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句口头承诺引起家庭纷争 让婆媳之间怨怨相对 母女情义支离破碎

时间:2010-08-25

曾琴说,弟弟曾坤化名今年十二岁,妹妹曾露化名今年十四岁,俩人都在读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曾琴(化名)今年19岁,她说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和弟弟妹妹不仅少了一份坚固的依靠,而且种种不幸接踵而来,摧残着这个残缺的家庭。

曾琴说,弟弟曾坤(化名)今年十二岁,妹妹曾露(化名)今年十四岁,俩人都在读书。在发现妈妈没有在家之后,她安心的把弟弟妹妹唤入家中。自己这么提防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周国花(化名)。妈妈一直反对弟弟和妹妹进家门,所以这才有了她进家门都要谨小慎微。

曾琴认为,她和周国花之间的母女情,已经没有情与义,有的只是支离破碎遍体鳞伤,其实这份伤痛早在九年前的某一天,就注定要深深地烙印在曾琴姐弟的身上。

九年前,曾琴爸妈的婚姻,随着一场离婚诉讼的判决走到了尽头,虽然曾琴的父母有义务,承担起对三个孩子的抚养,但现实情况却是,离异后的俩人并没有在生活上陪伴孩子,对孩子进行照顾。

曾琴的奶奶说,其实三个孩子都是她一手拉扯大的,当孩子没有母亲的陪伴,她就主动承担起“妈妈”的角色,她万万没想到她的努力和守护,迎来的竟是一场心酸。

对于大儿子的描述,谢细检(化名)老人言语间,充满了无限的愤慨和寒心。曾琴说,原来爷爷和奶奶在老家有一栋老屋,在她的父亲去世后不久,大伯曾小林(化名)便提出,要在老家原有的房子上盖新楼,但是爷爷奶奶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留一层新房给弟弟曾坤。大伯当时表示同意,可这份双方都同意的口头承诺,却成了整个家族纷争的序幕。曾小林的做法是曾琴祖孙俩万般不能接受的,而令她们更加不能容忍的是,曾小林竟然步步紧逼,贪得无厌。事到如今,或许对于曾琴三姐弟身上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家庭的变迁,一直击打着他们稚嫩的心头,这也注定了这三个孩子的生活,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会有更多的不如意。然而在曾琴眼里,她对生活的期盼其实很简单。

如今曾琴的妈妈外出务工并不在家中,只有大伯在老家能联系上,她决定先去找大伯曾小林协商,希望大伯能够兑现承诺。而曾琴来到大伯曾小林家,大伯曾小林正在亲戚家做客。一见面,曾小林和母亲陷入争吵。都说母子连心,然而这对母子让人觉得他们仿佛隔着千山万水。随后,面对问起的建房承诺,曾小林也予以默认。提出质问后,现场顿时陷入了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随后,曾小林主动打开了话匣子。结合大伯透露的信息,和户主被改的事实,曾琴怀疑户主被改的事情背后,还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老人说,老伴从小就偏爱大儿子曾小林,而对小儿子不待见,或许是“厌屋及屋”,老伴对曾琴姐弟的态度也是如此。在随后进一步的了解中发觉,其实爷孙俩之间的关系,在孩子们心里早已陷入了可怕的死结。妹妹曾露咬牙切齿地表达着内心的愤恨,仇恨的种子在她的内心不断灼烧。

曾志忠(化名)说,平日里会跟妻子和孙子拌上几句嘴,但都是因为生活上的琐事,而谈及对待晚辈的态度,老人直言并没有任何的私心。可这样的说法,却在曾琴质疑户主被改的事情面前,有点站不住脚。

他终于承认,确实帮助大儿子更改了户口。老人眼中充满着泪水,是一种悔恨、一种自责、更是一种无奈。作为一家之主的曾志忠,并没有守护好曾琴这个飘摇的小家,也没有维护好整个大家。叶落归根不忘本源,虽然曾琴没有在山里的村庄长大,但这种意识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

由于一直在杭州工作,条件上的限制,曾琴已经一年多没有去祭拜爸爸,这回她准备和奶奶,一起带着弟弟妹妹去看爸爸。驱车行驶半个小时后,便是一段陡峭的山路,徒步前行,山上杂草丛生,前进之路十分艰难。曾琴和奶奶清除着周围的一切,以便开辟一条道路,只是这条路走起来并不容易,经过一番努力,孩子们见到了久睡黄土之下的爸爸。

此时他们内心世界的思念,和经历的委屈,在这一刻得到宣泄。哭声荡涤着沉静的山顶,久久不能平息,祭拜结束之后,曾琴却还跪在爸爸的墓碑前,不肯离去。

在曾琴三姐弟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命运的不公时常来临,但幸好他们有奶奶,这样一个坚实的后盾,自始自终老人都在为三个孙子出头。其实,在曾琴的爸爸去世之后,周围的亲人对姐弟仨也在尽力地照顾。听说曾琴要建房子,曾琴的大姑父二话不说,表示会尽全力帮助。

奶奶说,事到如今,主要问题其实不是在儿子曾小林身上,儿子也只是身不由己。老人一致认为,儿子曾小林内心还是愿意为孙子曾坤加盖一层房屋的,只是迫于儿媳的压力,才最终导致承诺无法兑现。曾小林说,现在的新房是购买了别人的地基,才得以建成。为了建造整个新房,他从资金、时间、心力上都付出了很多。很显然,曾小林的妻子周泉平(化名)并不赞成,在现有的房子上再加盖一层给侄子曾坤。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成家后,和侄子生活在一起,会有诸多不便,但她并不反对,现在曾坤在新房居住。曾小林说,其实他早有打算为侄子留下住处。

显然,对于儿子的口头允诺,曾志忠夫妇一百个不相信。这回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站在同一个立场。从情理角度来说,曾小林的失约存在一定的偏颇。而周国花说,作为母亲她还有很多的不足,现在她和孩子之间存在很多隔阂,以后她会花更多时间去陪陪孩子,并且许诺一定会给儿子一个家。对于整个家族目前的纷争,十二岁的曾坤私下悄悄地说,他不知道姐姐在争什么,但他知道姐姐和奶奶不开心,而不开心都是因他而起,他心里其实也不好受。曾琴在十九岁的岁月旅途中,心揣一个简单的愿望,却遭遇了人情冷暖。她一心为弟弟寻觅一个属于他的家,却不曾想这个家,却来得如此不易。一块栖身之所,映射的是亲情的伤痕累累。最后希望当妈妈的周国花,能真正承担起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在这段坎坷的时光里,能够给孩子们以最温暖的陪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句口头承诺引起家庭纷争 让婆媳之间怨怨相对 母女情义支离破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张飞逃命没带刘备妻儿 刘备说出一句话 如今成黑帮口头禅!

张飞逃命没带刘备妻儿 刘备说出一句话 如今成黑帮口头禅!

...,但也懂这其中的含义,感动得痛哭流涕,为刘备这兄弟情义所折服。这也是为什么张飞后来一直待在刘备身边的原因,他敬佩刘备,认准了刘备这个大哥,因此愿意心甘情愿去做任何事。而刘备当时纵使心中有种种不满,自己...

2023-10-22 #经典句子

刘备说的两句千古名言 一句写进教科书 一句成黑帮口头禅

刘备说的两句千古名言 一句写进教科书 一句成黑帮口头禅

...才,与他们结为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刘备很重视情义,对兄弟从来都不说谎,不背叛,不抛弃,以至于天下江湖人士的弟兄们都跟着他,不离不弃,这也是刘备用自己的真情真意所换来的结果。当初,刘备在和他国征战...

2008-05-13 #经典句子

张飞逃跑忘带刘备老婆 刘备的一句话 成为现在的口头禅

张飞逃跑忘带刘备老婆 刘备的一句话 成为现在的口头禅

...”。他们三人是三国中有名的异名兄弟,而且他们的兄弟情义,远远超过了同姓兄弟之间的情分。虽然三人都有勇有谋,但是因为三个人仅仅是普通人,三兄弟整日颠沛流离,没个固定的营地,不是依附这个,就是依附那个,要...

2023-08-12 #经典句子

孩子常念这3句“口头禅” 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 爸妈千万要注意

孩子常念这3句“口头禅” 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 爸妈千万要注意

...听完这一句话之后非常惊讶,但是并没有特别在意,后来母女两个人又因为大学的事情争吵几次。而每一次争吵完毕之后,娜娜都会说出这一句话,这时娜娜的妈妈也觉得有意一样,但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终于在一...

2019-07-19 #经典句子

重温了老师经典口头禅 仿佛全国统一培训 哪句可以引起您的共鸣

重温了老师经典口头禅 仿佛全国统一培训 哪句可以引起您的共鸣

重温了老师的经典口头禅,仿佛全国统一培训,哪句可以引起您的共鸣即使是毕业多年,作为学生的那些日子也应该是很多人最难以忘怀的,曾经和老师发生的点滴,现在回想起来就剩下了释然一笑的回忆。虽然每一位教师都有...

2023-11-21 #经典句子

“抑郁症患者”常说的3句“口头禅” 家里人要重视 需及早干预

“抑郁症患者”常说的3句“口头禅” 家里人要重视 需及早干预

...他们又把这些话当作口头禅的时候,作为家里人,尤其要引起重视。1.“我什么都做不好”对于有抑郁症的人来说,他们很容易丧失对自己的自信,总是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其实,这些人并不是做不好事...

2015-12-01 #经典句子

经常说这2句“口头禅”的孩子 或有抑郁症倾向 父母需警惕了

经常说这2句“口头禅”的孩子 或有抑郁症倾向 父母需警惕了

...爪,孩子们出现的各种各样怪异行为其实都是抑郁情绪而引起的。若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很喜欢随口说口头禅,这样也能分析出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通过口头禅也能够发现孩子抑郁情绪的求救信号。1、都是...

2022-12-25 #经典句子

聪明父母永远不会对孩子说的5句话 也许就是你的口头禅!

聪明父母永远不会对孩子说的5句话 也许就是你的口头禅!

...大的活动范围内随意玩耍。4、 总是说话不算数。总是打承诺牌的父母,其出发点都没错,都是以物质奖励来引导孩子积极向上,使之有学习的动力。但在孩子完成目标后,很多父母却会为自己的爽约寻找各种理由,使承诺带来...

2019-06-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