上班,每个月工资也是2000多元,全家不仅脱了贫,还送出了个大学生。大山挡不住,群众齐致富。面对重重大山,凭借不甘与不屈、勤劳与智慧,纳雍人在莽莽群山间绘制出了精彩的产业革命答卷,交出了脱贫攻坚精彩成绩单。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谢朝政 吴传娟 冯相清 周阳

编辑 刘娟利编审 王璐瑶 杨韬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详细解析及解题方法 可打印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详细解析及解题方法 可打印

...渡作用。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句段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3、(1)该句使用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

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5月卫冕联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新高考2021届)高三5月卫冕联考语文试卷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的父亲都要赶在集日提了猪崽去卖,说明卖猪崽的收入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B.文章写医生抢救后说孩子严重贫血,母亲和孩子反倒...

2022-11-16 #经典句子

创新引领 技术赋能 青春话语

创新引领 技术赋能 青春话语

...和审美范式。歌曲《追梦之路》在深情婉转的旋律中赞颂脱贫攻坚,致敬伟大时代;《灯火里的中国》悦耳悠扬、朗朗上口,以自信、从容、豪迈的歌声憧憬中国梦;《请放心吧!祖国》以新时代强军思想为主旋律,唱出了人民...

2022-11-13 #经典句子

“用”字型排比句40例 写文章必备

“用”字型排比句40例 写文章必备

本期主题:“用”字型(四)1.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用情感悟巨大关怀上下功夫,在用力落实重大要求上下功夫。2.用逆行者的担当践行了初心使命,用冲锋者的姿态筑起了红色堤坝,用守护者的辛劳换来了江河无...

2022-11-18 #经典句子

领导讲话稿常用好词好句好框架

领导讲话稿常用好词好句好框架

...慧和力量。11、着眼增强内生动力,做足“激活内需”大文章;着眼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安全稳定产业生态;着眼打通经济循环,畅通互联互通大通道;着眼集聚优质资源,搭建开放合作高位平台;着眼亲商富商安商,打造便...

2022-11-22 #经典句子

2021人民日报评论四月摘抄50句

2021人民日报评论四月摘抄50句

...宝等卫国戍边英雄,用身体作界碑,护我山河;黄文秀等脱贫攻坚楷模,用实干为阶梯,帮群众翻越贫困大山;刘智明等广大医务工作者,用生命践行使命,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护佑苍生……5、清明之际呼唤“81192”,14亿人...

2022-11-21 #经典句子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词语运用专题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词语运用专题

...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根据“内容”的提示,选“包罗万象”恰当。②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叹为观止:指赞美所...

2022-11-19 #经典句子

感谢新老顾客支持的话发朋友圈的句子

感谢新老顾客支持的话发朋友圈的句子

...不贬低,不讽刺,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19、三十五、为脱贫攻坚助力,感恩同行!20、三十六、兄弟姐妹,血浓于水,永远无法割舍的亲情,我们一起长大,感谢你们这一生的陪伴,相互扶持,相互照顾,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2011-02-18 #经典句子

《两江文苑》总369期|缅怀诗人傅天琳专辑

《两江文苑》总369期|缅怀诗人傅天琳专辑

...,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采风时写下的一首诗。此刻,我仿佛看到,傅老师就是那座山,那座弥漫着诗香的山,高耸云端、气贯长虹,她以诗的动人光芒,...

2022-11-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