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当代散文|故乡的老屋

时间:2012-10-03

一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3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崔洪国

题记:“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每次回家,我都会难忘岁月刻在母亲精神矍铄的脸上,生活处处充满了达观和愉悦。

(一)

“一座房,两座房,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三座房,四座房,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那天听到女儿小时候特别爱唱的这首儿歌,我又想起了故乡的老屋。

2003年,我已经在离家近百公里的沾化工作了8年,那年冬天母亲在老家的老屋去世,时间不久老屋就卖给了同村姓刘的一户人家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不在,自己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归乡的心思也渺渺了。回去一次,到哥哥和姐姐家走动一下,虽也是亲情不断,但总感觉没有父母在,还是冷冷清清的。特别是回到故乡,想到无数幸福的日子里在年迈母亲身边的陪伴,仿佛马上感到她苍苍的白发,清瘦的身影又那么深刻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那段时日,特别生怕走进那处处充盈着她生活气息的老屋,触目所及,会勾起我无法排遣的伤感和悲戚。

然而,老屋的一草一木毕竟在我心中积淀了无限的留恋和怀想。“想当年,小屋灯儿亮,一家老少聚满堂,有说有笑饭菜香”。所以,即便是过去了这么多年,一听到那首熟悉的,充满童稚气息的儿歌,我还是不经意地轻轻开启了记忆的舷窗--那红砖的瓦房和泥坯的围墙,那郁郁葱葱的梧桐,那修直挺拔的白杨,那五月里香气馥郁的槐花,还有那穿透云隙投射在婆娑枝叶间的火红云霞,渐次地清晰和灵动起来。

(二)

老屋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盖的,距今也有快四十年的光景了。其时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母亲身子骨还硬朗,家里家外的所有事务就由她一个人操持着。1987年的夏天,一场暴雨使全家住了数十年的老房子更显出断壁残垣的衰相来。母亲终于定下心思要带领全家盖一处新房了。由于家境还算殷实,盖房的主意又得到了全家的积极响应,从选址到备料仅用了十多天的光景。那时的世风淳朴,街坊邻居对人情看得比什么都重,村里的青壮劳力又少有外出谋生的,房子放线的时候,乡亲们就陆陆续续都来了,和泥的、搬砖的、砌墙的、嵌缝的、逗趣的,那场面真是既热闹又感人。

我当时刚刚考入广饶一中读书。一中一直是县里最好的高中,学校口碑、教学质量和大学升学率远近闻名。在乡亲们的眼中,能上县一中就意味着人生的路已经铺到了大学的门口,将来是有大出息的。大家干活休息的间隙,就在母亲面前一个劲夸我,母亲也是满心欢喜。我也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忙碌着,人前人后招呼着,跑着,打着下手,给大伙冲着茶水,间或里与脚手架上的大爷二叔轻松地调侃几句,开心处自然是逗得大家笑声一片。转眼几天的工夫过去,房子落成了,砖瓦到顶,门上涂了淡蓝色的清漆,窗上镶嵌了明亮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剔透的光辉。房子上梁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四方,远近的乡邻都围拢来,对房子赞不绝口,全家人的兴奋更是荡漾在飞扬的眉宇间。

乡邻之间浓浓的情感成为一种愉快的交流和沟通,融汇在彼此的守望相助中。房子盖完后我们全家对乡亲们怀着一种深深的感激,母亲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各种方式回馈着四邻五舍的友善和关爱。夏秋农忙的时节到了,我家前边的大场院里到处都是攒动的人群和轰鸣的机器声,丰收的喜悦以饱满和激昂的方式在人们中间欢快地传递着。我们家人多地多,镢头叉把扫帚锨一应俱全,母亲就一件一件摆放在院子里,谁家不凑手了,就近跑到我家拿上家什就走,用完后还是整整齐齐放回原来的地方。场院里呢,总少不了母亲忙碌的身影,东家送个信,西家提壶水,扫扫麦粒,扬扬场,陪伴了她大半生的农活,到老了依旧做得挥洒自如。

光阴似箭,岁月在人们平凡的生活中悄然流逝着。每个人都在独属于自己的那份常态中为了生存忙忙碌碌奋斗着。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常在外地,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也少了以前那般的充裕。母亲历经了人世的风雨沧桑,晚年更加参透了平安是福的人生哲理,在沾化跟了我多年,帮着把女儿带大,还是舍不得那让她做梦都念想的老屋,终于回到家乡,在院子里独享着那份晚年的宁静和恬淡。“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每次回家,我都会难忘岁月刻在她精神矍铄的脸上,生活处处充满了达观和愉悦。房子渐渐褪去了崭新的光环,年复一年经历着风雨的浸洇和剥蚀,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了老屋。院子里茂盛的树木努力向天空伸展着,蕴蓄着蓬勃的张力,梧桐密密麻麻,枝叶纵横交错,把小院遮得严严实实。院外的白杨向哨兵一样排成排,袅袅的炊烟浮动着,穿透树荫和枝叶的掩映,缓缓地飘荡在村子的上空。院子里翠绿的风景烘托着勃勃的生机,和天空散淡闲适的流云相映成趣。整个小院馥郁在满目的苍翠之中。

(三)

记忆中,年逾古稀的母亲在那凝聚了她辛勤汗水的小院度过了一段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老屋成了那几年我工作之余休憩的驿站和寻找心灵宁静的港湾。那些年,逢年过节我都要和妻子、女儿回去,沉醉在那熟悉的乡音和芬芳的泥土气息中,提了板凳,围坐在母亲的旁边,一边帮她老人家包着一家人爱吃的白菜肉、萝卜肉、韭菜肉水饺,一边聆听着她讲述着村里那些短短长长的,充满互助和温情的故事,默默耕耘着心灵和情感的田园。那光景真的是陶翁欣欣然的“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只可惜人生的短长无法用自己的夙愿去裁判和衡量,2003年冬天的某一天,正在省公安专科学校参加培训的我接到姐的电话,姐在电话中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年迈的母亲身体得了重病,衰弱得很厉害,母亲怕耽误我的工作,一直不让姐告诉我,那一刻,怅然若失的悲楚一下子占据了我的灵魂。

后来虽经多方医治,母亲的生命最终没有摆脱病魔的侵蚀,还是在那个冬天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恋恋不舍的老屋。回家的时候,我拼命地把老屋的一砖一瓦,母亲的音容笑貌塞满我记忆的每一个角落。有多少个夜晚,我是相伴着老屋的横斜疏影和母亲的轻吟呢喃度过的,我都记不清了。但我还是要感谢记忆的,因为记忆的灵性不仅把老屋,把我和母亲共同生活的吉光片羽雕刻成了永恒的风景,更为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人生十字路口的每一次选择和奋斗找到一个梦想的家园。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也是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人,还在母亲曾经的期许中,在老屋留给我的无数影像中为了不息的梦想奋斗着。故乡的乡亲们也在各自的梦想中前行着,村庄这些年经历的沧桑巨变就在不断佐证着。每次回去,我都感慨和感触着这种可喜的变化,村子的好几条主街道都成了柏油路,每条胡同都修了排水管道,每家门前都砌了漂亮的花坛,牡丹,月季,扶桑,海棠,名目繁多。怒放的季节,满村真是绿树成荫,花果飘香,让人眼花缭乱,心情舒畅。进村口的地方还建起了崔刘村美丽乡村建设功德碑,碑上还有我的名字呢!曾经的老屋也经过了好多遍的修葺,刘姓的人家也在每年不断增砖添瓦,整个院落齐齐整整,充满了旺盛的人气和生机。每次回到村子,本家在村里当书记的洪海哥哥一边向我如数家珍介绍着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总忘不了领我到曾经的老屋周围看看,他知道我心中这么多年念念不忘的故乡和老屋情结,其实一直伴着我的漂泊,这是真的。每次回到省城的家里,在星疏朗月中,心静下来,我都在想:千帆过尽,物是人非,逝去的虽然逝去了,我们也曾悲戚过,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逝去的过往,逝去的一切更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前行的不竭泉源和动力。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崔洪国,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曾在《胶东文学》《烟台日报》《滨州日报》《滨州广播电视报》胶东散文微众平台发表《场院里,那露天的电影》《老屋》《石磨情怀》《听取蛙声一片》、《又见金麦千重浪》《感知两个城市的温度》、《那些看云的日子》、《与海阳最美的邂逅》《过年》《泉城花海》、《姐姐》《泉城 遇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等散文近50余篇。出版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电话:13210570289 (入会) 18765312921 (投稿)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当代散文|故乡的老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当代散文|思念在故乡的田野

当代散文|思念在故乡的田野

...得我们这些自以为高贵的人类学习。(图片源自网络)《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

2024-01-19 #经典句子

当代散文|故乡的云与野果

当代散文|故乡的云与野果

...达,用心灵写文,形成了纯、真、善、美的写作风格。《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

2019-01-19 #经典句子

“语言的故乡”在何方?阿来北大开讲 直击当代文学的痛点

“语言的故乡”在何方?阿来北大开讲 直击当代文学的痛点

...座现场(北大中文系提供)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关键还是语言。”6月8日,著名作家阿来做客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语言的故乡》讲座。曾经无数次公开表示“愿意做一个语言的信徒”的阿来,再次将...

2010-09-08 #经典句子

王跃文:那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王跃文:那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

...汉族,湖南溆浦人,1962年0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当代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副书记,湖南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曾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06...

2023-12-23 #经典句子

最美不过家乡话最亲莫过故乡人——一群游子 用文字留住乡愁

最美不过家乡话最亲莫过故乡人——一群游子 用文字留住乡愁

...至有人边读边忆并留言“此时此刻,已经泪流腮边”;《老屋》讲述了作者在大冯营老家的成长历程,记录了曾有的欢乐时光和粗茶淡饭,让许多人边读边想起自己住过的那幢青砖瓦房;《儿时的家乡》《儿时的游戏》,掀起了...

2022-12-05 #经典句子

当代散文|老枣树下的笑声

当代散文|老枣树下的笑声

...父母一年大都在内弟家养老,只有年节时候才回来几天,老屋和院落由二连襟代管)冒出句“把枣树砍了”,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大概是看着枣树样子丑陋,没有其他花树受看吧,立刻遭来人们一致反对。内弟说,他从记事起枣...

2009-09-27 #经典句子

燕都文化+|带一捧家乡土 故乡里的“王蒙印记”

燕都文化+|带一捧家乡土 故乡里的“王蒙印记”

...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立体化形式,展现王蒙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拓荒者、探索者、引领者,用笔记录共和国历史的辉煌成就;以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命名的“青春万岁书苑”,收藏了包括王蒙著作在内的书籍3万余册...

2023-07-21 #经典句子

鲁迅写《故乡》一文的蕴意是什么?

鲁迅写《故乡》一文的蕴意是什么?

...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面对故乡萧条现状和自身艰难处境,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谓是百感交集,然而却不得不承认这现实中的故乡就是其二十余年来深切惦念的儿时故乡,...

2024-01-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