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扬州名句“两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 出处原来在这里!

时间:2013-09-06

在百度里键入,立马跳出36万个搜索结果,可见这两句诗使用之广,影响之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提到扬州,许多诗词佳句扑面而来,“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当算其中之一。在百度里键入,立马跳出36万个搜索结果,可见这两句诗使用之广,影响之大。但是,你知道这句诗的出处吗?作者跟扬州又有什么关系?

原文校勘:一字之差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曾是扬州“西园曲水”“翔凫”石舫上的一副对联,此联是清人刘春池所撰,当代著名书法家沈觐寿所书。此联运用对比、夸张、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诗画扬州的旖旎风光。

这短短的十四字联,将瘦西湖风景长卷浓缩其中,花之媚,柳之柔,楼之高,台之阔……多么令人神往! 这副对联又是一幅长卷,在人们的眼中次第铺展。你不妨以乾隆水上游览线的开端御码头为起点,沿冶春,傍红园,经丁溪,穿虹桥,然后依长堤,越徐园,在四桥烟雨小憩,接着转过小金山到莲花桥,再至二十四桥向北达平山堂坞,到达大明寺。沿湖两岸,亭台映影,楼阁增辉,各园相连,景色各异。

自从此联传诵之后,介绍扬州风景的文字几乎都加以引用。其实,这副对联的原文应该是“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王振世《扬州览胜录》中以“按”的方式,含糊不清地说道:“《扬州画舫录》:清乾隆间,北郊于二十四景之外,名园胜景所在多有,昔人有句云:"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可想见当日园林之盛。”

究竟是“两堤”还是“两岸”?

承扬州文化学者朱江先生赐教,乾隆年间瘦西湖两岸有堤岸,民国以后则无堤坝,因此《扬州园林品赏录》遂将“两堤”改为“两岸”,贴近实际,读来铿锵。而楹联专家高扬则认为,将“两堤花柳全依水”之中的“堤”换成了“岸”,这一改破坏了原先平仄的协调,减弱了整副对联的雅韵,摘句联理应尊重原作。

现在,这两种版本流传都很广,大家对“两堤”、“两岸”都能接受。

原文出处:也是引用

这副名联的作者刘春池是什么样一个人?还是大才子袁枚告诉了我们答案。

清代袁枚第一次披露了这副名联及其作者,而且借此赞扬扬州的美景。至于这首诗原题是什么内容,全诗收在哪本集子里,尚不得而知。在《随园诗话》卷六第87节中,袁枚写道:“扬州四十年前,平山楼阁寥寥,沟水一泓而已。自高、卢两榷使,费帑无算,浚池篑山,别开生面,而前次游人,几不相识矣!刘春池有句云:"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刘春池是哪里人?为何能对扬州美景做出如此精当的概括?

答案还在《随园诗话》十三卷中:“金陵刘春池,名芳,织造府计吏也。不戒于火,将龙衣贡物,俱付焚如。赔累后,既贫且老,而诗兴不衰。如:"贫难好客如当日,老觉逢人羡少年。’"三间屋仅栖儿女,一领裘还共祖孙。’"从古诗惟天籁好,万般事让少年为。’皆佳句也。”

金陵落魄文人刘春池,为扬州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锦绣文字,歌咏扬州,传颂不辍,泽被后世,真可谓是功德无量!

袁枚为何对刘春池如此熟稔?

原来才华横溢的士子,生活却落魄坎坷。因为不慎闯了大祸,欠下公家巨款,无力偿还,差一点被送进大牢。幸亏袁枚施以援手,把刘春池的诗读给两江总督尹继善听,尹大为称奇,下令放宽还款的期限。这段袁枚救助刘春水避困厄的美谈,一时传为佳话。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 》中有一首题为《读 (蘖下吟)感赠半野园主人。主人姓刘 ,字春池 ,为织造计吏。火焚其局 ,凡家畜梨园乐器及所居园亭尽偿人官》(其一) 的诗, 说的更为明白:

读君诗罢我神伤 ,黄蘖春生味独尝。

有此高才甘小隐,无多老泪落清商。

尚衣局烬三更火,协律郎余两鬓霜。

舞扇歌裙如解恨,也随东海叹沧桑。

这首诗写于乾隆二十三年。诗中告诉我们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这个刘春池是当时江宁织造计吏,并且因为 “尚衣局烬三更 火”而丢了差事;二是协律郎余两鬓霜”他爱好写诗 ,同时年龄已经较大 。

原诗作者:祖父颇得曹寅欣赏

目前能找到的刘春池诗作不算多,比较零散,但从中还是能窥一斑意见全豹的。

刘春池生活富裕的时候,不是一个吝啬人,甚至有穷困的胥吏依赖他过日子,他也援手相助。哪知道,这名胥吏实在太差劲,后来以怨报德,忘恩负义。刘春池写过一首题为《落叶》的诗:“积怨堆愁委地深,西风衰草乱虫吟。此时狼藉无人间,谁记窗前借绿阴?”委婉诉说自己的愤懑。

刘春池曾经的宅园名为半野园,位于南京城西的东仓巷,靠近袁枚的随园。刘诗云:“结卢在幽僻,乃在台城西,后有数亩地,荒废皆蔬畦,今始置庭榭,林径开山蹊,一水绕篱曲,诸翠横檐低,为园虽不广,亦足成幽栖……”遭难后,宅院变卖,刘不胜今昔之感,赋诗《忆半野园旧居》曰:“乔木昔曾经我种,好花今复为谁春?伤心最是重来燕,不见堂前旧主人。”又《吊香橼树》曰:“自别园林甫二旬,忽枯此树是何因?伊如义不迎新主,我独悲同哭故人。” 均表明刘是个性情中人。

《续同人集》 载有刘春池的一首诗 《新岁谒简斋先生》

随园形胜俨蓬莱,中有人藏命世才。

闭户径添新长竹,著书窗老旧栽梅 。

时多车马敲门至 ,知是公卿问字来 。

林壑幽深春似海 ,瞻依几度首重回 。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就在乾隆四十七年到四十九年之间。从乾隆二十三年到乾隆四十七年 ,袁枚与刘春池的交谊至少已有 二十四年。乾隆二十三年 ,刘春池已经“两鬓霜”,其年龄当在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

不仅刘春池是本人是江宁织造府计吏 ,根据史料记载 ,其祖父刘必晖也是江宁织造计吏 ,是曹寅时期的织造计吏 ,而且也能诗。《金陵通传》:刘必晖 ,字灿臣,上元人 。居芦渡桥侧 ,故又号芦渡。少试为吏,诗才渊雅。织造曹寅亟赏之 。著有 《芦渡诗钞》。弟书,字清隐,亦有 《芦渡吟》。必晖子治国,字子齐。治国子梦芳,字春池 ,居东仓巷 ,筑半野园,觞咏称盛。著有 《秋水堂集》。(《金陵通传》 卷二十八 )

杨钟羲 《雪樵诗话》 续集也有记载 :织造府计吏刘必晖灿臣有芦渡诗钞 ,荔轩亟赏之 。句如 :“垂垂萝薜下,天地一茆屋”,“乌啼江树月初落,马迹板桥人已行”。王昊庐许为 “隐几南郭 ,天籁 自鸣”者也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刘春池一家简直就是计吏世家,与江宁织造的渊源关系十分悠远和亲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扬州名句“两堤花柳全依水 一路楼台直到山” 出处原来在这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励志霸气古诗词名句 古风励志名言语录诗句

励志霸气古诗词名句 古风励志名言语录诗句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刘禹锡是唐朝时相当著名的诗人,也是王叔文、柳宗元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参与了削夺宦官兵权、裁抑藩镇势力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

2022-12-10 #经典句子

烟花三月下扬州 酒绿灯红人欲醉 笙歌笑语满朱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酒绿灯红人欲醉 笙歌笑语满朱楼

...郑辉贤国学艺术金樽玉液琼浆酒,明月清风烟雨楼,醉卧扬州君莫笑,奈何桥下水空流。一曲琵琶楼上月,三杯绿蚁酒中仙,扬州自古多情客,廿四桥边看牡丹。春风一夜过扬州,廿四桥边柳色柔,酒绿灯红人欲醉,秦淮河畔月...

2009-09-22 #经典句子

(夏云)拂堤杨柳醉春烟——千古名句手抄

(夏云)拂堤杨柳醉春烟——千古名句手抄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草色烟光残照里,...

2017-05-10 #经典句子

这十五首舟船上写就的古诗词 首首都有一千古名句

这十五首舟船上写就的古诗词 首首都有一千古名句

...闷,曾一度漫游江淮。此诗是诗人夜宿桐庐江上时,怀念扬州旧友而作。日暮、山深,猿啼、江水、秋风、孤舟等凄迷孤寂的景物,构成清峭孤冷的意境,衬托出诗人的绵绵愁思。《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

2023-01-04 #经典句子

借他人语 抒己身情——说说那些“借来”的名句

借他人语 抒己身情——说说那些“借来”的名句

...也是词中精华所在,也是被谭献誉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其实在古代诗词中,偶尔借用他人一两句诗词,并不少见。照搬或是略加改造前人的一两句诗词,用在自己的诗词中,叫做借句。之所以借用前人的诗词,主要原因...

2023-07-07 #经典句子

一首古诗词 两个千古名句 每一首都值得背下来

一首古诗词 两个千古名句 每一首都值得背下来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代杨慎《词品》: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

2017-08-22 #经典句子

这六句诗普通人张口都能来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出处

这六句诗普通人张口都能来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出处

...句俗语。事实上它们确实是诗,而且是一首诗里面的两首名句,只是太有名才令人不了解。这两句诗出自清朝黄增的《集杭州俗语诗》,全文为:“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5、...

2024-01-09 #经典句子

宋朝公认的“懒”诗人 一首诗只写2句 却成为千古佳作

宋朝公认的“懒”诗人 一首诗只写2句 却成为千古佳作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文学方面的瑰宝,他们都有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些名句要么是用词精巧、意境优美,要么是注入了诗人和词人们的情感而被创作出来。无论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

2023-08-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