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元好问的一首诗 短短20字 描绘了8种景物 更深蕴哲理

时间:2011-05-21

另一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也善于抒写杂诗,走在从长安回家的路上,看见旷野无垠、苍茫辽阔的场景,诗人便满怀羁旅愁思,心情迷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杂诗是记录各种观感的诗歌,唐代诗人王维幽居于终南山时,经常与朋友在此饮酒赋诗,他就写了很多杂诗,表达自己闲适心情、以及对朋友离去后的依依不舍。

另一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也善于抒写杂诗,走在从长安回家的路上,看见旷野无垠、苍茫辽阔的场景,诗人便满怀羁旅愁思,心情迷离。

而诗人生性淡泊,更爱青山绿水,所以当他离开喧闹的都市,再次闻到乡村中荷风送香、听到露滴清响之时,顿时就将烦恼和惆怅抛到了九霄云外。

元代一位才子也曾仕途失意,更经历了家国的变迁,心中更有无尽的忧愁。下面介绍元好问的一首诗,短短20字,描绘了8种景物,更深蕴哲理。

山居杂诗

元代:元好问

瘦竹藤斜挂,丛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他自小聪慧勤奋,蒙古军南下时他避乱河南,那时就已经名震京师,大家都称其为才子。元灭金以后,他就隐居于山林。

他的作品刚健悲壮,不事雕琢,不少作品都反映了时代的动乱和人民的痛苦,是金、元时期成就最高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这里选的是元好问创作的《山居杂诗》中的一首,这首小诗一、二句和三、四句都是对偶句,描写人迹罕至的山上,由丛花、树木、山风、溪水等组成的宁静优美的风景,富有淳朴自然的情趣。

元好问一生经历坎坷,仕途更是不顺。他在36岁时曾经是金朝的一位国史馆编修,生活非常清苦,而且很久都得不到升迁,于是他便告假回到登封。后来虽然当了县令,但蒙古军已经占领了很多地方,金国也四处告急,岌岌可危,元好问担任的的县令当然也到此为止。

元好问后来还曾被元军俘虏,耶律楚材非常赞赏他的文学才华,还竭力把他推荐给忽必烈。但诗人只是说服对方重视儒学,最终还是决定离开了仕途。

正因为诗人经历曲折,才更加懂得安居生活的不易,也非常珍惜这种闲适恬淡的生活环境。隐居期间,诗人经常独自一人在郊外散步,也在大自然中捕捉创作的灵感。

有一次他徜徉在山间小路,看见各种奇花异草和古木怪石,就即兴赋诗。前两句的大意是,瘦竹上斜挂着藤,花丛中杂乱地长着草。

“斜挂”、“乱生”,都是说这些藤竹、花草不是人工栽种、打理,也突显了山野植物自由随意的生长姿态。

后两句是说,树林高处的树梢摆动,使无形的风有了形态。溪底的青苔柔滑,溪水顺畅地流过,几乎听不到水流声。

“风有态”,将无形的山风表现得很有形态,仿佛是树林约束了其运动轨迹;而“水无声”,则衬托了山林里的幽静,也彰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元好问不愧是大才子,短短四句话,就描绘了竹与藤的婉绕、树与风的缠绵,还有青草给丛花的映衬、青苔对溪水的润滑。作者虽然没有一句赞美之词,字里行间却融入了深情。那是清苦中不觉得烦恼,孤独处不感到寂寞;那是清丽里透出含蓄,潇洒处又蕴含稳重。

其实再细味最后两句,也能得到一定的启迪。正如杨万里在诗中所写,“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溪水在山间与礁石碰撞,就会发生巨大的声响。而在元好问的笔下,因为山石都覆盖了青苔,具有润滑作用,所以才不会发出嘈杂吵闹的声音。

引申开来,为人处世的润滑作用就是个人的底蕴和涵养。同样一件事情,有人还没干到一半,就到处宣扬自己的功劳;而有人则默默无闻地低头做事,丝毫不计较得失荣辱。短期来看,似乎前者更容易得到实惠,但长期以往,后者却更被人们认同和尊重!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元好问的一首诗 短短20字 描绘了8种景物 更深蕴哲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11:眼处心生句自神 暗中摸索总非真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11:眼处心生句自神 暗中摸索总非真

...所的环境,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寻常景物经过诗人的精细安排组合成了别样的意境,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千古名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对仗也很是精妙。这首诗...

2016-02-22 #经典句子

元好问向往田园生活 写下一首佳作 仅是结尾两句就意境雄迈

元好问向往田园生活 写下一首佳作 仅是结尾两句就意境雄迈

...拣选了偃蹇苍山、微茫场圃,以及菜地蜂房、茅斋藜床等景物,然后略加点染,就由远及近地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词人笔法多样,各呈异态,既描绘了美好山林景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自己旷达闲静的心情!

2023-09-27 #经典句子

品读《论诗其四》 元好问的这句话 写出了陶渊明一生的境界

品读《论诗其四》 元好问的这句话 写出了陶渊明一生的境界

...诗》系列中的第四首,是他对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评价,这首诗在我看来,便是陶渊明一生的定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这首《论诗》是元好问这一系列诗作中的第四首,是他对...

2023-08-29 #经典句子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4: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4: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不空谈黄老之言,更多代以生活的感悟和日常生活中的哲理。同时他将目光从官场政坛、从飨宴游乐转移到田园生活,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全新的题材和领域。他的这一创新前无古人,是跨时代的伟大创举,所以元好问说他是“...

2020-06-26 #经典句子

生于乱世 一句“问世间 情为何物”尽人皆知 一代名家元好问

生于乱世 一句“问世间 情为何物”尽人皆知 一代名家元好问

...大唐“战神”,三原李靖李药师无关写实还是写意,只是描绘心中的山水,董邦达绘《秋山茅屋》铁汉柔情,杜甫也写过关于爱情的诗句

2023-09-08 #经典句子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6:千古第一美男文不如人?

与元好问一起读诗6:千古第一美男文不如人?

...,聊以卒岁。”等看起来不就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所描绘那般?然而他文是这样写,人却还是乐于仕途,对于当时得宠的尚书仆射山涛、领吏部王济、裴楷等受宠,潘岳对他们很是羡慕嫉妒恨,于是编了歌谣讥讽他们:“阁...

2014-03-30 #经典句子

16岁的元好问写下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 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

16岁的元好问写下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 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

...以失去了生的意义,大雁选择自己撞在地上而死。词人所描绘的崇山峻岭、层层白云、皑皑白雪都是为了表现这种决定的艰难,这是一种生与死的抉择,也是一种偷生与殉情的矛盾。这种纠结没有影响大雁最后的选择,也丝毫没...

2023-08-10 #经典句子

“一代文宗”元好问10句名言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代文宗”元好问10句名言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先生,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被宗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1.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出自金·元好问《元遗山集》。有才能的官吏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能租到哦公正廉明,就十分困难了。2.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

2018-02-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