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行知公司《语文周报》|从一封78岁老人的来信说起……

时间:2010-03-30

在编辑的案头笔耕了十几年,这份工作与我的人生旅程已经密不可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3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初心闪亮,自带光芒

文 / 《 语文周报》总编辑助理 郭丽杰

每当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每当在库房里看到一车一车的报纸整装待发,每当接到失去“手机自由”的高中孩子们从校园电话亭里拨出的电话……作为一名编辑,我都会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在编辑的案头笔耕了十几年,这份工作与我的人生旅程已经密不可分。自从集团公司开展“爱出版、作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以来,我和同事们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追问: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作为一名出版从业者,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

《语文周报》2021年春季新学期样报

爱出版:

从一封78岁老人的来信说起

2019年4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山东的读者来信。拆开普通的信封,抽出普通的信纸,刚读了几句,我就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这是山东省安丘市一位78岁的阿姨亲笔写下的一封信,一共三页。第一页写着大大的几个字:我爱《语文周报》。在信中,阿姨诉说了自己和《语文周报》的情缘。从1959年担任民办教师开始, 她就自费订阅各种报刊。最近十来年,《语文周报》是她订阅的首选之一。每到年底,她都会把当年的《语文周报》装订成一大本,便于收藏。她说:“《语文周报》是我精神的顶梁柱,越看越高兴,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有兴趣。”

在信中,阿姨对《语文周报》上的专版栏目 如数家珍,她说,读了上个月《语文周报》“创刊30周年特别纪念专刊”,才知道《语文周报》已经走过30年了。阿姨感叹说:“啊!人生能有几个30年!”在信尾,她真诚地说:“我要和《语文周报》相伴到永远!”

捧着这样一封沉甸甸的信,没有人能够不动容。在办公室,我们传递着这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写成的信,感动、骄傲、惭愧、振奋……万般滋味,在心头一波又一波涌起。

阿姨的来信

2019年是《语文周报》创刊30周年。一路走来,《语文周报》的读者遍及大江南北。2019年3月25日,我们特地制作了全彩色的纪念特刊,和读者一起回望、感怀30年发展历程。这位热心的阿姨,正是读完特刊上的文字,特地给我们写来了这样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语文周报》创刊30周年纪念特刊

越过山丘,发现有人等候,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今年4月,在集团开展“爱出版、作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之际,我们又重新打开这封信,站在《语文周报》进入而立之年的新起点上,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初心:我们编辑出来的那 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文章、 一份份报纸,都有无数双眼睛和我们一起阅读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读者的喜怒哀乐,在那一瞬间完美交融。这位阿姨如此,那些十几岁、正处于花样年华的中学生也是如此。

这份幸福,这份责任,无可取代。 “爱出版”,是从内心出发的自然选择。

作贡献:

让名著阅读成为“香饽饽”

“爱出版”是起点,接下来,我们能做什么?作为一份面向中学生的语文类报纸,我们发现,让青少年爱上名著,既响应国家对全民阅读的号召,又呼应中考、高考语文试卷的考查热点,是需要我们精耕细作的一方沃土。

于是,我们钻研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高考语文试卷,广邀名师开展名著领读。“尚书房”“名著馆”“新悦读”“跟名家学写作”“大家读吧”……各个名著阅读栏目争奇斗艳;《唐僧为啥去取经》《神奇的“海怪”》《保尔:暴风雨的儿女》《梁山好汉的“兵器谱”》等妙趣横生的文章相继出炉。我们始终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这些名著,虽然我们已经是“N刷”了,但小读者是新的,我们不能懈怠,要与时俱进。在一次次集体头脑风暴之后,名著阅读成为《语文周报》上的一大亮点,既为老师、家长解决了问题,又让孩子们迈出了了解名著的第一步。

《语文周报》的名著阅读栏目

2020年秋季开学前夕,为了进一步适应分年级名著阅读的需求,《语文周报》又推出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名著精华导读金刊》,以及紧扣高中统编新教材的《高中名著·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金刊》。除了精选报纸上的系列稿件,还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结果,这四本《金刊》一上市就成了“香饽饽”,数次加印仍供不应求。把名著阅读进行到底,这条路,走对了!

《语文周报》2020年秋季推出的名著金刊产品

干成事:

一组来之不易的“当代文化参与”

任务群系列稿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干成事,需要久久为功,需要“不抛弃、不放弃”。

2020年秋季开学,高一统编新教材的适用省份由原来的山东、海南等6省,扩大到河北、湖北等19省。这意味着,高一年级版的报纸上必须更多地体现新教材、新课标的内容。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贯穿新教材、新课标的“任务群”了。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年版)提出了18个任务群的概念(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其中,“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是高一年级的必修版块。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很多老师感到无从下手。对此,我们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法设计、学生实践成果等,都必须安排起来。

但是,人海茫茫,怎样寻找已经修完“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而且已经获得成果的学校和老师呢?那些天,编辑们的微信、电话不断,大家像大海捞针一样四处联系。很多学校未开展“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学习;有的虽然已经开展了,但学生成果还不成体系;还有的稿件质量不尽如人意。怎么办?只能继续坚持打下去。那几天,编辑们的嘴角都不约而同地起了大泡。一番上天入地的搜索之后,最后,我们终于成功地约到了一组系列稿。这组稿件由浙江余杭二中的一位特级教师领衔撰写,包括“当代文化参与”中的调查报告、访谈、提案、解说词、人物传记、微电影剧本等内容,教学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学生成果也可圈可点,完美体现了“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设计初衷。有了这组品质上佳的重量级稿件“压阵”,编辑们终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语文周报》的“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稿件

2020年秋季开学,匹配统编新教材的《语文周报·高一年级版》推向校园。在这里,新教材的理念处处开花:当代文化参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微型写作,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给19个新教材省份带来一场“及时雨”。在老师和学生的欢呼声中,《语文周报·高一年级》的发行量节节攀升。编辑捧着来之不易的报纸,不由得感叹:“字字看来皆是泪,十天辛苦不寻常!”

出亮点:

在这里,凝望一个新鲜的中国

有一句名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换句话说,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翻开现在的语文课本,你可以看到屠呦呦、袁隆平、钟扬等大国脊梁;翻开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你可以看到“墨子号”、“天问”一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大国重器。语文,是与时代节拍一起跳动的。作为语文类报纸,我们也要关注八面来风,和广大青少年读者一起,凝望一个新鲜的中国。

今天,翻开《语文周报》,读者常常会被这些“新鲜出炉”的梳理、盘点所吸引:《山河已无恙,武汉再相聚》《“坐着高铁看中国”综合性学习》《大国点名,没你不行!》《“这很中国”:因为有你,有我,有我们》《中国“网红”,走向世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年轻人的一场“晒文化”》……

读者的反响是热烈的,《语文周报》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读物。尤其是,《语文周报》多次“撞”上中考、高考作文题,更为学生的练习、考试提供了助力。我们更加坚信,一次次在紧抓社会热点中,我们有责任和读者一起,走进伟大的时代,聆听时代的足音。

《语文周报》的《高考作文热点素材金刊》

2020年12月,又是一年岁末,编辑们已经行动起来,梳理、盘点2020年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年份。

语文周报社召开新学年产品编辑策划会

2020年11月,在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全国语文报刊优秀编辑”评选活动中,语文周报社7人荣获 “杰出成就奖”“突出贡献奖”“优秀编辑奖”。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心怀梦想,所以扬帆远航。在“爱出版、作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中,我们不断学习探索,从初心出发,在《语文周报》的蝶变之路上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如此,才能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写书是一次长跑,出书是一场接力。

若你足够自信,前面的赛程既已拼尽全力,后面唯有把作品交付给值得信赖的人,才能笑着跑完全程。

谨以此文,愿你写出好的文,找到对的人。

#自费出书# #出书# #个人出书# 当代出书网,觅天下佳作,出精品图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行知公司《语文周报》|从一封78岁老人的来信说起……》,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每日读陶语|陶行知写给一名考生的信: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每日读陶语|陶行知写给一名考生的信: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吴翔】一个会干农活的考生的来信,让陶行知先生感动的这样,认为是“过年最好的礼物”, “比孩子吃年糕还快乐”。Why?因为这个考生而且深刻理解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愿意舍身于中国乡村教...

2015-11-09 #经典句子

11岁“神童”父亲公开道歉 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的这句话

11岁“神童”父亲公开道歉 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的这句话

苏轼有一首《洗儿戏作》的诗读来特别有感触: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古往今来,谁不希望自家孩子聪明伶俐,但苏轼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愚笨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

2023-09-01 #经典句子

行知科普·游学大鹏 带领亲子家庭赴深圳天文台探索宇宙奥秘

行知科普·游学大鹏 带领亲子家庭赴深圳天文台探索宇宙奥秘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刘育銮 通讯员 吴远10月30日,由深圳市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主办的第七届“行知科普·游学大鹏”系列主题科普活动来到位于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西涌社区的深圳天文台,100多位青少年及家...

2010-05-31 #经典句子

【执行知多少】执行法官写给被执行人的十句话

【执行知多少】执行法官写给被执行人的十句话

写给被执行人的十句话01诚信是做人根本,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无论你是普通公民,还是企业法人、相关组织,守信是最好的通行证。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02守法是做人底线,履行生效裁判是你应...

2022-11-13 #经典句子

对于依赖心理 俞敏洪说下豪言壮语 陶行知的话却令人深思

对于依赖心理 俞敏洪说下豪言壮语 陶行知的话却令人深思

人格需要独立,心理也需要讲究独立。每个人都有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人前进的绊脚石,自力更生才是发展个人的最大动力。依赖心理是个人发展的蛀虫,陶行知曾经这样说:“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023-01-10 #经典句子

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句关于教育的至理箴言 发人深思 绝对值得收藏

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句关于教育的至理箴言 发人深思 绝对值得收藏

我国5000年历史,只有两位可以被称为“万世师表”,第一位首当其冲便是孔子,第二位则是近代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他的教育理论沿用至今,影响无数后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陶行知笔下...

2023-08-11 #经典句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好奇心?陶行知的1句话 引发了我3个思考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好奇心?陶行知的1句话 引发了我3个思考

本文由@学习方法宝典 原创首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全文一共1262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文 | 学习方法宝典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育的过程里,如...

2023-10-02 #经典句子

乐玩宝山|当声音剧场遇上思想漫游 行知文化微旅等你来体验!

乐玩宝山|当声音剧场遇上思想漫游 行知文化微旅等你来体验!

行知文化微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名言承载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的教学理想在有着“百年教育”的宝山红色沃土他也留下了许多故事为纪念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声动印迹漫漫行知路”行...

2024-01-06 #经典句子